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章

    进入天牢之中。

    原本发霉腐朽以及一股股粪便的臭味减少了不少,但依然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息。

    这毕竟是牢房,犯人们的一切都在牢房之内解决,并且还无法洗漱,味道肯定不会好闻。

    这也是狱卒费心费力地打扫过后的场景了。

    嬴政倒也不嫌弃这些味道,直奔扶苏和赵惊鸿隔壁的牢房走去。

    牢房内已经收拾干净,还摆放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茶水。

    嬴政直接坐下来,耐心等着。

    蒙毅跪坐在嬴政身后,耐心等着。

    好一阵,隔壁牢房才传来动静。

    “扶苏!”赵惊鸿喊了一声。

    “先生!”扶苏的态度很恭敬。

    “出去以后,你得请我吃大餐!”

    扶苏道:“必然会好好款待先生的。”

    “我要吃牛肉!”赵惊鸿道。

    扶苏蹙眉,“耕牛乃民之根本,不可食用!”

    这个时代,吃牛肉是犯法的。

    官方的牛肉来源,基本上都是年老无法继续劳作的耕牛,亦或者死去的牛才会被食用。

    赵惊鸿翻了个白眼,“我要吃猪肉!”

    “猪肉?”扶苏蹙眉,“彘肉腥臭,无法食用,百姓亦少食,怎可让先生食彘肉!”

    赵惊鸿无奈,郁闷地问道:“那能吃啥?我不管!反正我要吃肉!”

    扶苏道:“先生不必担心,待出狱后,扶苏以鹿肉待之。”

    赵惊鸿点头,“鹿肉也行,只要是肉就行!馋死我了!”

    赵惊鸿思想到底还是现代人,对吃肉是有执念的。

    宁可一日无菜,不可一日无肉!

    “对了,有青楼或者教坊司吗?我这还是个处男,我小兄弟的幸福你得跟我安排。咱们好歹是一起蹲过监的兄弟!”赵惊鸿问。

    扶苏蹙眉。

    他虽然不知道教坊司到底是什么,但却知青楼是何场地,“先生!吾等乃是读书人,岂能如此放浪形骸,自贬自渎,有伤风化,有伤形象!”

    “我可不是什么读书人!”赵惊鸿摆手,“之乎者也我是看不下去,不去青楼也行,你给我安排美女。我好歹算是你的军师吧?赏我几个美女不过分吧!”

    扶苏不理解为何赵惊鸿如此不注重君子形象,无奈叹息道:“若是先生需要,扶苏自当为先生安排,以先生的才学,自可配得公卿侯爵之女。”

    “对我来说意义不大,我就要美女!越漂亮越好!”赵惊鸿嘿嘿笑了起来。

    扶苏无奈,觉得赵惊鸿实在有些放浪。

    隔壁的嬴政听到两人的对话,不由得笑了起来。

    有欲望是好事。

    在他看来,人越是有欲望,就越是好掌控。

    不过,嬴政开始有些郁闷了。

    这扶苏怎么回事?

    赵惊鸿有如此大才,应当不耻下问,好好学习,询问治国之良策,怎么一声不吭?

    好一阵,隔壁才传来扶苏的声音。

    “先生,扶苏还是无法理解,为何您说,若是我继承皇位,还不如胡亥坚持的时间长,我大秦国运,难道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嬴政听到这话,立即坐直了身子,竖起耳朵,仔细聆听。

    那边,立即传来了赵惊鸿恨铁不成钢的声音,“扶苏,你长脑袋是做什么用的?”

    扶苏沉默不语。

    赵惊鸿怒斥道:“脑袋是用来思考的,不是装饰品!”

    扶苏汗颜,有些惭愧。

    嬴政听到这话,只觉得呼吸顺畅,头疼都减弱了几分。

    赵惊鸿继续训斥道:“扶苏,我说你继承皇位,会将大秦推入万劫不复之地的前提是什么?”

    扶苏想了想,“采取分封制,将六国贵族放回故地?”

    “对!没错!”赵惊鸿点头。

    听到这话的嬴政只觉得脑门嗡嗡的。

    每次听到这话,他都血气上涌。

    赵惊鸿说道:“非常简单的道理,我给你分析分析哈!”

    “自古以来,周灭商,可曾留下国君贵族?”赵惊鸿问。

    “未曾留下,皆杀之!”扶苏道。

    赵惊鸿点头,“周武王是你们儒家推崇的君王吧?称之为圣君,是不是?”

    “是!周武王乃神圣仁德之君!”扶苏满脸自豪,仿佛周武王是他爹。

    赵惊鸿冷笑一声,“那在我看来,这个周武王也不咋地仁慈啊!至少,跟你父亲嬴政比起来,差远了。”

    这话一出,别说扶苏了,就连隔壁的嬴政都是一愣?

    咋地?

    自己可以跟周武王比一比了?

    比他还仁慈?

    难道在这赵惊鸿的眼中,自己是如此的独特?

    扶苏忍不住,直接反驳道:“怎么可能!我父皇是暴君,灭六国,杀人何止百万!他怎可跟周武王相提并论!”

    “卧槽?”赵惊鸿惊呆了,忍不住卧槽一声。

    隔壁的嬴政差点气得将桌子给掀了。

    蒙毅把头埋的很低,恨不得挖个坑把自己给埋了。

    公子啊公子!您让我说您什么是好啊!

    你读儒家经典,真的把脑子读傻了啊!

    赵惊鸿呆呆地看着扶苏,“扶苏,你脑子没问题吧?”

    扶苏冷哼一声,沉声道:“周武王伐纣灭商,结束了商朝的统治,建立周朝,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奠定了千年基业,无人能及!”

    “呵呵!”赵惊鸿冷笑一声,“你要是这么说,我可得好好跟你说道说道了!”

    见赵惊鸿面色难得的变得严肃起来,扶苏拱手道:“扶苏愿闻其详,请先生赐教!若先生说的对,扶苏愿闻之,若先生所说无理,扶苏坚持己见!”

    “呵呵!你先别急,听我给你捋一捋。”赵惊鸿冷眸扫了一眼扶苏,越发觉得自己似乎选错人了。

    “首先,我得给你确定一点,周武王绝对不是什么仁德之君,相反,他很残暴!这是事实,你不用反驳,闭嘴!听我说!”

    一听赵惊鸿说话的扶苏就急得站了起来,想要反驳,被赵惊鸿一个眼神给怼了回去,硬生生憋住了。

    第9章

    他用陶俑陪葬啊!“王朝是分不同的制度的。”

    “比如周朝采用的是分封制,大秦使用的是中央集权制。”

    “这就是不同之处。”

    隔壁的嬴政微微点头。

    中央集权制,描述的非常准确到位。

    权利尽归咸阳,尽归于朕的手中,便就是中央集权制。

    扶苏也认可地点头。

    “那我再问你,商朝是不是奴隶制度?”

    “是!”

    “那周朝是不是奴隶制度?”

    扶苏沉默了。

    他很想回答说不是。

    但周朝确实有奴隶存在。

    “很好!”赵惊鸿点头,“你的沉默给了我答案。”

    “周王朝其实属于半封建半奴隶制度,不仅有奴隶,还有活人殉葬的制度,对不对?”

    “是!”扶苏点头。

    “若是周武王是仁德之君,为何不取缔奴隶制度,取缔活人殉葬?”

    “是不能吗?还是不想?”

    扶苏沉默。

    “呵!”赵惊鸿冷笑,“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是不想!”

    “虽然取消奴隶制度,会动摇很多贵族的利益,引发动乱,但并非不能!”

    “不取消活人殉葬,不取消活人献祭,是因为,他依然需要利用人们的恐惧来统治百姓!”

    “其实,跟周武王相比,我倒是觉得帝辛不错。”

    “是商纣王!”扶苏提醒。

    赵惊鸿摇头,“纣王是谥号,是周武王为了将帝辛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钉子。他是人皇,亦是帝辛!”

    “商王朝的覆灭,无非是触碰了上层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已。他不敬神权,让皇权不再是神棍的傀儡,更以射天之举,表示人定胜天。”

    “他重用奴隶人才,使奴隶得到了生存空间,并且与那些奴隶主做斗争。”

    “且帝辛能文能武,实力不凡,更是开疆拓土,若非是灭国之君,他应被后代铭记,是以榜样!”

    赵惊鸿看向扶苏,沉声道:“你要明白一个道理,历史永远是胜利者书写的!”

    扶苏猛地瞪大了眼睛。

    隔壁的嬴政也微微点头,喃喃道:“没错,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赵惊鸿看着扶苏,笑道:“没错,周武王没做到的事情,其实帝辛一直在推荐,在为此努力!”

    “还有,你说你父皇跟周武王没法比,你父皇是暴君,那我倒要问你了!”

    “周武王灭商的时候,可曾留下皇室一人?”

    “嬴政灭六国,胜者得天下,亦可将败者屠杀殆尽,永绝后患!为何他不灭?反而让他们留在咸阳,供养他们?”

    “你说周武王是仁君,为何他采取活人殉葬?”

    “你说嬴政是暴君,为何他修建皇陵,使用的是兵马俑,而非活人殉葬?”

    “你说嬴政是暴君,灭六国,屠杀士兵和百姓不止百万之巨。”

    “但你可知,诸国之间,战争持续了多少年?”

    “我可以告诉你!两百多年!”

    “这两百多年间,多少人战死沙场?”

    “多少百姓死于刀兵!”

    “何止百万之巨?”

    “若是大秦不一统天下,这战争还会持续多久?”

    “你!来告诉我答案!”

    赵惊鸿声音愈演愈烈,最后宛若滚滚惊雷,炸响在扶苏耳边。

    扶苏面色惨白,一时之间,竟然无法回答。

    隔壁的蒙毅听得惊呆了。

    他从未如此想过。

    因为,在他心中,嬴政确实算得上是一个暴君。

    若没有暴君之行,如何能一统天下。

    但是,被赵惊鸿这么一说,怎么感觉,嬴政原来这么好!

    蒙毅不由得看向嬴政,发现嬴政的肩膀竟然在微微抖动。

    他心中一惊,急忙轻声喊道:“陛下……”

    嬴政抬手制止蒙毅,右手微微擦过脸颊,沉声道:“朕没想到,普天之下,唯一懂朕的人,竟然被关押在天牢之中,真是讽刺!”

    蒙毅一阵沉默。

    因为他知道,赵惊鸿这番话,绝对是说到嬴政心坎里去了。

    “扶苏,我还要问你一个问题。”隔壁再度响起赵惊鸿的声音。

    “先生请讲!”扶苏更加恭敬了。

    赵惊鸿问,“六国贵族,他们想要回归故土,是在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考虑。”

    “那些之前的六国官员,那些儒生,劝你让嬴政将六国贵族放回故土,也是在为他们的利益考虑。”

    “因为,毕竟他们是亡国之人,想要回归故土,想要复国,这是必然的。”

    “但!你是秦国之人!是大秦长公子,应当为大秦利益考虑。我不明白,你一直主张分封制,一直想要让嬴政将六国贵族放回故地,是为了谁的利益在考虑?”

    “是出于什么心态在这么做?”

    “是想要得到谁的认同吗?”

    “还是想要你的那些老师,你的那些幕僚,你的那些客卿,称赞你一句:公子真是仁慈之人,拥有圣人之仁,有前周之风?”

    扶苏脸色骤变。

    隔壁的嬴政闻言,更是冷哼一声,眸中闪过一丝怒意。

    是啊!

    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归根结底,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他嬴政要一统六国,为的不仅是天下人考虑,更是为大秦考虑,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王朝。

    那身为大秦长公子的扶苏,在为谁考虑?

    为什么这么做?

    他出发点是什么?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