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李斯顿时打起十二分的警惕,当即道:“臣觉得冯相所言,也应当在考虑范围之中。”嬴政轻笑一声。
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场景。
朝堂之上,在于平衡,在于制衡。
要不然,也不会有左右相权之争。
看两人才一起处理奏折几日,就政见统一了?
若是如此,便留不得其中一人了。
“你二人且回去书写奏折,呈与朕,朕自作考量。”嬴政道。
李斯和冯去疾立即退去。
等两人离去以后,嬴政在竹简上书写:上郡粮款按正常拨款,不予增补。
……
另一边,司马寒离开章台宫以后,立即给家族之中传讯:立即停止与上郡支脉族人的联络!
……
上郡。
郡守书房内。
“停止建造长城?不可能!”蒙恬大惊失色,猛地站起身来,惊恐地看着扶苏,沉声道:“公子何出此言啊!莫不要再提!若是传出去,公子怕是要有灾祸缠身!”
这话是能说的吗?
但凡要是传出去,落入始皇耳中,不仅扶苏要被重罚,说不定他们蒙家也得跟着玩一波消消乐。
扶苏蹙眉看着面色大变的蒙恬,沉声道:“蒙将军,治理之法多在变通之上,而非死守规则!”
“若人人不知变通,哪怕大雪降临,也得刑徒徭役去山中建造长城吗?这需要多少人命往上填?”
“且,冬日本就寒冷,不具建造条件,效率低下不说,且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扶苏将他们看到的死亡数据和建造效率跟蒙恬说了一遍。
但蒙恬还是摇头,“公子莫要自误啊!建造长城乃是功在千秋之大业,意在阻挡胡人南下,且更是陛下最为在意的工程,不可停,万万不可停,公子休要再提!”
扶苏见此行不通,不由得沉声道:“先生!莫不是以为,父皇派我来上郡,真的只是为了督军而来?”
蒙恬一怔,诧异地看向扶苏。
扶苏沉声道:“我父皇既然将三十万大军的军权交予你手中,便未曾怀疑过将军,而我来督军,也不仅仅是为督军而来!”
蒙恬心中诧异。
因为他收到了始皇的诏令,告诉了他扶苏要来督军,让他配合。
他知道消息的时候也急坏了。
若扶苏来了上郡,那岂不是跟储君无缘了?
但是,蒙毅也给他传来密信,让他密切配合扶苏。在重大决断之时,相信自己的直觉。
这是为何?
蒙毅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从来不会说相信自己的直觉这种话。
难道说,真的有任务?
有可以让蒙毅都不敢告诉自己的任务?
想到这里,蒙恬急忙问:“公子,那是为何?”
扶苏沉声道:“我此来,不仅要督军,帮助将军建造长城,更是要改变上郡。我,要让父皇看到我的才能!”
“与其在咸阳争权夺利,倒不如在上郡施展我的理想抱负,让父皇看到我的才华,我治理的能力。”
“如此一来,我才有竞争储君之位的机会,我才有让父皇认可我的机会!”
“我要告诉父皇,我可以!只有我,也只能是我,才能继承皇位!”
“但如此,还需要将军助我!”
“蒙叔!”
扶苏情真意切地看向蒙恬。
听到这一声蒙叔,蒙恬的心顿时软了。
但他还是劝说道:“公子,你做什么都可以,但是就是不能停止建造长城,若是让陛下知道了……”
“那不让我父皇知道不就行了?从今日起,除了向我父皇汇报的奏折之外,任何信息,不允许向外传递!”
“我们要做的事情,绝对不允许任何人透露出去!”
“并且,我们也不是要立即停止建造长城,而是缓缓抽调人手,我有大用!”
扶苏看着蒙恬,等待蒙恬的选择。
“不行!不行!”蒙恬摇头道:“想要阻止信息传出去,简直太难了,根本做不到。”
“你可以做到!”扶苏沉声道。
他看着蒙恬,作为三十万大军的将领,只要他想要做,就能做到!
蒙恬不敢冒险,“公子……”
“若将军不支持我,那就算了!此行离开咸阳,我便再无竞争储君之位的机会,而且父皇也绝对不会让我回咸阳的。如今父皇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我来之时去看了父皇,父皇的气色很差。”
“听宫中人所言,父皇半夜时常痛苦惨叫,连夜着急侍医。”
“想来,不出多久,应该就会立下储若将军想要为蒙家考虑,就去追随别人,支持别人去吧,扶苏不怪你!”
说完,扶苏扭过头去,不去看蒙恬。
但听到这话的蒙恬慌了。
古人最在乎什么?
特别是这个时期的人。
他们最讲信义。
仁义信。
这三字,几乎是他们的命。
无数的人,愿意放弃一切,遵守这三个字。
所以,纵观历史,一直到三国时期,都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悲壮且热血的历史。
听到这话的蒙恬,感觉简直比杀了他还要难受。
“公子!何出此言啊!蒙家世代忠良,为大秦尽心尽忠,不曾有其他想法。而公子乃长公子,根据礼法,应当是您为储君,为太子,吾蒙家自然也一直以来支持公子!”
“既然公子下定决心要做这些,那我蒙家,自当鼎力相助!”
扶苏闻言,嘴角涌现笑意。
不得不说,大哥的方法真是好用啊!
第180章
猛人章邯,欺瞒陛下扶苏转过身来,拉着蒙恬的手道:“得将军相助,扶苏犹如虎添翼也!”
得到扶苏的认可,蒙恬心中也是感动,“公子,展开手脚去做吧,让陛下看看,看看您的才华和抱负,让诸位大臣去看看,看看谁才是最适合继承皇位的皇子!”
扶苏紧握着蒙恬的手,沉声道:“将军,扶苏万言难说心中感受,感谢将军相助!”
蒙恬笑道:“公子,我等之间,何须多言,吾可是看着您长大的,您所想,吾必助之!”
……
赵惊鸿等人在取暖房内。
“老三,你这不行啊,忒虚,我都担心你以后婚后的生活。”赵惊鸿看着取暖好久都没缓过劲来的张良叹息道。
张良脸色一青,“大哥,莫要再拿我开玩笑,我也是堂堂男儿!”
“嗯嗯!”赵惊鸿反而问道:“上郡有温泉吗?改天一起泡温泉,到时候,我就知道你是不是了。
“你……”张良被气得无奈。
“大哥!我问清楚了!”林瑾走回来,手中拿着雁翎刀,往地上一杵,“侠医来第一日就出门了,听说有人找他,这几日都在四处游荡,说要给人治病。”
“对了!”林瑾道:“侠医还给大哥和二哥留话了,说他没钱了,给人看病需要钱财,他没了,要你给他拿钱。”
赵惊鸿闻言,不由得无奈,对林瑾道:“去把他给我找回来,先将子房的身体调理好,再让他去给别人看病!”
“哦哦!好!”林瑾又跑了出去。
没一会儿,扶苏回来了。
看扶苏满脸笑意的模样,赵惊鸿就问:“成了?”
“成了!”扶苏点头。
“那就好!”赵惊鸿站起身来。
张良也激动道:“那咱们是不是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赵惊鸿看了一眼张良,然后将目光转向章邯,道:“章邯将军,能否去书房一叙?”
章邯愣了一下,没想到赵惊鸿要找他谈话,但还是点头。
当即,赵惊鸿和扶苏带着章邯出门。
张良想了想,也跟了过去。
等到了书房内。
赵惊鸿开门见山道:“章邯将军,汝弟章平,可也在军中?”
章邯点头,“吾弟在骊山当差。”
赵惊鸿点头,继续道:“汝此来,乃始皇调令,来之时,可否跟将军交代过什么?”
章邯蹙眉看着赵惊鸿,没有回答。
张良立即明白了赵惊鸿的意思。
这章邯应该是始皇派来的盯着他们的人。
若章邯不能解决,他们接下来的计划,就无法实施。
张良不由得焦急。
他们将林瑾给派遣了出去,若章邯不从,怕是无法解决章邯。
他此时想着,是不是要出去通知刘锤鲁辙等人。
扶苏开口道:“章邯,你若不愿与我等共事,我也不怪你,若是如此,你便留在上郡驻守吧。”
章邯闻言,立即道:“公子,陛下派我来,主要乃保护您的安危!”
扶苏道:“我身边有林瑾、刘锤、鲁辙等人,更有蒙恬将军,蒙犽等人,且有大量军队保护,不会有危险!”
章邯眉头紧锁。
赵惊鸿盯着章邯,缓缓道:“章邯,你非大世家之人,且只有你与章平两人在朝为官,来之前,你为驻守骊山的少府,对于汝而言,已是到了巅峰,若想再进一步,汝可想好对策?可有机会否?”
他将林瑾派出去是有原因的。
因为他不愿意杀了章邯。
章邯的能力他是知道的。
在历史上,章邯虽然只是少府,但在秦朝末年,面对几十万起义大军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时候,章邯提出赦免骊山刑徒,率领二十万刑徒,就打败了进入关中的几十万大军,将其赶出函谷关。
且一路追击到楚地,击败陈胜吴广,逼得二人自杀而亡,更是击败了在楚地最大势力的起义军——项梁军团,且斩杀项梁。
而后,章邯又杀了魏王,包围了邯郸。
几乎是力挽狂澜,拯救了即将灭国的大秦!
如此战绩,几乎堪称白起重生,王翦在世。
这样一员非常有潜力的大将,赵惊鸿不愿意舍弃。
兵虽多,将则少。
且,有能力的将才,少之又少。
更何况是章邯这般强大的存在。
绝对要收入囊中啊!
赵惊鸿的话,也让章邯陷入沉思。
他乃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当中。
父亲曾经参与过灭六国之战,立下过赫赫战功。
且,他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学习兵法,希望有朝一日,可如父亲一般,上阵杀敌,再立军功。
可是,大秦一统六国,早就没了战事。
虽然他一路坐到了少府的位置,但少府是做什么的?
仅仅是制作器皿的而已。
只不过始皇看中他,让他去骊山监管刑徒,建造始皇陵。
可是,他的一身理想和抱负,并不想浪费在为始皇建造陵寝之上啊!
就算建造好了陵寝又如何?
这算什么功绩?
以后他的前途在哪里?
章邯是迷茫的。
如今的机会出现在了眼前。
始皇让他来护送扶苏。
而扶苏如今似乎要做一件大事。
扶苏乃长公子。
且始皇来之前交代,务必要保护好扶苏的安全,且要跟黑冰台的人配合,将扶苏的一举一动,全部汇报给始皇。
显然,始皇是极其看重扶苏的。
若自己投奔扶苏,若日后扶苏上位,岂不是说……
想到这里,章邯的眼前一亮。
他沉思片刻后,缓缓道:“我必然要始终追随公子,陛下有令,让吾时刻保护公子安全。”
“然后呢?”赵惊鸿盯着章邯,“没有别的了?”
章邯犹豫片刻,缓缓道:“陛下命吾,汇报公子作为。”
赵惊鸿笑了,对章邯道:“看来章邯将军还是做出了决定。”
章邯蹙眉,看了看三人,缓缓道:“吾出身虽不富贵,亦无大豪门世家之背景,但吾父乃老秦兵,忠心大秦,忠心陛下。吾愿意助公子在上郡行事,但亦不能背叛陛下。”
“没说让你背叛始皇啊!”赵惊鸿对章邯眨了眨眼睛,“你只汇报我们需要你汇报的就行了,反正始皇又不知道,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