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小冬子紧紧地抓着身旁的手臂不松手。小夏子回了他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
苏培盛心思深,谁都摸不准他会做什么,但若是自己胆敢不识趣的给小冬子出主意,他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御前的喉舌换个小太监都能当,并不是非他不可。
恭敬站在苏培盛不远处等候差遣的小夏子眼神一沉,他要想尽办法往上爬,不然真的什么都帮不上淑贵妃娘娘。
大殿外的小夏子自责这回没能提前挖出六阿哥哈哈珠子的消息,而殿内的安陵容轻柔地将摆放着精致糕点的小碟子放在桌子上。
“皇上,这是小厨房才做出来的糕点,还热着,您快尝尝?”
“朕还以为只有乔仲平有点心吃,原来自己也有啊。”
皇上笑着拿起一块桂花糕放入口中,咀嚼几下后,享受地眯起了眼。
安陵容不慌不忙地解释。
“皇上,臣妾听母亲说过,民间的小孩儿入私塾前要准备六礼的。臣妾这就收拾了六碟子点心送过去。”
尚书房里遍布了皇上的眼线,看来天天派宝鸽送糕点这事行不通。
安陵容将一碟子新做的糕点推到皇上面前。
“乔仲平此人学问确实不错,但眼里容不得沙子。容儿你往后就别给他送糕点了,省得这人参你一本。”
皇上好心的劝说。
他说起乔仲平还心有余悸。
当年乔仲平一介农家子高中榜眼,皇阿玛还特意将人召见到宫中说话,各大家族闻风而动,纷纷紧随其后的奉上厚礼。
哪成想乔仲平一转身就将收礼名单上交给了皇阿玛,当场表明要将不义之财上交国库。
皇上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先帝爷脸上的错愕。
“皇上,臣妾记下了。不过乔大人不失为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由他给弘瞻开蒙,臣妾也放心。”
人是皇上挑选的,安陵容只能挑好处说。
她心里则盼着乔仲平可千万不要是个古板之人,以免带坏弘瞻。
“朕会隔三差五的抽检弘瞻的功课,若是乔仲平难以胜任开蒙之事,朕也不会将人留在尚书房,省得他误人子弟。”
皇上养在膝下的三个儿子里,目前看来也只有弘瞻最为出挑。
年底就是他五十岁的圣寿节,很多事情要提前考虑起来。
言官时不时地以他膝下空虚为借口,上折子劝阻他多去后宫。
皇上一想起这个就心烦得很。
孕育子嗣乃是他的家事,前朝的一帮子大臣却死死地盯着不放。
尤其是几位大族的臣子话里话外都暗示他要多亲近满人后妃,早日诞下子嗣。
皇上眼神一沉,他的太子不看出身,能者居之。
皇上用点心时将后宫妃嫔扒拉了一遍,看来看去,也只有淑贵妃最有福气。
他一把捉住安陵容放下茶盏的手,笑着商量。
“容儿,弘瞻搬去了阿哥所。弘曜和昭华已懂事,要不你再给朕生个阿哥?”
“臣妾都听皇上的。”
安陵容低着头小声地应下,露在外面的耳郭晕出淡淡的粉色。
她跟在皇上身边这么多年,悟出了一个道理:不能办到的事情要一口答应,能办到的事情要攒眉答应。
反正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后妃,若是遇事无法解决,最终还是要向皇上求助。
皇上将安陵容的羞涩尽收眼底,轻轻摩挲着柔若无骨的小手,笑着打趣。
“容儿,你都给朕生下三个孩子,怎还这样放不开?”
“皇上,您......您怎能这样拿臣妾寻开心。臣妾想起来宫里还有事,就先行告退了。”
安陵容福了福身子,小跑着逃出了养心殿。
苏培盛听到正殿传出来的浑厚笑声,不知道内情的笑着凑到安陵容的身旁。
“贵妃娘娘,还是您有本事,奴才好久没见到主子爷笑得如此开怀了。”
安陵容尴尬地笑了笑,“苏公公,皇上因着弘瞻今日入学,心情还算不错。”
“本宫在此多谢苏公公对弘瞻的关怀。”
小夏子往永寿宫透露的消息越来越多,这其中未必没有苏培盛的示意。
安陵容虽对他心里有疙瘩,但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装聋作瞎。
“贵妃娘娘您客气了。皇上心疼六阿哥,底下做奴才的自然不能让主子失望。”
苏培盛听到安陵容的话,心里如吃了蜜一样的甜。
随即他左右扫了一眼,压低声音说。
“贵妃娘娘,自李庶人的阿哥过继出去后,尚书房空了好几年,皇上有意让宗室子弟入宫读书......”
人多意味着竞争,弘瞻过得要比从前更辛苦。
安陵容脑子一转就明白了苏培盛的未尽之意。
“多谢苏公公提点,本宫感激不尽。”
她们一行人回到永寿宫没多久,养心殿的小太监送来了消息,皇上今日会过来陪弘曜和昭华用晚膳。
第390章
舒太妃的算计皇上没有食言,消食后没多久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安陵容回寝宫。
在安陵容连续三天遭受其它人异样的目光后,皇上又接连留宿了翊坤宫、钟粹宫、储秀宫和长春宫。
中途还抽空到咸福宫陪着敬妃与七阿哥用了好几次膳。
皇上一反常态地流连于后宫,最高兴的当属敬事房。
安陵容听说祺贵人和浣碧往那里塞了不少银子。
这日才宣布请安结束,华贵妃将安陵容留了下来。
她不满的抱怨道。
“你说皇上他瞎折腾个什么劲儿?太医院那边就没人同他说实话吗?”
“年姐姐,兴许是用药太过隐秘,太医院的那群人暂时没查出来。”
安陵容从不怀疑“舔狗不得好死”的神奇能力,绝后丸一服下就会奏效,但若是想要中药者察觉,恐怕需要一段时间。
她好几年没有再想起这个陪她渡过了惊慌时期的名字。
再次默默的念出,发现早已烙在了心间。
安陵容沉默了十几个呼吸,又温声提醒。
“年姐姐,皇上想要膝下枝繁叶茂的心思很明显,你要紧盯着后宫,以免有人剑走偏锋。”
华贵妃代掌凤印,后宫出了事情就是她的责任。
“我会注意的,但凡有人敢伸爪子,我一定不会让他好过。”
烦死了皇上的年贵妃恶狠狠地应下。
安陵容之所以透露皇上无法令人有孕的消息给华贵妃,也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坦诚,彻底地将人拉拢到自己身边。
如今养在皇上膝下的孩子只有三个,七阿哥反应慢,年家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华贵妃气呼呼地吐槽了皇上几句,这才想起了将安陵容喊过来的目的。
“十二月十三就是皇上的万寿节,可太后年初薨逝,你说今年该如何操办?”
皇上的万寿节一向是大型的宫宴,一般要提前两个月准备,可今年确实情况特殊。
华贵妃为此头疼不已,想要找个人拿主意。
安陵容试探道。
“年姐姐,你可有在苏培盛那里打探过消息?”
一说起这个,华贵妃就更气了。
“苏培盛那老东西收了我的银子,却又说君心难测。后来再去问,那老东西光打哈哈。”
安陵容反复咀嚼了苏培盛的回话,柔和地看向鼓着脸颊的华贵妃。
“年姐姐,皇上年初铲除了内务府的蛀虫,如今国库和内库丰盈,举办万寿节是轻而易举之事。”
“宫里举办宴会的宫殿也就那几个,不若年姐姐直接向皇上请教在哪里举办万寿节?”
太和殿乃皇宫内规格最高的宫殿,皇上若是属意在此举办宴会,就表明要大办。
乾清宫是先帝爷所居之地,皇上登基后为了以示尊敬,将那里空置出来,暂时不会启用。
交泰殿是皇后过千秋节和在重大节日接受朝拜的宫殿,这里倒是能举行家宴,但皇上的万寿节绝无安排在此处的可能。
皇上喜静,养心殿也排除在外。
安陵容和华贵妃两人合计了一通,就定下了太和殿与稍小的保和殿供皇上选择。
她们二人在翊坤宫探讨皇上万寿节的细节,安栖观品茗的母子俩也谈到了这个。
“允礼,皇上的万寿节将至,你可有什么打算?”
舒太妃直直的盯着清瘦了不少的儿子。
“回额娘,据宫里的探子回报,皇上在近来一个半月内频繁宠幸年轻的妃嫔,儿臣猜测他为膝下空虚感到了心急。”
“儿臣早就命阿晋搜罗貌美的女子来给皇上贺寿。只是这才貌双全的女子难寻,一时半会儿还没有结果。”
舒太妃的目光太过犀利,果郡王不得不实话实说。
“这事额娘早有准备,清凉台伺候的采薇聪慧伶俐,又对你一往情深,就借叶澜依之手送入宫中吧。”
舒太妃见果郡王没有说话,厉声道。
“额娘知道采薇从前过得苦,你想让她过上平静的生活,但允礼你有没有想过额娘这些年来受过的苦。”
舒太妃将红肿着的双手伸到果郡王面前。
“先帝爷一咽气,乌雅氏就迫不及待地将本宫撵出宫,连早些年家里准备的嫁妆都不让带。”
“说什么被本宫对先帝爷的一片深情所感动,将额娘圈在安栖观这个连宫里稍微有品阶的奴才都看不上的院子里。”
“她乌雅氏两片嘴一张,本宫开得正盛的一生就这么毁了。”
果郡王心疼地握住舒太妃的双手,“额娘,儿臣不是派了人来照看您,这手怎会如此?”
“静冲乃是方外之人,要摒弃荣华富贵。劈柴、挑水、扫洒、浆洗和缝补等活计都需要额娘亲自动手。”
舒太妃凶狠地眼神一收,轻轻回握着果郡王带着茧子的手。
“允礼,只要你过得好,额娘吃再多的苦都愿意。”
“额娘,儿臣不孝。这就去安排采薇入宫的事宜。”
果郡王红着眼睛磕了三个响头。
达到目的的舒太妃嘴角弯起,几个呼吸后她又换成了一副慈祥的面孔。
“我儿快起来。罢了!额娘知道你对采薇有意,就当额娘没说过这话吧。”
“不!儿臣只是可怜采薇,对她绝无其它的想法。”
果郡王斩钉截铁的保证。
舒太妃不轻不重的拍了拍儿子的手。
“好,额娘信你。采薇这辈子能遇上心软的你,是她最大的福气。这丫头从前没过上好日子,你在她入宫前让人多照看照看吧。”
“儿臣代采薇多谢额娘。”
舒太妃一愣,转而笑道。
“额娘听人说你五月时想外出游历,可不巧额娘的身子不争气,让你出发三日后折返。”
“来年开春了,你想出去就出去吧。”
“儿臣多谢额娘体恤。”
积云将果郡王送出了门后,心疼地拉起舒太妃的手,给她涂抹冻疮药膏。
“主子,王爷一向听您的话,您何至于如此糟践自己的身子?”
“允礼对身世凄惨的女人心肠软,若是本宫不用这法子,他怎会松口答应。”
舒太妃一想到儿子在郡王府和清凉台来回奔波,就忍不住叹气。
第391章
远方的消息“积云,叶澜依这枚棋子已经废了,给芳云传消息,别再给她喝避子药,直接一副绝子药免了她以后的痛苦吧。”
心系允礼的叶澜依性子刚烈,本该是她给皇上准备的催命符。
只是没想到胆大包天的叶澜依竟然引诱醉酒的允礼在皇上面前失了态。
处处防备他们母子的皇上顺水推舟,当场将训马女赐给儿子当侧福晋。
舒太妃每每想起这件事,心里就膈应的厉害。
“奴婢明白。主子,芳云又带回了一批适龄人,请主子示下,该如何安排?”
“骨相不错的女孩子精心养起来,琴棋书画样样不能落下,等学成了再安插到各处。男孩子交由阿晋来处理,他会知道怎么安排。”
舒太妃吩咐完,又补充了一句。
“在清凉台伺候的彩蘋皮相尤为出色,暂时别让她同甄嬛和叶澜依碰面,也别让她和允礼越了界。”
“主子,奴婢这就去办。”
积云伺候舒太妃多年,深知主子的行事风格,丝毫不敢耽搁就出了东厢房。
随着“扑簌簌”扇翅膀的声音响起,积云随手抄起放在一旁的斧头劈柴。
甘露寺得了上面吩咐的尼姑时常打着给舒太妃请安的名义过来视察,道观里的很多杂事只能由她们主仆二人亲自做。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琐碎活计让积云在黑夜中无数次祈求上天能保佑主子早日得偿所愿。
她才将灶房外的散乱的木柴劈了一小半,就到了做午膳的时辰。
忙忙碌碌一顿饭做好,方从暗中保护的人口中得知,住在甘露寺厢房的果郡王已然离去。
“主子,清凉台派了人来,说甄娘子身子不适,王爷才......”
接过碗的舒太妃手一抬,面无表情的打断。
“积云,快用膳吧,稍后还要到外面锄草。”
观外有一块属于她们主仆二人的菜地,是太后特意赏赐给舒太妃的。
太后虽逝,但只要她的儿子在皇位上一天,舒太妃都不能对那块地有所疏忽。
而此时,刚喝完药的甄嬛面无表情的盯着窗外,谁也不清楚她心里在想着什么。
采蕊轻手轻脚的撤走托盘,人还未出门,身后便传来了沙哑的声音。
“采蕊,王爷可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