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崔向东看在云湖必须得稳定的份上,帮她留下来,利大于弊!“我要说的第二件事,就是上午时。因胡援朝的事,我和鸿山同志,再次拜访了贺书记和苑市长。”
栾瑶重新落座,说:“胡援朝的小动作,对当前迫切需要空前团结的云湖来说,是致命性的。因此,我们再次有请两位市领导,调整胡援朝的工作。两位市领导,都已经答应了。估计最多一周,胡援朝就会调离云湖。贺小鹏和严明那边,崔局你看着安排下。我会让组织部的同志,启动对严明的组织考核程序。”
“好的。”
崔向东投桃报李:“县委办主任崔香云同志,也会在近期调走。”
崔香云调走后,谁会来接任她的职务,崔向东是不会插手的。
“第三件事。”
栾瑶继续说:“古副书记向王省建议,由省里亲自成立联合小组,来云湖负责酒厂筹建工作。”
这件事,崔向东已经听听听说过了。
摘桃子嘛!
只是他没想到,真正摘桃子的人,竟然是古家。
“负责筹建云湖酒厂工作的小组组长——”
栾瑶犹豫了下,才说:“是当前在省团委任职、试图把我取而代之的宋有容。”
第1462章
费力不讨好的事,谁爱做谁做
古玉建议王录星,由省里直接成立联合小组,来负责云湖酒厂的筹建工作。
王录星则亲自出面,找于大爷协商此事。
可联合小组的组长,则是想把栾瑶取而代之、结果却失败了的宋有容。
也就是说。
跑来云湖县摘桃子的人,其实是东北古家、天东王家和燕京宋家,三家联手!
东北古家——
终于借助这件小事,正式下场,启动了对崔向东的复仇计划。
燕京宋家——
借助这件事,希望摆脱宋有容失败的尴尬;只要宋有容表现出色,调离共青团去实权位子上,就不会惹人诟病。
反倒是在天东——
唯一有资格能直接提出这件事的王录星,可能就是吃了两家的好处后,客串了一次打酱油的。
三个势力中,东北古家和燕京宋家因各自的利益,正式联手。
崔向东一下子,就看穿了这件事的表面,看到了本质。
“联合小组的副组长,你可能想不到。”
栾瑶习惯性的叠起一条秀腿,说:“是天东政研室的米配国同志。”
呃。
崔向东这次是真无语了!
没想到这件事里,竟然有四股子势力隐藏其间。
米配国再怎么说,那也是昔日“陈商王古米”五大家族之一的米家核心子弟、原金陵的第二人!
正儿八经的厅,现在却甘心给一个小处当副手。
崔向东都为他感到丢脸。
却不得不佩服,这几股子势力暗中的交易手段,相当的高明。
已知——
大学毕业后就去国宣部的宋有容,那就是个理论高手。
却借助宋家为消除尴尬、才抢到这个小组长职务后,很清楚自身的短板;就联系到了在搞经济这方面,很是有一套的米配国,请他“出山辅佐”宋有容。
而在极速走下坡路的米家,也迫切需要借助某件事,和宋家这种等量级的豪门结盟。
因此米家看到机会后,果断丢掉了最基本的尊严,让米配国给宋有容当副手。
“哎。”
崔向东搞清楚咋回事后,笑着摇了摇头。
“我能知道的这样详细,是鸿山同志告诉我的。”
栾瑶端起茶杯,轻声说:“很明显,古副书记把这些告诉鸿山同志,是因为在他要败走云湖时,却无法把他留住,心生愧疚。又担心鸿山同志,心里会有想法(向崔向东靠拢)。因此亲自告诉他这些,就是表达一种态度。而鸿山同志却觉得,他得感谢你的雪中送炭。却又不好和你直接说这件事,才告诉了我。算是委托我,转告给你。”
古玉是真欣赏尹鸿山。
尹鸿山则是个知恩图报的。
或者说,只要古玉在天东,尹鸿山就不会被任何人拉走!
尹鸿山却感恩崔向东,只能通过借助栾瑶的方式,来给他及时提供有价值的情报。
很复杂。
却也很现实,很无奈。
崔向东点头:“行。麻烦栾书记有机会的话,帮我向尹县转达我的谢意。”
嗯。
栾瑶轻晃了下小皮鞋,问:“你打算怎么反击?”
崔向东反问:“我为什么要反击?”
栾瑶一愣——
脱口说:“酒厂能募捐到2.1亿,是你抓住机会,一蹴而就的!这里面的五千万,更是李云俊暗中买凶刺伤苑市长的‘赔偿’。关键是,于书记那天在现场,可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把酒厂的重建工作,砸给你的。现在钱到位了,他们却来摘桃子。你怎么可能,会不反击?”
“栾书记,我问您个问题。”
崔向东再次反问:“您觉得,我会不会从这2.1亿内,落下好处?”
“当然不会!”
栾瑶想都没想,就说:“谁不知道你有钱?你家夫人那天,可是捐款了一千万。如果说你好色,坏良家清白,我是深信不疑的。但如果谁要是说你贪财,我第一个不信。”
崔向东——
这一腚的风情,胡说八道什么呢?
我哪儿好色了?
你那晚提裙扶门慢摇时,我的表现足够君子楷模了吧?
崔向东暗中哔哔着,端起了茶杯。
喝了口水,崔向东继续反问:“请问栾书记,我如果负责酒厂的重建工作,会是什么结果?”
栾瑶认真的想了想——
才回答:“成,理所当然。无论是省里还是市里,都不会因此嘉奖你;败,遭人嗤笑。大家只会说,号称经济高手的崔向东,不过尔尔。”
“栾书记总结的,非常到位。”
崔向东对栾瑶,竖了下大拇指:“那您再说,既然这件事对于我来说,就是费力不讨好的。那我为什么,在有人跑来代替我干活时,我还要满心的愤怒,反击人家呢?”
栾瑶——
嘴嘴动了动,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因此她猛地意识到,崔向东说的一点都没错!
“我不但不会愤怒,还会感激王省提出的这个建议啊。”
崔向东身躯后仰,靠在了沙发上,赞叹连连:“王省他们如此的体谅我,才是大好人啊。当然,我也得趁着工作组还没下来之前,先把县局同志们该得的奖金,给发了。这笔钱,得从捐款里出。我想,各级领导不会有意见吧?”
栾瑶点头:“县局同志在本次事件中的表现,堪称是可圈可点。如果没有他们,也没有这2.1亿的捐款。崔局,你尽管去做。省市领导如果有什么意见的话,我会解释。”
“那就多谢栾书记的支持了。”
崔向东站起来时,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哦,对了。我准备拿出三百万,改善县局的办公环境、奖励个人。还有就是,再拿出三百万来代表县局,入股娇子集团新成立的听听时装。以后时装厂的分红,对县局兄弟们的生活补助,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总之,县局要拿走六百万。”
“行,没问题。”
栾瑶一口答应后,问:“崔局,你要成立的服装厂,允许私人投资吗?”
崔向东随口说:“栾书记,如果您不怕亏掉,想入股的话,我是高举双手欢迎。”
栾瑶二话不说——
从休息室内拿出了一张银行卡,拍在了崔向东的面前:“106万,我全部的私房钱。给多少股份,你说了算!至于说我怕会被你亏掉,那就等于说你以后看到良家,不动歪心思。”
开始后悔邀请她入股的崔向东——
这一腚的慢摇风情,究竟是啥意思?
怎么总是标榜自已是良家,讽刺我会对她动心思?
崔向东再次暗中哔哔,干笑了声,正要告辞闪人。
门被敲响——
小雨小心翼翼的开门,探头确定没什么意外情况后,才说:“栾书记,一个自称是您的大学同学、和大明星李牧晨同名的女土,前来求见您。”
——————
某大学的三大校花,齐聚云湖!
多谢各位的赞赏!
第1463章
别人敢动听听一手指头,试试!
谁?
我(她)的大学同学李牧晨?
那不就是李在星的宝贝女儿吗?
她怎么会来云湖了?
崔向东和栾瑶心中都这样想着,下意识的对望了眼。
毕竟这位李家的凤雏女土,给李云俊出馊主意、刺杀她亲老子的事,被岛城李家给封锁的很严密。
崔向东俩人搞不懂她为什么会来,很正常。
“哦,请她进来。”
栾瑶冲小雨点头。
“栾书记,那我先告辞了。”39l
崔向东伸出右手,和栾瑶握手告辞。
他刚走出办公室门,就看到一个穿着黑色束腰连衣裙,脚踩同色细高跟,头戴一顶白色棒球帽,脸上还戴着个大口罩的女孩子,随着小雨从楼梯那边走了过来。
她边走,边摘口罩。
如果她再戴着口罩的话,小雨是绝不会允许一个藏头露尾的陌生人,去接近栾瑶的。
而且戴着口罩来求见人,那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哇!原来你就是大明星,李牧晨啊。”
看清楚她的长相后,小雨失声惊叹。
“是我。”
李牧晨淡淡地看了眼小雨,面无表情的点头。
她在香江娱乐圈内的人设,是冷艳女神。
再加上她出自岛城李家,没把小雨这个科级小秘书看在眼里,也很正常。
起码小雨不觉得,她这样做有什么不对,只会激动的连连点头,心里琢磨着等会儿要个签名。
就倚在走廊墙壁上,嘴里叼着牙签的听听,却只是轻飘飘的看了眼李牧晨,就再次看向了天花板。
听听觉得,天花板上那只爬行的蜘蛛,都比什么大明星更有趣。
听听的目中无人——
让以往无论走到哪儿,都习惯了崇拜的李牧晨,心中特别扭!
下意识的停了下脚步,皱眉看向了听听。
大有下一秒,就会质问听听“你不知道我是谁吗”的意思。
她这个本能的反应,让小雨意识到了什么,赶紧拽了下听听:“哎,哎,这可是大明星李牧晨哎!她看你了!快,快站直了,和她打个招呼。”
“和她打招呼?”
听听愣了下,随意扫了眼李牧晨,不解的问小雨:“她算老几啊?一个戏子而已,有什么资格值得我站直了,和她打招呼?”
小雨——
李牧晨——
“小雨,她再怎么是大明星,赚的钱也不会给你花一分。见到你,也不会喊你大姐。我就看不上你们这些追星的,明明你们花钱捧她,却偏偏腆着脸的讨好她。啧,啧啧,这不是贱吗?”
听听嘴里啧啧有声,看着小雨的眼眸里,全都是不加掩饰的蔑视。
其实吧。
除了喜欢怼崔向东之外,听听从来都不是一个说话,尖酸刻薄的人。
她现在说这些,是因为李牧晨竟然停住脚步,俯视着她的眸光中,带有了明显“你无视我,就是冒犯我了”的意思。
小雨——
很是尴尬,却又意识到听听说的没错。
李牧晨是啥感受?
听听懒得管。
只是看到崔向东走过来后,后背离开走廊墙壁,就要走向楼梯口那边。
可就在这个瞬间——
骄横惯了的李牧晨,竟然抬手对着听听的脸蛋,就狠狠抽了过去。
只因听听说她的这番话,极大挫伤了她的自尊。
该打!
啪——
李牧晨的右手,刚抽到听听的脸前;真没想到她会动手的听听,反应速度却不慢,抬手就抓住了她的手腕。
然后下一秒,个头比听听高了足足20cm的李牧晨,就听到有炸雷的声音,在左耳边猛地炸响。
听听还没有来得及动手。
刚好走到李牧晨面前的崔向东,突见她竟然要打听听的耳光后,纯粹是最本能的反应,抬手就对着她的脸蛋,狠狠地给了她一个耳光。
妈的。
别看崔向东三天不打听听,就会浑身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