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妮妮咯咯笑:“我太奶说我就是小肥猪!”说完还做了一个鬼脸,把大家都逗乐了。四岁多的妮妮长得健康结实,整天不是跟着大人在山上干活,就是跟在佩奇后疯跑,一张小脸晒成阳光的颜色。
而且每天活动量大,能吃能睡,长得就像一个小猪崽,倒是一个吉祥物。
春凤此时也赶到,瞥一眼篓子里的小猪,笑得合不拢嘴,都无暇去管妮妮,赶紧带着大家去了新搭的猪圈里。
等猪崽稍微凉快安静下来,这才把早准备好的糠食盛了一竹筒倒进食盆中。
饥肠辘辘的猪崽再也不顾其他,扑进食盆里埋头大口吃起来。
三两下,食盆舔得干干净净,两头小猪立即就向春凤讨要起来。
见小猪崽刚买回来胃口就这样好,春凤露出满意的笑容。
接下来只需要守几天,等猪崽拉屎拉尿养成固定位置,养猪就可以进入长期发展了。
买完牲口,江枝回家就抓紧做两天蚊香。
她要准备去县衙给耕牛报备时,顺带把蚊香送到霍家药行。
不过,时间还有两天,老骡子才买回来,现在正养在徐根有家,先熟悉一下脾气,喂几天好料调养一下。
江枝也趁这空档把在佩奇茅坑边种的紫花地丁收了,现在正是开花收获的季节。
她用锄头挖,野猪也不闲着,用嘴麻利的拱翻。
开花的大部分草药收起来,只剩下的一些边角和小苗,留下播撒种子。
以后这里一年年都是紫花地丁,随时可以采收。
最后用筐把药材装好,江枝背着,野猪扛着。
佩奇哼哼唧唧,迈着小短腿不想走。
江枝摸摸它的背:“别偷懒,马上就有帮忙的来了,你以后可以天天来找小女朋友玩,不用回家。”
不料江枝一句“不用回家”,佩奇立即驮着筐子跑得飞快,直奔家里,生怕自己被撵出去。
等江枝气喘吁吁追回来,佩奇已经在翻自己的食盆,把木盆子弄得乓乓响。
“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江枝笑起来。
野猪平时公猪和母猪是分开生活的,尤其是现在的佩奇还是个纯情少男,脑子里只有吃。
刚买回来小猪崽,它就去探望过。
佩奇那凶神恶煞的样子,把两头小母猪吓得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小猪吓跑了,佩奇却盯上人家的食盆,立即将围栏挤开,硬抢完一盆料,自然又招来江枝几巴掌,勒令它不许再进围栏里。
佩奇也不懂自己怎么又挨打了,但只记住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好像没吃上那边的细糠面,回来就开始摔盆。
第213章
老骡子
在山上过去五天,李老实就牵着骡子上山来接人了。
这一趟也是探路。
山路崎岖,坡道陡峭,有的地方人能走,大牲口不能走,该修整的地方还得修整。
谁知走到半道,老骡子死活不动,还尥蹶子转头就跑,李老实追了几次累得半死。
见老骡子那惊恐万分的样子,李老实最后才反应过来,是佩奇那家伙在捣鬼,顿时气得又去撵躲起来的野猪。
最后,还是喊了小满二瑞帮忙,这才将老骡子连哄带骗的弄上山。
在山下养了五天,徐根有把老骡子梳过毛,喂了几天好料,精气神看上去比在牛贩子手上好点,可还是瘦巴巴的。
以前驮重物,背上有几处被木架磨去的毛皮坑坑洼洼。
小满爷摸着老骡子的背脊感叹:“你这家伙也是老骨头了,还得再奔一次命。
放心吧,这回你好好干两年,以后给你一个养老的地方。”
他说的是骡子,又好像在说自己。
本来没几年好活的,结果还奔一次命,日子也一天天过起来了。
之前老骡子还在天天干重活,什么时候倒下,什么时候被人吃肉。
现在换到自家人手上,最后几年总能活得轻松点。
李老实则在告佩奇的状。
“江嫂子,佩奇又在路上吓我,不光是吓人,还吓骡子。这山高坡陡的,要是把骡子摔了可怎么办?”
从去年徐长寿一家上山偷过“铁铃铛”之后,野猪就变得不爱守家,只爱守路,顺带负责接送家里人。
李老实上次上山来,被佩奇吓得不轻,直嚷嚷要求赔偿。
他说自己若不是知道佩奇爱在路上接人,差点就转头跑,
想想也是,任谁被一头大野猪拦住也怕,有它在,其他外人想到老云崖来就难了。
可现在老骡子也怕受惊可怎么办?
现在野猪成了致富路的的绊脚石!
要解决问题有不难,江枝不需要野猪和骡子能生出友谊,只要两者多接触接触,慢慢熟悉彼此的存在就行。
林子里,老骡子在小满爷的抚慰下,渐渐安稳下来,大口大口吃着鲜嫩多汁的青草,还有豆饼麦麸。
不远处,佩奇趴在自己拱出来的大土坑里,鬼鬼祟祟往外窥视。
它感觉自己的地盘越来越热闹,也越来越有威胁。
木棚里有两个小东西天天吃好的,不仅是细糠面,还有嫩菜糊糊。
现在又来个高大的,吃的也都是嫩草。
想到这,佩奇赶紧跑回山头,又去使劲敲自己的饭盆子……哐当!哐当!
………………………
天还未亮,薄雾浓云弥漫山林,借着天边的星辉,老骡子身上挂着露水,驮着两大筐蚊香从山上下来。
村里此时已经两三家起了人声,老骡子在窝棚前稍微停留,就踏上去平川县城的官道。
二瑞和武阳推着独轮车跟在后面,这是托徐根有前两天在梨花镇买的。
江枝和小满坐在独轮车的两侧。
除江枝外,三个年轻人轮流着推车,轻车熟路,清晨又凉快,一直急行可以不用停下休息。
在山区行车,必须是独轮车称王,不限地形条件,泥地碎石,羊肠小道都能行,还没有无法忍受的颠簸。
在官道上往来的行人里,其实两轮、四轮的车很少,绝大多数都是推车前行。
此时独轮车除坐着人,还放着一大包东西,里面有春凤晒的木耳麻布草鞋。
还有村里人捡到的青冈菌、木耳、牙缝中省下来的笋丝,山鸡野兔和秀才娘子做的绣品帕子,这些都是请江枝帮忙带进城里换钱的。
临近中午,太阳渐烈,木轮车和老骡子也恰恰进了平川县城。
赶几十里路,此时人畜也都累了,江枝拿起竹筒灌一口凉开水,对牵住骡子的二瑞道:“我们先去霍家。”
又对小满武阳道:“车上这些东西你们送去杂货店,山鸡野兔若是他们不收,再找一家酒楼售卖。”
小满笑嘻嘻道:“婶子你放心,向大哥他们已经说过怎么做了。”
算起来,小满已经在城中卖过几次货,对城里规矩懂了七七八八。
尤其是卖嫩苞米那回差点出事,向德金他们就特意指了几户专门从事收购的杂货行。
说让以后有什么东西需要换钱的,直接送去那里就行,到时候报上他们的名字,不会被欺骗。
江枝点头:“好,你们卖完东西,就各自吃饭,我跟二瑞还有其他事情要办。下午回去时,记得在城门口等着。”
夏天赶路只有一早一晚,等回去时又是半夜。
小满连连点头。
他知道江婶子要送蚊香,还要去县衙报备耕牛,自己跟着也是气闷,正好可以找吴大哥、向大哥他们好好玩半天:“好的,我们会在城门口等。”
江枝带着骡子到霍家药行,正巧就遇到霍二小姐在。
“江夫人,你可算是来了,正想找人给你带信。”二小姐爽朗说笑着。
江枝佯装扶额:“怪不得前几天我耳根子烧得慌,看来人是不经念叨。”
“哈哈哈!是勒,我就把江夫人给念来了。今天送来多少蚊香?”霍二小姐话风一转,就问向已经被伙计抬下骡背的筐子。
江枝苦笑:“前些时间暴雨,没了草药,这些天才赶出一千盘。”
霍二小姐正迈出脚停住:“江夫人,我还正想说这事呢?现在蚊香好卖得很,你应该多做!
啊,瞧我这心急的,还是该让你们休息,吃点东西再说不迟!”
江枝也正有此意,需要跟二小姐细谈:“那就麻烦二小姐等一阵,我先找个大车店把骡子喂上再来。”
这一路赶来,人还好说。
路上三人推车轮换,坐在车上时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还能歇一阵,现在不累也不饿。
老骡子就辛苦了。
一千盘蚊香虽然只有几十斤重,可要赶六十里,就是壮龄骡子都要累到极限。
现在已经上年纪的老骡子肯定吃不消。
于是江枝中途卸筐让骡子休息几次,再加上老骡子赶路经验丰富。
遇到下坡就快走几步,然后靠着崖壁或树杆休息,顺带还吃些青草。
这走走停停居然走完六十里,一点不比青壮的骡子差,把小满高兴得直夸:“牛贩子没有冤我们,这十两银子花得值。”
江枝看着老骡子,却想到临下山时小满爷说的话:“畜牲虽然不说话,可心里什么都明白,你们用这老骡子不要打,它自己就会知道干活。”
能活到现在都是肯卖力的,偷懒耍滑早已经死了!
第214章
黄桷兰
听到江枝需要寄放骡子,霍二小姐哈哈一笑:“都已经到了我这里,哪里还用得着你在外面地方去喂。
我让伙计在后院里备些食料清水,多点时间也好早把事情说清楚。”
霍二小姐做事风风火火,倒也对江枝脾气。
于是,二瑞跟伙计去伺候老骡子,江枝跟霍二小姐就去了药行后院。
这里有一间二小姐办事的屋子,除去半壁紧锁的木柜,还有一间大窗,窗外就是一棵黄桷兰树。
现在已经是夏季,树上花朵盛开,枝叶茂盛,郁香扑鼻。
江枝深吸一口气:“难怪在前面铺子里就能闻到这股味,真香!”
在现代,每到夏季,街头巷尾就有大妈们提着用针线串起来的花串售卖。
而在忌讳戴白花的巴郡,唯有栀子花和黄桷兰可以随便上头。
上到九十九的太婆,下到爬地走的小娃娃,都会在头上身上佩戴,美其名曰:撇汗臭!
一朵就能香一天,一朵花就能香整个夏季。
每每闻到黄桷兰的香味,就能找到一个戴花人。
霍二小姐既然家有黄桷树,自然是头簪花朵的。
听到江枝夸赞,二小姐笑着道:“江夫人若是喜欢,等入冬后可以移栽一株回去!”
江枝立即感谢:“家里正需要种些花花草草,那就太谢谢二小姐了。”
徐家村里现在树木稀少,若种些黄桷兰,不仅美化环境,等以后树长大还可以摘花换钱。
“既然要种花草,不如再多种些!”
霍二小姐另有含义的说了一句,不等江枝细问,她转身从旁边木柜子里取出一本账簿。
“江夫人,你那里有土地,除去粮食,想不想再种些药材?”
江枝眉头一挑,这可是好事,比起粮食,药材作为经济作物才是最赚钱的。
可她不能一口答应,很多药材种植当年不见收成,而且技术含量高,村民还没有经验,一旦种植失误,那就颗粒无收。
对还没有安稳下来的村民来说,吃饱肚子才是重中之重。
但机会难得,自己需要问清楚。
“霍二小姐说的种药材,不知道能种什么?我们土地有,就是村里没有种药经验,家里也没有存粮,经不起时间没收入。”江枝没有什么隐瞒,把徐家村的基本情况说清楚。
让村民种庄稼还行,要想种药材就难了。
霍二小姐道:“上次伙计到你那里买青粮,说你是村长,村里土地充足。
我就想问,以后可愿意种麦冬和白芷?不懂也可以学,我这边可以遣人教导!”
麦冬!白芷!
这是有四川特色的药材,比如江油的附子、绵阳的麦冬、遂宁的白芷、中江的丹参、天全的川牛膝等都是名牌。
江枝沉凝片刻:“这是好事,只是我还需要先回去跟大家商量一下!”
种地的事,还是田贵和徐根有几个人在作主,自己在答应霍家之前,需要先跟村里商量。
霍二小姐点头:“这是应该的,我这里也不急,要种药还需要先选地,季节也还不到,你们慢慢商量不迟。
只是有一件事迟不得……”
说到这,她突然笑起来:“江夫人,我这里先得跟你报喜!”
江枝心中正在想怎么说服田贵他们种几亩药材,于是有些愣神:“二小姐有话就直说,我有什么喜的?”
霍二小姐眉开眼笑:“我霍家药行的板蓝根冲剂,已经卖出一月,各方面反映的消息都很好。”
商家就是不同,不会放任银钱白花花的流失。
从拿到配方到现在才过去两个多月,霍家药坊就制出冲剂,而且还放在各个药铺出售。
有好消息就是好事,江枝也高兴起来:“那可就真不错了!”
此刻自己是卖方,客户反馈意见很满意,自己这个卖方自然开心。
霍二小姐这也只是一个报喜,具体销量多少,价格几何此时并没有说,江枝也没有急着问。
她如今不急,还没有制药的准备。
一是各方面条件不够,村里事情繁杂,腾不出手来。
另外也等霍家需要先打开局面,自己跟着躺赢。
之前江枝跟霍家的合同写过,以后自己制药由霍家代销,售价一致。
现在巴巴的凑上去就吃相太难看了。
江枝不急着制药,倒是想起霍二小姐说要多做蚊香来:“二小姐说让多做蚊香,是销量又大增了?”
蚊香看似价低,一盘两文,实际上能舍得用的不多,普通人还是一把艾草熏过管半夜。
所以蚊香只卖县城,并不卖去镇上,暂时也没有往更远处销售。
一个平川县城住户几千家,五百盘也需要卖十天。
现在送来一千盘,想着怎么也得卖到入秋,怎么突然需要加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