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8章

    他父皇是何等的霸道,怎么可能软弱呢?

    开玩笑!

    看着扶苏惊讶的模样,赵惊鸿只是笑了笑,继续说道:“你父皇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所以昨天在蒙毅听完我说的那些策略以后,必然会第一时间汇报给秦始皇。”

    “而秦始皇得到这些策略以后,认为对他个人的功绩有非常大的提升。所以,必然会在次日的早朝上提起此事。”

    赵惊鸿顿了顿,他很想说嬴政会在百官面前装逼这句话,但想了想,话不能说太难听,转而道:“所以……你去就会影响你父皇的发挥,会让他变得很尴尬。”

    “你是他今天早朝上最不想见到的人,可你偏偏就出现了,你说让他早朝怎么上,肯定会把你赶出来的。”

    扶苏愣住了。

    他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赵惊鸿问:“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赵惊鸿笑了笑。

    扶苏更加郁闷了。

    他也知道他父皇好大喜功,也知道今天早朝上他父皇肯定会说这些国策。

    但他没想到,他父皇是想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来改变自己的形象,而自己的出现,势必会让他父皇感到尴尬。

    所以……这很容易就推断出来,但他却没有想到。

    果然,人跟人之间的差距还是巨大的。

    “对了,先生!”扶苏想到他父皇在他临走前说的话,“我父皇说,你献策立了大功,晚上要来东宫吃晚宴,并且点名要见你。”

    “要见我?”赵惊鸿不由得一阵蹙眉。

    若是说他现在最不想见的人,就是秦始皇嬴政了!

    第51章

    嬴政盯上我了“赵惊鸿接旨!”

    门外传来一道中气十足的呼喊声。

    赵惊鸿和扶苏闻言,赶紧出来。

    院子里。

    蒙毅正带着一群人候着,后面摆着十几个箱子。

    赵惊鸿和扶苏见状,准备跪下接旨。

    “赵先生,扶苏公子,不用跪了,陛下只是传了口谕。”蒙毅笑呵呵地上前。

    面对赵惊鸿,蒙毅是想尽办法拉拢对方。

    “陛下说,赵先生献出国策,有大功,则让我给您带来赏赐,赏赐您黄金万两,咸阳城内宅邸一座,城外良田千亩,这是城外的田契。”蒙毅将田契递给赵惊鸿。

    赵惊鸿双手接过田契,“谢陛下!”

    在大秦一统六国以后,该分的田地基本上都分出去了,特别是城外这些距离咸阳城很近的田地,更为珍贵。

    “这是宅邸房契,是蒙毅专门为先生挑选的,是上好的位置,按照陛下的吩咐,规格同等上卿府邸规模。”蒙毅道。

    赵惊鸿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

    府邸!

    这可是好东西。

    还跟上卿同等规模。

    这可是豪宅啊!

    前世想要一套房子,就要掏空三个钱包,临死都住不上别墅。

    如今,一套咸阳城,天子脚下的顶级府邸,赵惊鸿甚至都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去看看了。

    “陛下还说,赵先生能出此国策,堪称国士,晚膳要在东宫,特意来见您。”蒙毅笑着说道。

    赵惊鸿闻言,脸色微变,拱手道:“谢陛下厚爱,吾必将在此恭候陛下!”

    蒙毅笑了笑,对赵惊鸿道:“还有一件事情,蒙毅也要感谢赵先生。”

    “哦?何事?”赵惊鸿看向蒙毅,询问道。

    蒙毅笑道:“陛下着小儿负责翰林院的相关事宜,如此当感谢赵先生,若没有赵先生提出此建议,那么羽儿也不会有这个机会。”

    一旁的扶苏一听,顿时不高兴了。

    他也看中了这个职位。

    掌控天下文人,这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

    翰林院则是天下文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他今天早朝都没上成,就被赶出来了,更没有机会竞争这个职位。

    郁闷啊!

    看着蒙毅满脸堆笑的样子,扶苏很不爽。

    赵惊鸿则惊讶地看着蒙毅,询问道:“你和你哥哥蒙恬有几个孩子?”

    蒙毅回答:“吾有三子,长子蒙羽、次子蒙动、三子蒙林。长兄有四子:长子蒙犽、次子蒙崇德、三子蒙宜德、四子蒙淡云。”

    赵惊鸿闻言,微微点头。

    历史上,王家成了史上最强赢家,但是同样家大业大,得以封侯的家族,但蒙家却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他们蒙家,忠君一世,为整个大秦献上了所有。

    赵惊鸿想了想,对蒙毅道:“若蒙羽对于翰林院的建设有什么不懂的,可来问我。”

    蒙毅闻言大喜,急忙拱手拜谢,“蒙毅代吾儿谢过赵先生!”

    赵惊鸿摆手道:“你告诉蒙羽,作为藏书之所,建设翰林院,一定要有藏书室,藏书一定要防湿防潮,保证内部的干燥,同时也要防火,否则一把大火,就能将整个翰林院付之一炬,一切都毁于一旦!”

    翰林院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是让书籍传播出去,否则的话,大火一烧,还是什么都留不下来。

    蒙毅蹙眉询问道:“先生,翰林院要盖多大为好?若将天下书籍放在一起,还要编撰启世大典,藏书所需空间之巨,怕是一个大工程。”

    如今建设长城和阿房宫以及秦皇陵,已经消耗了太多民力,若是再大张旗鼓修建翰林院,恐怕百姓承受不住。

    赵惊鸿一阵沉默。

    他想了想,缓缓道:“可先建造一部分,留有空地,日后扩家。”

    “善!”蒙毅眼前一亮,拱手拜谢。

    “既然如此,就不叨扰先生了,蒙毅告辞!”

    看着蒙毅离开,赵惊鸿赶紧走到箱子跟前,打开箱子,就看到一块块类似于金砖的东西。

    毕竟,黄金万两,他可没见过这么多黄金。

    但是打开一看,赵惊鸿就愣住了,因为这颜色压根就不对。

    赵惊鸿拿起来一块,沉甸甸的,但还是能感觉出来,分量不对。

    他看向扶苏,问:“这是黄金?”

    扶苏笑着解释道:“先生,赏赐黄金万两,并非黄金,黄金极为珍贵,咸阳宫内也没有太多黄金。所谓赏赐黄金,分别有黄金、白金、赤金。”

    “所以我这是啥?”赵惊鸿问。

    扶苏笑道:“是赤金,也就是铜。”

    赵惊鸿一脸郁闷,“皇帝赏赐还造假啊!”

    “先生慎言!”扶苏赶忙道。

    赵惊鸿没了兴致,摆了摆手,“让人收起来吧。”

    嬴政赏赐给他的东西,只有良田和府邸比较有价值了。

    他在想,嬴政是不是有点抠门了?

    自己献国策,连个圣旨都没下,赏赐的东西还掺水!

    扶苏让家丁将东西搬入库房,并且叮嘱管家专门给赵惊鸿开设一间库房,放置赵惊鸿的东西。

    随后,赵惊鸿跟扶苏进入书房。

    一进入书房,赵惊鸿就问:“扶苏,你再跟我讲讲,你父皇跟你说要见我的时候,都是怎么说的。”

    扶苏将在章台宫的事情给赵惊鸿讲了一遍。

    赵惊鸿蹙眉,问:“他说了几遍?”

    扶苏想了想,道:“两遍!”

    赵惊鸿眉头紧锁,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扶苏见状,不由得询问道:“先生,为何事烦忧?”

    赵惊鸿沉声道:“始皇盯上我了!”

    “为何这么说?”扶苏问。

    赵惊鸿冷笑一声,沉声道:“先是跟你说了两遍,又让蒙毅专门跑过来说了一遍,这是何等的重视啊!”

    “重视先生,这不是好事吗?”扶苏问。

    赵惊鸿看了扶苏一眼,“对我来说,并不是好事!先是嬴政问了你两遍,让蒙毅来说了一遍,而且赏赐并没有下旨,就是说并非官方赏赐,而是嬴政私人的赏赐。”

    “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人知道。”

    “不让人知道我的存在,有两个原因。第一,觉得我有才华,担心我被人利用。其次,担心我被人所害。其三,嬴政对我有别的想法!具体是什么,我猜不出来!”

    “看来,朝堂上的形势,比我想象的要复杂!”

    赵惊鸿看向满脸疑惑的扶苏,沉声道:“扶苏,咱们的事儿,要抓紧了!”

    第52章

    为后世奠定基业要不是有所顾忌,赵惊鸿现在就想带着扶苏开溜。

    但想要成大事,还需要名正言顺。

    必须要让嬴政赶快将扶苏赶出咸阳,去上郡督军才行。

    扶苏则不解地看着赵惊鸿,“先生,你似乎很害怕我父皇。按照你所说,你觉得我父皇并非暴君,为何还如此惧怕他?”

    赵惊鸿无奈地看着扶苏,“你是不是傻!我不是害怕他,而是害怕他破坏咱们的计划。”

    扶苏表情尴尬。

    “我说过很多遍了,造反之势,势在必行。你想救你父亲,让他停止服用丹药,也得用强权才行,否则的话,他压根就不会听。要是造反成功,我可以尝试用一些办法救你父亲,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咱们成功的前提下。”

    “要是失败呢……”扶苏并没有自信。

    他父皇可以一人灭六国,并非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哪怕坐拥三十万大军,他都没把握。

    赵惊鸿淡淡地看了一眼扶苏,“成王败寇,一将功成万骨枯,要么生,要么死!当你下定这个决心的时候,你就要有赴死的勇气了。”

    “可是……我不愿意与父皇兵戎相见。”扶苏蹙眉道。

    今日他看到父皇,觉得他父皇很憔悴,眉眼发青,眼底满布血丝,已经有中毒之兆。

    他没有办法去帮助父皇。

    他很愧疚。

    在回来的路上,他就想到了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他知道,自己父皇也不容易。

    他不愿意到最后,他们父子俩兵戎相见。

    赵惊鸿满脸无奈,直接道:“你要是下不定决心,我可以走,秦朝灭亡了也会有汉朝唐朝楚朝各种朝,会建立一个更强大的盛世,我可以去辅佐另外一条真龙!我并非一定要扶持大秦,我所需要辅佐的,是华夏民族!是文明的传承,是为后世奠定万事基业的基础,是让我们华夏族群,在这个世界里一直屹立不倒!”

    “生在当时,当谋大业!我心所想,是立我人族之本!王朝更迭,犹如冬去春来,往复更迭,纵观历史,并不算什么!你若局限于此,那就恕我赵惊鸿告辞了!”

    说完,赵惊鸿转身就要走。

    对于扶苏这种愚忠愚孝的人,就要下猛药。

    毕竟,一个人性格和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都是儒家在教导扶苏,所以导致扶苏本性已经形成,善良,迂腐,又胸怀大义。

    所以赵惊鸿才会用这些话来激他。

    “先生莫走!”扶苏急忙上前,一把拉住了赵惊鸿,“先生不要走,扶苏愚昧,让先生失望了!求先生不要走!”

    赵惊鸿嘴角微微上翘。

    这扶苏,就像是学生时期的小女友一样,来一把欲擒故纵就老实了。

    赵惊鸿转身,看向犹如做错事情的小学生一般的扶苏,叹息一声,问道:“扶苏,我之前问你此生的梦想是什么,你说是想要建立一个天下大同的世界,对吗?”

    “是!”扶苏点头。

    “我曾说你的理想不切实际,对吗?”

    “是……”

    “我也说墨家的理想不切实际,但是我很推崇墨子这个人,说他很伟大,是吗?”

    “是……”

    “那今日,我再给你一个理想,你且记好。”赵惊鸿一脸严肃认真。

    扶苏正色,拱手道:“先生请讲!”

    赵惊鸿双手背后,缓缓侧身,让阳光打在他的身上,照出他俊俏的侧脸,头颅微微抬起,呈四十五度角,缓缓道:“你是读书人,更是皇子,以后亦可为君王,你且记好,此生之理想,应当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噔噔噔!

    听到这四句话,扶苏震惊地后退了三步,满脸震惊,不敢置信地看着赵惊鸿。

    在他眼中,赵惊鸿此刻笼罩在光晕中,已非凡人,更像是谪仙。

    他忍住顶礼膜拜的念头,在心中不住默念着这四句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多么伟大的理想啊!

    是啊,所谓的天下大同,虚无缥缈,宛若镜中花,水中月,不可得。

    但此四句,有定心,定命之言。

    为一生所做,一生所为之言!

    这四句中,有儒家观念,更有孟子之言,更有为读书人的使命,更有君臣之理想。

    “你,可记住了?”赵惊鸿问。

    扶苏深吸一口气,又后退一步,询问道:“敢问先生,这也是先生的理想吗?”

    赵惊鸿沉声道:“是吾此生所为之事!”

    扶苏闻言,伸手掀开衣摆,跪在地上,对着赵惊鸿叩首,“谢先生教诲,扶苏定将此四言定为人生信念,终生为此四句约束己身,时刻反省,为行为标准!”

    赵惊鸿伸手扶起扶苏,说道:“我做不到这些,你也做不到,但是,吾辈华夏族群者,当世世代代,以此为目标,不断去完善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的百姓生活更加幸福,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对于你,我希望你可以奠定一个基础,那就是为万世开太平!只要我们大秦足够强大,太平才能持久!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

    “别人说你父皇是暴君,杀人无数,那又如何?他以战止战,结束了诸国间几百年的战争,又拯救了多少人?”

    “只要是战乱,就会有百姓流离失所,就会死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