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章

    虽然他们知道嬴政脾气暴躁,但是也不至于无缘无故突然发火啊。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嬴政现在非常厌恶扶苏,只要看到扶苏,就很生气!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嬴政如果要立储,就绝对不可能是扶苏!

    想到这里,众人心思都开始活络起来。

    甚至一些官员看向扶苏的眼神都开始带着怜悯了起来。

    蒙毅此时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我觉得淳于越博士说的有道理,不管是根据礼法,还是根据才德,扶苏公子都是最好的继承人选。”

    “够了!”蒙毅怒喝一声,制止了蒙毅,沉声道:“扶苏,今日的朝会不用你参加,退出去吧!”

    “啊?”扶苏懵了。

    淳于越倒是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是说自己啊!

    但下一秒,淳于越就更加紧张了起来。

    始皇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要将扶苏赶出朝堂?

    那岂不是说,陛下心中储君的人选,已经摘除扶苏了?

    不可!

    不行啊!

    扶苏的身子微微晃动,不敢置信地看着嬴政,询问道:“敢问父皇,为何?”

    “朕要你好好反思,取消你的足禁,并不代表着寡人就允许你出来了!”嬴政沉声道。

    扶苏面色一沉。

    果然,父皇还是生他的气。

    “退下吧!”嬴政再次说道。

    扶苏无奈,对嬴政一拱手,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朝着殿外走去。

    王贲看着这一幕,有些无奈,但也无可奈何。

    倒是李斯嘴角微微露出笑意。

    站在嬴政身侧的赵高,也微微低下头,隐藏自己眸中的喜色。

    等扶苏走后,嬴政坐直了身子,询问道:“好了,还有谁有本要奏?”

    百官沉默。

    他们知道,这个时候,最好不要触碰嬴政的霉头。

    见无人说话,嬴政看向冯劫,询问道:“冯劫,赈灾的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

    冯劫立即道:“今日下午,粮食即可抵达汴州。”

    嬴政微微点头,询问道:“你觉得,这些粮食,够汴州百姓吃多久?”

    “这……”冯劫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亦或者,你觉得,如何才能真正的帮助汴州灾民,渡过这次的洪灾?”嬴政询问。

    第42章

    陛下您装逼的样子真帅面对嬴政的询问,冯劫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臣觉得,只要等洪水退去,百姓开始重建家园,便可渡过此次灾难。”

    “那洪水要多久才能退去?现在正值汛期,若短时间内不能退水,他们如何渡过这次灾难?”嬴政又问。

    “这……”冯劫看向身侧的冯去疾,投去求救的目光。

    冯去疾也是一阵蹙眉。

    因为一直以来,他们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赈灾,朝廷要做的,就是开仓放粮,给百姓粮食,至于他们如何渡过这次灾难,那就是灾民自己的事情了。

    怎么嬴政今日问如此详细?

    蒙毅自然知道嬴政要开始装逼了,站出来打配合。

    蒙毅出列,拱手对嬴政道:“陛下,洪水无情,具体情况,臣觉得还是应该等冯御史了解过赈灾情况以后,再向您汇报比较好。”

    “等粮食吃完了,百姓继续受灾?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成为流民流落各地,甚至来到咸阳城外,向寡人乞食求救,才知道具体情况吗?”嬴政冷哼道。

    冯劫额头冷汗直冒,拱手道:“陛下,一直以来,赈灾皆是如此,天灾难挡啊!”

    “一直如此便是对的吗?奴隶制度延续了几千年,为何朕将其取消了?为何不能产生变化?”

    “古有洪水,大禹便治水!若天漏了,便有女娲补天!没有什么是我们解决不了的困难!”

    “发生灾情,自然要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送去一些粮食,就不管不问了!”

    “洪水如何退下去?受灾百姓的家园如何重建?被充满泥沙的黄河水被覆盖的农田,如何重新恢复种植?这些,都是你们作为臣子,应该考虑的问题!”

    “而不是,一句向来如此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古时候,也没有儒家,更没有法家,也没有诸子百家,不照样是前人一点点总结出来的?”

    “所以朕问你,彻底解决灾情,该如何做!”

    嬴政犀利的目光看着冯劫。

    冯劫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淌。

    冯去疾见状,不由得对身侧的文官使了一个眼色。

    立即有人站出来,拱手道:“陛下,臣觉得,想要彻底治理灾患,还需疏通河道,将洪水引流出去。”

    “嗯!然后呢?”嬴政问。

    “这……”那人硬着头皮继续道:“还有将泥沙运输出去,将农田整理出来,方便继续耕种。自然也要帮助灾难重建屋舍……”

    “还有吗?”嬴政问。

    “这……”那人绞尽脑汁,仔细思考了一番,确实想不到其他的了,只能道:“臣目前能想到的,只有这些了。”

    “还有哪位爱卿,有更好的办法?”嬴政问。

    文武百官一个个低着头,都不敢回答。

    蒙毅见状,知道是该自己上场打助攻了,站出来,拱手道:“陛下,臣知陛下忧心天下百姓,想要改革,但这些事情并非一跃而就,还请陛下给臣等一些时间,仔细思考,仔细研究……”

    见蒙毅为他们说话,百官们都纷纷向蒙毅投去感激的目光。

    关键时刻,还是蒙毅上卿靠得住啊!

    “哼!”嬴政冷哼一声,“要是等汝等想出对策,汴州早已经尸横遍野了!”

    百官低头沉默。

    嬴政缓缓起身,环视百官,无一人敢与他对视。

    嬴政心中暗爽,看来,这些官员都想不出这些对策。

    同时又觉得可悲。

    文武百官,加起来竟然都不如赵惊鸿一人!

    嬴政心中暗叹一声,缓缓开口,“朕有几策,尔等且听好了!”

    文武百官纷纷抬头,惊讶地看向嬴政。

    嬴政缓缓道:“首先,尔等要明白一点,灾难为何称之为灾难,是因为有人受灾!”

    “所以,灾难的根源是人!”

    文武官员瞪大了眼睛,心中满是惊讶。

    灾难是因为有人受灾!

    而灾难的根源是人!

    这两句话,几乎直接戳中了灾难的问题的核心!

    “而赈灾的目的,就是解决灾民的问题!”嬴政看向冯劫,“输送赈灾粮就是在解决灾民的问题,但只解决了一项问题,且不是有效解决。”

    冯劫汗颜,低头不敢去看嬴政。

    嬴政看向文武百官,感受着他们的注视,继续道:“灾民的问题有哪些?他们的田舍被洪水冲毁,没有了栖身之所,没有了可耕种的良田,家中的粮食被冲走,牲畜被冲走。”

    “身体衣物潮湿,生病忍受痛苦。”

    “没有粮食,无法取暖……”

    “这些,都是他们的问题!也都是我们朝堂所需要的解决的问题!”

    嬴政洪亮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落入这些官员的耳中,震耳欲聋!

    淳于越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敢置信地看着站在台阶上的嬴政。

    嬴政的声音宛若惊雷一般在他耳边炸响。

    震撼!

    太震撼了!

    这是嬴政能说出来的话吗?

    这还是那个暴君始皇嬴政吗?

    他什么时候,开始为百姓思考?

    什么时候,开始担忧百姓的死活了?

    “如若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赈灾的问题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嬴政缓缓道:“以后汝等再遇见这种情况,便以这种方式思考,去解决问题。”

    “臣等谢陛下教诲!”文武百官拱手向嬴政致谢。

    嬴政高高昂起头颅,心中自信感爆棚。

    他觉得,此时自己在百官的眼中,一定是伟岸高大的。

    在他们的心中,一定是非常惊讶的,震惊朕的才华,朕提出的策略!

    当即,嬴政继续道:“赈灾之法,朕想到几个,汝等且听好了。”

    百官们立即安静下来,竖起耳朵聆听。

    “其一,便是发放赈灾粮,以官府名义,建设粥厂,为百姓施粥,且建立赈灾房,给灾民以栖身之所。”

    “此,便是解决无栖身之所,忍饥挨饿之苦。”

    百官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这种赈灾方式,朕称之为实物赈灾,发放物品,有粮食、衣物、药物、种子等,可以根据灾民的需求提供。”

    百官们纷纷赞许,称赞陛下考虑的周到。

    只有蒙毅满脸苦笑:陛下,你装逼的样子,真帅!

    第43章

    朕配不上你儒家救世之法?“有个问题,是我们无法忽视和避免的。”嬴政沉声道:“那就是,灾民消耗的粮食是巨大的。”

    “汴州受灾百姓几十万,若以一人一天一斤粮食来算,一日消耗便达数十万斤。”

    “灾情也非一日可解决,所消耗粮食之巨,也非朝廷所能承担。”

    “所以,必要时刻,可以提供借贷赈灾之法。”

    冯劫立即拱手询问道:“陛下,敢问何为借贷赈灾之法?”

    嬴政解释道:“便是将粮食借给灾民,由灾民来年种植出粮食来以后,再还与官府,由灾民自主解决当前的灾情。”

    冯劫恍然,但还是心中疑惑,“如何确定灾民是将粮食吃掉,还是种植?若是来年还不上呢?”

    “那就另做讨论。”嬴政心中略显尴尬。

    他也没想这么多,当时赵惊鸿也没给他讲太多,他思考过后,对此也不是太过明白。

    冯劫闻言拱手,没再继续追问。

    “其次,便是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

    官员们诧异地看向嬴政。

    嬴政道:“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源源不断地为灾民提供粮食,让灾民等待灾难过去,不如让他们自己寻找过活的办法。”

    “解决灾情,政府需要大量的人力,比如说清理沉积的泥沙,又比如要挖渠退水,可让灾民以工换粮。”

    “如此一来,这些工程可以快速推进,灾民也有了粮食。”

    “另外,豪门贵族之中,也有钱粮;并且因为灾民受灾,劳工自然也便宜了许多,让他们趁机建造房屋、庄园、亭台楼阁,修建道路之类。”

    “如此一来,豪门贵族可以省下很多工钱,灾民也有了收入来源,也有了粮食。”

    百官们听着嬴政的讲述,眸中精光连连,嬴政的话,似乎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

    他们脑海中都不由自主地涌现一个想法:原来还能这样!

    冯劫当即拱手道:“陛下,臣以为,除此之外,应当减免汴州地区的赋税,以减轻灾民的压力,给他们休养生息的时间。”

    “不错!”嬴政点头,“拟旨!免去汴州地区三年赋税,免除汴州两年徭役!”

    “是!”赵高和李斯立即开始拟制。

    蒙毅见状,也站出来,拱手道:“陛下,臣觉得,官府应当平息粮价,避免商人逐利,抬高粮价,让百姓买不起粮食。”

    “善!此应当也列入其中!”嬴政有些不满地看了一眼蒙毅。

    这蒙毅,竟然敢跟他抢功劳了!

    淳于越站出来,拱手道:“陛下,若是受灾灾民较多,也可以将灾民转移一部分,去较为富饶的地区,待渡过灾情以后,再进行回迁。”

    “也可!”嬴政心中纳闷了。

    怎么这些官员,都跟开了窍似的。

    王贲也出列,拱手道:“也可招收士兵,参军者,皆有粮食可吃,也可以给他们家人一些。如此一来,家中省去了一张嘴,参军可以在军中吃饭,家人也可以得到一笔粮食,可以帮助他们渡过灾情。”

    “不错!”嬴政心中满意。

    若是官员们能够开窍,也是可以的。

    这样以后有什么问题,朝堂官员纷纷出谋划策,总比将希望全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要好很多。

    “臣有一言!”

    “臣也有一言!”

    ……

    百官们纷纷谏言。

    嬴政脸上难得的露出一丝笑意,看着文武百官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的模样,满意地点头。

    一旁的赵高悄悄打量着嬴政,又看了看下面的蒙毅,心中暗自猜测。

    这应该是昨天蒙毅去章台宫的时候,给嬴政提出的建议?亦或者两人商讨出来的?

    “还是说……有其他人藏在身后,为陛下出谋划策?这个人是谁?是才识过人的普通人,还是……某位皇子???”

    赵高心中猜测。

    嬴政虽然对扶苏很严厉,扶苏也一直跟着嬴政对着干,但也不至于对扶苏如此厌恶,在朝堂诸公面前,将扶苏赶出朝堂。

    这会让扶苏颜面尽失,似乎没给扶苏留一个皇子的脸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