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先生是要吾对陛下说谎?”章邯额头开始冒汗了。他们家一共没几个人啊!
第181章
子房你会手艺活?赵惊鸿乐了,看着惶恐的章邯道:“章邯,我没有让你对陛下说谎,更不至于欺君,只是选择性的汇报一些事情,不汇报一些事情,且汇报的都是真实的,又怎么会欺君呢。”
章邯眨了眨眼,满脸惊讶。
还能这样?
大家不都是诚实守信的人吗?
怎么出现了你这个滑头?
“章邯明白了!”章邯道:“就按照先生所说。”
赵惊鸿笑了,拍着章邯的肩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恭喜啊章邯将军,喜提新主,前途无量!”
章邯尴尬地笑了笑,看向扶苏。
毕竟,他真正投奔的人是扶苏,还要看扶苏的态度。
扶苏上前,拉着章邯的手激动道:“扶苏得章邯将军相助,犹如虎添翼也!”
张良:“???”
赵惊鸿不由得乐了,这扶苏学的挺快啊。
章邯没想到扶苏竟然这么看重他,心中感动,沉声道:“吾父乃秦人老兵,赳赳老秦,斗志不熄,吾自当传承家父之志,忠心为公子效力,而在我们秦人看来,先生乃天命之人!才德兼备!”
扶苏也感动道:“扶苏定然不会让将军失望,亦不会让老秦人失望!”
赵惊鸿看了一眼表情怪异的张良,沉声道:“扶苏,哪有什么秦人老秦人的,以后所有人,都是咱们大秦民族之人,人人皆我秦人!”
扶苏也明白了自己话中的问题,若如此说,岂不是还将六国排除在外,当即纠正道:“大哥所言甚是,天下之大,皆我大秦之人!”
“好了,章邯,你知道军中都有谁是始皇的人吧?至于怎么控制,你来解决,问题在于,我们所做的事情,绝对不能被始皇发现,消息由你传递出去,且要传递出去我们希望被传递出去的消息,懂吗?”赵惊鸿道。
章邯点头,“章邯明白!”
赵惊鸿看向扶苏,“你也开始准备吧,明日我们就离开上郡,前往浑怀障,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必须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做好我们所有的工作,然后……以巅峰之姿,回归咸阳!”
“好!”扶苏站起身来,眸中战火熊熊。
张良也缓缓起身,“待二哥回归咸阳那一刻,我们要让整个咸阳,都对二哥顶礼膜拜,迎接大秦的君王回归!”
“哈哈哈哈!”赵惊鸿不由得大笑起来,沉声道:“如此,我们就努力让我等更加璀璨,建造一个更璀璨的盛世吧!”
张良和扶苏目光灼灼地看着赵惊鸿。
章邯也直勾勾地盯着赵惊鸿。
他之前就觉得赵惊鸿不简单。
虽然大家都以扶苏为主,但是扶苏以赵惊鸿为主。
而赵惊鸿可以成为这群人的精神领袖般的人物,自然是不凡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章邯也觉得,赵惊鸿之才确实令人惊艳,若有赵惊鸿相助,扶苏必然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但是,章邯心中也在担忧。
因为赵惊鸿已经有明显的压制扶苏之势,以后若扶苏成为皇帝,是否也难以防止赵惊鸿干政?就犹如吕不韦那般?
此时,林瑾推门进来,激动道:“大哥二哥三哥,我找到侠医了,他就在外面。”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林瑾。
外面,侠医又走进来,也没理会众人,直接走到张良跟前,开始给张良诊脉。
侠医诊断过后,蹙眉看着张良,道:“年轻人,你要节制啊!”
听到这话,赵惊鸿顿时瞪大了眼睛,看向张良,惊讶道:“子房,你还会手艺活?”
张良面色铁青,瞪着游侠道:“你给我说清楚!”
侠医道:“身乃思之本,身体健康,思维才能敏捷,汝忧思过度,且睡眠不足,恐是失眠多梦,夜晚应早早休息,夜晚乃养精之时,若是夜不寐,则寝不宁,则心不定,则身虚也。”
赵惊鸿这才算听明白了,“子房,侠医让你少熬夜。”
张良蹙眉道:“良必夜读,以明心智,白日繁事颇多,无法阅习,自夜以补也,此乃常态。”
侠医道:“若长此已久,身体必然衰败,且你思虑过度,怕是身体支撑不住。”
赵惊鸿也明白侠医所说。
张良本来就身体虚弱,加上他思维活跃,善于思考,而思维活跃的人,睡眠质量一般都是不太好的,如果再熬夜,睡眠质量不好,长此以久,身体就吃不消。
脑力消耗对身体的负担也是很重的。
张良这种状态,应该是脑力消耗对身体造成了一定的透支。
赵惊鸿立即道:“还望侠医为张良出方,以滋补身体。”
侠医道:“我出一方,日夜服用,一旬则见效,一月则有改善,半年便可恢复。”
赵惊鸿惊讶。
这侠医可以啊。
十天就能见效,一个月就能改善,半年就能治疗好张良的症状。
在赵惊鸿看来,这已经很迅速了。
扶苏拿出空白竹简和狼毫笔,让侠医开了方子。
赵惊鸿对侠医道:“明日我们启程前往浑怀障,那里更需要侠医,你明日与我们同行。”
“可!”侠医点头。
……
咸阳。
淳于府上。
淳于越面对一众儒家弟子,痛心疾首道:“扶苏为何会去上郡?而我等如此滞后才得到消息!扶苏一走,我们儒家如何能战胜法家?李斯那狗贼,时刻想要消灭我们儒家,没有了公子的支持,我们儒家危矣!”
淳于越弟子岳景春提议道:“老师,我建议我等儒家弟子,前往上郡追随公子!哪怕我等在咸阳失势,也要在上郡立足根脚。”
另外一人反驳道:“上郡乃苦寒之地,皆是未开化之民,非我儒家发展之地!”
岳景春道:“上郡也有世家所存,虽都是历代郡守之后,乃分支也,但他们应当更为尊重我等,上郡亦有我等立足之地。”
岳景春看向淳于越,沉声道:“老师,吾知您如今心力皆在翰林院,而我等儒家精锐,也皆要进入翰林院,此乃头等大事,不得耽误。而我儒家,亦要分开行事。”
“弟子,愿意请命,前往上郡追随扶苏公子,若朝堂变故,也可为我儒家留下一脉!请老师恩准!”
淳于越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不由得打量起岳景春来。
虽然这名弟子出身平凡,亦非大世家之人,当初前来拜师之时,费尽心思才凑齐束脩六礼。
淳于越观他勤苦好学,思维敏捷,才将其留下。
一直以来,倒也不显眼,没想到如今,竟然有如此见解。
当即,淳于越道:“如此甚好,你且带五十名儒家弟子,前往上郡,为扶苏公子效力,务必要让扶苏公子尽快返回咸阳,设立储君在即,公子一定要在咸阳才行!”
“弟子明白!弟子一定竭尽全力,助扶苏公子凯旋归来!”岳景春拜道。
第182章
少年郎百里无名次日。
赵惊鸿等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车辆马车齐备,就要准备出行了。
此次,蒙恬也亲自带队,护送扶苏前往浑怀障。
众多官员和上郡的世家豪族们,也早就在城门外等候,为扶苏送行。
出行前。
赵惊鸿走到扶苏跟前,看着一表人才的扶苏,满意点头。
“大哥!”扶苏对赵惊鸿笑了笑。
赵惊鸿伸手为扶苏整了整衣服,拍了拍扶苏的肩膀,而后走向张良,也一样为张良整了整衣服。
“大哥……”张良感动地看着赵惊鸿。
赵惊鸿走到林瑾跟前,他感觉自己腰间被什么东西抵住了。
他低头一看,刀柄正好顶着自己的胯骨。
赵惊鸿脸色一黑,“把你的刀鞘收一收,整天炫耀,成什么样子!”
“大哥送我的,何来炫耀之说。”林瑾笑道。
赵惊鸿无奈,给林瑾紧了紧衣领,道:“等到了浑怀障,洗洗头。”
林瑾脸色一黑,“大哥,洗头太麻烦了,天又冷……”
赵惊鸿的目光瞅了一眼林瑾那油光锃亮的头发,叹息一声,转身道:“走吧!准备出发!”
扶苏点头,一声令下,众人准备出行。
但是,扶苏刚走出来,就有人跪在地上,高呼:“听闻扶苏公子前来上郡,特来投靠!”
“素闻扶苏公子仁德之名,特来投奔扶苏公子!”
这一会儿,就有十几个人前来投靠。
扶苏看向赵惊鸿。
赵惊鸿骑马上前,道:“尔等既然前来投靠扶苏公子,自有一番才能,且先留下,随我等前往浑怀障,届时再根据各位才能,委以重任!”
这些人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
“林瑾!”赵惊鸿喊来林瑾,“你让林千幻带他们跟在队伍后面。”
“是!”林瑾立即带着这些人去了队伍后方。
张良蹙眉对赵惊鸿道:“大哥,是否太过草率。”
赵惊鸿道:“既然他们能来投奔扶苏,必然是有所才能的。但也不乏有欺世盗名之辈,但不好拒绝,先留着,等到了浑怀障再仔细考核,若有能力者留下,若是欺世盗名之辈,驱赶便可,但不可一人不留,对扶苏名声不利。”
这些人能说出来听闻扶苏仁德之名,就说明扶苏现在名声很好,以后还会吸引更多的能人异士前来投奔,这是好事。
但不可拒之门外,会有损扶苏名声。
张良点头,一行人继续前行。
上郡城中官员和世家们,纷纷为扶苏送行。
离开城外十里处,一名十三四岁的孩童,挡在队伍前列。
士兵驱逐都不愿意离开。
那少年衣衫破烂,寒冬之日,脚下踩着一双破旧的草鞋,脚指头冻得红肿,身后还背着一个竹筐,竹筐里是一堆木柴。
“吾乃投奔扶苏公子,素闻扶苏公子有仁德之名,尔等为何将我驱逐,吾有良计,要献于扶苏公子,且让扶苏公子来见我!”少年郎朗声道。
士兵冷笑,“一介黄口小儿,也敢大言不惭,赶紧滚开,休要挡路!”
少年郎一阵剧烈咳嗽,瞪着士兵,怒声道:“狗眼看人低的东西,吾心中有大才,愿献与扶苏公子,汝阻拦吾,犹如断送扶苏公子前途,汝当大罪,应当斩首!”
“你找死!”士兵大怒,挥动手中的马鞭,抽在了少年的右臂上,顿时皮开肉绽,疼的少年呲牙咧嘴,但是却没有发出一声痛呼。
赵惊鸿见状,骑马上前。
少年看到白马,眸中眼前一亮,当即跪下来,高呼,“草民见过扶苏公子!”
士兵见状,立即拱手道:“先生,此黄口小儿大言不惭,想要见扶苏公子,让他离去他不肯。”
赵惊鸿摆了摆手,对少年郎道:“我并非扶苏,你是何人,为何阻拦队伍前行?”
少年郎闻言,立即站起身来,傲然道:“吾有绝世良策,要献与扶苏公子,让扶苏公子来见我!”
赵惊鸿乐了,盯着少年郎道:“你有什么良策,说来听听?”
“咳咳咳咳咳!”
少年郎一阵剧烈的咳嗽,且胸腔之中传来鸡鸣样的回声,让赵惊鸿不由得一阵蹙眉。
这少年的病症似乎有些严重了。
咳嗽了好一阵,少年郎艰难地吞咽了一下,露出满脸痛苦之色。
赵惊鸿知道,目前少年郎这个状态,应该吞咽口水如同吞刀片,喉咙早已红肿发炎了。
“你又不是扶苏公子,我为何要告诉你?莫非,扶苏公子所谓仁德,乃欺世盗名,不愿意礼贤下士,徒有虚名而已,看来我看错人了!”
少年郎说完,转身就准备离开。
赵惊鸿不由得一阵蹙眉。
在这个时代,百姓没有学习过知识,谈吐是不一样的。
而这个少年郎说话有理有据,还会讽刺,用激将之法,看来应该有学识在身的。
但是看少年郎这身打扮,又不像是能够读得起书的人。
跟上来的张良也听到了少年郎的话,不由得问道:“少年,你叫什么名字?何人之后?”
张良低声对赵惊鸿道:“大哥,此少年应该是某名仕之后,要不然也不会如此谈吐,且先问问。”
赵惊鸿点头,看向少年郎。
少年郎转身,傲然道:“吾乃百里无名,乃秦相百里奚之后。”
赵惊鸿闻言不由得乐了。
百里奚之后?
他不觉得百里奚有后人。
传闻之中,百里奚倒是有一个后人,乃是孟明。
但是赵惊鸿可不这么认为。
百里奚一生颠沛流离,若是有子嗣,怕也已经死了。
在那个时代,且百里奚那种情况,有后代的可能性不大,且若是有,那种环境下,估计早就被人所杀。
就算不杀死,也被饿死了。
哪里来的后代。
张良却眼前一亮,拱手道:“没曾想乃百里奚之后!”
百里无名更加傲然。
赵惊鸿问:“你是百里奚直系?”
百里无名脸上一红,“家祖乃百里奚子侄,百里鸿雁。”
赵惊鸿点头,饶有兴致地看着百里无名道:“那也确实算得上百里奚的后人。”
后人这俩字赵惊鸿加重了语气。
百里无名冷哼一声,“尔等鱼目不识珠,懒得与尔等废话。”
说完,百里无名就要走。
赵惊鸿哈哈一笑,上前一把揪住百里无名的衣领,将其提了起来,转身朝着马车行去。
张良笑着跟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