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锦城府是文化经济中心,这里的人消息也广,人人都听过天腾军骁勇善战,万没有想到会是自家人。他们高兴,聂繁天却并不激动,只对堂中几十个聂家人道:“之前不想麻烦各位,所以就没有说明身份,此时有军服在身,不方便行礼,还望见谅!”
堂中众人面面相觑,这些都是聂繁天的舅姨和兄弟姐妹,可他连喊都不喊一声。
见到亲外公外婆,也只是一句“老爷子”“太婆”。
江枝心里却大大舒了一口气,男主的亲人不好当,这样生份着反而是好事,只要彼此心里知道就行,毕竟以前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想亲近也尴尬。
不过这小小的不美满很快就过去了,聂家长辈带着聂繁天去摆放牌位的地方给各位祖宗上香,也要给亲娘聂氏上香。
在这之前,聂繁天脱下了身上军服,换上聂家准备的素衣以表孝心。
等聂繁天一走,聂家其他人立即围着江枝这边,七嘴八舌打听聂繁天的事。
秦氏和李老实也跟着过来了,一向彪悍话多的秦氏此时成了老实人。
每说一句话先要看李老实的眼色,让说才说,不让说就闭嘴傻笑。
有小满这几天在聂家出入,聂家人早已经知道小天在徐家村长大的方方面面。
知道虽然是乡下,但小天受着徐家长辈的偏爱,比徐家真正的孙子还要好过些。
又在知道秦氏曾经给没奶吃的小天哺乳过,聂家给秦氏封了一个红包,感谢她施乳之恩。
这让秦氏不免把聂繁天小时候的调皮捣蛋事说上一两件,顿时堂中所有人都笑声不断,聂家一片喜庆欢乐。
等到聂繁天从后堂祭拜出来,家宴就开始了,这一顿饭吃两个时辰,聂繁天也渐渐融入这个大家族中。
江枝就要回徐家村去,聂家送了一辆车,又雇了两个镖师。
聂繁天专门送到城外:“小满,你不如留下吧,跟我军中建功立业!”
之前聂繁天就对小满说过随他入伍,小满没有答应,此时临别,他忍不住又问了一遍。
小满骑在马上笑道:“天哥,我要照顾爷奶,还有哥嫂妮妮,桃儿也跟我定亲了,就不再出去。倒是你以后升官发达,也要记得我才是。”
聂繁天捶他一下:“瞧你这点出息,好吧,你是我生死兄弟,当然要记得你。”
江枝把自己一直带着的药袋拿出来了。
这是巧云给她准备的,担心出门在外生病受伤,就把家里的各种药都备着。
“小天,这里面有一些药片还有冲剂,若是伤风感冒、腹泻都可以用。
还有酒精,效果比军中洗伤口的烈酒好,用后少化脓发烧。这是脱脂棉和纱布,都是蒸煮过的,比白布方便……”
江枝把自己简易急救包一一给聂繁天看。
聂繁天对这些东西仔细反复问过,知道之前的军中发烧腹泻药片就出自青泉湾药坊,立即把珍贵的急救包收好。
他厮杀疆场,清楚这个急救包的重要。
腊月二十四,江枝终于踏上返程,直奔徐家村。
重新回到她自己的世界,就再也没有男主这个隐患了!
第452章
徐家村的第三个团年饭
回程的路同样的远,而且还雨雪交加,可江枝感觉比来时快多了。
所有人都是归心似箭,李老实和小满他们四人轮流赶车。
每天早早动身出发,天黑还要赶一阵路才宿下,终于在大年二十九的晚上悄悄进村。
看到自己的四水堂,江枝只感觉浑身酸软得连下车的力气都没有,还是二瑞将她背进屋去。
谭氏马上端来热菜热饭,再是烧热水泡脚,就连被窝都烘到暖烘烘的,江枝在二瑞巧云的伺候下好好休息。
小满跟着在这边吃饭洗漱过才回自己房里,因为小满爷和小满奶不在家。
现在老云崖养着家禽需要每天管理,还有佩奇它们也让大柱春凤丢不下,小满爷奶就带着孩子陪大孙子夫妻上山过年去了。
第二日一早,送人的两个镖师完成任务返回锦城去。
小满到田家报了一个平安,送上一些从锦城带的东西,立即回山跟爷奶一家人团聚。
这一年大年三十,江枝没有管家里事,因为巧云和二瑞已经把一切安排妥当。
该煮的、该洗的,家里各种菜肉鱼一应俱全。
过年了,药坊停工,黄家四口到四水堂过年,就连在徐根庆家的大香小香也回来了。
黄家嫂子、谭氏带着合香和三个女儿在灶间忙碌,二瑞和黄家小子在杀鱼。
江枝回来的消息第二天全村都知道了。
王小菊刘氏纷纷登门,四水堂热闹了大半天,问东问西,直到四处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才各自回家去。
巧云和彩霞坐在火塘边,看江枝打开王木匠早已经送来的小木盒子,给每个人分派礼物。
这次去锦城,聂家除给了五百两银票,家里女眷还送了一些东西。
有两匣各色布绒绢花,一匣考究的紫竹簪,一匣绘着城里时兴绣花样子的彩纸,比拇指大点的成套把玩小瓷件,还有一些小小银铃,这些东西虽然只值几两银子,但贵在精致。
还有一大包点心干果,都是锦城特色吃食。
那五百两银票已经转手交给聂繁天,这些小东西江枝很喜欢就全部留下了。
此时她就把每一个木盒都放上两朵绒花,再装上点心干果,只等吃团年饭时就交给众人。
巧云拿着那些绒花喜欢得不行,给彩霞戴一朵在小毛辫上,笑着道:“娘,这些锦城的绒花真好看!锦城街是什么样的,小天的外公家对他好不好?”
她对传说中的的锦城府很好奇,对小天的家人更好奇。
江枝笑道:“自然会好的!”
自己可以不需要聂繁天社会地位,聂家需要。
聂家都是聪明人,之前认错孩子是被老仆马干娘和杜宝林给骗了,这次一定不会再错。
这个从天而降的后辈可以让聂家拔高一个阶层,他们会倾尽所有去扶持。
饭菜全部摆上桌,冷盘热碗很是丰富,哪怕江枝在锦城吃的东西够精致,还是喜欢这些乡土味道。
除去黄家,马关也带着家人来团年了。
人多,分了大小两桌,二瑞对黄家马家在自家帮工表示感谢!
黄家和马家是江枝雇来的长工,不是一般奴仆。
在农家,每一个地主富户都会在年底请家里长工一起团年,以表诚意。
原因很简单,这些长工就是家里干活的牛马,就是公司里的骨干员工,聪明老板都会大方对待。
一顿饭而已,只要员工好好干,老板就能给自己买车。
吃了饭,江枝再把各家礼包和节钱发下去,两家人这才喜滋滋告辞。
徐根庆家里气氛有点尴尬,李老实第一次在秦氏家里团年。
今天没有大小香,是莲花和徐根庆下厨做的饭。
秦氏抱着孙女南南逗乐着:“半个多月没有看到奶奶,你还认识不?”
小孩子过三月就不愿意再睡觉,随时都要抱着东看西看,对秦氏的话也回应一个口水泡。
李老实坐在对面拘谨道:“你这时候腰不酸了?”
出门就是苦差事,江枝赶路软得跟面条一样。
秦氏腰不好,坐了几天车颠得稍微一动就唉呀妈呀的叫,可这时候抱着小奶娃就不叫疼了。
秦氏听李老实提醒,笑道:“只要回来就不累了,哎呀,以后打死都不出门,真是累啊!”
徐根庆端着大盆炖鸡过来,莲花也把几个炒菜酒摆上,好奇道:“娘,李叔,小天家是啥样的?”
这是大家都关心的事,李老实被点名,挪一下屁股认真道:“聂家、还不错,是商户。”
秦氏不满打断李老实的话:“给他们说那么多干啥,直接给他们看就是。
莲花,你去把我带过来的布包打开。”
昨天晚上太迟,秦氏没有把东西拿出来。
有婆婆发话,莲花赶紧把秦氏的包拿过去了。
此时几个人饭也不急着吃了,秦氏打开自己的包袱,从里面拿出一个小木盒。
里面自然也是聂家送的绒花,秦氏喜滋滋拿出一副银镯子和两枝银簪:“这是聂家二房老夫人,三房老夫人送的。”
说着又抠出一枚银锭:“这是聂老夫人送的五两银子。”
她说自己奶过聂繁天,聂家就给她封了红包。
看着五两银子和银簪、银镯子,可把她后悔死了,走在回来的路上还念念不忘:“早知道聂家这样大方,我就说自己还给小天刮过屁股把过尿。”
可把江枝气得骂她眼皮浅,真那样说,就连这钱也保不住,聂繁天说不定一脚就踹来。
此时秦氏自然不说自己还不满意,只拿了那付银镯子戴在莲花手腕:“这可是我这个婆婆挣的,以后你要孝敬我!”
莲花知道自己婆婆没什么心眼,笑着道:“我以后肯定要孝敬你的。”
秦氏又把那五两银子给徐根庆:“这钱也给你,莲花孩子也生了,地里的庄稼你们自己安排着,以后我就不再给你们干活。
你李叔穷,以后我干活挣的钱得自己用,你李叔的工分也要留着,不再补贴你们了。”
秦氏跟李老实成亲后,干活做事都在家里,用的钱和工分却是李老实的。
此时一说,显然是要跟儿子真正的分家了。
莲花看着徐根庆,徐根庆看着桌上的菜,两人都没有说话。
秦氏才不管儿子儿媳妇怎么想,把筷子往李老实手中一塞:“吃饭,这过年就得吃鸡,明年我们也修一个鸡圈养鸡。”
李老实又惊又喜,赶紧应声:“好,明年我们也养鸡!”
第453章
章县令二次视察徐家村
老云崖山上,突然赶回来的小满让全家开心不已。
徐大柱撑着双拐道:“还以为你会留在锦城府过年,小天的事办得咋样了?”
忙着杀鸡的小满爷也道:“这次小天回来,看起来比以前懂事,对你婶子也客气,真是出门才学得聪明。”
小满自然是把聂家的事说了,在说到徐小兰和杜宝林勾搭气死聂氏,还交换孩子时,听得一家人又气又心疼。
小满奶摇头叹息:“唉,小天是个可怜的,想二瑞爷奶一辈子也是老实人,可就偏爱小兰,终于是宠出事了。还是老话说的好,穷家养娇儿要出事!”
说罢又跟小满爷开始絮叨村里那些早已经去世的人。
小满不再提以前。
江婶子说过,人要往前看,别老盯着离开的人和走过的路不放,那是浪费时间。
除去从锦城府带的一些点心,小满取出十两银子给春凤:“嫂子,这是聂家给我的,你帮我存起来。”
他的钱都是春凤在管。
之前修房时,兄弟俩所有钱都投在村里的房子上。
可徐大柱夫妻又不进村住,小满就说以后要把哥嫂贴补的钱还上。
其实,聂家给了小满一百两银子,小满听到聂繁天在军中花费颇大,就把银票借给聂繁天,事后才告诉江枝。
江枝没有怪他自作主张穷大方,只说暂时别告诉家里,百两银子太多了,不是谁都能承受百两银子随便借人。
要想人前当人,就要人后当狗,哪怕男主开挂也是需要银钱撑腰的。
自己把那五百两银票交给聂繁天时,已经看出他的窘态,哪怕心里想不要,手还是收下了。
把百两银子借人,小满就从江婶子这里借了十两给了家里,以后再想办法补上窟窿。
这钱就当聂繁天给的,免得家里人问起自己挨了一刀,聂家有没有赔些汤药钱时不好回答。
此时见聂家给十两,小满爷他们就满足了,其他没有多想,只要小满顺利回来就好。
一家人就在山上过了年。
和去年相比虽然走了二瑞一家,也少了李老实,但初二时,田贵和田桃不怕山路湿滑就上山来拜年了,比二瑞还早上一会,也是热闹。
这次过节,佩奇虽然没有等到江枝回山,但依然吃完一大盆糊糊,一点不影响它在温暖木屋里舒服睡觉的心情。
唉,孩子大了,不黏人!
大年三十一过就是新的一年,按照之前约定,正月十五各村就要派人来学习。
可因为今年雨水多,从腊月二十开始,淅淅沥沥一直下到正月初五没有停。
又冷又湿,到处泥泞难以下脚,如果到正月十五还有雨,学习班就需要推迟到二月中旬,到时候正好学肥球育苗技术。
正月初五,那些大学生还没有来,章县令却先提前来了。
对这个“高官爷”,徐家村的人印象深刻。
一看到他高高个子在村里走动,皮氏就躲进屋里,生怕县令老爷要到自家吃饭。
去年章县令只看到徐家村二十栋土墙房就感觉新奇,今年徐家村又有变化了。
村里铺了一段石子路,虽然雨水湿漉,这石子路走起来却没有泥,只是铺得短,只有一小段。
就跟县衙前面那条街一样,也只有一段石板路。
“江村长,你们怎么舍得费这样多的劳力铺路?”章县令问,贪图享乐鱼肉百姓可不好!
江枝看一眼在旁边捧着小本本准备记录的书吏,笑着道:“这事还得感谢宋亭长。
去年服徭役是清理河道漕泥,宋亭长允许我们村在每天服役时把这些石子带回来,大家辛苦铺成这条路,图的就是走路不粘泥。”
章县令很满意:“宋俊衡这次徭役做得很好,几个镇里梨花镇第一。”
他经过梨花镇时已经去看过,清理干净的河道现在正蓄水,想来夏天时能更抗旱,宋俊衡这个亭长可以当得表扬。
此时见徐家村能把那些卵石利用起来妆点田园,衬着道边青绿麦苗和规整有序的菜园,还有那些整洁的竹林土屋篱笆,章县令忍不住想赋文一篇。
如今有人要来学习,道边这些菜地和房屋篱笆都是特意安排的颜面,好看自不必说了,夏秀才的竹篱墙被刷白后,他自己还用墨汁绘了兰花,更是上逼格。
烟雨蒙蒙,竹篱青瓦,兰草浓淡,只要看见的人都要脚步慢上一分,生怕惊了在里面装疯之仙人。
此时章县令想作诗,江枝可没有站在凄风冷雨里倾听的习惯,赶紧道:“县尊可以再看看我们的作坊,那里也铺着卵石。”
蚊香作坊是四月才开始建的,章县令还没有见过。
此时作坊还没有开工,草棚子空荡荡的只有十张石台和竹筒,很是简陋,他也看不出一个所以然。
不过地面是村民用河滩卵石铺成,平整光洁。
卵石精心挑选过,大小一致,踩起来比外面道路更舒服。
还有外面的水渠水沟。
沟就是一般的土沟,但沟沿用拳头大的卵石砌成,一切看起来都是整洁,干净利落。
章县令自是见过世面的,早习惯那些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的庭院山水,徐家村这点小把戏他也看出来了。
这里的田地土房跟其他村不一样,就是把各处往舒服建,往美的修。
几十户人家入眼能看见的茅坑都用草帘遮着,而鸡圈和乱七八糟的柴堆全部搬走,一般农户人家谁会讲究那么多,显然是刻意为之。
江村长是女性,平时打理家习惯了,对这些细节有要求很正常,章县令这样想。
其实他想错了,这不是江枝要求的,至少不是现在大家勉强才解决温饱,就强行装逼要大家不能这、不能那。
这是徐长明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