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5章

    只是提起以前,他再不计较总归是一个疙瘩,就把话题岔开:“我听江婶子说,你们现在一个一个都能干,会算账会认字,还当管事。”

    徐根生脸都红了,连连摆手:“莫夸我,就是认不得几个字,天天被秀才公点着名字说笨。”

    春凤那边有点尴尬,几年前她被徐大柱送回娘家的全村人都知道,以前自然说什么的都有。

    当时有人说她丢下这个包袱回娘家,又可以好好嫁人,有人说大柱伤着就跑,不是一个好人。

    不过现在无人再说这些话,瞎子都知道谁是大王,再多嘴多言,就是想把脸交给别人扇。

    小满对春凤这个嫂子可是尊敬得很,在村里直接说自家是嫂子当家做主,等成亲后田桃嫁过来才会分开。

    既然是嫂子当家,现在春凤就在挑大梁。

    摆坝坝宴虽然有厨子掌勺,还是需要人切菜打下手。

    春凤就跟谭氏、黄家嫂子几个人在灶台忙着准备饭菜,管着炉灶上的事。

    巧云和小满奶在旁边笑着跟人闲话,那人就是桃儿娘和秦氏几人。

    今天是小满和田桃订亲宴,本来小满该陪好老丈人和丈母娘的。

    可宋亭长他们这一来,小满就得去和他们应酬。

    桃儿娘和田贵却特别开心,大女婿这样有人缘就是好事,连连喊小满不用管自己。

    小满没有父母操持,大柱又腿脚不方便,小满爷和小满奶也年纪大了。

    虽然有二瑞和江枝在办席,但宋亭长他们那边更需要用心。

    田贵和桃儿娘也不讲究太多,就跟李老实徐根宝他们一起借凳子搬桌子,张罗起宴席,全当是自家事。

    秦氏拉着小满奶笑道:“伯娘,大柱现在好了,春凤也在身边,你怎么上次进村怎么不带春凤下来,也不说一声,我们也好早知道跟着高兴。”

    小满奶上次进村还是小满受伤,心急如焚之时根本就没有想这回事,再说春凤自己还不愿意露面,她自然是不能说。

    小满奶笑着道:“山上活多,春凤走不开。”

    桃儿娘岔开话题:“巧云这一胎怀相好,肯定是个儿子。”

    几个人嘻嘻哈哈又夸起巧云来,夸完巧云又说皮氏。

    原来皮氏真的有孕了,天天喊累得慌,觉睡不够,这种热闹场合都没有来。

    秦氏眉开眼笑:“你们是不知道,根生那兔崽子听到媳妇有孕,他欢喜得在地上连翻几个跟头。

    说自己总算晚上可以想耍好久耍好久,不用早早回家睡觉了,再不熬夜受累。”

    听到这些没羞没臊的话,巧云捂脸笑,小满奶道:“那是他娘没管他,从小就话多得非要大人找。”

    徐根生从小就喜欢在别人家耍,尽是大晚上的,要他娘拿着棍子一家一家的找回家。

    秦氏也知道这些,笑着以后还要拿这些事去嘲笑徐根生,以报他们把李老实洞房第二天抬下床的仇。

    这一天,徐家村人来人往,很多都是陌生面孔。

    一些从镇上送东西来的推车,挑子纷纷打听谁家这样大手笔,不光是修了两栋好房子,还要摆流水席?

    当得知是当年摔瘫在床的徐大柱家又兴旺起来,少不得要感叹几句:这家人是走好运了!

    坝坝宴,流水席摆起,土灶台上蒸笼热气腾腾,九大碗蒸菜都是实打实的肉。

    徐根有家的猪被杀了一头,光吃草不长肉,养了一年多还不到两百斤,五花肉做蒸菜,肥而不腻。

    徐家村户户都过来吃席,石猴子把自家姐姐们拘在一张桌,吃得满嘴流油。

    既然是订亲酒席,小满还是抽身过来给老丈人敬酒。

    可才出现就被田贵喊回驿站那边:“我们都是自己人,不在乎这一两杯酒,你还是快去忙你的,我跟你爷和你哥喝酒就是。”

    酒桌上,大柱和小满爷才端上酒就醉了,这样热闹的场面是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第425章

    回

    徐家村热闹了一整天,直到天色渐黑各处客人全部走完,扫地,清洗干净最后碗筷。

    秦氏等帮忙的妇人带着剩下的“折窝子”回家去。

    这种收罗在一起的剩菜有肉有菜,谁家都舍不得丢,一般让附近交好邻居和帮工带走,热上一热就是美餐。

    新宅子里,应酬一天的江枝捶着腿坐下歇着了,巧云给她端一碗白开水过来:“娘,你先喝点水,合香和谭嫂她们整理一下灶台,就可以热水洗漱了!”

    江枝接过凉白开喝了一口:“你要是累了,就带着彩霞去睡吧,二瑞可能还有一会才回来!”

    向德金和吴洪茂他们有公差在身,吃过饭就赶回县城。

    而离得远的人还没有走,现在就住在驿站里,二瑞这个主家还得关照几句才能回来。

    这一天巧云虽然没有干什么活,可她也没歇。

    不是这边喊要什么东西,就是被人拉住无话找话的闲聊,把习惯在山上清静的她累得心慌。

    隔壁小满家就热闹多了,妮妮满院的跑着,一会看自己的房间,一会看爹娘的房间,还是太爷太奶和小叔的房间。

    这里的房间太多了,躲来躲去也好玩,她已经想好明天跟彩霞妹妹怎么跑了。

    两家的新宅子格局一样,均为上下两层,下面是铺着石板的天井,周围廊檐相连的五个房间。

    上面是木楼,同样也是廊道相连的环型房间。

    从天井采光通风,前后门一开就是穿堂风,随时来风去浪,能吹散室内潮气。

    最主要的还是两道门关上,整个宅子就严实如同铁桶,没有其他地方可以翻进来,防盗功能非常好。

    两栋房子之间有侧门相通,要想来去也方便。

    妮妮在廊檐中欢快的跑着,春凤把一些凳子放好,等第二天好归还给各家。

    再把各家送的礼包放进箩筐端进空屋里,里面有布有糖,还有蛋,需要时间慢慢整理。

    小满奶拉住春凤让她坐下:“你也累一天了,那些东西别管,明天后天时间还多!”

    春凤笑笑:“奶,这些东西还是请江婶子和巧云帮忙收拾,明天我跟柱子哥要回山去。

    我们已经下来两天了,山上那么多猪崽,还有那么多鸡和兔子,牵牛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小满此时正好走过来,听到春凤说要回山,急道:“嫂子,现在这房子有你们住的地方,妮妮也该上学堂,你和哥还是搬下来吧!”

    徐大柱撑着小板凳过来:“小满,我跟你嫂子商量了,以后我们经常下山来就是。

    这样好的房子里住着是好,可没办法养猪养鸡,也没我在山上看得远,望得高,心情好。”

    春凤把徐大柱扶起来坐到旁边竹椅上:“小满,我跟你哥虽然走了,妮妮还是要留在山下。

    爷奶以后也住在这里,又有她巧云婶子照顾,妮妮天天都能跟彩霞玩,就不走。”

    才在村里住两晚,她就想念山上,想山上的鸡猪,想空气清新雾气缭绕的早上,虫鸣鸟叫的夜晚。

    想崖上崖下,整个山头可以随便走动,而不是眼前这局促的一方天井。

    再说以后村里有房,自己有事也可以下山来住一晚,更加自在。

    小满奶拍拍春凤的手背,想说什么又摇头:“春凤,你可要记住,这也是你的屋子,以后要常回家来住。”

    第二日,大家吃过饭,春凤洗过衣服晾到楼栏上,又给妮妮交代一番,要她在村里要听隔壁婶子和江奶奶的话,这就准备跟大柱回山上。

    江枝这时候也知道春凤要回山去,不过她同样没有说什么。

    有这次在村里露过面,以后春凤可以随意走动。

    二瑞牵过老骡子,徐大柱攀着旁边木柱站起来,再趴伏在骡子背上,旁人帮他放好腿,整个人就稳稳坐在骡背上。

    “爷、奶,你们别担心我,安心跟着小满在村里享福,我跟春凤过几天就来看你们。”坐在骡背上的徐大柱精神抖擞,笑着跟小满爷奶告别。

    大清早小满爷就抽上烟,听到大孙子的话点点头:“这路是你自己选的,你们两个喜欢住在山上就住吧!

    这天下还不太平,以后村里的粮食还是送到山上来,有你们守着也放心。”

    晨曦里各家都准备出门干活,见徐大柱又要回山都围过来,徐根有扛着锄头问道:“大柱,你在村里多住几天再走!”

    他看大柱行动不便,还想着来一趟得住几天,没想到就住两晚。

    徐大柱笑着道:“山上养着鸡猪,放不得,以后随时可以下山来耍。”

    李老实胡乱套着鞋急匆匆过来:“怎么的要走?我给你牵骡子,走过那段窄路再回来。”

    上山的路上有一段不好走,李老实早就有经验。

    “不了,李叔,春凤知道怎么赶骡子,你快回去秦婶子做好饭在等你吃呢!”

    一提秦氏,李老实就嘿嘿笑着站住脚,今天早上秦氏做的是面疙瘩稀饭,他喜欢。

    于是,脾气温顺的老骡子驮着大柱慢慢往山间小道而去,各自选择各自的生活方式!

    …………

    徐家村在热闹一天后,重新归为平静,蚊香作坊已经处于停工阶段。

    只等客户取走最后一批货,就可以对各家进行年终结转,大家也就有钱给家里添置东西。

    徐家村人信心满满,今年做蚊香时间太短,几个客商已经给明年下了订单,明年暖和一点就要开工。

    二瑞和小满搬着各家借的桌椅送还给主家,江枝也一套碗碟送去夏秀才家。

    夏秀才昨天帮忙写礼单可是累坏了,就连坐席都没有坐上,还是最后跟主家一起吃的饭。

    江枝到时,秀才娘子还在绣棚边绣花,夏母接过碗碟,笑着道:“昨天我都没有来帮你忙。”

    昨天夏母没有来帮忙,她在家里照顾秀才娘子。

    因为秀才娘子也有孕了,而且已经三个月,还是传出皮氏怀孕消息,夏母才说出秀才娘子有孕的事。

    江枝可开心坏了。

    自己当上村长,这个村的女人们就一个接一个的怀孕,自己就跟送子娘娘一样。

    不过想想这也正常,这一年多时间里大家解决温饱,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男男女女心情愉快,晚上做点喜欢做的事,生孩子也就顺理成章。

    第429章

    孩子们

    现在秀才娘子有孕,夏母最是开心。

    章县令在年初时对夏秀才当众呵斥,让他醍醐灌顶。

    又让县衙登记上他的秀才功名,又还免去夏家税赋。

    夏秀才这大半年里情绪就好多了,热衷于教学,徐根生老是不识字也要被点名批评。

    虽然偶尔还要做出风地吟诗的举动,也是读书人歌以咏志的表现。

    生孩子是喜事,流产不一定是坏事。

    在石猴子卖家里柴禾堆时,他的婶子就大了肚子,也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肚子小了。

    大夏天里生下一个死胎,被石老大用草包裹住捆成草把,直接挂在村人平时要走的路边树上。

    还是村里人看见那“东西”才知道石家生下死孩子,顿时满村女人都吓得不轻。

    这本来也是巴郡个别地方的远古习俗,夭折的婴孩怨气冲天,需要挂在树上让行人看见,这样才能让孩子尽快转世投胎。

    可石家这样悄无声息的生孩子,就把人吓到了。

    别人家有孩子江枝会高兴,可他家的情况不适合再生孩子了。

    按照村里规矩,每一个产妇有一只鸡,石家也有,而且还能连吃三个月。

    跟鸡一同送去有米面,还有江枝让田贵帮忙挖的草药,叮嘱石家让产妇每个月吃上一碗加药的鸡汤才能养好身体。

    只是这药是悄悄送的,没有让村里其他人知道,更没有告诉石家人真正用意。

    在夏家,江枝还了碗碟,随口问夏秀才和夏元怎么不在家。

    夏母道:“他带着夏元去镇上了,昨天宋亭长邀他会诗!”

    “啊,会诗?”江枝恍然大悟。

    现在的夏秀才精神状态开始恢复,人际交往也在慢慢恢复。

    梨花镇上三个秀才虽然当了地主老财偶尔也会舞文弄墨,老宋这就开始带疯子哥去。

    这可是好事,只要别刺激疯子哥,江枝还是很乐意看见夏秀才多交往人脉:“夏嫂嫂,什么时候夏秀才回来,你告诉他一声,我有事找他商量。家里事多,我就先回去了!”

    夏母答应:“好,等他回来就让他到你家。”

    现在江枝住在自己家,要说什么事也方便。

    回到新宅,二瑞归还东西,巧云带着谭氏、合香在整理宋亭长他们送的礼盒。

    妮妮已经跑过来了,正跟彩霞坐在大门里的敞厅里,一人一个糕点的吃着。

    王小菊的儿子徐磊子躲在大门边的门柱后,歪着脑袋眼巴巴往里望。

    这孩子还不满六岁,比妮妮小一些,可是胆小爱哭,还挑食动不动就生病,可把王小菊气得够呛。

    江枝走过去摸摸磊子脑袋:“磊子,进去跟妮妮她们玩吧!”

    磊子摇摇头,转身就跑了。

    没一会,就看见王小菊一手端着一个点心盒,一手拎着跑掉的磊子,气冲冲的过来。

    一见到江枝就叫屈:“婶子,你看这孩子有啥出息,他说看见妮妮和彩霞在吃糕,他也想吃,可又不敢进门,非得让我把家里的点心送来一起吃。”

    看到王小菊被这软弱儿子急得脸红,江枝都无语了,这孩子……还真不像王小菊!

    “小菊,以后让磊子经常来家里玩吧!妮妮和彩霞也多一个玩伴!”巧云过来,笑眯眯牵着徐磊子让他进院去。

    彩霞也跑过来拉他:“哥哥,吃糖糕!”

    妮妮撇嘴:“他刚刚哭过,哭笼包!”她看不起这个比自己小半岁的堂弟。

    “哇!”徐磊子又哭了!

    王小菊气得扬起巴掌就想打:“你这个没出息的,妮姐一句话你都要哭。”

    江枝把她拦住:“孩子体弱气虚就爱哭,你打又不起作用,多跑跑跳跳能吃饭了,自然就不多哭。”

    磊子还是被巧云带过去,很快就跟妮妮彩霞玩在一起。

    王小菊有些尴尬:“婶子,磊子以后恐怕经常要过来了!”

    江枝笑道:“来就来吧,又不需要我喂饭,反正我家就几个孩子,以后上学堂也能一起。”

    听到学堂,王小句菊眼睛顿时一亮:“婶子,真要开一个学堂?”

    江枝点点头,却道:“现在还不能确定,还需要跟大家商量一下,毕竟要学堂就先要单独教室,这都可以修建的。”

    徐家村的夜校多少是不正规的,就晚上聚在一起一小会。

    夏秀才有时是闲聊些风土,有时教算术,大多时候只是讲解一两个字,距离真正的文化教育还差得远。

    现在村里孩子大大小小已经二十多个,有的好学天天来,有的不喜欢学习就不参加,江枝就想可以办班了。

    按每个学习进度,分出一年级、二年级,教的内容也可以加深一点。

    不过,这还只是自己的想法,还需要跟夏秀才商量一下。

    毕竟以后一校多年级只有一个老师,需要是他独扛,万一疯子哥受不了怎么办。

    王小菊是一个没有事干就要找事的主。

    虽然作坊才停工几天,她这个主管就感觉闲得浑身没劲,此时听到要修什么教室办学堂,立即缠着江枝不走,非要弄明白是什么意思。

    江枝如今经常在县衙里走动,说什么别人都信,说不定这就是县令要求办的。

    于是江枝一边干活,一边给敞厅中的几人说那些大城市里学堂是怎么办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