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主子,您口渴怎么不叫奴才起身?”“阿晋,我见你睡得熟,就没有喊你。你接着睡吧,我再坐会儿。”
果郡王轻轻地吹着滚烫的白水。
他心里存着事情,不能安然入睡,无须让阿晋跟着熬夜。
“主子,奴才偶然听太医说,若是喝了大量的茶水导致无法入眠,可用泡脚来改善。您明日还要到寿康宫守灵,不若奴才伺候您泡个脚?”
阿晋关切的提议。
皇上以用晚膳的名义将主子喊过去,谁知晚膳没用多少,茶水倒是灌了一肚子。
主子爷在上床之前去了好几回恭房,都惹得慈宁门侍卫的侧目。
这天寒地冻的往恭房跑可是遭了大罪。
阿晋在心里埋怨皇上的折腾人。
“那就有劳阿晋了。”
果郡王笑着应下。
他明早有要事要办,确实需要养足精神。
泡完脚的果郡王在守门侍卫诧异的眼神中又跑了一次恭房才老老实实地躺在了锦被里。
宫中有宵禁,他还是守规矩的好。
清晨慈宁门一打开,阿晋就将还沉浸在睡梦中的果郡王轻轻地摇醒。
“主子,该出寝了!”
上个呼吸还迷糊的果郡王转瞬睁开了清冷的眸子,利索地起身。
“阿晋,什么时辰了?”
“主子,才卯时初。洗漱的水已备好,奴才这就去传膳。”
从前在外游历时就是这么安排的,阿晋等果郡王应下就小跑着出了门。
空中的冷气令果郡王加快了穿衣的速度,温热的帕子敷在脸上,他才感觉身上的睡意全消。
安陵容从华贵妃处得知寿康宫昨夜好像出了乱子,就跟着她匆匆地赶过来。
没想到往日清冷的草庐外倒是意外地排起了长队。
好奇的华贵妃随意扯住一位夫人,不解的询问。
“前头出了什么事?”
正排着队的夫人头也不回的抱怨道。
“哎呦!你怎么才来啊!果郡王亲自给各家夫人斟茶,这可是难得的搭话机会。听闻果郡王温文尔雅又风流倜傥,你家里不是有正待字闺中的格格,快来排队!”
果郡王果然如传闻中所说的一样是京中夫人择婿的首选之人。
安陵容眼睁睁的看着有几分眼熟的夫人一把将华贵妃扯到她前面,随即又一气呵成的请安。
“臣妇参见华贵妃娘娘,求娘娘恕罪!”
华贵妃朝着安陵容使了一个求救的眼神,这人谁啊?
她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安陵容无奈地将人扶起来,温声安慰。
“夫人快起来吧。华贵妃姐姐一向大度,你无需如此惊慌。”
“淑贵妃妹妹说得对,不就是认错了人而已,本宫不是那等刻薄之人。”
华贵妃为了增加说话的可信度,还安慰的拍了拍她的手。
安陵容瞧见那夫人抖得更厉害,连忙将华贵妃拉走,她低声提醒。
“年姐姐,众夫人入宫是来给太后守灵的,如此聚众在慈宁门前也不是个事儿。”
华贵妃代掌凤印,按道理来说这些夫人暂时归她管。
若是来年皇上没有立后,年节时在这里排队的夫人们都要入宫给她请安。
“你说得对,皇上将这群夫人交给本宫管束,本宫不能让他失望。”
华贵妃说完,就气势全开的直奔慈宁门,找到了正在斟茶的人。
“果郡王你虽是皇上疼爱的弟弟,但在这深宫之中,终究要懂得分寸,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别做出什么逾矩之事来。”
她不等果郡王有所反应,就转身高声提醒。
“各位夫人入宫来皆是替太后守孝的,现如今却在这里聚众说笑。若此事传到言官耳中,势必会影响诸位大人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本宫言尽于此,各位请自便。”
昂着头的华贵妃冷着一张脸踏入了慈宁门,安陵容在宝鹊的搀扶下也跟着进门。
“哎!陵容,你觉得我方才表现如何?”
安陵容重重地点了点头,“年姐姐不愧是代掌凤印之人,气势十足,连妹妹都差点儿看呆了。”
说话直切要害,将果郡王想要结交重臣夫人的野心搬到了台面上。
不过安陵容心里觉得华贵妃本人可能根本没想到这一点。
果郡王一大清早就膈应人,这事儿还是要知会养心殿一声。
安陵容微微一笑,往华贵妃那里靠了几步。
“年姐姐,您早就命人在寿康宫的东西配殿准备了茶水与点心。果郡王大清早在慈宁门处放置炉子煮茶接待众位夫人,您说他这是图什么?”
“果郡王老大不小了还没成婚,你说他该不是看中了哪家的姑娘不好开口,才借着在慈宁门守孝的机会讨好未来岳母?”
“自古以来都说枕头风最厉害,果郡王若是得了夫人的亲眼,那岂不是很容易拿下他未来的岳丈?”
华贵妃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虽说她看事情的出发点不同,但结果好像没有太大的差别。
果郡王在给太后守孝期间想女人,这一盆脏水若是泼上去,他短时间内肯定洗不掉。
眼前双眼放光的华贵妃就是最适合向皇上揭发他的人。
安陵容斟酌了一下,轻声说。
“年姐姐,皇上一向很关心果郡王福晋的事宜。虽说现在是守孝期间,但你可以提前和皇上提一嘴。”
“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华贵妃执行能力素来不错。
她怕果郡王再整出什么幺蛾子牵连自己,就趁着皇上在后殿歇息时,直接开门见山。
“皇上,果郡王想女人了!”
第353章
敲山震虎“咳咳咳......”
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又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华贵妃,话可不能乱说啊!”
皇上放下手中的茶盏,严肃地低声训斥。
现在正值太后守孝期间,任何谣言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风波。
再说就老十七那个清心寡欲的样子,皇上真的很难相信他会突然开窍。
“皇上,臣妾可指天发誓,真的没有骗您。”
华贵妃生怕皇上不相信,连忙叭叭叭地将早上的见闻说给他听。
“皇上,这可不是臣妾一人所见。当时与臣妾一同前来的还有淑贵妃妹妹。您若是不相信,可将淑贵妃妹妹召来问话。”
皇上听着华贵妃的话,脸上渐渐显出凝重之色。
难不成老十七真如华贵妃所说的那样,开始想女人了?
还是他有什么其他的图谋?
“皇上,臣妾真的没有乱说!”
华贵妃不在乎皇上的宠爱,但为了安乐,早就开始注意起了自己的名声。
“华贵妃,朕已知晓此事,会找果郡王聊聊,你不要将此事说与其它人听。”
皇上念起华贵妃看问题一向只看表面,又耐着性子叮嘱。
“现在是太后的丧期,皇室宗亲都要守孝,若此时传出十七弟对大臣家待嫁的姑娘有想法,朕怕前朝的那些个言官不放过他。”
华贵妃见皇上信了自己的话,忙不迭的应下。
“皇上,臣妾明白。臣妾会好生盯着果郡王,让他以皇家和自己的名声为重。”
她说着,便对果郡王娶福晋之事有了点儿兴趣。
“皇上,来日您定下郡王福晋时,能不能提前与臣妾说说?”
“哦?贵妃何时开始也对这类事上了心?”
皇上漫不经心地问道。
“臣妾想知道什么样的女子能入得了果郡王的眼。”
华贵妃听安陵容提起过,果郡王年年都独身一人,但却很受女人的欢迎。
她很好奇这样的人到底会因何种女子而驻足。
华贵妃不着痕迹的扫了一眼正在饮茶的皇上,果郡王在宫里的名声不差,会不会......
“臣妾待会儿还要去守孝,就先告辞了。”
出了门的华贵妃狠狠地拧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宫里到处都是皇上的眼线,她在瞎想什么呢。
小半个时辰后,养心殿出现了两名侍卫。
“将今早发生在慈宁门周遭的事情给朕说一遍。”
华贵妃说她去的时候那里已经排上了长队,对之前所发生的事情一概不知。
年龄稍大的侍卫对着皇上行了一礼,毫无起伏的声音随即响起。
“清晨慈宁门才打开,在草庐伺候的阿晋就去传膳。不到两刻钟,果郡王主仆二人将草庐里的三个泥炉子搬到门口,每个炉子上都放着大铜壶。”
“果郡王先给奴才二人倒了一盏热茶,职责在身的奴才们婉拒了。后来王爷说天不亮起身入宫的夫人们辛苦,请她们用茶......来的夫人越来越多就排起了长队......华贵妃娘娘训斥后,慈宁门才重归于平静。”
“皇上,之后并无其它事情发生。”
“朕知道了,你们下去歇息吧。”
皇上将人挥退后,静静的坐在椅子上思考老十七的行为。
主子对守门的侍卫释放善意,还算说得过去。
可这次入宫给太后哭灵都是三品及以上大臣的夫人才有这个资格。
有弘历主动交好鄂尔泰和马齐的夫人的先例在前,果郡王的此举难免会让皇上想到他也存在着某种不可告人的野心。
“苏培盛,你怎么看?”
守在门口的苏培盛打了一个激灵,连忙躬身进门。
“主子爷,奴才上了年纪,耳朵不好使。斗胆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事情?”
苏培盛心里苦得很,这种大事怎能问他这种奴才的意见。
“狗奴才,华贵妃向朕告状时,你可是在当场的。”
“若再同朕打马虎眼,小心你那身狗皮子。”
皇上不满的瞪了他一眼。
这狗奴才越老越怕事,一点儿都不像是在他身旁伺候的人。
苏培盛斟酌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开口。
“回皇上,老奴听闻果郡王是个温柔善良之人。虽为皇室贵胄,但从未大声训斥过宫人。据时常在宫外行走的奴才们说,果郡王心怀悲悯,经常收留无家可归之人。”
“你的意思是说老十七在宫里宫外的名声都极佳?”
“回主子,这都是老奴听旁人说的。”
苏培盛只陈述事实,不发表任何意见。
果郡王心智手段比不上素有“贤王”之称的八王爷,还敢在主子爷面前耍花招,这不是找抽么?
他看着没说话的主子,静静的守在一旁。
良久后,皇上朝着苏培盛招了招手。
“果郡王替朕守孝辛苦,你挑两个机灵的小太监前往草庐伺候,务必要照顾好他。”
“奴才遵命。”
苏培盛明白主子爷的意思,就是光明正大的派两个人去盯着果郡王。
皇上处理了一个时辰的政务后,心里总是觉得不对劲。
他的哥哥和弟弟们不安分得简直太多,是时候来一场敲山震虎了。
“夏刈!”
“微臣在,请主子吩咐。”
“暗中派人将老十四去世的消息散播出去,死因也不用遮掩。稍后将太后病逝、皇陵坍塌和灵堂起火之事也放出去,命人引导到他身上。”
太后和老十四觊觎皇位,意图引起天下动荡。
民间的些许谣言也是他们该得的。
“记得每天向朕汇报进度。若是有人趁机浑水摸鱼搞事情,全部抓起来。”
皇上的话语中满是戾气。
“微臣这就去办。”
忙得团团转的夏刈连忙领命。
十四王爷去世的前因后果和宫中发生的事情没有人比副统领更清楚。
他准备将这事儿指派给鬼主意多的副统领去办。
苏培盛领命后,便从心腹中挑选出了最机灵的两个小子,在晚膳前亲自送往了草庐。
“王爷,皇上说草庐简朴,怕您住不惯,特派老奴给您送两位宫人前来伺候。”
“您这里若是缺了什么,随时派人给老奴说。”
“多谢皇兄关怀。”
果郡王朝着养心殿的方向行了一礼,又温声说道。
“劳烦苏公公替我转达对皇兄的感激。这草庐在我看来,什么都不缺。我有阿晋伺候,也不用劳烦其它人,这宫人还请您带回......”
“哎呦!王爷,这是皇上吩咐的,老奴可不敢自作主张的带回去。若是王爷心疼底下的人,您自个儿去找皇上说。”
苏培盛说完,留下两个小太监就小跑着出了门。
第35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