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旁边二瑞听他满嘴胡说八道,气得腾的站起来就要开口反驳,江枝冲他摆摆手:这样难得的机会,徐长寿想说就说个够。摸摸底,也好把村里所有牛鬼蛇神,连同这些纠缠不清的人一并处置了。
得了娘的暗示,二瑞重新稳住。
只道幸好小满此时在药坊里,没有回村,不然肯定一枪就把徐长寿戳个透心凉。
说了李老实,徐长寿又盯上田贵,可田贵一向口碑不错,做的都是实事,他也只能把田贵外来户的身份挑剔一句。
说完这三人,环视一圈,徐长寿此时才隐隐觉出不对来,怎么没人搭理自己:没人配合接话,自己……自己就不好再说下去啊!
独角戏不好唱,农村里的事从来都是打打闹闹解决,遇上不讲理的妇人还得骂出花来。
可今天晾棚下女人不少,就没有一个大嗓门嚷嚷的。
刚开始还指着吴家父子骂几声,此时最多头挨头嘀咕,还一副那啥看戏的表情……
村人不搭话,吴家父子却看到希望,吴天力对着徐长寿就喊:“三姑公,你大人大量原谅我们吧!我们只进去看一眼就出来了,没有看见啥。”
他喊冤喊得不亏,趁着大雨摸进去,除了一些那些台子棒子,连药粉都没有看见,更别说各种药粉的配制比例。
徐长寿总算是找到继续发挥的机会,赶紧道:“村里的事就是大事,还是要让几个老辈子说了算,吴家偷进作坊这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大哥,你说是不是,亲戚来了主家肯定要接着。
那亲戚犯错,跟主家有啥关系,要罚也罚犯错的人,我觉得这事不能这样处理!”
他转了一个大圈,终于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了。
利用徐姓长辈身份,直接插手进村里事务!
现在自己帮大哥过了这一关,既然是徐家长辈,以后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回村,就是徐二瑞、徐小满有着官身也阻拦不了。
江氏是村长,更是徐家媳,总不能管到长辈头上去。
被老三徐长寿点到头上,徐长明眉头紧锁。
这个弟弟想干啥他太清楚了,哪里有好处都想踩一脚。
以前是没机会争村长,现在肯定又起了心,拿自己当靶子。
徐长明自然是想从吴家父子的坏事中脱身不受牵连,但这也意味着要跟江氏对着干了。
从选村长到现在还不到两年,徐长明从最初的不相信看不起,到现在已经习惯村民自治。
老三以为是跟一个妇人争村长位置,其实是跟全村作对。
老三啥本事没有,只长着一张挑拨离间的嘴,跟江氏比起来差远了,怎么可能服众,那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
没见村里人此时都在笑吗!
自己只要不包庇吴家,受连累也只是一个月的损失。
要是跟村委会斗随时可以被踢出作坊,所有福利全部清除。
徐长明都不用多想,立即道:“我认罚!”
徐长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哥从来就不服谁,现在怎么能被江氏管着,他高声道:“大哥,我们是徐家长辈,徐家有家规,这种事情怎么能让一群外来户和小辈说了算……”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只烂草鞋呼在脸上。
小满爷光着一只脚走过来,抬手就打:“你开口长辈,闭口家规,我今天就要教教你怎么个做人!”
“啪!”才被一只烂草鞋拍了脸的徐长寿又挨了一巴掌。
小满爷指着他的鼻子骂道:“给你脸不要,你是啥东西,哪里来滚回哪里去,还想在徐家村当长辈,等下辈子去。”
第407
章
杀鸡儆猴
被人当着全村人打脸,徐长寿又气又羞,一把抓住小满爷的衣襟就要还手,却被马关捏住胳膊动弹不得。
小满爷啪啪又甩了他两个耳光:“你马上滚,别想在徐家村里留,我一天也不想看见你。”
兵乱前咒自己的大孙子死,逃荒后又抢自己的田,现在还想搞乱村子,这种祸害不打不足以泄愤。
新仇旧恨齐上心来,小满爷手下就不留情面:既然你要当长辈,那就让自己这个本家大哥来打。
徐长寿这次是回来送丧,还说了几句道歉的话。
原本小满爷心里再气,面子上也不得不做得大度不跟他计较。
这才半个月没事,徐长寿的贱骨头就要翻天了。
徐长寿被马关抓住动弹不得,只感觉巴掌扇在脸上火辣辣的疼,气得大叫:“徐长庚,你敢打我,我今天要跟你拼了!”
回答他的又是两耳光!
见徐长寿被打得又喊又叫,站在人堆里的徐耀祖终于是想到那是自己爹,急忙上前救人。
可他才冲进人群就被几只手按住,李老实在旁边指挥着人快拿绳子来绑了。
徐耀祖挣扎不得,转头就对徐根生喊:“根生,你还是不是徐茂华的儿子,是不是徐长其的孙子?
你要记住我们才是一家人,你就眼看着自家人被欺负吗?”
王小菊转头就问徐根生:“根生,你家没给他吃饭啊!怎么把他饿得打胡乱说?”
三爷爷徐长寿一通闹,徐根生本来就不愿意出头。从开始说话他就在忍,不让自己蹦起来。
此时扭着脸,手指捏得嘎嘣响,可王小菊一句话就好像往灶里添的一把柴,顿时就炸了:“这一家子就是狗屎,硬贴过来撵不走,天天吃饭没有够。
他……他居然让我娘给我堂客喝母猪尿,你说他还是不是人,是不是人?若不是我爹再三求我别翻脸,我马上就捶死这狗东西!”
能让徐根生这个杠精闭嘴,他爹不知道怎么个求法,可到现在他是再忍不住了。
话一说出来,晾棚下的男男女女顿时哗然。
一个堂爷爷要堂孙媳妇喝猪尿,这是故意收拾人!
当公爹的都不好管儿媳妇生孩子的事,一个隔房爷爷出馊主意……
王小菊气得脸都红了,皮氏天天都念着想要孩子,听到这话说不定真要去喝,自己以后还怎么跟她坐一起喝茶嗑瓜子。
她恶狠狠瞪向徐长寿,这人必须马上撵出去!
…………
雨停了,原本半死不活的庄稼吸饱水汽,又展开枝叶恢复生机。
种粮食真是老天爷赏饭吃,一村人辛苦小半月浇地,比不上这一场雨。
下雨旱情缓解,药坊熬制药水也停止,徐根庆他们终于可以休假两天。
小满爷他们又开始修房子,前一天的事已经风平浪静。
按照之前蚊香作坊建立时村民的约定,谁家泄密就要从作坊驱出。
但这次吴家父子是偷溜进去的,徐长明被牵连就只罚了一月。
还是因为吴家父子刚进作坊就被大香发现,蚊香秘密没有泄露出去,这才让徐长明家逃过一劫。
而扎人的大香受到奖励,那就是徐长明家交出五十文钱和五十枚鸡蛋给两个女娃买布改善伙食。
谭氏知道自家女儿动手伤人,又气又怕,偷摸着连连告诫她别跟人吵架,多忍多让,说急了又想掐她。
换成以前,大香只能听着无法反驳,这次她却顶了嘴道:“娘,我得了钱和蛋,没做错,你再掐我要是被其他婶子看见,你要挨骂!”
谭氏不敢再掐了。
大香香和小香香跟村里妇人吃喝洗澡,要是再有伤马上就会发现。
江枝跟谭氏说过,再无缘无故掐孩子,自己这个主家就要动家法。
这次徐长明不光是少了收入,还被罚掏钱出来,气得够呛,心疼得不行,对吴家父子也没有好脸。
有了吴家父子的教训,村里又有了新的规矩,那就是管好自家亲戚。
该说的才说,能走的地方才走,出错两边都要罚,别连累主家弄得亲戚都做不成。
很快,原本还在村里走亲戚的两户人家当天就走了。
再说吴家父子被马关用棒子打了一顿,然后就送到张军头那里的巡检营押送县衙,可很快就被县衙退回来。
章县令的原话是:小题大做,浪费时间!
宋亭长终于看到徐家村的笑话,还乐呵呵亲自押解吴家父子回来。
江枝不懂这些官场的事,其他人比她还不如,不懂以前送去县衙没事,现在怎么退回。
没办法,二瑞小满都太嫩,还需要学习。
“宋亭长,还请你指点迷津!”江枝把几天前抗旱时收老宋的药水钱乖乖退回。
老宋没收,这五百文钱哪里比得上徐家村对自己的友善,以后再有什么好处能记住自己这个老宋就行。
他指着二瑞和小满道:“你家就有两个官身,这种小贼打了就打了,该罚就罚,不过以后有事还是需要告诉本亭长一声。”
江枝恍然,每一个阶层有每一个阶层的生存法则,自己对这个时代还是了解得不够深。
在现代习惯法治体系独立,这里却是皇权不下县,各镇的管理者就是名士乡绅。
说白了,自己和二瑞小满就是一个独立的管理机构,若夏秀才脑子好,同样可以在统治体系中有一席之地。
民是民,官是官,两者天壤之别,身为一方土霸王,只要不出人命,无人能告发。
难怪基层干部一旦欺男霸女,只手遮天,民众连喊冤的机会都没有。
唉,真是捡狗屎都需要一个师傅指点,要不然得跑空趟。
很快,小满带着马关和村里两人将打得皮开肉绽的吴家父子送回家乡,并跟当地里正一番交涉。
第一,吴家父子以后不许再踏出所在乡镇。
第二,小满亮出自己巡防营的身份,提醒吴家里正村长,吴天力父子是犯了偷窃,要是发现有技艺外泄徐家村就要拿他们是问。
吴家村长保证不会泄密,此事才算了结。
吴家父子处理了,徐长寿一家子却是死活不走。
徐长寿将村里本家的每户都找上门去,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徐家村人,一定要回村居住。
又到徐家祖坟上痛哭流涕,要是江氏不答应,他就一家子死在村里!
第408章
孩子们的工资
徐长寿是不可能留的。
现在无论他如何装疯卖傻,请遍徐家列祖列宗上身也不行,被李老实一盆馊了的隔夜洗脚水就泼跑了。
无儿无女无依靠的外乡人李老实还不满意,特意找了不少活麻杆专门打鬼,这东西比黄荆条子还邪乎,徐长寿愣是不敢再装疯。
二瑞和小满、徐根宝,连带其他几房徐家人全部出动,找了骡车就把他抬上去。
就连徐长寿说要去找嫁出去的三个女儿,江枝都没有答应。
耀祖媳妇不想走,不顾自己是小婶是长辈,跪地拉着皮氏磕头。
说皮氏既然生不出孩子,愿意把自己刚生的小女儿抱养给她,还让已经快七岁的小宝抱着徐根生喊爹。
乱套了,全乱套了,要堂弟喊堂哥为爹,喊堂嫂为娘。
皮氏又气愤又悲哀,跪在地上跟小婶子对拜:“小婶子,你就别让大家都丢人现眼了,我和根生就是没孩子,也不可能领养你家的。”
徐长明黑着脸,对瘫坐地上的徐耀祖道:“这次给你们的粮油米面够吃到秋收,你也是快三十的人了,别懒起一坨,只要把那几亩地种好,也能养活一家四口人。”
毕竟是亲兄弟,这次送走老三,徐家几户人就凑了一些粮食,十几斤苞米白面,半斤油,只要加些菜煮糊糊,够一家子吃到掰苞米打谷子。
当然前提条件是徐耀祖种了苞米水稻,而且这一个月无人管理,庄稼还没有干死。
徐耀祖显然知道自己胡乱种的庄稼是否有收,回去肯定会饿肚子,于是死皮赖脸要粮要钱才愿意走。
连哭带闹折腾了一天,这一家人终于是赶出村去。
二瑞对负责赶车的马关道:“你把人送到他们里正手中才回来,请里正多费心让他家踏实过日子,就说我县衙工房徐二瑞记他一个好!”
马关会意:“东家放心,我把话一定交代得明明白白。”
之前在处理吴家父子时,刚得官身十几天的二瑞小满不懂规则闹了笑话,把犯偷盗罪的吴家父子送去县衙,结果被宋亭长取笑一番才学得其中精髓。
现在二瑞自然要用上这名头,只要当地里正听到县衙官身,就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徐长寿一家人以后在当地是受欺压还是得庇护,也就看马关的这一句话怎么说了。
小满负责处理吴家父子,二瑞负责处理徐长寿一家。
江枝就在村里给孩子们发工资。
雨水缓解了旱情,没有人再来买药水,江枝这才有空给村里那些当农技员的孩子分发跑腿辛苦费。
此时,晾棚下聚着一群孩子,各家的长辈在旁边围观。
比起一天前吴家父子在这里的怄气,现在就是喜气。
“石猴子,你有一百文!”江枝把一串钱放在桌面上,李老实招呼矮小的男孩子过来。
石猴子喜滋滋接过钱,对江枝行礼就站到一边。
在他的身后蹲着一排人:他爹和大伯,两个堂姐姐,还有婶子和娘。
一个个眼巴巴盯着石猴子,还有石猴子手中的钱。
石家兄弟俩没有分家,石老大在管着一大家子的银钱和吃穿。
刚才石老大就过来想拿石猴子的工钱,被江枝直接拒绝:“这钱是孩子挣的,得让孩子自己领。”包括石家傻大姐的工钱也得她自己领。
虽然知道那些钱只能在孩子手中停留很短时间,但劳动所得的荣誉还是该有的。
石猴子领完钱,就是田贵家的田小泉。
这孩子机灵给石猴子出了不少主意,这次挣钱也最多,拿到一百五十文。
田小泉拿过钱,也规规矩矩行礼,还笑嘻嘻道:“江村长,我娘说下午得空去家里吃饭。”
药坊休假,田桃也在家要请师傅吃饭。
江枝点头答应下来,既然是师傅,她就要对田桃多关心教导。
接下来又是林小虎和徐家一个孩子,一人也能拿到几十文。
孩子们都欢欢喜喜,这可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笔钱。
周围家长们无论有没有钱,都要说些相互夸赞羡慕的话。
刘氏和大儿媳妇田氏也在旁边,看着这些孩子都被夸赞,婆媳俩转身回去。
刘氏叹息道:“强娃子不愿意出门,黑子又太小,我们家的比不过别人家的。”
根有媳妇田氏是个吃得亏的老实人,此时也有些受不了:“还是要强娃晚上跟着学几个字。”
徐根有家有两个男孩,这次一个都没有拿到钱。
大儿徐强连夜校都不愿意参加,他懂怎么喷药却只顾自家田地,没有出门去帮别人。
二儿黑子不到十岁,自然无法挣钱。
刘氏原本不在意大孙子念不念书,只想以后跟着徐根宝学了弹花手艺,能挣几个零用钱就行。
可现在看别人家的孩子说话做事周到顺眼,才觉得跟着先生念过书就是不一样。
这两天里,小小徐家村是乱糟糟的一片,有哭有笑,有喜有乐。
两天里凉棚下的闹剧少了一个人,那就是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