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2章

    想到这里,赵高的心思不由得活络了起来。

    蒙毅前脚刚回到家,后脚就得到下人的通报,说李斯来访。

    当即,蒙毅道:“快!请李相来书房!”

    很快,李斯就到了书房。

    蒙毅上来迎接,“李相,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李斯笑了笑,对蒙毅拱手行礼,“突然叨扰,还望恕罪,不过今日确实有要事与蒙上卿相商。”

    蒙毅露出一个我懂的表情,将李斯请入书房内,反而拉着门框看了看四周,对下人道:“任何人不许靠近书房!”

    说完,这才小心翼翼地关上房门。

    李斯看到这一幕,露出满脸怪异的表情。

    第291章

    官与官不同李斯看着蒙毅的举动,表情怪异,微微握紧了衣袖。

    这么多年来,他也未曾听闻蒙毅有什么特殊的癖好啊。

    他今日如此举动,是什么情况?

    蒙毅关上房门,转身走过来,看向李斯,笑着说道:“李相,请讲吧。”

    李斯身子微微后退了一些,才缓缓道:“今日在章台宫,陛下要求本官想出解决百姓忍受寒冬的问题,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对策,特来询问蒙上卿,可有办法?”

    蒙毅蹙眉。

    不是来游说他去效忠胡亥的啊!

    “李相不是去找冯相了吗?难道冯相没有什么好办?”蒙毅问。

    李斯闻言,不由得叹息一声。

    他看了一眼蒙毅,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实不相瞒,冯相已经很少关心朝政了,他已经有了告老还乡之法,想必不出时日,便会提出辞官了。”

    “辞官?”蒙毅很惊讶。

    他知道冯去疾年纪大了,很早就该退了。

    但是,只要在右相之位上待一天,他就可以为他们冯家牟利一天。

    所以,冯去疾一直没有退位的想法。

    没想到,如今竟然起了这个念头。

    为何?

    他不觉得是因为冯去疾年纪大了。

    如此看来,就只有一个可能!

    储君之争太激烈了。

    冯去疾此时辞官,就是想要避开储君之争。

    毕竟储君之争太过危险,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不愧是老狐狸啊!

    并且,蒙毅狐疑地看着李斯。

    今天李斯来寻他,都够让他感到意外的了。

    蒙毅是支持扶苏的。

    而李斯则是法家之人,跟扶苏的儒家观念相悖。

    如果说谁最不愿意看到扶苏登上皇位,那么李斯就是其中一个。

    所以,他跟李斯的关系,说不上敌对,但也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他没想到,冯去疾近期想要辞官的想法,竟然是从李斯口中得知的。

    这个消息可很是劲爆。

    右相之位足够让朝中百官疯狂了。

    毕竟,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啊!

    “是啊!”李斯道:“冯相已经不管那么多了,如今本官能想到可以帮助我的人,就只有蒙上卿了。”

    蒙毅想了想,缓缓道:“不妨问问赵高,赵高作为陛下的贴身之人,必然会有消息,陛下这样问你,心中应该差不多有了想法。”

    “那也只能如此了。”李斯叹息道。

    他实在是不愿意跟那个阉人有关联。

    蒙毅看着李斯,“李相是不是已有想法?”

    李斯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缓缓点头,“没错,确实有一个想法。”

    “可否告知?”蒙毅问。

    “告诉你也无妨。”李斯道:“若给天下百姓人人分发衣物,这不现实。而且,过冬之所以被冻死,主要是没有吃东西,无法抵御严寒。”

    “而百姓,也不用吃太饱,三五日给他们一些吃食,便可熬过冬天。”

    “不要小瞧了这些百姓的存活能力,在这寒冬之中,穿着单薄的衣衫,照样可以上街劳作。”

    “所以,我想的办法,就是给这些百姓,隔三差五分派一些粮食,亦或者施粥,让百姓吃点东西,熬过去就算了。”

    蒙毅微微点头,觉得这也是个办法。

    毕竟,如果真的像扶苏和赵惊鸿那般大手笔,就算嬴政也做不到,如今国库空虚,根本无法做到。

    如果去售卖石涅和火炉,始皇又不同意。

    目前可行的,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说完这些,李斯对蒙毅道:“蒙上卿,不知道你对胡亥有何看法?”

    蒙毅闻言,心中一动,暗道来了!

    蒙毅叹息一声,毫不避讳地说道:“既然李相问出这话了,我也不相瞒。李相也知道,我们蒙家一直是支持扶苏公子的,可如今扶苏公子被贬上郡,得罪了陛下,惹得陛下不喜。”

    “而且,最近陛下似乎有立储的意思。扶苏公子在上郡,恐怕……”

    “唉!如今形势,我也不得不为蒙家考虑,做出打算了。”

    李斯闻言,立即询问:“你觉得胡亥有机会吗?”

    蒙毅并未直接回答,“如今,最有力的竞争者,一乃将闾公子,二乃公子高,其三便是胡亥。”

    “将闾公子手握兵权,英勇善战,陛下很是喜欢。”

    “公子高也很有才华,提出很多建议,皆可行。”

    “但若论最让陛下喜欢的,莫非胡亥公子,胡亥公子为小公子,一直跟在陛下身边,若胡亥公子有其助力者,恐怕会成为一个有利的竞争者。”

    李斯点头,“我也如此觉得,如今储君之争很是激烈,我们必须要做出选择了,不若蒙上卿与我去接触接触胡亥公子,看胡亥公子如何?”

    “可!”蒙毅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且亲切地拉着李斯道:“李相,你我二人虽然接触不多,但是一直以来,都极为敬佩李相,若非李相制定的秦律,这天下早就乱套了。”

    “如今,立储在即,你我二人,应当相互扶持,相互帮助。若可以渡过此次难关,蒙毅必感激不尽!”

    李斯也拉着蒙毅道:“蒙上卿说的哪里话,我们同朝为官,本就应该相互扶持才对。”

    两人交流了一番,决定三日后去见胡亥公子。

    随后,蒙毅亲自将李斯送出府上,看着李斯上了马车离开以后才转身回去。

    ……

    上郡。

    百里无名拿着账目找到张良,“师父,上郡城内的百姓,衣物和鞋履已经发放完毕,接下来该富平县了。”

    张良看了一眼账目,微微点头,“效率很快,比我想象的要快一些。”

    “告诉下面的人,要加快速度,较远一些的县城,还没将衣物运输过来,待他们运输过来,应该就差不多了。”

    百里无名蹙眉道:“师父,为何不在当即收购上来衣物以后,再分发下去?如此一来,可以省去许多运输,效率也可以大大提升。”

    张良摇头,“还是要统一分配,否则的话,下面的官员左手倒右手,最后都会落入他们自己腰包。”

    “我们为百姓做事,就一定要确定,这些衣物和鞋子必须落到百姓手中,否则的话,他们拿不到衣物,这冬天怕是熬不过去的。”

    “这点,你应该很明白。”张良看着百里无名。

    百里无名点头。

    他出身寒微,在乡村之中,见过太多悲惨的事情,饿死冻死之人,简直太常见不过了。

    第292章

    与百姓个共鸣者唯有重八浑怀障。

    赵惊鸿在匠造处忙活了一天,终于可以回到房间,悠闲地喝一杯茶,然后看桌子上扶苏让人给自己送来的竹简。

    上面都是一些当前的政务,是扶苏觉得需要给赵惊鸿过目的东西。

    赵惊鸿对这些东西并不感兴趣,但还是耐着性子过一遍,万一漏掉什么,也很麻烦。

    他既然选择辅佐扶苏,该做的事情也是要做的,不能偷懒。

    而且,他心中也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这些,都是建立在扶苏登基,扶苏愿意听从他的建议的前提下的。

    正在赵惊鸿看着竹简上的内容的时候,扶苏推门走进来。

    他怀里还抱着一沓竹简。

    “大哥!”扶苏看到赵惊鸿,立即露出明媚一笑。

    赵惊鸿看扶苏笑的这么灿烂,嘴角也露出笑意,“怎么了?什么事儿这么高兴。”

    他终于知道,嬴政为什么喜欢蒙毅,汉武帝为什么喜欢霍去病,乾隆为什么喜欢和珅了。

    除去能力之外,长得好看就是优势啊!

    不管是男是女,长得好看,就是看着顺眼。

    关键是,人家不仅长得好看,而且能力出众,自然喜欢。

    就像扶苏这样,一进门先对你露出灿烂的笑容,明媚动人,谁不喜欢?

    扶苏笑着坐在赵惊鸿旁边,将怀中的竹简放在桌子上,道:“上郡城来报,说再过几日,周边县镇也将开始发放衣物,今年百姓过冬,可以不必太过担心了。”

    赵惊鸿微微点头,拿起竹简看了起来。

    在看完上面记录的数据以后,赵惊鸿微微点头,“果然花钱好办事。”

    扶苏蹙眉,“为何除了咱们,就没人做这些事情呢?要知道,每年冻死的百姓,可不下数万人!”

    赵惊鸿看了扶苏一眼,“数万人?呵呵!对于百姓来说,过冬几乎就是渡劫,冬天在百姓口中,又称之为‘死人季’,大雪过后,冻死者十之有三!每年冻死的人,何止数万人!”

    “那是朝廷没有统计,若是统计,那冻死之人的数量,恐怕会惊到所有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这……”扶苏知道冬天会冻死人,但没想到在赵惊鸿口中竟然这么严重。

    “你不信?”赵惊鸿看向扶苏。

    扶苏摇头,“并非不信,而是太过震撼!十之二三,那是什么概念?扶苏无法想象。而且,扶苏常年居住宫中,并不了解百姓生存情况,但是咱们此行来上郡途中,以我们所见百姓生活的环境,若天降大雪,确实可能会导致百姓冻死。”

    赵惊鸿微微点头,“天地无情,若略微小雪,倒还可以熬过去,若大雪覆盖,要知道下雪不冷化雪冷,温度会越来越低,百姓根本难以承受。”

    “这个道理肯定不止咱们知道,也肯定不止咱们想到了百姓的困境,为何就没有人去解决?”扶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赵惊鸿冷笑一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瞥了扶苏一眼,“你觉得,我跟张良说的父母官,是什么意思?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

    扶苏蹙眉思索,思考许久,不由得陷入沉默。

    赵惊鸿见状,不由得冷笑一声。

    他毫不客气地说,这个时代,压根没有真正的父母官,有几个人是真正为百姓考虑的?

    几乎没有!

    因为从商周到如今,真正掌权的,是贵族阶级,是士族阶级,不是百姓!

    真正了解百姓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朱重八!

    重八之后,华夏就断了脊梁。

    “为人父母者,皆为子女考虑,为官者,处处为百姓考虑,为百姓干实事者,则为父母官也!”

    “可是,能够做到的人,非常少。”

    “你觉得是为什么?”赵惊鸿看着扶苏。

    扶苏思索许久,最终还是摇头,“扶苏不知。”

    赵惊鸿道:“因为,他们出身并非百姓,就如同你,如同张良,如同蒙恬蒙毅,如同李斯冯去疾,他们并非出身寒微,而是出身贵族。他们从小便锦衣玉食,无法与百姓共鸣。”

    “若非上郡途中走这一遭,你也不知道百姓的生活究竟什么样。”

    “所以,他们不了解,更无法产生共鸣,更不会设身处地地为百姓考虑。”

    “就算他们要为百姓做什么,也要考虑一件事情。”

    “何事?”扶苏问。

    “成本!”赵惊鸿道。

    “成本?”扶苏蹙眉。

    “对!成本!”赵惊鸿道:“就像商贾购置货物,出售货物一样,一切都在为成本考虑,为利润考虑。他们为百姓做事,也在考虑这些。”

    “付出的成本是多少,获得的回报是多少。”

    “所以,他们不会像咱们一样,不计成本地去为百姓付出。而且,经济情况也不允许这么做。”

    “咱们之所以能够做到,也是因为咱们有火炉和石涅的收益作为支撑,才能够做到的。”

    “所以,在这件事情中,你学到了什么?”赵惊鸿突然问。

    扶苏愣了一下,突然有种小时候读书,被老师提问的感觉,顿时紧张了起来。

    他赶紧思考。

    片刻后,扶苏弱弱地道:“要赚钱,才能够支撑你所要做的事情?”

    “没错!”赵惊鸿点头,手指敲了敲桌面上的竹简,“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笔经济账。”

    “咱们在上郡这么大张旗鼓的做这些事情,始皇肯定会知道的。”

    扶苏有些尴尬,“我前些时日,就给父皇上了一封奏疏,希望父皇可以为天下百姓考虑,成为一个‘父母官’。”

    赵惊鸿眼睛微眯,看着扶苏,“你可真是个好孩子……”

    扶苏尴尬道:“咱们所做这些事情,必定瞒不过我父皇的,而且其他官员,也一定会向父皇上奏疏,最后他还是要知道的,倒不如我直接告诉父皇,好让他放心,以免派人调查上郡。”

    赵惊鸿点头,“那你考虑的不错。”

    听到赵惊鸿的赞许,扶苏松了一口气,脸上也露出笑意。

    赵惊鸿道:“所以,你父皇知道了此事,他也会考虑天下百姓无法忍受冬日的情况,也会想做,但是他做不到,你可知为何?”

    第293章

    为君之道就是用人之道“国库不允许。”扶苏直接回答。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