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皮相不错,就是年龄大了点。崔向东看了向了于怀明。
第246章
你又不是我老婆
于怀明的相貌气质,都称得上是人中龙凤。
如果和粟颜站在一起——
崔向东刚升起这个念头,就徒增想把于怀明给一脚踹飞的冲动!
表面上却很恭敬的样子,对于怀明欠身,伸出了双手:“于副市长好。”
“小崔镇长,你也好。”
于怀明伸出右手,感慨的说:“真没想到,你竟然会这样年轻。还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两人即便暗中对对方再怎么不满,也不会在这种场合下,流露出丝毫的不悦。
总算是介绍完毕。
老楼也帮崔向东,找到了另外一只鞋子。
闵柔,王朝,老闵等人,也都纷纷围了上来。
不过这些人在知道贺天明的身份后,都是胆战心惊的样子,不敢往上凑,只是满脸最殷勤的笑容。
崔向东也没打算,把大家介绍给老贺等人。
贺天明却笑着询问,哪个是娇子集团的闵柔闵总。
孽子贺小鹏去送水时,可是小喇叭里说过,娇子矿泉是闵总送的。
就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娇子集团是崔向东的,但谁也不能忽略闵总。
崔向东这才把闵柔带过来,介绍给老贺。
“闵总,我代表云湖县的老百姓,谢谢你能在困难时期,所发挥的奉献精神。”
贺天明握着闵柔的小手,轻轻晃动着,很认真的说道。
激动的小矫情,话都不会说了,只是小脸涨红,连连摇头。
但很快。
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的闵柔,就在崔向东的授意下,以娇子集团老总的身份,带着贺天明等省市领导,参观了生产大碗面,和水厂的车间。
看着嗡嗡作响的净水设备,再看看紧急装箱忙碌的工人们,贺天明是感慨万千。
秦袭人悄无声息的,凑到了崔向东的身边,用两个人才能听得到的声音,问:“这个闵柔,也是你的小情人儿吧?”
关你屁事!
崔向东看了她一眼,用目光精准传递出这四个字后,就走向了贺天明那边。
他真心搞不懂,这个老灭绝,怎么就关心他的私事呢?
她又不是他老婆!
崔向东衷心的祝愿她,今生也当一辈子的老处女!
眼看参观的也差不多了,在贺小鹏的授意下,闵柔盛情邀请贺天明等各位领导,去厂子里用餐。
就吃娇子大碗面。
热水一泡,那叫一个香气四溢。
关键是每个大碗面内,都有一次性的小叉子。
吃饱喝足后,还不用刷锅洗碗,把纸盒子晒干后,可以回收或者烧火做饭。
每人再配上一瓶子,喝起来有些甜的娇子矿泉。
味道真心不错。
起码各位省市领导,都是第一次吃这种大碗面;便捷卫生,量大味美,实在是加班时不可缺少的最佳伴侣。
肯定是受心情影响,贺天明吃的满头大汗,也是赞不绝口。
在小林的安排下,那些记者刚吃饱,就开始围着闵柔采访了起来。
闵柔穿着得体,相貌绝佳,虽说有些紧张,但谈吐却是中规中矩。
采访完闵柔后,记者们又采访崔向东。
崔向东却直接把贺小鹏,给推了出去。
他的谦让动作,都被贺天明看在眼里,暗中点头。
始终站在不远处,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随时跳出来给崔向东擦屁股的秦袭人,看他把贺小鹏推出来后,才悄悄奖励了他一个,比较温和的眼角余光。
贺大少当仁不让,又是一通吹。
记者在采访时,还特意拍下了娇子矿泉、娇子大碗面的产品。
就凭贺天明的阅历,当然能看出崔向东这样安排,就是想借助本次机会,给他的产品打广告。
但贺天明对此一点都不反感。
甚至还特意嘱咐小林,打电话给省电视台,尝试着把采访资料向央视那边送一下。
如果天东省所有的乡镇当家人,都像崔向东这样奉献的话,贺天明只会不遗余力的扶持!
可惜的是——
有很多干部在旱灾来临之前,并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
比方午饭都没吃,疾驰而来的云湖县的整个领导班子。
看到这些人后——
刚才和满脸亲和笑意的贺天明,立即收敛了笑容!
“贺书记。”
刘启昭满头的汗水,快步走到了贺天明的面前,大幅度欠身,伸出了双手:“欢迎,欢迎您莅临云湖县,视察工作。”
在贺天明的面前,刘启昭再也没有了以往那种,不怒自威的威望。
只有紧张,和战战兢兢。
可就算是这样,贺天明也没给他任何的面子。
就是直接,无视了他伸过来的双手,只是淡淡的看着他。
刘启昭的腿肚子,都开始打颤。
举在半空中的手,是抬着不好,放下也不好。
落后他半个身位的楼小楼,也默默的低着脑袋,不敢随便说话。
至于吕宜山等副处级干部——
站在旁边,心肝发颤就好。
那些记者,和大部分的随同人员见状,都很识趣的走开。
贺书记的开心时间已过。
接下来就是骂娘,处理人的时候了!
这种事最好呢,别参与。
别看崔向东是个小镇长,可他是东道主,这时候却不能走开。
“刘启昭同志。”
贺天明终于说话,语气平静:“今天上午,我走访了云湖县的四个乡镇。其中三个乡镇,都是缺水严重。庄稼枯死,居民用水困难。甚至在云湖水库,还差点因争夺水资源,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刘启昭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总算是化解了,直愣愣伸着手的尴尬。
“但我来到彩虹镇之后,才发现这边树木葱郁,庄稼长势喜人,几乎没怎么受旱情的肆虐。而且,彩虹镇当前,正在全力支援受灾的兄弟乡镇。”
贺天明继续说:“但是,除了县局的秦袭人同志之外,我就再也没看到你们县里的领导,带头参与抗灾行动了。请问你这个县委书记,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在开会讨论,该怎么抗旱啊。
刘启昭心里这样说——
对于他不能回答自己的问题,贺天明并没有感到任何的奇怪。
他又看向了楼小楼:“你就是云湖县的县长,楼小楼同志吧?”
“是的。贺书记,我就是楼小楼。”
楼小楼这才抬起头。
“那么请问楼县长。”
贺天明丝毫没因楼小楼的漂亮脸蛋,就对她客气。
反而语气更加严厉:“你身为主管全县经济等工作的县长,在彩虹镇顶着压力独自抗旱时,难道就不管不问吗?”
贺书记,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楼小楼暗中轻吸口气,就要趁势对某些人发起强势的攻击。
站在旁边的崔向东,忽然抢先说:“贺书记,我想可能代替楼县,回答您这个问题。”
第247章
我才是罪魁祸首
无论是于怀明,还是刘启昭等人。
他们心里都很清楚,楼小楼已经尽到了县长的责任!
没有尽责的人,反倒是他们这些人。
只是事已如此,他们再怎么后悔都没用。
唯一希望的就是——
楼小楼能把贺天明的问责,都扛在自己的肩膀上,不要“连累”大家。
那样。
以后大家都会承她的情,会给予一定回报的。
可如果楼小楼把大家都“供出来”呢?
大家接受该有的处分后,也绝不会“放过”楼小楼!
以上这些,楼小楼都想到了。
她不在乎!
只是她刚要开口,崔向东忽然插嘴。
她愣了下,不解的看向了崔向东。
刘启昭、于怀明等人也下意识的,看了过去。
贺天明眉头微微一皱。
他在问责云湖县领导班子,崔向东这时候乱插嘴,可不是啥好事。
“崔向东终究是年轻啊,看来以后我得经常抽时间,亲自点拨他几次。”
贺天明心里想着,看着崔向东,神色和蔼:“向东同志,你来说说。”
“贺书记,各位领导。”
崔向东满脸的惭愧:“其实,这件事不能怪楼县,要怪。就只能怪我。”
怪你?
贺天明等人愣住。
楼小楼也不知道,崔向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是瞪大眼睛的看着他。
“是这样的,咳。”
崔向东干咳了声,解释道:“早在两个多月之前,我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了旱灾来临的苗头后。我就多次找过楼县,汇报此事。那时候楼县听后,就感觉我是在杞人忧天,甚至是妖言惑众,为此还着实批评过我。”
大家点头。
他说的这些,早在“青山大旱崔向东”的传说成为笑柄时,大家就听说过。
崔向东继续说:“不过我这个人吧,就是一根筋。认准了的事情,就必须全力去做。因此即便楼县多次批评,甚至警告我,不许再拿这种事来影响她的正常工作。可我还是三天两头的找她汇报工作,请求她启动云湖县的抗旱工作。”
他为了提前抗旱,多次找过楼小楼吗?
除了他和楼小楼之外,谁也不是很清楚。
毕竟县长和镇长,都是主抓全县或者全镇工作的二把手,算得上是对口的上下级。
崔向东去找楼小楼汇报工作,没必要告诉刘启昭等县领导。
楼小楼这个县长,同样没必要告诉别人。
只有楼小楼知道,在她上任的几个月中,崔向东就没去过县政府几次。
反倒是她,跑彩虹镇跑的有些勤快。
贺天明点头,示意崔向东继续说。
“因为我的固执,终于引起了楼县的重视。她调阅了云湖县历年所有的水文记录,更是几次去云湖水库那边,亲自观测水温等数据变化。清晰的意识到了,旱灾还真有可能会降临,云湖县得提前启动抗旱的工作。”
崔向东越说,表达方式越来越流畅:“为此,楼县先后两次请求召开县班子会议,来协商研究启动全县的抗旱工作。甚至,她都去青山找过专门负责农业口的于副市长。只是可惜的是,在以抗旱为专题的两次县班子会议上,楼县请求抗旱的建议,都没有通过。她去找于副市长时,更是被避而不见。”
嗯!?
于怀明、刘启昭等人的眉梢眼角,猛地一抖。
贺天明的双眼,也微微眯起。
楼小楼下意识的半张小嘴。
站在旁边的秦袭人,则在想:“这个书呆子,是要趁此机会向小楼靠拢?”
此时此刻。
就算是傻子,也能看出崔向东在贺天明的面前“搬弄是非”,是要替楼小楼开拓责任,把矛头对准刘启昭等人,甚至是于怀明了!
别人是怎么想的?
崔向东可不管。
一。
当她即将被问责时,崔向东有责任,更有义务站出来,为她遮风挡雨。
二。
于怀明算老几?
不但垂涎粟大夫,还因吃醋而对崔向东有敌意!
既然如此,崔向东还和他客气个毛线?
三。
在这次大旱中,云湖县百分之八十的农作物,会枯死绝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