第634章
到了矿道中,那地火燃烧的营地处。朱四五敲起召唤地祖奶奶的鼓。
郑连和李庆对视一眼,同时举起手中的麻布袋子。
袋中蝙蝠发出尖锐的吱吱声。
两种声音交错,回荡在矿道中。
不大一会,矿道深处弦音应和,地祖奶奶苍白瘦长的手按住岩壁。
第992章
家宴
眼看将要进四月,桃源境中局势已经趋向于稳定。
帝君登临神位时,仪仗鼓吹大喇喇巡游。
桃源境中连带着余无和盛京承京的诡事,都一扫而空。
赵鲤留在桃源境处理一些俗务,实在大材小用。
她这便打算先回盛京。
但回去之前,还有一件要事——治疗李庆。
赵鲤与沈晏定于端午节,在余无为地祖奶奶举行归位登神之册封仪轨。
这仪轨之后,地祖奶奶还能不能保留那诡异的治疗手段,赵鲤不知道。
因而她打算,在此之前先将治疗李庆这事办了。
这才有了秘密重回矿道一事。
敲鼓的朱四五,就是赵鲤找回来的持刀人。
赵鲤并不想自己亲自动手片了李庆,这活自然交给朱四五这熟手来。
多日未见地祖奶奶,朱四五有些不习惯。
随着与外界的接触越多,错误的集体意识渐渐被修正。
朱四五隐约察觉到不对劲。
他敲鼓的节奏不稳,口舌也有些干。
在油绿火光的映照下,他看见地祖奶奶从地缝中行出时,手微微颤抖。
“四五,好久不见啊。”
知道宋家已毁的地祖奶奶在废村弹琴,过得挺舒心,看见朱四五她温和问到,态度一如从前。
朱四五见得她琴鼓上嘴巴开合吐出亲切的声音,突然长舒一口气:“奶奶,您来了。”
他寻到了熟悉感,暂时将那些异样压下,恭敬行礼。
李庆也忐忑拱手。
赵鲤上前,将原委道明后,不等李庆张嘴求,地祖奶奶已着急道:“啊呀,这般要紧的事情,如何拖到现在?”
“快,让我瞧瞧。”
对俊小子们印象很深的地祖奶奶风风火火,当下便拉着他们到曾死去复生矿工的帐篷。
地祖奶奶坐在草席上,一个劲催促。
赵鲤冲李庆和郑连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大胆去。
之前赵鲤曾亲眼看着复生的那矿工,后来被卢照找到。
这矿工除却伤残未能复原的手臂,其余生命体征没有任何异常。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他都是一个十分健康的青壮年人。
因此李庆此番治疗,并不需要太担心。
李庆、郑连和朱四五跟进了帐中。
赵鲤却止步帐外,背身守护在帐前。
治疗过程中,无论是脱光还是被活剐,都不是很适合赵鲤在场。
李庆深吸一口气,坐到了地祖奶奶面前。
从袖中取出一粒药丸。
这是出自张太医之手的麻醉丸。
自从在赵鲤这得知缝合之法需要麻醉,张太医外科没太深入研究,反倒是在麻醉领域独有建树。
曾经一张湿帕子麻翻赵鲤,如今一粒麻醉丸,瞬间叫李庆不省人事。
郑连见李庆紧张得衣裳也忘记脱,不由一拍脑门。
最后认命帮着将李庆身上衣衫脱尽。
朱四五手捧金盘与磨过的利刃上前。
湛青色的刀刃贴着李庆身体一划。
郑连看得浑身一抖,新鲜血液的气味弥漫帐中。
帐外,赵鲤并没闲着。
她将带来的行李解开,从中取得些食材——补气血的药材和两只老母鸡,并着一只大锅。
升起帐前的篝火开始炖汤,好给地祖奶奶补身体。
赵鲤一通锅碗瓢盆折腾,将补汤炖上,便在营地中搜寻。
寻得好些矿工们的金盘金碗和武器。
她眼珠子一转,点灯招来小信使。
一夜不眠,像是小蚂蚁一样,将这些黄金全送回了自己家中。
有了两块昆仑镜碎片后,小信使来去穿梭更加自由。
并且能携带的重量也增加了一点。
往返几次,分批将这些黄金整齐码放在赵鲤房中。
帐里帐外,大家各自忙碌。
没过多久,地祖奶奶熟悉的痛苦呻吟响起。
哪怕第二次听,赵鲤依旧生了一身鸡皮疙瘩。
作为家属陪伴的郑连,消瘦脸上一阵青白,狠狠咽了口唾沫。
又过了一阵,帐帘一掀。
浓郁的血腥味弥散,裹着一层微黄粘液的李庆,被郑连和朱四五联手抬出至另一处等待清醒。
郑连心理素质较赵鲤要差上一点,出了帐子数次深呼吸调整未果。
将李庆送到后,他出了帐子朝赵鲤一拱手,便疾步绕至远处呕出苦胆水。
赵鲤能理解他的心情,她起身进帐中。
便见地祖奶奶皮子绷开,摊在草席上。
那模样,赵鲤也有一瞬间胆寒。
不过她调整心态速度很快,迅速摆正态度,自去打了烧的热水,来帮地祖奶奶擦身照料。
清晨,地祖奶奶痛苦的呻吟才停。
撑开的皮一点点向内收缩。
见她神志逐渐清醒,赵鲤还记得她上一次吃蝙蝠汤补充气力的场景。
忙起身到营火旁,将那锅熬了一夜的老母鸡汤端来。
地祖奶奶头一回被小棉袄这般细心伺候,心中感动。
待她喝尽了汤,门口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在郑连的搀扶下,李庆走进帐中。
他面白如纸还站立不了,但神志清醒,在地祖奶奶面前恭敬三拜九叩。
……
经随队医士诊治,自幼困扰李庆的咳疾已痊愈。
只是他这‘新生儿’还虚弱得很,需得好生疗养一阵。
如此状况下,随赵鲤离开的队伍中,增加了一个躺在担架上的李庆。
从桃源境返程时,走的还是水路。
有阿润探查,寻到了另一条更便捷通向运河的水路。
赵鲤她们的船只,穿行在废弃矿道形成的山中空洞里。
于黑暗在行了一段距离,天光大亮,水上的湿气直扑面门。
船只停靠盛京专门的码头,赵鲤重踏上盛京地界,心中有些感慨。
慧光之事,终是终结。
她迎着盛京的阳光,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这时,早已等候在码头上的人快步走来。
“赵千户。”小顺子公公还是那般笑模样,“陛下听说您回来高兴坏了,邀您进宫吃晚饭。”
“沈公、沈大人也在宫中。”
赵鲤本是不想去的,但听见沈晏也在,她顿时心动。
回首交代了几句,自搭上小顺子带来的轿子。
跟着小顺子一道去宫中,跟便宜爹一块吃饭。
轿子一路行过宫门,恰与一队仪仗相遇。
一个周身华贵的中年美妇掀开轿帘,朝着这边看来。
第993章
含山
大景老柴家一直人丁不旺。
直到南都王将屠刀递到他亲兄弟脖颈之前,大景皇族内部都还算和谐友爱。
然昔年先太子巫蛊案,硬生将这皇家的体面遮羞布全部撕毁。
先太子巫蛊案牵连无数,杀得血流漂杵。
京中风声鹤唳,纷纷站队或是为了立场相互攻讦。
便是皇天贵胄日子也不好过。
那时还是藩王的隆庆帝,只因为太子说了一句话,便被暴怒的皇帝遣使者到封地当面训诫。
而后不得不做出游戏人间的浪荡样以自保。
时皇次女临安公主驸马纪伦牵扯入此案,成为大景历史上第一个被赐死的驸马都尉。
驸马死后,临安公主惊惧忧郁,同年病逝。
次年,皇三女宝清公主难产而死。
其中命运最为悲惨的,是皇六女南康公主。
赵鲤在泰安杀穿了南都王的军阵,南都王窥见时间长河陷入癫狂。
其幕僚狗急跳墙,抓来在泰安游历的高僧慧光为他治疯病。
后来南都王好了,慧光却变成了彻彻底底的癫子这些都是后话。
泰安之事后,先帝这才反应过来,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发生了何等惨事。
原本兴冲冲要去泰山封禅的先帝,自觉无颜再去泰安。
到了那个地步,事情真相只能藏着盖着。
先帝捂住众人的嘴,却捂不住自己的良心,日夜不得安眠,开始沉迷吞服丹药,宠信宦官。
那段时间,皇帝昏聩至极,整个大景出现了许多匪夷所思的奇事。
比如,靖宁卫指挥使在庭上被殴打致死。
又比如,耸人听闻的卖公主。
大景太祖柴隆登基后,为了防止外戚干政,避免皇室与大臣通婚,想了个奇思妙想的点子。
皇子公主选妃选驸马,只能从民间挑选,身份不可太高贵。
如隆庆帝柴衡的发妻,当今皇后就出身小门小户,父亲只是京中一六品小吏。
且又有驸马不得入朝为官的旧制,大景公主们的驸马质量可想而知。
先帝沉迷丹药红丸的那些日子,竟命宦官去民间为南康公主寻驸马择婿。
不是哪个大宦官都如沈之行这般,贪婪无比的宦官揽了这桩事后,干了一个骚操作。
私底下,竟将南康公主婚事作为筹码摆着拍卖。
大景等级制度严苛,士大夫瞧不上南康公主,不代表商人们瞧不上。
为了翻身脱离商籍,商人们闻味而来。
最终,南康公主的驸马竟从一户江南大商户家中择出。
若只这般那便罢了,这驸马还是个不能人道的病痨鬼。
南康公主入宫告状,却被拦在宫门。
因宦官们那根烂舌头,倒说成南康公主骄横寻事。
那时已经病重的先帝成日昏昏沉沉,哪有功夫管这女儿。
没多久,南康公主染疫病逝。
隆庆帝登基后才一一清算,并改了这项祖制度。
截至此,隆庆帝只有一个还活着的姐妹。
也就是当今的含山长公主。
隆庆帝跟这长姐性子合不来并不算亲,但念及只有这一个姐姐了,登基后给足了面子。
晋封号,授金册,与驸马岁食俸米二千石。
这老柴家当代硕果仅存的公主,自是无比风光的。
因而养出了孤拐性子,年岁越大反倒越是任性跋扈。
出宫的轿子刚过宫门,含山长公主含怒回望皇城,险些一摔轿帘怒骂出来。
却在此时看见一队人马行来,看架势是要进宫。
含山长公主一眼看见队伍前面的小顺子,不由皱紧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