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5章

    苏百川打断了苏琳的话:“姐,您还记得苏皇吗?”

    苏皇?

    开车的林红听到这个名字后,脑海中立即浮上了,一个高贵性感、端庄漂亮,却又冷漠无比的女人样子。

    “你是说咱爸早在二十七年前,从大海里救出来的那个孩子吗?”

    苏琳回答:“她啊,虽说好多年我没见她了,却也记得我那个小堂妹。她不是在欧洲吗?难道你想让她来这边,负责帮助向东的任务?”

    苏百川却答非所问:“联姻。”

    “联姻?”

    苏琳愣了下,问:“什么联姻?”

    苏百川淡淡地回答:“让向东联姻苏皇。”

    “这怎么可能?”

    苏琳失声惊叫:“向东的未婚妻,是萧错!他怎么可能,再联姻苏皇?何况,苏皇还是他小姨啊。”

    “苏皇不是我苏家的孩子,只是向东名誉上的小姨,这没什么问题。”

    苏百川说道:“我当然也知道向东的未婚妻,是萧大小姐。”

    苏琳没说话。

    苏百川继续说:“可是,就凭向东是我苏家的外孙这一点,在香江有个外室,有什么稀奇的?”

    嗯。

    苏琳在那边低低嗯了声。

    “向东的外室,帮他在彩虹镇发展经济,很正常。只有这样,才能不违背老爷子的命令,还能帮向东在崔家,始终拥有一席之地!重新构建您嫁给姐夫后,崔苏联姻的利益框架。”

    苏百川停顿了下,说:“这件事,我已经和父亲商量过了,他很赞成。而且建议,重新注册个公司,前期专门从未来集团接业务,迅速壮大。那个公司的名字,就叫苏皇集团好了。就由苏皇,来担任董事长。苏家在里面占股,绝不会超过15%。这样,可给苏皇最大的安全感。”

    “可是——”

    苏琳担心的说:“我记得苏皇那孩子,是相当冷傲的。她怎么可能,愿意给人当外室?”

    苏百川冷冷的说:“没有苏家,她早就溺死在大海里了。没有苏家,就算她再冷傲,再漂亮,也无法拥有当前的身份地位。苏家赐予了她一切,她也是时候回报苏家了。”

    “唉。”

    苏琳低低的叹了口气。

    通话结束。

    深夜十一点半。

    崔向东驾车回到了彩虹镇。

    他把车子停在镇大院门口,抬起手腕看了下手表,问坐在副驾上的闵柔:“你小妹现在住在哪儿?我送你过去。”

    回来的一路上,就侧脸看着车窗外,不声不响的闵柔,这才回头看着他:“娇娇,现在楼副镇家。”

    “什么?”

    崔向东愣了下,问:“你小妹怎么会住在她家呢?”

    “你还没当镇长时,我们就住在她家了。”

    闵柔就把楼晓雅去了闵家村,找到她之后的那些事,简单的讲述了一遍。

    崔向东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楼晓雅建议闵柔,去他家当小保姆呢。

    原来她早就把闵家姐妹俩,接到了她家里。

    “那行。”

    崔向东把车子停在镇大院的办公楼前,开门下车时问:“会解安全带了吗?”

    “会。”

    闵柔低头说了句。

    等她下车后,崔向东带着她从镇大院的后门,来到了家属院。

    看着黑漆漆的楼家,崔向东也实在不愿意见那一家人(老楼除外),就问闵柔:“这么晚了,再给她叫门也不方便。要不,你先在我家凑合一宿?你住我的卧室,我睡在外面的沙发。放心,我可是个好人。”

    闵柔回答:“我睡沙发也可以的。”

    她倒是放心和个大男人,单独住在一个小院内。

    行。

    既然她愿意睡沙发,那就睡吧。

    反正现在也不冷,不怕被冻感冒了。

    回到家后,崔向东丢给闵柔一条毛毯,说了句别胡思乱想,早点睡,就回到了卧室内。

    来回开了接近三个小时的车之后,崔向东也有些累了。

    躺下之前,本来还想分析下那个楼小楼的,可几分钟后,他就沉沉睡了过去。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

    崔向东感觉怀里多了个人。

    迷迷糊糊中,他的潜意识内就以为这是楼晓雅。

    抬手把揽住了她的纤腰,喃喃地问:“晓雅,你又想请我吃包子了吗?”

    第43章

    前妻亡我之心不死

    很多早就养成的习惯,在短时间内是改不过来的。

    尤其是在睡得迷迷糊糊时。

    当意识到怀里多了个娇软、更滑溜的身体后,昨天一个白天都在琢磨楼晓雅的崔向东,曾经的幸福生活立即涌出记忆库,让他以为怀里的女人就是楼晓雅。

    楼晓雅没有说话,只是慢慢的扭着。

    绝对是惯性使然——

    崔向东眼睛都没睁开,就动作娴熟的抬起一条腿搁在臂弯里,翻身。

    楼晓雅也很配合的,伸手勾住了他的脖子。

    却刚好碰到了,崔向东脖子上的那个,被闵柔咬伤的伤口。

    疼痛一下子让迷迷糊糊的崔向东,发出了一声轻哼。

    意识也跟着清醒了很多。

    他睁开了眼——

    就听到心脏,发出砰的一声狂跳!

    “我已经和楼晓雅离婚了。”

    “我现在,住在家属院的二号小院内。”

    “那么这个摸黑,钻进我怀里的女人是谁?”

    崔向东的思绪电转,想到这儿时,立即找到了答案。

    闵柔。

    这个趁黑悄悄来到卧室内,钻进他怀里的女人,只能是闵柔!

    因为崔向东想起来了,他昨晚带着闵柔来到了家里。

    家里就他们两个人,不是她又是谁?

    那么闵柔,为什么要对崔向东自荐枕席?

    三个原因。

    一。

    报恩。

    就因为崔向东帮闵柔,报了杀母之仇,闵柔觉得自己无以为报,这才决定以身相许。

    二。

    那就是她家的天塌下来后,很清楚就凭自己想拉扯闵家长大,很难。

    她必须得找个强大的靠山,来为她遮风挡雨。

    放眼整个天桥镇,又有哪个靠山能比得上崔向东?

    三。

    闵柔的骨子里,继承了母亲的大量因子。

    老闵可是说的很清楚,闵柔母亲年轻时不慎落水,眼看就要淹死时,被闵憨子救了。

    闵柔母亲为报恩,压根不管家里的反对,毅然决然的嫁给了比她大十九岁的老光棍。

    知恩图报,这是一种特出色的品行。

    于是闵柔母亲报恩闵憨子,嫁给了他。

    闵柔为报恩崔向东,今晚才趁黑钻进了他的怀里。

    短短十几秒内,崔向东就找到了闵柔为什么这样做的答案。

    脖子又疼了下。

    却是紧张无比的闵柔,用力在勾崔向东的脖子,示意他泰山压顶。

    崔向东却掰开她的手,放下她的腿,向后坐倚在了墙上。

    闵柔立即无声的缠了上来。

    “闵柔。”

    黑暗中,崔向东的声音听上去很冷。

    就像一盆冷水那样,一下子当头泼在了闵柔的头上,让她浑身沸腾的血液,瞬间冷却。

    她呆坐在了崔向东的面前,再也不敢乱动一下。

    “闵柔,你出去。”

    崔向东看着黑暗中,她那双不住闪烁的眼睛,语气稍稍放柔和:“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我也不会说你什么。甚至,我都可以当做从没发生过。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闵柔沉默。

    崔向东也没再催促,就这样静静的看着她。

    渐渐的。

    闵柔的呼吸和心跳,逐渐恢复了正常,她慢慢的抬脚下地,脚步有些踉跄的,走出了卧室。

    呼!

    崔向东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后,重新躺了下来。

    他在反思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

    暂且不说今生,单说前世。

    前世,冲动之下铸成大错的崔向东,最恨的那个人就是楼晓雅!

    他在离开彩虹镇的这几十年内,几乎每晚都会咒骂,这个背叛了他的女人。

    可他刚才在迷迷糊糊中,察觉出怀里多了个女人后,为什么会以为是楼晓雅呢?

    “原来,我前世对她多达几十年的憎恨,就像用一把刀,把她的样子,深深刻在了我心里。”

    崔向东轻松找到答案后,开始再次回想前世,他离开彩虹镇的那些事。

    前世,即便远在大西北,却依旧“惦记”着楼晓雅,希望她能活的很惨。

    事实上,在崔向东离开彩虹镇后,楼晓雅的命运也发生了巨变。

    丢官去职。

    像崔向东那样,始终没有再嫁。

    不过崔向东在离开彩虹镇的第二年,就听说楼晓雅生了个女儿。

    楼晓雅明明没有结婚,那个女儿是谁的孩子?

    崔向东当然没兴趣去追问,只是更加觉得这个女人,就是超级荡漾。

    对她的恨意更浓。

    “原来恨一个人,也能把她牢牢的记在心里,至死不忘。”

    “好吧,从现在起,我不再责怪楼晓雅背叛了我。”

    “彻底的放下她。”

    “就当我从来没和她相爱过——”

    崔向东心里想着,再次沉沉的睡了过去。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已经是早上七点了。

    他连忙翻身坐起,穿好衣服后快步走出了卧室。

    闵柔已经不在了。

    他昨晚给闵柔拿来的毛毯,叠好后放在了沙发上。

    案几上却摆着早餐。

    不是崔向东吃惯了的老闵包子,而是一碗鸡蛋面条。

    很明显,这是闵柔临走前,特意给崔向东做好的,温度刚好。

    案几上还有一张信纸。

    上面有一行娟秀的钢笔字:“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会做那种傻事了,请您原谅我。”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本来就没把凌晨那件事放在心上的崔向东,笑了下,走进了洗手间内。

    洗漱完毕后,他坐在沙发上拿起了筷子。

    还别说。

    闵柔就是下了个最普通的鸡蛋面而已,但味道相当的不错。

    比楼晓雅做的可好吃了——

    等等!

    “我怎么又想到了那个女人?”

    崔向东连忙摇了摇头,随手拿过一本商业经济学,边吃边看了起来。

    七点四十。

    崔向东精神奕奕,一路和打招呼的人含笑回应着,来到了三楼办公室。

    房门敞开着。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