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我糙,你敢打我妈!”楼晓刚一看大惊,怒吼着就扑向了陈勇山。
陈勇山抬脚,就把楼晓刚踹倒在了地上。
亲眼看到他都下狠手了,随同的几个民警自然没有任何忌惮,不等楼晓刚爬起来,就虎狼般的扑上去,反扭住胳膊咔嚓一声,戴上了手铐。
被打懵了的王艳霞,清醒过来时,才发现自己也被戴上手铐,被推搡进了面包车内。
她刚要哭喊——
陈勇山亲自把不但抗议“没我什么事”的彭远航,也戴上手铐,掐住脖子推了上来,狠狠压在了王艳霞的身上。
有事没事的,先带回所里再说!
“带走!谁敢撒泼搞事,那就别客气。”
陈勇山拉上车门后,对手下喝道。
几个手下得令。
拉着呜啦的警笛,迅速离开了家属院。
陈勇山则迈步,走进了楼晓雅的家里。
客厅内。
楼晓雅静静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双眼呆滞的看着某处,浑身一丝的生气都没有。
这让陈勇山很担心。
站在门口,低声说:“楼副镇,你可千万别想不开。”
呵呵。
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的楼晓雅,被惊醒后,本能的傻笑了下。
抬头看着陈勇山:“老陈,你放心,我怎么会想不开呢?我就是不明白,我以前怎么就那么傻呢?”
这个问题嘛——
陈勇山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说实话。
萧错出现之前,陈勇山也希望崔向东,能和楼晓雅复婚。
人活这一辈子,谁都有犯错的时候。
只要能深刻认识到错误,并坚决改正,还是好同志嘛。
但今天萧错露面后呢?
陈勇山就算再怎么怜悯知错就改的楼晓雅,可也觉得只有萧错,才是崔向东的佳配。
青梅竹马啊。
关键是身份背景、气质这些方面,都能碾压楼晓雅的萧错,并没有嫌弃崔向东是个二手货。
这样的女孩子,如果崔向东不好好珍惜,而是吃回头草,那就太不是东西了。
“唉。”
陈勇山为楼晓雅叹了口气,问:“楼副镇,那三个人该怎么处理?”
单从俩人的级别来说,陈勇山当然没必要向楼晓雅请示,他份内的工作该怎么做。
但情况很是特殊。
陈勇山肯定得询问下楼晓雅的意见。
“我说过,她如果再干涉我的终身事,我就和她断绝母女关系。她没当回事,那是她的事。”
楼晓雅深吸一口气,语气冷漠的说:“陈所,麻烦你从严处理!也包括那个,有什么来头的彭远航!无论有什么责任,我一力承担。”
看着在瞬间,好像就变了个人的楼晓雅。
陈勇山莫名其妙的,打了个冷颤。
“好。”
陈勇山点了点头,伸手关上房门,快步离去。
“萧错?呵呵,你确实绝了我和向东复婚的所有幻想。但你斩不断,我和向东的血脉相连。”
楼晓雅低头,左手轻抚着小腹,闭上了眼。
她的精神世界,忽然空灵了起来。
从而出现了强大的幻觉——
能清晰感受到,腹中那条小生命,在倔强更坚强的成长!
生机。
比惊涛骇浪,还要更猛烈的生机!
在这一刻,忽然自楼晓雅的小腹深处,猛地咆哮着涌了出来。
鼓荡在了她的每一个细胞内,传遍了她每一根神经的末梢。
“只要我们同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楼晓雅睁开眼,看着小腹轻声呢喃过后,缓缓起身。
她走出屋子后,再也没有了丝毫的颓丧。
浑身散发出的无穷斗志——
就在这个夏天!
又是一个中午。
崔向东带着闵柔,走出了原塑料厂。
在严明的帮助下,闵柔以“娇子集团”老总的身份,和镇上签订了租赁厂房的协议。
牛大发昨天下午,也把电话打到了崔向东的办公室内,告诉他说,两条生产线已经发货。
崔向东这边的工作,就是招工、安装生产线,采购面粉、包装和牛肉各种方便面的原材料。
有些事说起来简单,可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
比方。
“叔叔,你说的那个大碗牛肉面,我怎么从没听说过?”
闵柔拿出小手帕,帮怀里抱着娇娇的崔向东,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这天,简直是太热了。
偏偏娇娇年龄小,幼儿园也放假了,闵柔不敢让她单独在家,只能带她一起出来。
孩子中午吃了块带着的馒头后,就睡着了。
“你没听说过的东西,多了去。”
崔向东看了几百米外的小树林:“走,那边凉快。今天中午,叔叔给你仔细讲解下,啥叫大碗牛肉面。尤其是炸面和调料的配方等等,你都得牢记在心,谁也不能告诉。”
“您放心,就算砍了我的脑袋,我也不会告诉别人的。”
外形孱弱,实则特固执坚韧的闵柔,随口回了句,又问:“叔叔,大碗面内真的要放牛肉吗?”
说到牛肉时,闵柔忍不住的吞了口口水。
有些东西啊,想想就会觉得特好吃。
闵柔是馋牛肉。
可崔向东看了眼因天气炎热,脸儿红扑扑的,汗流浃背后的衬衣,都贴在身上的小矫情后,却觉得她绝对比牛肉还要更好吃。
闵柔忽然脸红,赶紧低头。
知了,知了。
知了在拼了命的叫唤。
云湖县县长的小秘书路雪,恨不得那块石头,把这些乱叫的知了给砸死。
烦死了!
戴着草帽下车的楼小楼,却气定神闲的样子,看着西边问:“路雪,前面那个厂子,应该就是崔向东刚租赁下来的那个塑料厂了吧?”
第95章
楼小楼来给崔向东下马威了
早上六点整,楼小楼就带着秘书路雪,离开了县城直奔彩虹镇。
她这次下来,就是为了“微服私访”。
说是微服私访,其实就是找问题挑刺,以此来给崔向东一个下马威!
彩虹镇虽说是个镇,也有着大片的水域;却是有着足足六万人口、36个自然行政村的农耕大镇。
楼小楼这次下来,除了首要任务(给崔向东挑刺)之外,也会仔细考察全镇的农作、经济等情况。
车子走走停停,不知不觉的就来到了中午。
俩人在车上吃过带来面包,稍事休息了下,又开始了新的考察。
午后的考察,可不是漫无目的了。
而是颇有针对性——
楼小楼决定去崔向东,通过闵柔盘下的塑料厂那边去。
一般来说,每当企业易手后,被占土地的村民,基本都会心思活泛的。
为避免暴露身份,楼小楼把车子停在了这边,步行过去。
“王林海说塑料厂,就在距离镇中心最远的西北方,估计就是这儿了。”
路雪追上了楼小楼:“小楼姐,如果我们遇不到可给崔向东下马威的事,您还去镇政府那边吗?”
“如果遇不到,那我何必去找他?”
楼小楼笑了下,款款扭着丰腴的腰肢,抬起踩着黑色小皮凉鞋的左脚,迈过了一个小坑。
十二点半
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尤其是在麦收季节。
闵柔在这方面,还是很有经验的。
“叔叔,可能要下雨了。咱们还是回厂子去吧。”
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的闵柔,轻轻拽了下崔向东。
崔向东来到树林内,给闵柔简单讲述了下牛肉大碗面的“核心技术”后,就抱着娇娇坐靠在树上,渐渐睡了过去。
被闵柔叫醒后,崔向东抬头看向树林外。
西北的天际处,出现了一根黑线。
那根黑线,就是被风吹着跑过来的乌云。
民间有句俗话,是这样说的:“从西北来的雨,就没有好雨。”
大意是西北风刮来的乌云,水分十足,有可能在最短时间内,降下尽可能多的雨水;还有可能,会夹杂着冰雹。
可能是感觉到了气温的变化,娇娇也醒了。
“嗯,你和娇娇先回厂子里去。”
崔向东把娇娇放在了地上,抬手指了指远处,示意小丫头去那边方便下。
小孩刚睡醒后,基本都会憋得慌。
穿着可爱小花裙的娇娇,还是很乖巧的,自己跑到了远处。
“您不回去?”
闵柔确定娇娇没到处乱跑后,问崔向东。
“马上就要来雨了,我帮那户人家,堆一下小麦。”
崔向东再次抬手,指了指树林的南边。
闵柔抬头看去。
距离他们最近的公路段,有两家附近的村民在晒小麦。
西边传来的信风,带来了可能会有大雨倾盆的消息后,这两户人家连忙堆起了小麦。
南边的那户人家,有足足七八个人,都在给小麦装口袋。
看来人家早就有准备,因为小麦晒的差不多了,这才装袋子要运回家。
北边那户人家,则是一对光着膀子的男人,看样子是父子。
他们的麦子还没晒好,只能先在地上打堆,盖上塑料布,等雨后再摊开。
“您不用去了,人家基本都收完了。”
闵柔站起来眺望了下,对崔向东说:“叔叔,我怎么看南边装麦子的人里面,有一个好像是镇上的马委员呢?”
她说的马委员,是就是宣传委员马静。
崔向东微微眯起眼,看了片刻:“还别说,真是她。”
镇上的干部,家里也会有农田,是很正常。
马静这是趁午休时间,跑来这边帮忙收小麦。
既然马静那边人多,很快就要收完了;另一户只需把小麦打堆就好,崔向东也就没必要过去了。
在没下雨之前,他也不想回到厂子里去。
这儿多凉快啊?
关键是厂子距离这边又不远,落下雨点后再走,也不迟。
他不走。
醒来后就立即满林子找“知了皮”的娇娇,更不想走。
那就再等会儿再说。
崔向东点上了一颗烟,看着马静那边,又开始给闵柔讲起了大碗面。
远远的。
崔向东就看到马静等人,装完了所有的小麦,足足有七八十袋子之多。
她家也赶来了一辆驴车,开始装车。
一趟肯定拉不了。
但得卸车。
崔向东就看到马静留下来看着小麦,其他人拥着驴车回家,一起去卸车了。
这时候,北边的那对父子,也都打堆完毕,盖起了小麦。
西北来的那条黑线,越来越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