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既然要煎药,这本就是许东在管,张军头自然会答应。枇杷叶、川贝母、莲心、麦门冬、玄参……共八味药,许东一一准备。
称量配齐,碾成碎片入水煎熬,水少就续上,不停熬,不停续,这个过程需要两小时。
在这个期间,江枝则要准备枇杷叶。
比起家传认识草药,江枝的中药制药才是科班出身,膏、丹、丸、散、胶、酒、露、锭的配置处理都需要掌握。
现在许东要熬的枇杷叶膏只是平时练习。
徐家村被火烧过,但一些枇杷树躲过火灾,果子早就被人摘光,叶片还在,轻松就摘一大堆。
制枇杷叶膏也简单,等前面的药熬过两小时,取出药渣,再在药汁里放入枇杷叶熬两小时,这一副膏药熬制好,差不多快天黑。
说是让江枝制药,其实有医兵杂役在做,许东和江枝只需要监控火候。
制药时间漫长,江枝不敢丢下跟自己下山的小满不管。
吩咐好医兵看火,一有闲她就赶紧去找小满。
告诉他今天要晚回家,担心他等急乱跑。
江枝以为小满会着急,其实这时候的小满正像掉蜜罐子里,欢喜得找不到北。
第92章
小满见偶像
从进村起,小满的眼睛就往军士身上溜。
只是他一身补丁麻衣,年纪也不大,又是跟着江枝来的,并没有被人呵斥,问清楚是送药和吃食就放进去了。
江枝去找郎中许东,吩咐小满跟着杂工把兔子木耳送去医棚后厨,看他们收不收,要是不收自己再想办法。
谁知道小满还没有走过去,就被人盯上。
医棚外,一些伤势逐渐痊愈的伤兵闲得无聊,聚在一起吹牛打发时间。
看见两个背东西来的村民,自然来了精神。
等江枝刚去药房那边,立即道:“哎!那小子,你那背篓里是啥?拿过来给哥哥们看一下!”
有人对着小满招手。
小满巴不得,赶紧小跑着凑过去:“兵大哥!我这有活兔子!”
“兔子!瞧瞧!瞧瞧!”
一听有活兔子,几个伤兵呼啦就围过来,七手八脚将小满的背篓打开。
别处的七手八脚是形容词,这里的七手八脚成了数量词。
几个伤兵不是吊着胳膊就是跛着腿,还有直接少一条手臂的,没一个囫囵人。
小满也没让各位军大爷动手,自己将背篓里的东西亮出来。
看见里面几只大兔子,还有熏干的野鸡野兔,几个人顿时欢喜起来。
“哎!在这医棚待半月,嘴巴都淡出鸟味了,不如哥几个凑凑,把这些东西买下来,我们吃一顿去。”其中一个大汉提议。
有人却道:“向头,这是送医棚的,有张军头公账上取用,你又何必自己掏钱!”
人称向头的汉子啐一口:“你们看看,就这点肉要大家吃,连塞牙缝都不够,每天喝药还只有粗茶淡饭,肯定那些钱被姓张的吞了。”
不等其他人附和,另外有人道:“大家还是想想以后的事吧,我们这些人带着伤,能不能回营都两说,能有药就不错了,你们还想当是立功得奖励。”
“如何不当立功,你看张军头敢来给我们几个下面子。
我们兄弟几个可是用命填下渝州府,以后也要回营的,少不得弄个头儿来当当。”
“我是不中用了,只望养好身子,回家种几亩地,娶来媳妇生几个娃。天热躺凉椅有人打扇,天冷有人暖脚!嘿嘿,这日子就能过下去了!”
“是啊,周王说了,以后只需交一成粮税,剩下的收成都是自己的,比现在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几人当着小满的面,肆无忌惮的谈论自己如何杀人立功,又说以后出路,再畅想未来,听得小满一脸崇拜,眼睛都不眨。
说过几句,还是想到该吃肉,向军汉对小满道:“小兄弟,你这些兔子野鸡木耳怎么卖,我们全部包了?”
小满回神。
这些人能杀贪官污吏,浑身是胆,自己一定要好好结交。
“各位大哥负伤辛苦让小弟佩服,这些东西……小弟、小弟就便宜卖给你们补身子!”
那些军汉见小满年纪轻轻,还要将这珍贵的吃食便宜卖,顿时一愣,又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吃住都是医棚管着,也没有拖欠过军饷,只是闲得无聊说些牢骚话。
知道这孩子是个热血的,要是自作主张便宜卖,回去肯定不得好受。
再说自己几个人要替医棚省钱白吃东西,占人便宜的坏名自己当,落下便宜还是那姓张的。
向军汉直接道:“别便宜卖了,这样吧!你家肯定是要换粮,我们也可以给粮,这就去灶上给你拿就是,那几个伙夫不敢不从。”
话已说到这,小满自然也答应,很快就有伙夫过来将兔子处理成肉块,加上野鸡给那几人开小灶。
几人又拿钱让后厨匀出粮食和一些盐油调料。
后厨的伙夫显然得到过张军头的吩咐,知道这些刚下战场的伤兵最是气躁,也不反驳,把提的要求一一照办,然后自去找人报告。
小满大喜:“各位大哥,你们这些军中好汉,说话就是耿直,我,实在佩服你们!”
能卖出兔子他开心,能跟这些心目中的偶像接近,他就更开心。
眼中的炙热简直让伤兵如置艳阳中,把几个大男人都看得不好意思了。
不过,这种发自内心的崇拜又让这些大男人心花怒放,现在正是受伤落魄时,人生低谷谁会拒绝一个小迷弟的热情呢!
“来,小兄弟坐过来聊聊。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家住哪里?就是这徐家村的人啊!那怎么没有跟村里人跑……”
几个人围着小满就七嘴八舌问起来。
小满把自家事挑能说的说了,说得可怜巴巴的。
自家是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有瘫痪在床的大哥,有才3岁的小侄女,若是一家人逃荒只能死在路上,于是跟邻居躲在山上求生。
最后又把那场山火和被人砍杀的赵大叔的事也说了,逃难避到山上也很危险。
这番遭遇听得几个大男人很是同情,又啧啧称奇:“你家这情况留下来不乱跑是对的,路上可不是好走的。
不过黑夜大火你们都能活着,还能在荒山野岭找到吃食,也真是命大了!”
向姓军汉道:“你说的那些烧山人应该是从附近县城逃出来的守兵。
他们平时欺压百姓,一遇事就裹着流民破了好几个镇子,用的都是先用流民喊门,溃兵就藏在里面进镇伺机掠杀。”
他是军中人,自然清楚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跟江枝所想的一样,这里的确是被溃兵放火杀人,只不过掠杀的目标不是几百里的渝州府,而是相邻的几个镇。
小满听得脸皮发白:“那些镇子……人怎么了?”
“还能怎样?不光卷走金银,还掠走好些大姑娘小媳妇,溃兵也占了山头当匪。
不过你们放心,现在沿途设立医棚,就是守护官道,以后这里会有一个官办驿站。”有人耐心解释,甚至还透露出一些内部消息。
小满一脸惊讶:“原来医棚就是驿站!”
现在土匪流寇四处逃窜,新军前方跟朝廷打战,一时间疲于应付,没有人力物力去追查。
为了不出现后方起火继续混乱,保证每条官道畅通又是重中之重,于是将沿途建立医棚。
一些轻伤员和守兵就能担负起兵站的作用,也能让盲目乱跑的流民滞留下来,再自愿返乡。
当然,要是一处医棚出事,自然有附近县城的军营出动剿山,真是一举几得。
第93章
制膏和学艺
等江枝找过来时,小满正殷勤给几个军汉烤兔肉。
他蹲在红红的炭架边,一张脸烤得红彤彤的。
见到江枝,小满抹一把汗水,赶紧给众人介绍:“几位大哥,我们能在山上住,还全靠我江婶子识得药。
现在,我们也是在给医棚送药才来的。”
向军汉等人已经听过小满说邻家婶子的事迹,尤其是黑夜里用烧山躲火的法子真是一绝。
此时见到本人,也感好奇,不管年纪多大纷纷打起招呼来。
“江婶子!”
“江嫂子!”
…………一通乱喊!
江枝被喊得手足无措,又有些窃喜。
自己幸好在这时代已经当奶奶,当奶的大妈们在哪里都是男女不分的物种,进男厕所也不用脸红。
这时候面对这些军汉也不担心男女有别,可以脸皮厚着毫无忌讳:“啊哈哈,大兄弟、大侄子你们好!”
也是一通胡乱回礼,辈分也是各认各的。
年纪没法变,这便宜不占白不占。
一番寒暄,江枝对小满说了要晚回,不要到处乱跑惹事。
小满连连答应:“婶子放心,我就在这医棚待着哪里都不走。”
江枝还不放心,对旁边的向姓军汉道:“大兄弟,我要帮许医官熬药,回去得晚些,就怕小满在这跟其他人起冲突,还麻烦你看顾。”
医棚实在太无聊,这些伤兵的八卦力同样不差,前一段时间流民上山的事大家都知道。
更何况小满还将那晚事详细说过,正跟人讨教怎样练技艺保护家园。
现在听到江枝托付,几个军汉哈哈大笑:“江嫂子只管去忙,走时过来喊人就是。”
他们也正手痒,随便指点小满打发时间。
小满带来的十几双草鞋非常好,也被几个杂工分了,只是没给钱,而是给了一床崭新的厚被子。
十几双草鞋最多能卖个百十文,平时是买不到一床被子的,更何况现在。
不过看这些杂工的意思,这大红缎面的被子就是“捡”来的。
什么时候捡的,怎么个捡法就不得细问了。
快到下午了,说好要接娘回家的徐二瑞也出发了。
走到半山还没有见到人,反而遇见好几个摘红子充饥的流民,其中还有他见过的李老实。
徐家村的流民怎么到这样远距离了?
徐二瑞腰上带着刀,背着一个空篓子,警惕看着这些人。
不行,得赶紧告诉春凤嫂子和巧云,要她们防备着有人下手。
可就在他考虑是下山接娘,还是赶紧回去告诉家里人时,就被人拦住:“哎!大兄弟,你这是到哪去,回去吧,把家看着就是!”
“回去?看家?”徐二瑞盯着这两个采红子的“流民”。
“回去,不用下山!”
………………………………
医棚里,经过六个小时的煎制,一锅枇杷叶膏终于开始收尾。
江枝熟练用铜勺搅动浓汁,防止黏锅焦化,一直炼到稠浓,取少许滴在草纸上,汁凝纸面,没有渗透。
“许医官,可以了!”江枝心中长舒一口气。
熬膏最难的就是最后浓缩,几个小时的费心劳神,一旦没有掌握好火候,不仅一天时间白费,价值不菲的一锅药材也废了。
许东看着草纸上的浓汁,满意点头:“药膏成了,这样看来江嫂子的确会制药!”
单凭这炼膏的手艺就是能吃饭的,各处药铺都需要熟手。
“许医官能借戥子了吗?我这就要走了!”江枝没空跟他闲说,直接提出交易。
眼看着时间不多,自己回山还需要几个小时的路,二瑞肯定已经在接自己的路上,现在村里流民聚集得更多了,可不能出事。
“好,你要的东西都给你。你是准备制膏药?”许东问。
江枝想自己做的药还在试探阶段,只能打着马虎眼:“山上没什么药,制不成膏,就像今天这样也只能熬些枇杷叶水。”
已经收到三次药,许东也大概能推测出山上能出多少药材,想配置一副好点的药方也不够,只能辗些药粉。
能用一副多余的戥子换到蛇皮,他也就不多说!
江枝拿到药房常用工具,又赶紧去找小满回家。
医棚外,小满正在一片欢呼声中精神抖擞的挥拳踢腿。
向德金乐呵呵道:“这孩子是个当兵的料。”
旁边人也道:“是啊,这一天蹦来蹦去也没见喊声累,其他人可没这体力。”
一式毕,小满穿着单衫也是汗流浃背,回头对向道:“向大哥,我这八式可学会了?”
向德金道:“勉强合格,只是你这股劲道不行,还得练熟悉。”
见这边人多,江枝不想再去喊一圈“大兄弟大侄子”,还是让杂工叫来小满。
“小满,我们赶快回去了!”
小满对这些兵哥哥恋恋不舍,但也知道自己需要回家。
等两人的东西装进背篓,顿时冒尖。
江枝这里还好一点,没有带铡刀,只有铁辗和放进腰包的小戥子。
小满那背篓里有棉被和粮袋,看起来真是扎眼。
几个伤兵过来,看着两人的背篓道:“小满,你们这些东西重不重,好不好走啊?”
江枝是个不客气的,见他们过来立即道:“重倒是不重,能不能麻烦几位送我们一程,只要出村就是!”
她在进村就看见流民变多,小满带来的东西有肉有兔子,在巴掌大的徐家村连遮都遮不住,早就被人传出来了。
现在这些流民都缺吃少穿,一旦知道有人还能卖兔子,心里自然会有歹念。
这时候送出一截路,就能起震慑作用。
向德金是个伤员,伤在胳膊腿能走,见小满需要人送,于是几个正想出门溜达的伤兵就出来了。
走出医棚范围,江枝顿时就感觉到几道如芒目光。
她猛然回头去找,却又扑了个空,那些流民都低垂着头在捣鼓自己的饭食。
几个守兵也看见了这一幕,立即厉声呵斥道:“谁要是敢生事,军法伺候,滚出村子!”
流民不敢有动,只能眼睁睁看着江枝和小满跟着几个伤兵进了山林。
窝棚边,络腮胡盯着江枝一行人远去的背影低声道:“有人跟着,怎么办?今天那小崽子带来的有野鸡野兔。”
提起小崽子,他就咬牙切齿,头上伤好了,可这仇还没有解。
第94章
鬼针草、兔子洞
在他旁边,蓬头男低垂眼帘:“那几个伤兵跟不到多久,等他们回来我们就上山。人找来了吗?”
络腮胡点头:“又找了两个,都有一把身手,不是那种弱的,下午就等在林子里,只等我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