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那熟悉的场景,让皇上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虽然女子的面容被纱巾遮掩,但从她的一举一动中,皇上却能清晰地感受到这正是他魂牵梦绕的柔则。
他不清楚梦境为何会如此变幻莫测,只怕惊扰了这份美好,便悄悄躲入了一旁的假山之中。
这地方他年幼时曾经来过无数次,因此熟门熟路地顺着隐蔽的小径往上爬。
不久一个四四方方的石墩子便出现在眼前。
坐在石墩子上能将整个梅林的美景尽收眼底,但皇上的目光却始终停留在梅林中央那女子的身上。
柔则与寻常的大家闺秀截然不同,她自幼体弱多病,福晋为了给她调养身子,特意请来了舞者传授舞艺。
皇上曾多次目睹柔则跳舞,每当她轻盈地旋转时,他便知道这一舞即将接近尾声。
柔则轻盈的倩影灵活的转动,引得散落的梅花也随之起舞。
皇上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目光无意间一扫,却瞥见了一道明黄色的身影正缓缓向梅林靠近。
皇上心中一紧,他知道皇阿玛向来不喜欢太过出格的女子。
情急之下,他匆匆跑下假山,一把抱起柔弱无骨的柔则……
正当他欲安抚怀中受惊的佳人时,苏培盛那多年未变的声音却如冷水般浇灭了他的梦境。
怅然若失的皇上不满的瞪了没眼色的苏培盛一眼,黑着脸起身洗漱,准备迎接忙碌的又一天。
第443章
贾嬷嬷的照看苏培盛护送下朝的皇上返回养心殿后,察觉主子爷心绪不佳的他便立即着手为沈眉庄挑选一位贴身伺候嬷嬷的事宜。
他上回给淑和公主和胧月公主挑选教养嬷嬷时对宫中上了年纪的嬷嬷做过一定的了解,其中有一位古板不知变通的贾嬷嬷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于是苏培盛直接命小冬子将人找过来,他细细盘问了约莫两刻钟,就当场拍板让小冬子将一板一眼的贾嬷嬷送到了储秀宫。
有了这样一位严谨之人监督惠嫔娘娘按时服药,他就不相信窗外的盆栽花没有活下去的可能。
采月一得知皇上给宫里送来了一位有经验的嬷嬷,便笑呵呵地将人迎了进来。
“贾嬷嬷,我是惠嫔娘娘跟前伺候的采月,往后的这些日子就全仰仗您了。”
贾嬷嬷目不斜视地往正殿走去,淡淡地回复。
“采月姑娘言重了。老奴奉旨前来,定会尽心竭力照看惠嫔娘娘。”
她来之前就听苏总管说过,惠嫔娘娘的怀相不好,保胎了这么久都没有起色。
贾嬷嬷早就先入为主的认定储秀宫的人照看不周,因而对着采月的热情没有多大的反应。
她定定的站在正殿的门边,毫无起伏的开口。
“采月姑娘,劳烦你帮忙通报一声。”
采月一愣,笑着应下。
“我这就去,陈太医叮嘱主子卧床养胎,还请嬷嬷稍候片刻。”
沈眉庄听闻皇上派来了一位老嬷嬷照看她,心里“咯噔”一跳。
皇上怎会无缘无故地派嬷嬷来储秀宫?
他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
沈眉庄压下心底的慌乱,轻声吩咐。
“采月,你先请贾嬷嬷在正殿歇息,本宫收拾一下就来。”
储秀宫新进了宫人,她得拿出主子的气势来。
从前的沈眉庄不大会在意这些,但此时她心虚,加之贾嬷嬷又是皇上派来的人,她不得不慎重起来。
沈眉庄扶着采月从寝宫出来,便瞧见目不斜视微微低着头的贾嬷嬷。
采月还未开口,低着头的贾嬷嬷像是头顶上有眼睛似的。
沈眉庄才在榻上落座,她就恭敬的跪在了地上。
“老奴贾细辛给惠嫔娘娘请安!”
“贾嬷嬷请起。”
沈眉庄抬手虚扶了一把,又温声询问。
“贾嬷嬷,你的名‘细辛’可是一味中药?”
“回娘娘,奴婢的名字确实是一味药材,此乃当年教授礼仪的嬷嬷所取。”
药材大多味苦,同批入宫的人只有她得了这么个不讨喜的名字。
后宫的高位娘娘们都讲究个吉祥,因此无人挑选的她便在低位娘娘的宫中轮流伺候,却也误打误撞地带过了不少小主子。
本来皇上登基后,她被分到了一个闲置的宫殿养老,却没想到自己这般不讨人喜欢的性子竟会被苏培盛看在眼里。
贾嬷嬷不太聪明,但她在苏培盛的暗示下,明白上面就是看中了她那不讨喜的性子。
因而来到储秀宫的她不打算作出多大的改变。
沈眉庄试图与贾嬷嬷拉近关系,笑称这是一个好名字,并继续追问:“嬷嬷原先在哪里当值?”
“回禀惠嫔娘娘,老奴从前在梵华楼当差。”
当今皇上仁慈,给她分了一个指派宫人扫撒的清闲差事。
贾嬷嬷准备等惠嫔娘娘这胎无大碍,便向苏总管申请再回去。
沈眉庄皱眉回忆了一番,却也想不起梵华楼究竟在宫中的哪一处。
“贾嬷嬷一路走来辛苦,你先歇息半天,明日再来本宫跟前做事。”
“启禀惠嫔娘娘,皇上命老奴照看您,老奴不敢有所疏忽。”
贾嬷嬷婉言谢绝。
她来时只带了一个不大的包袱,并没有什么可收拾的。
眼前的当务之急是照顾好惠嫔娘娘。
就这样贾嬷嬷除了吃饭外,其余时间都不错眼的盯梢,沈眉庄根本没找到机会将安胎药倒掉和做其它的小动作。
在深刻体会到贾嬷嬷贴身照顾的决心后,沈眉庄便让采月将窗外的盆栽花换了一个地方安置。
贾嬷嬷进入储秀宫不到十天,沈眉庄的脸色便肉眼可见地变得红润起来。
不知内情的采月对贾嬷嬷更是敬佩,甚至还提出和她替换着守夜。
“嬷嬷,您上了年纪要好生修养,要不就让采月睡在脚榻上看顾娘娘?”
“采月姑娘,老奴上了年纪觉少,正适合照看娘娘。”
贾嬷嬷一直没忘记苏总管所说的要贴身伺候惠嫔娘娘。
“我看娘娘好似气色不错,采月姑娘何不请太医过来瞧瞧?”
得了召唤的陈皮把脉发现惠嫔娘娘的身子好转,紧绷着的脸上终于有了笑意。
“微臣恭喜娘娘、贺喜娘娘,皇嗣暂时一切都好。”
沈眉庄在众人的恭喜下,憋屈的让采月下发了赏赐。
这事一传到华贵妃的耳中,她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安陵容分享。
“我听说那个贾嬷嬷是真的贴身照看沈眉庄,几乎寸步不离。听人说沈眉庄出恭时,她还在一旁守着。”
“陵容,你说她被人盯着没法子使坏,会不会郁结于心?”
华贵妃幸灾乐祸的笑了起来。
“年姐姐,兴许过些时日陈太医的脉案上会书写上如你所说的症状。”
“如今沈眉庄有皇上派去的贾嬷嬷盯着,暂时翻不起什么大风浪。”
安陵容担忧的扫了一眼华贵妃,压低声音说。
“年姐姐,我无意中得到的消息,皇上派了身边的小太监前往甘露虽说是在凌云峰吃了闭门羹,但这无疑表明皇上心里还藏着甄嬛。”
华贵妃曾经最恨的人就是废后,其次就是惺惺作态的甄嬛。
“陵容,你这消息可属实?”
“年姐姐,妹妹的消息绝对可靠。”
她这样做也是为了给华贵妃提个醒——不管甄嬛愿不愿意,舒太妃母子都会想方设法让她回宫。
华贵妃柳眉一竖,她本来就对甄嬛没有好感。
若是她当真被皇上接了回来,无疑又是一个劲敌。
她思索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凶光,“陵容,你说我派人上一趟凌云峰如何?”
华贵妃从未忘记甄远道是踩着哥哥的尸骨爬上高位的。
安陵容摇了摇头,“年姐姐,有人暗中护着甄嬛,不好下手。”
“你若是信妹妹,就好生守着翊坤宫看戏。”
她随即凑在华贵妃耳边低语了几句。
第444章
峰顶的喜事(一)“好,姐姐听你的便是,定会好生守着翊坤宫。但若真有人胆敢伸爪子试探,我必不会放过这大好的机会。”
华贵妃拍着胸脯保证她肯定不会拖后腿。
她很乐意见到甄嬛和沈眉庄这对昔日的好姐妹狗咬狗的场面。
正当二人谈论甄嬛之际,站在凌云峰台阶上眺望远处的一女子恰好在此时打了个小喷嚏。
白芷拿着粉色的披风上前,低声劝道。
“小姐,王爷临行前曾言,待舒太妃病愈便即刻归来。此处风大,您还是先回屋歇息,以免着凉让王爷心疼。”
甄嬛轻轻的摇了摇头,眉宇间透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忧虑:“白芷,我心绪难宁,你说这是否预示着有什么变故发生......”
白芷将轻柔的将披风系上,搀扶着她缓缓往回走。
“小姐,奴婢虽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却听人说过‘人生短短万余日,当下心中快活便好。’您何不放宽心,好生备嫁呢?”
甄嬛赞同的点了点头,槿汐姑姑也说过类似的话。
当日正是槿汐说“谁知道以后怎么样呢,且顾好眼下吧!”,她才下定决心接受了允礼的感情。
此刻,她望着红绸装饰的房屋,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允礼早日归来,尽快兑现他迎娶自己的承诺。
其实甄嬛最担心的是对她照顾有加的舒太妃若是发现了他们二人在凌云峰私定终身甚至准备成亲,会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
她在允礼离开前曾再三叮嘱过,舒太妃身子不适,暂时别将二人即将成亲的消息透露出去。
毕竟她曾经的身份太过尴尬,一不小心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灭顶之灾。
甄嬛在凌云峰顶忧虑着舒太妃的反应,却不知舒太妃此时正将一个莹白的瓷瓶塞到了果郡王的手中。
“允礼,这是额娘费尽周折从神医那里求来的助孕丸,你一定要让甄嬛服下。”
果郡王面露挣扎之色,小心翼翼地将瓷瓶推了回去,轻声解释。
“额娘,嬛儿又不是沈氏,儿臣定会让她尽快有孕的,这药用不上。”
柳仁厚陆陆续续传来了宫中的消息,服用助孕丸的沈眉庄怀相不佳,一直在储秀宫养胎。
果郡王心中疑虑更重,担心这药丸对女子有副作用,不愿轻易让甄嬛冒险尝试。
经过这些日子在凌云峰的相处,他渐渐的将甄嬛放在了心上,不愿自己看上的女人受苦。
浣碧和白采薇的先后有孕让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了很清醒的认识。果郡王相信只要给他时间,甄嬛迟早会怀上自己的孩子。
舒太妃见儿子坚决抗拒,轻叹一声:“允礼,你若不愿,额娘也不强求。”
果郡王感激地回应:“多谢额娘体恤,儿臣定会……”
他的话未说完,舒太妃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撕心裂肺的咳嗽让她涨红了脸。
在果郡王靠近前,舒太妃用帕子捂住嘴,含糊不清地说:“额娘……没事……你先……”
舒太妃一只手用帕子捂着嘴,另一只手指向房门。
“额娘,您身子不适,儿臣怎能在这个时候离开。”
果郡王上前轻轻的拍着舒太妃的背,自责不已。
“额娘,是儿臣不好。若不是儿臣让您为难,您的病情也不会加重。”
“允礼,额娘知道你心地善良,这是好事。”
舒太妃说着,唇边溢出一丝血迹。
察觉不对的果郡王掰开她握着帕子的手,发现帕子上早已布满了刺目的红色血迹。
他惊恐的眼睛一缩,失态的喊道。
“额娘,您咳血了?”
舒太妃若无其事的将帕子叠好,笑着宽慰。
“额娘没有什么大碍,只是近来上火了而已。你若是不信的话,可向积云姑姑求证。”
“额娘能听到你成亲的消息,便深感欣慰。”
“允礼,莫愁(甄嬛)是个好姑娘,你要好好待人家。”
“额娘,儿臣会的。”
果郡王陪着舒太妃说了好一会儿话,才满腹心事的从厢房出来。
他在安栖观转了一圈,都未找到积云的踪影。
“阿晋,你可有见到积云姑姑?”
“回主子,奴才刚才瞧见积云姑姑端着盆去了河边,好似要浆洗衣物。”
阿晋恭敬的回话。
往日安栖观缺了柴火,他可前去帮忙,但浆洗这类女子做的活计他却不知道如何下手。
“你在观里听候太妃的差遣,本王出去一下。”
河水潺潺流动,积云正挥舞着棒槌洗衣,并未察觉到有人靠近。
直到果郡王出声,她才下意识的抬起头来,随即好似想起了什么,又快速的低下了头忙活。
“王爷,您怎么过来了?”
果郡王避而不答,他直接发问。
“积云姑姑,您的眼睛怎么红了?可是受了什么委屈?”
积云抬起棒槌的手一顿,哑着嗓子解释。
“王爷,河边风大,老奴迷了眼睛。”
“您难得来一趟安栖观,快去陪陪太妃娘娘。”
“灶房里炖着大骨头汤,老奴稍后就回去做王爷您爱吃的高汤白菘丝。”
“山里头天凉,喝上一碗热汤......”
察觉出她反常的果郡王出声打断。
“积云姑姑,我回安栖观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