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4章

    “启禀娘娘,在上下天光扫撒的人来报,皇上方才也派人给玉嫔送了赏赐。”

    自觉是宫中独一份儿的皇后心里一痛,冷声询问。

    “都赏了些什么?”

    “阿胶、海参和各类布匹十匹以及和田白玉手镯一对。”

    江福海每说一件上赏赐之物,皇后脸上的笑就淡几分。

    皇上如此行事,岂不是在打她的脸。

    “剪秋,本宫方才吩咐的......”

    见皇后正在气头上,剪秋连忙打断。

    “娘娘,奴婢马上送绿豆汤到勤政殿。”

    她急忙喊出这句话时,还看了一眼外面。

    方才皇后可是当着众宫人的面吩咐给皇上送绿豆汤,若是娘娘咽不下这口气,撤回了吩咐......

    掐着手心的宜修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剪秋,你去准备绿豆汤,本宫亲自给皇上送去。”

    “娘娘,外间的日头正毒,要不还是让奴婢去吧。”

    剪秋小心翼翼的劝说,小姐要强。

    可眼下最重要的是保重龙胎,而不是同玉嫔斗气。

    显然剪秋劝不动主意已定的皇后娘娘,只得让站在一旁的江福海去张罗辇轿。

    目送皇后进了勤政殿,小夏子忍不住长吁了一口气。

    幸好玉嫔娘娘让宝鹃送了一份桂花糕来告罪和谢恩。

    殿内

    拈了一块桂花糕的皇上眉头微皱,当即吩咐。

    “苏培盛,给皇后娘娘看座。”

    “臣妾多谢皇上。”

    行完礼的宜修轻轻的将双手交叠在一起,勤政殿微凉,她一时有些不适应。

    “这大晌午的,皇后亲自过来有事儿吗?”

    “臣妾得了皇上的赏赐,特来谢恩。上回皇上说桃花坞的绿豆汤不错,臣妾给您送了过来。”

    皇后笑着说出了来意。

    “哦?绿豆汤?皇后有心了,恰巧玉嫔送来了桂花糕,来碗汤水正好。”

    “皇上喜欢就好,臣妾往后再给您送。”

    她刻意忽略了桂花糕。

    皇后正想同皇上聊几句嫡姐的过往,苏培盛小声地上报。

    “启禀皇上、皇后娘娘,华妃娘娘求见。”

    皇上正为皇后不爱惜身体而心烦,一听到苏培盛的话,缩回了伸向奏折的手。

    “宣!”

    “臣妾参见皇上、皇后娘娘。”

    起身的华妃难得给了皇后一个好脸色,竟然笑着打趣。

    “皇上,臣妾听闻皇后姐姐体弱,怎会在这大热天的来勤政殿?”

    察觉皇上对她来勤政殿送绿豆汤不满的皇后心中又是一梗。

    华妃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第43章

    一同操办皇后笑着回应。

    “华妃妹妹,本宫得了皇上的赏赐,特来谢恩。”

    “敢问妹妹凑巧过来,有何贵干?”

    她前脚进了勤政殿,华妃后脚也来了。

    要说其中没什么猫腻,皇后绝对不相信。

    华妃朝着皇上规规矩矩地又行了一礼。

    “皇上,臣妾本来是去找皇后娘娘的。半路上听说娘娘来了您这儿,索性就厚着脸皮跟了过来。”

    她就大大方方的承认。

    谁能想到才怀了身孕的皇后不好好休养,非要顶着大太阳来勤政殿献媚。

    耿直的华妃不知道她再次当着皇上的面给皇后上了眼药。

    “眼下趁着皇上这皇阿玛在这儿,臣妾就直接说了。”

    “皇上、皇后娘娘,温宜公主的周岁将至,请问皇后娘娘准备如何安排?”

    她在清凉殿正烦躁地用西瓜时,曹琴默主动献计。

    说皇后体弱要养胎,正是她重掌宫权的好时机。

    温宜公主的周岁宴就是最好的借口,毕竟这可是皇上登基后头一个出生的孩子。

    华妃此话一出,皇后就明白她果然不安好心,竟然大胆地想要染指宫权。

    皇后心思一转,笑着请示。

    “皇上,臣妾此次来也正要回禀温宜公主周岁宴的事宜。”

    “沈贵人学习六宫之事有些日子了,臣妾想让她来办理温宜公主的周岁宴,您看是否妥当?”

    既然华妃想要宫权,那她就将沈眉庄抛出来,让两人抢宫权。

    想到年羹尧从西北发来的请安折子上有对华妃的问安,皇上舌尖转了转,沉声开口。

    “皇后所言极是。可沈贵人毕竟从未操办过宫宴,将让她同华妃一起操办周岁宴吧。”

    “臣妾遵旨。”

    皇后、华妃两人同时谢恩。

    一出勤政殿,华妃就笑着搭话。

    “皇后姐姐,您就安心养胎。妹妹定会将温宜的周岁宴办得妥妥当当。”

    “若是臣妾办得好,说不定皇上往后还未让臣妾操持其它皇嗣的周岁宴呢。”

    两人斗了多年,华妃自然知道皇后最见不得后皇上的其它子嗣。

    可她偏要当着皇后的面说这些。

    最好将这老妇气得爬不起来,那样她就有机会牢牢的将宫权握在手中。

    华妃说完也不管皇后的反应,小跑着去乘坐辇轿。

    若不是为了给皇后添堵,她还真的不愿意顶着大太阳在园子里晃悠。

    华妃一回到清凉殿,就满脸不高兴的吩咐。

    “颂芝,把曹琴默叫过来。”

    曹琴默还未请安,华妃就叭叭叭将勤政殿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嫔妾恭喜娘娘重掌宫权。”

    计策成功的曹琴默朗声道喜。

    “这算什么重掌宫权,不是还有个沈眉庄帮着一起办理周岁宴。”

    说起这个华妃就是一肚子气,让皇后这么一搅和,好像是她给沈眉庄做配一样。

    曹琴默半坐在矮凳上解释。

    “娘娘息怒,请容嫔妾回禀。”

    “皇上安排您和沈贵人一同操办周岁宴,这不就是担心沈眉庄新人镇不住场子,成不了事儿。”

    “既然皇上这么想,那若是沈眉庄真的出了什么大岔子,往后这宫里还不是娘娘您说了算。”

    至于怎么对付沈眉庄,曹琴默那是闭口不言。

    华妃就喜欢听奉承的话,对于揣摩到圣意的曹琴默满意不已。

    “曹贵人,你就放心吧。本宫定将温宜公主的周岁宴安排得风风光光。”

    “嫔妾多谢娘娘。”

    得了华妃亲口保证的曹琴默跪地道谢。

    心情甚好的华妃给颂芝使了个眼色,让她到太医院拿些解暑的药丸子。

    苏培盛办事效率高,华妃回到清凉殿不到一个时辰,各宫都接到了要给温宜公主办周岁宴的通知。

    跑腿的小夏子恰好往上下天光这边的园子送消息。他高高兴兴地领了安陵容的赏,又随着宝鹊进入了耳房。

    “主子,您简直真是诸葛孔明在世。方才得到的消息,皇后娘娘亲自带着绿豆汤到勤政殿谢恩。”

    宝鹊压着笑意小声称赞。

    若非娘娘早有成算,派她到勤政殿送点心谢恩,顺带替娘娘请罪,怕是会惹得上位者不满。

    哥哥曾经说过,伴君如伴虎,要事事谨慎。

    宝鹊暗中警告自己,现在正是主子的紧要关头,他们一定要打起精神,万万不能有丝毫差错。

    “宝鹊,你过誉了。礼多人不怪,咱们按照宫规行事即可。”

    安陵容笑着说完,就将注意力放在了手中的荷包上。

    这个荷包有大用处,得尽快绣好。

    她这边忙得不亦乐乎,闲月阁那边就没这么轻松。

    沈眉庄自接到皇命,就强忍着心头的不适,坐在榻上发愣。

    难不成这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小主,茯苓熬煮的酸梅汤放凉了,您是否要来一碗?”

    胸口闷闷的沈眉庄闻言,示意采星赶紧将合口的酸梅汤端上来。

    即便她从皇宫来了圆明园,沈眉庄还是觉得热得很,坐立不安。

    一碗又一碗的酸梅汤下肚,骇得同在屋里伺候的采月连忙劝说。

    “小主,刘太医说过,酸梅汤要适量饮用。”

    “采月,本小主就爱这一口,你就再让我多喝点儿吧。”

    皇上有半个月没来她这儿了,她多喝两碗酸梅汤也影响不了什么。

    此时此刻沈眉庄对一心过自己小日子的安陵容升起了一抹羡慕。

    有孕、有闲,还有皇上的宠爱。

    她思来想去,朝着采星招了招手。

    “你去太医院请刘太医,就说我身体不适。”

    “还有回来的时候,顺便打听一下嬛儿是否在碧桐书院。”

    从前姐妹俩相见,沈眉庄都是直接去甄嬛那儿。

    可自从嬛儿受宠,时常伴君侧,她就特别注意分寸。

    “小主,奴婢遵命。”

    领命出门的采星边走边想,她知晓小主与莞贵人交好,可为何十次有九次都是主子上门去拜访莞贵人,而莞贵人却很少来找主子?

    她私下同采月嘀咕过这件事,采月也觉得莞贵人没有自家小姐待人真诚。

    奴才在主子面前嚼舌头是大忌,两人只好将这些憋在心里,都默默的防着那边。

    第44章

    温宜周岁宴皇后和安陵容养胎不出,华妃同沈眉庄忙于准备温宜公主的周岁宴,皇上几乎日日都同甄嬛腻在一起。

    园子里其它妃嫔躲在屋里纳凉,整个园子看起来一片祥和。

    周岁宴的前几日,太后身边的竹息姑姑来了上下天光。

    “奴婢参见玉嫔娘娘。”

    “姑姑请起。”

    安陵容挺着大肚子虚扶了一下。

    孙竹息向来陪伴太后左右,少有离开的时候。

    “姑姑大老远过来,一路辛苦,请姑姑用些茶点瓜果。”

    宝鸽同皇庄送菜的人交好,每日的时令瓜果总有上下天光的份额。

    天热用不下饭,安陵容就爱这一口。

    小厨房里时时备着,竹息一进门,宝鸽又送了鲜果与茶点进来。

    竹息可是尊大佛,所言所行皆代表着太后。

    “奴婢谢玉嫔娘娘。”

    见过大场面的竹息目不斜视,笑着对安陵容说。

    “玉嫔娘娘,太后怜惜您怀孕之苦,特命奴婢送来童子如意平安簪。”

    “这根簪子是先帝爷在太后娘娘有孕之时赏赐。”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安陵容朝着太后所在的方向行礼。

    “嫔妾多谢太后娘娘赏赐。”

    她还憨憨的多次表示了想要当面谢恩之意,均被竹息以她身子不便为由挡了回去。

    “主子,恭喜您得了太后的青眼。往后想要害咱们的人可以要多掂量掂量。”

    进屋收拾的茶盏的宝鸽笑呵呵地说。

    “宝鸽,你多同宝鹊、宝鹂学一学。”

    太后在周岁宴前送来金簪,意图很明显,就是让安陵容在宴会上佩戴。

    竹息姑姑还特别强调,太后当年戴着这根簪子时,生下的是一位阿哥。

    若是不了解内情的人,还会以为太后盼望她早日诞下麟儿。

    太后同先帝共育有三子,长子就是当今皇上,次子六阿哥早夭,最疼爱的十四爷尚在幽禁之中。

    在她看来,不管这簪子是怀六阿哥,还是十四爷时所得,都是不祥之物。

    当然也有可能是怀皇上时所得,只是......

    安陵容绕着桌子转了好几圈儿,开心地吩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