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霍二小姐点头,顺手翻开账本,指着上面的记录道:“有几家杂货铺来拿过。他们都是几十盘蚊香的买,自然不够卖了。”“而且我还去问过,他们从我们这里拿货,要卖五文一盘!”
“哎呀,我才卖两文,他们就卖五文!”江枝惊讶了。
不是说巴郡商业不发达吗?
那些杂货铺又是怎么这样嗅觉灵敏的,能想到从药铺进货,倒手赚钱。
霍二小姐道:“你没觉得,这段时间的墨蚊子特别多,白天咬得人不敢停住吗?就连我这里也需要点香。”
墨蚊子,是一种比蚊子小几倍,只有蚊子脚尖那么大的小咬。
大概算是巴郡又一特产,咬人无声无息,无知无觉,毒性比蚊子还厉害,一叮一个大包,恶痒难忍,红肿难消。
数量上也可以用铺天盖地来计算,成群落在人暴露出来的肌肤上,如同一片墨点。
在巴郡,夏季时雨水偏少的日子,白天的小咬就成灾,咬得人无处遁形。
而雨水偏多,夜晚蚊子又肆虐成性。
前几天暴雨之后就是大晴天,墨蚊子多起来了。
于是那些购买得起蚊香的家庭,就需要晚上白天都使用,销量上自然翻倍。
而且比起药铺,杂货铺是人们最常接触的地方,推销起来也更容易。
江枝哑然失笑,蚊香本来就是各杂货商店卖得多。
蚊香销售一旦成习惯,霍家以后就什么都不用做,只管在中间抽成了。
不过江枝不后悔心疼,没有霍家药行这个平台,自己也不能这样容易打开蚊香这条路子。
比起种药材,现阶段做蚊香才是最好来钱的事,需要回去就马上开始。
于是,江枝答应下十天后送一万盘的要求。
第215章
相谈甚欢
接下来,江枝又跟霍二小姐商量今后需要发展的事情。
小咬是一种蠓虫,而且一般都是在旷野室外,蚊香烟雾气味的作用不大,最好的产品还是需要涂抹在皮肤表面。
于是,从药材种植再到驱蚊液的开发,江霍二人相谈甚欢。
霍二小姐虽然没有未经过现代文明的开发教育,但脑子灵活,敢想敢干。
能在家族中越过其他族兄族叔拿到管事权力,除去长辈呵护,自然还有过人之处。
江枝一说驱蚊液,霍二小姐就想到香薰,香精香粉。
几乎不用江枝过多解释,她就理解了液体驱蚊的方便快捷。
一个是身靠家族企业、聪明能干,一个心有古今科技、足智多谋,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
霍二小姐说,以后江枝做出来的产品,霍家都愿意帮忙销售,至于抽成到时候看效果再说。
江枝也应诺,以后有什么会让霍家先试。
没想到时间一晃过去一个多时辰,两人话还没有说完,可江枝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县衙。
知道从徐家村来一趟县城不是容易的事,霍二小姐听到还要去县衙办事也不好多留,只能送她和徐二瑞到县衙门口才离开。
县衙后署,不耐湿热的章县令一身宽松常服,在竹边凉亭接待江枝。
婢女兰芝给两人送来井水镇过的瓜果和茶水。
坐在轻风徐徐的竹荫中,章正还使劲扇着大蒲扇,皱着眉听江枝说完买牛犊。
“官府是有二两银子的扶农,走时,你让二瑞去户房领取四两银子。”
一直候立在旁徐二瑞赶紧点头答应:“是,一会就领去,四两银子再添一点又够买一头牛犊子了。”
章正眉头皱得更紧:“四两银子买牛犊?可户房上报的都是八两银子。”
江枝如今也知道衙门深如海,里面很多东西说不清道不明。
可她不是会计专业的,不懂就这买牛的价格上波折几次,其中的窟窿在哪里。
只知道官府的库银在流失,农户有受益但也不多。
“章县令,官府既然要补贴,还不如落到实处,直接免我们农户部分税赋,让普通人一家一户见到好,也知道官府的用心。
以工代筹,以银募工,银钱流动都在明处也好管理。”
这种补贴政策最是复杂,上下不通,中间吃空,时间长了养出一堆蛀虫,最后的办法还是减少中间商。
江枝一番话对一个普通农妇来说实在有些超纲,可章正点点头:“你虽然只是乡野之人,倒是懂得集民众智慧,说得有道理。”
江枝已经说了,自己一个村妇能当村长凭的就是敢说胆大。
虽然不懂管理,但集合了几个能人当助手,模仿着官衙在徐家村有一个领导班子。
现在她说什么话都是村民商量的结果,完全没有被人怀疑的地方。
章正表扬了江枝,没有说免税赋的事,又继续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徐家村现在能平稳,一是人少好管理,二也离不开你的管理有方。你以民制民,这方法可行!”
江枝章清楚章县令这样说,暂时是不会免税了。
他是心有民众,可到底不能事事过眼。
县令就是一个土皇帝,要管理一个县能依靠的是三班六部,下面人数众多的胥吏和阶梯式的乡绅里正。
胥吏是没有朝廷发月银的,需要的还当地官府库银负责,若是绕开他们,必定会全盘崩溃。
断人财路,就是杀人父母,江枝也将会受到报复。
都说铁打的官衙,流水的官,嘉庆皇帝还说过“朕与胥吏共治天下”,要想丢开中间早已经习惯了的用人方式,很难。
江枝撇开这个封建制度体系里痼疾的话题,她问最后一个要求:“章县令,之前民妇讨要的周王手书,可有消息?”
时间过去大半年,就几个字而已,周王不会还写不下来吧。
章县令摇动的扇子一顿,有些无奈道:“江氏,如今战事未平,周王并不在封地,你要的手书拿不到,以后总会有的。”
张巡检每回一次县衙,就会提一次徐家村的变化。
自己心里有数,这是在帮江氏讨要周王的手书。
因为张兴的杀匪之功被自己压下,现在他虽然是成了县巡检,可到底是白白丢了一个嘉奖,要是江氏得赏,张兴也与有荣焉。
可周王从去年开始就带兵在外,并没有回巴郡。
江枝有些失望,也不好再催要。
她原本想的是不管原书中聂繁天是否会回到徐家村,又会用什么态度来对自己,都需要先将自己发展起来。
若能早早拿到周王手书,有这个大虎皮,自己就可以放开手脚做事,再不用遮遮掩掩,考虑来考虑去的。
可现在周王不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巴郡……
哎!只能说好事多磨。
等徐二瑞在户房登记好买牛数量,再领到四两银子的补助,江枝母子这才退出县衙。
此时天色已经到了黄昏,想到小满和武阳还在城门口等自己。
江枝就赶紧让二瑞去霍家药行取回自己的老骡子。
自己则赶去绣坊卖秀才娘子的帕子。
小满和武阳都是小年轻,不好做这种精细活。
到了绣坊,此时里面还有两个女客在挑花样。
江枝这急匆匆走进店来的动作吓了别人一跳。
一个穿着耦合衣衫,戴着金簪玉镯,还挂着一串黄桷兰的小女子站在窗边,正伏身看架子上的几根帕子。
抬眼看见江枝进来,顿时捂住口鼻一脸嫌恶,嘟囔了一句:“臭哄哄乡下婆子也进绣坊!真是晦气!”
旁边,看起来是婢女的小丫头一下窜过来,把自家小姐挡住,瞪着江枝不客气道:“你站远些,别熏着我家小姐!”
江枝也知道自己赶了这几十里路,再是坐车没动,在这暑热的天气里也是风尘仆仆,汗流浃背。
在霍家药行,霍二小姐还让人送了水,简单梳洗过。
除棉麻衣服皱巴巴的之外,就连在县衙章县令都没有说一句“有碍观瞻”,现在却被这小丫头驱赶。
她可不是个任人欺辱的性子,可现在有事要做,小满他们也还等着,不想多生事端。
于是只淡淡说了一句:“那就麻烦你们让一下,别熏着你家小姐了!”
第215
章
巧针坊
这句话晃耳一听没毛病,藕合衣衫的女子还真的退开,好像真怕沾染上江枝身上的汗气。
那个小丫头却不依不饶起来:“你说的是什么话,你不自己退出去,还敢要我们让!”
江枝没搭理她,自顾自走到高柜边找绣坊的女掌柜。
自己一把年纪了,肝火不能太旺,多生一丝气,就要多长一根皱纹,划不来。
女掌柜三十出头年纪,长得白白胖胖,像个面团一样的人物。
此时见这种拌嘴也是见多不怪,见江枝进来就笑着道:“这位大嫂子是要买什么?”
江枝刚要取出秀才娘子的绣品,就见那小丫头气冲冲过来:“于掌柜,你这绣坊做的什么生意,连这种乡下婆子也可以进出?亏得别人还说你这个巧针坊是平川县城最好的!”
江枝哑然,这是什么人家的婢女,怎么这样跋扈不讲理,在人家店铺里就这样下人面子。
还不等她开口,于掌柜已经巧笑着道:“小琴姑娘说的是,我们巧针坊只是一个小绣坊,比不得锦州城的店铺大。
开店做生意,总要受气,随便遇上个放刁撒野的都得笑脸相迎,不敢得罪,你说是不是。”
小琴姑娘得意洋洋:“我们这样的客人你自然得好好伺候,可这种乡下婆子就该撵出去,平白让人把你这店铺都小瞧了。”
江枝噗嗤出声:这个傻子,被人指着鼻子骂成猪都没听出来。
不对,猪很聪明的,佩奇要是被自己骂,一样可以知道。
于掌柜笑容不减:“小琴姑娘见谅,来者是客,我们都是一样接待。”
小琴姑娘顿时恼了,拉住那个女子就往外走:“小姐,我们走,这绣坊被人夸上天,也不怎么样,连锦州城里云香阁一般都比不上。
当初我就说该在云香阁买衣服,偏偏夫人说平川县也不错,让到这里才买。”
那女子好像生怕闻着一丝臭味,帕子捂着脸,也是愤愤:“二娘这就是怕我多用银子故意骗人的,我找爹要去!”说着跺着脚就退出绣坊。
等这主仆一走,绣坊另外一个在挑花样的女人顿时活跃起来。
眼睛还一直盯着店外那对主仆远去,小碎步已经到了江枝和于掌柜跟前:“你们知道吗?听说这是从锦州城搬回来的杜家小姐。
这年纪不大,脾气倒不小,住在青柳巷,家里也是做生意的。
十几年前杜家也是平川县的,现在才回来。
那家夫人不是原配,只是继室,就把前面原配生的女儿送回老宅来了,你知道不?”
江枝:“……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她邻居?”
这八卦的力量真大,平川县至少也有几万人,什么时候搬来一户,大家就都知道?
那妇人摇头:“我要是邻居,哪里才知道这么多。
我也是听别人讲,这些话是前天,杜家一个下人买菜被人在菜摊上问出来的。”
江枝:“你们真是厉害!”
于掌柜笑着道:“这大半年搬回来的多了,以前是我们这不太平,自从章县令来了,流民少了,前街有几户人家也回来。”
那女人还想继续八卦,尤其是像江枝这样什么情况都不知道的人,立即就想开启长篇大论。
可江枝没有心情听下去,取出绣品打开:“于掌柜,你看看这几根帕子收不收?”
于掌柜显然也不好在顾客之中道人是非,接着江枝的话就道:“只要手艺好的绣品我们都收,银钱上……”
话才说一半就卡住,只顾捧着帕子细细查看。
可那个八卦女人还不尽兴,一个劲的说着杜家事:“我有一个以前玩得好的手帕交就住在青柳巷,听她说,那杜家院子关了十多年,现在才打开,正招下人。我二舅母娘家的堂姐说想去当厨娘!”
江枝此时心中挂着卖掉帕子,就给秀才娘子买做团扇的丝线和绣布,还要一些团扇的扇骨,对这个些闲话不感兴趣,可又不能走开拒绝,只能“哼哼”几声随意应付着。
于掌柜把这几方帕子一一查看过,长舒一口气,抬眼起来已经满是笑意:“这位大嫂子怎么称呼?看不出来还有这好手艺!”
秀才娘子做的帕子是套图,全部是桃花。
花朵只有豌豆大小,可针脚细密平整,色彩艳丽、花团锦簇、姿态万千,用来做裙摆最为合适。
江枝心里早有准备,可见秀才娘子的帕子如此精巧细致,也是吃一惊。
可见于掌柜误会是自己做的,她哪里能冒领别人的作品,忙解释道:“于掌柜误会了,我姓江,这可不是我的手艺,今天是来帮人代售的。”
于掌柜顿时露出遗憾,仿佛对江枝不是绣主很失望。
她这才接近就是家人般的熟络,搞得江枝心中顿生内疚:自己这胡萝卜一样的手指不会绣花,还真是棒槌。
于掌柜也只是微微失望,情绪方面拿捏得极好:“看大嫂子是能干人,还以为帕子就是你绣的。”
江枝汗颜:“于掌柜看这些帕子是什么价格?”
于掌柜把帕子放回绣袋,笑眯眯道:“我们巧针坊收绣品是按质地,线迹、配色和图案来定的。大嫂子拿来的这些帕子都是上等,而且还成套,价格自然会给到最高。一根一百五十文,大嫂子可满意?”
江枝想起秀才娘子给自己说的话,只要能给一百五十文就可以售卖。
现在巧针坊起步就能给出一百五十文,那说明还有谈价的余地。
江枝面露无奈:“掌柜的,我只是帮人代售。
主家说过,这是渝州府最流行的针法,图案也是名家所绘,至少二百五十文才能卖!”
她这价报出来,于掌柜就连连摇头:“我们这个县城,怎么敢跟渝州府比,再说你这帕子布料太过普通,可惜了这绣花。我最多能给你二百文!”
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二百二十文成交!
秀才娘子一共有六根帕子,卖得银钱一千三二十文。
江枝又从绣坊买了绣线和丝绢,再买了两把扇骨,这些银钱就又回到于掌柜手中,江枝只剩下二十文。
于掌柜笑得粉团团的脸上找不到眼:“江大嫂子,只要有刚才绣帕子的手艺,我愿意一把团扇给三两银子。”
一把扇三两银子,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比自己落满灰尘的做蚊香强。
江枝却摇头:“这我可做不了主。”
夏母说过,秀才娘子的团扇一个月才能绣起一把,可以供起一家人吃喝。
第
217章
夜路
这边卖了帕子,江枝就急忙往外赶,徐二瑞已经牵住老骡子等在外面。
养在霍家药行的老骡子休息了大半天,吃饱喝足已经恢复精神。
二瑞也把几个人在路上的吃食准备好了。
等到城门口,就见到等待的小满和武阳,旁边还有向德金。
一见江枝,向德金就道:“婶子这来回赶路太急,还是休息一晚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