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可是……成为帝王,就不应该有感情吗?”扶苏喃喃地说了一句,就要朝外走。隔壁的嬴政身子微微一颤,不由得握紧了拳头。
此时,嬴政的内心也在纠结。
君王,应该是孤独的。
但是,没人会享受孤独。
他最明白孤独的滋味。
难道,君王就不应该有感情吗?
君王也是人啊!
“站住!”赵惊鸿突然喊住了扶苏。
扶苏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赵惊鸿。
“你去找秦始皇吧!”赵惊鸿缓缓道。
“真的吗?”扶苏脸上涌现喜色。
一旁的嬴政也是一怔,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觉得,这不是赵惊鸿的作风。
赵惊鸿是极其冷静的人,可以纵观历史的伟人,怎么会为了情感而做出不理智的选择?
赵惊鸿缓缓道:“你要去找嬴政,但不是以看望你父皇的身份去,而是去谏言的方式。”
“谏言?”扶苏面色微变,“这样父皇恐怕不会见我……”
“他一定会见你的!”赵惊鸿淡淡道。
“为何?”扶苏不解。
赵惊鸿笑了笑,看着扶苏,缓缓道:“因为……我要你去跟嬴政谏言,阻止他继续焚书!”
“啊?”扶苏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敢置信。
隔壁的嬴政也满脸不解。
为何?
朕已经表明过了,这件事情,谁也无法阻止,为何赵惊鸿还要扶苏触碰。
蒙毅也表情怪异,要不是他听过扶苏和赵惊鸿的对话,他甚至都怀疑赵惊鸿要害扶苏。
扶苏也尴尬地对赵惊鸿说道:“先生,您怕是不知道,我为何进的天牢吧?”
赵惊鸿笑了笑,并不在意这些,继续说道:“你就跟以前一样,硬气一点,拿出你的书生硬气,就要阻止始皇焚书!”
扶苏沉默思考了一番,询问道:“先生也觉得焚书之举,不合适?”
隔壁的嬴政微微蹙眉。
赵惊鸿点头,“焚书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激发矛盾。发现问题,要去解决问题,犹如治水一般,堵不如疏!”
嬴政的眉头舒展开,微微点头,似有所想。
扶苏也感叹一声,激动道:“我也这么认为!他怎么能焚书呢,摧毁历史,毁灭书籍,乃是大罪!这是要做千古罪人的啊!”
“你闭嘴吧!”赵惊鸿骂道:“人家烧的是儒家和诗书,以及其他杂谈之书,民间只准流传医药、占卜、种植之书。他虽然焚烧,却从未想过断绝民之根本!另外,咸阳宫内,都有备份,你以为是什么?”
不过,这件事情也确实做错了。
书籍只有流传下去才有意义,也不至于让项羽一把火全给烧了。
隔壁的嬴政不由得笑了。
他喜欢听赵惊鸿骂扶苏,听得很过瘾。
他甚至在想,自己以后是不是也应该骂骂这小子,好好出出气。
这群人,压根看不到朕要做什么,只有赵惊鸿看明白了。
嬴政心中感叹。
扶苏面色尴尬,询问道:“那我去了以后,该说什么?”
赵惊鸿深吸一口气,缓缓道:“说解决焚烧之行的方法,解决大秦诸子百家思想混乱,不受掌控的方法!”
扶苏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隔壁的嬴政也屏住了呼吸,仔细听着。
赵惊鸿沉声道:“文字是文明的根本,书籍是文字的传承,只有让书籍流传下去,文明才能得以传承。”
“而嬴政焚书的目的,不过是因为儒家思想陈旧,以及其他学说,在咸阳制造反动言论,影响了大秦的统治。”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将所有的书籍,送到一个官方部门进行审核。”
“看是否符合传播条件,符合的,审核过后,允许传播,甚至官方还要帮助推广,建立学宫,让你推广其思想学识。”
“这一切,都有官方把控,要你说,你才能说,不要你说,你就不能说。我说你的思想可以,你就可以,说你不可以,你连一个字都不能传播出去!”
“如此一来,不仅给他们提供了思想宣泄的渠道,也管控了一些反动思想。”
扶苏闻言,不由得拍手叫好,“好好好!原来如此!但是……这样岂不是束缚了思想的发展,像是戴上了镣铐一样。”
隔壁的嬴政却很开心。
“对啊!就是这个方法!好好好!先生大才啊!”嬴政很满意这个方法。
赵惊鸿看了一眼扶苏,道:“那带着镣铐跳舞和压根不允许你跳舞,你选一个吧!”
扶苏嘿嘿一笑,“那我还是带着镣铐跳舞吧,总比没有强。”
赵惊鸿微微点头,“此次去,好好表现,若是可以让你去上郡督军,等咱们杀回来那一天,我送你一份大礼!”
扶苏满脸好奇,“什么大礼?”
赵惊鸿看向扶苏,盯着扶苏的眼睛,笑着缓缓说道:“一个,可以让天下文道昌盛,可以让你掌控天下文道,掌控天下人思想的东西!”
扶苏闻言,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眼中满是不敢置信,“先生莫不是在开玩笑?”
赵惊鸿认真道:“我说到做到,从不开玩笑!”
看着扶苏离开的背影,赵惊鸿心中感慨。
或许,因为自己的穿越,导致历史出现了变化,似乎嬴政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了,甚至可能会提前死亡。
若是不能让扶苏见最后一面,依然会给扶苏造成千古遗憾。
他能做的,也就是帮助扶苏弥补这个遗憾吧。
上郡自裁的扶苏不在了,他也不希望未来举兵造反的扶苏有所遗憾。
第29章
父皇,您错了!扶苏盯着赵惊鸿,沉默片刻,拱手沉声道:“那扶苏期待先生的神物!”
赵惊鸿微微点头,看着扶苏离开。
隔壁的嬴政看着扶苏离开,等待片刻后,也走出天牢。
在车上换了衣服,嬴政重新换上玄色龙袍和头冠,正襟危坐。
“扶苏找你的人去释放赵惊鸿的时候,你让人配合一下,但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更不要参与其中。”嬴政对蒙毅道。
蒙毅点头,“臣明白!”
车子缓缓行驶,嬴政问:“你觉得,赵先生口中所说,可以掌控天下文道,且可以让天下文道昌盛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蒙毅苦笑,“臣也不知!”
他也好奇啊。
他要是知道,就也如赵惊鸿那般的神人了,不用在这里冥思苦想也想不明白了。
嬴政嘴角露出笑意,“朕越来越好奇了,这赵先生,究竟还会为我带来怎样的惊喜。”
扶苏在东门。
嬴政则从西门进入。
回到章台宫以后,蒙毅询问,“陛下,是否将赵高放出来?”
嬴政微微点头。
蒙毅立即让人释放赵高。
赵高气坏了,对着释放他的寺人就是一通拳打脚踢,然后赶紧跑来,跟嬴政诉苦。
“陛下,您可要为奴才做主啊!”赵高跪在地上哭喊。
嬴政烦躁道:“哭哭啼啼,成什么样子!自己想想得罪了什么人,朕再处理政务,不要扰我!”
赵高满脸郁闷,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起身,站在嬴政身边伺候着。
蒙毅低着头,坐在一旁,看着手中的竹简,不敢去看赵高。
无他,心虚尔。
许久,外面传来喧闹声。
“父皇!焚书之举,罪在千秋,父皇不可执迷不悟!请取消焚书之举!”
扶苏在外面呼喊。
赵高闻言,心中一喜。
这扶苏来送死来了!
当即,赵高道:“陛下,外面好像有人求见。”
“何人?”嬴政头也不抬。
赵高假装往外看了看,缓缓道:“好像……是扶苏公子……”
“他怎么又来了?”嬴政放下手中狼毫,眸中闪过一丝怒意,“朕不是说过了,让他在东宫好好反省吗?”
外面的扶苏已经要冲进来了,站在大殿门口,对内呼喊,“父皇!儿臣求见父皇!请父皇取消焚书之举!”
“陛下……”蒙毅站起身来,对嬴政拱手。
嬴政摆了摆手,沉声道:“让扶苏进来!”
赵高立即呼喊,“宣扶苏公子进殿!”
扶苏立即大步走进来,在看到嬴政以后,扶苏显得有些激动。
看到嬴政状态还算可以,但依稀可以看到嬴政的面色有些惨白,眼圈黑重,且眼中有很明显的红血丝,状态并非太好。
他忍住了关心的询问,沉声道:“父皇!儿臣请求父皇结束焚书之举!书籍乃至人族文化传承之源,若都被焚烧,我人族文明的结晶被毁,历史将会倒退,人族文明也会倒退!请父皇结束焚书之举!”
赵高看扶苏依然如此倔强,一副要死谏的模样,心中简直乐开了花。
闹吧!
继续死谏吧!
继续跟秦始皇作对吧!
你越是这样,就越是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赵高强忍着心中的喜悦,低着头,尽量不让自己表现出来。
嬴政一双鹰眸死死地盯着扶苏,一股强大的威压自他四周弥漫而来,让一旁的赵高和蒙毅都有种心惊的感觉。
“朕让蒙毅将你放出来,可不是为了让你来跟朕继续说这些的。难道,在牢房之中,你还没想明白?朕让你在家好好反思,这就是你反思的结果?”嬴政充满威严的声音中,似乎在压制着怒火。
扶苏丝毫不惧,掀开前摆,跪了下来,对嬴政叩首,然后抬头看向嬴政,炯炯目光直视嬴政,“父皇!儿臣思考了,就是因为思考,才不惜冒着被您再次训斥,哪怕被您再度关押牢房的风险,也要来阻止您犯下大错。”
“放肆!”嬴政一拍桌子,“你是说朕做错了吗?是不是朕还要跟你道歉,跟天下人道歉?”
扶苏道:“您是君,统领百官,是天下百姓之君,是天下百姓之父,应有勇敢承认错误的勇气!”
嬴政被气得胸腔剧烈起伏,觉得脑袋有些晕眩。
蒙毅见状,急忙跪下来,“陛下,扶苏公子不是那个意思,他只是觉得焚书会导致文明传承断绝,想要制止陛下,也是在为陛下着想。不如我们听听扶苏公子到底有何见解吧!我相信扶苏公子一定是想明白了什么,所以才来面见陛下的。”
嬴政盯着扶苏,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扶苏!朕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好好说清楚,否则的话,朕就再次将你打入天牢,你以后就不要再出来了!”
扶苏叩谢嬴政,沉声道:“父皇,儿臣思索过后,明白了您焚书之举背后的深意。儿臣以为,掌控思想,并非让思想消失,而是将思想有效的控制住。”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出现了无数惊艳世俗的思想,这些都是文化瑰宝,是无数先贤凝结出来的思想结晶,我们不能将其完全抹去,完全断绝!”
“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应该让这些思想受大秦掌控,而不是任由其发展,最后出现反对大秦,甚至损害大秦利益的思想。”
嬴政冷笑一声,“这真是你所想?是大秦的利益重要,还是儒家的思想重要,还是百姓更为重要?你告诉朕!”
扶苏沉默了。
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按照他的内心,应该是百姓更为重要,但儒家思想也极为重要,但是作为大秦,更是重要。
所以他无法说孰轻孰重。
嬴政见状,不由得冷笑一声。
他心中暗叹:终究还是没明白!
“继续说吧!”嬴政道。
扶苏点头,继续说道:“儿臣以为,应当由大秦掌管各家学说的思想输出,掌管各种典籍的传播。”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部门,专门掌管天下文学和思想传播,所有的书籍,必须送来由我们审核,考察,看是否可以传播。以及各家思想,让他们通过大秦的同意,才能出去宣扬自己的学说。”
“由此一来,天下书籍和思想,尽掌握在大秦手中,也就不必焚书了。”
嬴政听完,淡淡地问:“就这些了?”
第30章
此世,必成一番事业“此,便是儿臣进言。”扶苏道。
嬴政微微摇头。
终究是学舌而来,尚未理解透彻其中的根本。
掌控各家学说,各家典籍,只是其一。
赵惊鸿真正的目的,其实是收拢天下学者,让天下学者为大秦所用。
真正的用人之法,则是让各家学说的领袖人物,进入其中,掌管相对应的职务,让他们去管理这些。
到时候,各家争鸣依然在继续,只不过,他们都会钳制对方。
这比任何人去思考该如何限制典籍的输出,学说思想的输出,更为有效。
让学者对付学者。
其次就是,各家典籍和学说,通过这个官府部门后,再向外传播,那么传播出去的版本到底是什么,则是由大秦官府说的算。
一切,皆为大秦所掌控。
这,才是根本!
想到这里,嬴政依然不忘在心中感叹一声:赵先生大才!
扶苏看嬴政摇头,心中不由得咯噔一声。
难道父皇不认可这个观点?
若是如此,焚书继续,必然会遭后人唾弃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