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秦之恒看的面红耳赤,赶紧转开眼。于悠自从那天洗澡用了个面膜后,发现她带的化妆品和护肤品也是可以自动补货的。
这阵子疯狂给自已各种涂抹。
别说,这皮肤年轻,好吸收,竟是渐渐显出几分自已现代的样子来。
自已在现代不说校花,怎么说也是个系花,颜值还是挺抗打的。
不过她在现代时候有点不婚主义的思想。觉得婚姻会给女人带来不少拖累,尤其是事业上。才一直不处对象。
不过穿来后,于悠突然觉得自已这日子貌似也不错。
现代很多女人本身能力也不差,结婚生子后,没老人给带孩子,又不放心请保姆,自已直接被孩子拴住。
可自已这婆婆却是任劳任怨带孩子,还很心疼她。倒是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于悠欢喜的睡了,丝毫不知道旁边的秦之恒很久才平复下来。
老于家。
刘美丽最近几天的日子并不好过。刘太平挨批,刘家名声一下臭了,刘淑珍最近对她的态度明显变差了。
这不,一大家子的碗筷,全丢给她来洗。她得提升自已在这个家的地位才行。
想到自已娘家人说的话,转了转眼珠子说道。
“奶,我听我妈说,二叔自打分了家可好过了。那厨房里白米白面可是不老少呢。”
王翠花啐道:“就凭着那两口子和那两个快入土的,还白米白面呢。吃糠咽菜还差不多。”
刘美丽急着解释:“我娘家不是来村里接于柔吗?亲眼看到的,真真的!”
刘淑珍听儿媳妇说老二家有大米白面,别说王翠花了,她心里也不服气。
好东西就应该是自家的!
刘淑珍说道:“老二两口子有好东西不该先孝敬娘吗?再说,凭着他们那点工分,这东西哪里来的?指定来路不正。”
张素花不明白刘淑珍的算计,反问道:“二嫂不是和咱分家了吗?不给咱家也正常。”
杨梅红暗暗翻了个白眼儿。
“三嫂,不是我说你,二哥再怎么分,那也是咱妈的孩子。当儿子的孝敬妈不是应该的吗?”
王翠花觉得有理,只想着把大米白面全都搬到自家来。
叫上几个儿媳妇和孙媳妇。
“走,你们跟我去老二家一趟。老老实实把好东西交出来么,我还认他这个儿子。”
“不交的话,我就告他!”
第28章
上门抢米面
于卫民家也是刚吃完午饭,一家人都在院子里。
祖爷祖奶两人在院子里晒太阳,曹秀在帮于柔整理柳条。于卫民带着于远在刷碗。
刘淑珍见状说话讽刺。
“哎呦,怎么是二弟在刷碗?曹秀,不是嫂子说你,你也太没当人媳妇的样子了。”
曹秀扔下柳条,笑了笑。
“当人媳妇啥样?跟你似的,给你男人当牛做马?我男人知道心疼媳妇,你羡慕不来!”
刘淑珍被这话堵的心口疼。
王翠花不耐烦她们打嘴仗。
“老二,把你家的白米白面拿出来。谁家有好吃的不是孝敬给爹妈,你可倒好,还让我上门来要。”
祖奶气到:“王翠花,你也是我儿媳妇,怎么没见你把好吃的孝敬给我呢?”
王翠花当然不承认。
“妈,我那一大家子都折腾不过来了。孩子们都在长身体,可不得紧着他们嘛!”
祖爷道:“分家时候你和铁柱可是把我们老两口甩给卫民了。现在还来找卫民要什么东西。”
王翠花年轻时候就想着法的占公婆便宜,现在占于卫民便宜,丝毫不觉得不好意思。
“爸,你这话就不对了。咋分,不也是从我肚皮里出来的吗?”
“我当初生他的时候,可是受了罪了的。怎么,如今吃他两口东西不应该?”
曹秀讥笑道:“妈,我看您挺精的,觉得别人都傻是吧!还真当别人愿意从你肚子里出来似的。”
“分家时候村长可是见证了的,白纸黑字写的清楚。我们就还不给了,谁也说不出什么。”
王翠花很是恼火:“你们哪来的钱买米买面?不给,不给我就去举报你们投机倒把!”
曹秀气笑了,原来搁这儿等着呢。
做绿豆糕卖去供销社的事儿,村里除了几个领导,知道的人并不多。
王翠花想当然的认为这些东西来路不正。
于卫民说道:“愿意举报就举报去吧。不光今天这粮你们拿不走,以后就是一根鸡毛你们也别想惦记!”
王翠花道:“行,你不孝是吧?那就别怪我这当妈的狠心!美丽,去,去告诉村里,这里有人偷集体财产!”
刘美丽答应一声就去了。他们刘家名声不好听,二叔家也休想好。
王翠花几个站在大门口,等着看于卫民一家子的被抓。于卫民一家子该干啥干啥,完全没受到影响。
不一会儿,七八个管治安的村民一窝蜂跟着刘美丽冲了进来。
队长是村里的青年赵传家,进门就嚷嚷道。
“谁,谁偷集体财产?”
刘美丽指着于卫民和曹秀说道:“就是他们两口子。”
赵传家有点蒙,怎么还自家人举报自家人?
“卫民叔、婶子,这,这是咋回事啊?”家里人闹矛盾,叫他们来算个啥。
于卫民说道:“传家,你卫民叔我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你好好问问她们,我们是怎么偷集体财产的。”
刘美丽指着厨房,大声指认道。
“他们家有大米,还有白面!分家时候可是一分钱没分给他们,这些东西怎么来的?肯定是投的!”
王翠花说道:“老二,你可想清楚了。要是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于卫民没理她,反而继续问赵传家。
“那我要是能说出这些东西咋来的,这污蔑我们的人,不能不罚吧?”
赵传家挠挠头:“叔,这污蔑,您,您说咋罚?”
“我们家也经不住这老于家三番五次的折腾。这样吧,这事儿要是老于家污蔑,就让她们在大喇叭里说清楚,以后和我们家划清界限。”
这要求不过分,赵传家望着王翠花问道:“王奶奶,您看呢?你们确定要继续举报吗?”
王翠花看于卫民油盐不进,不管不顾道:“举报,举报!”
祖奶气的直捶胸口:“家门不幸啊!我们于家怎么生了铁柱这么个不孝的,还娶了你这么个白眼狼!”
曹秀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们家有钱,是因为我做的绿豆糕被供销社看中了。家里这才有了进项。”
“这事儿村长、书记和大队长可都知道。这绿豆还是从村里粮库里买的。这事儿可是实打实的。”
赵传家一听,马上叫了人去问几个村领导,很快被证实。
于卫民冷冷道:“传家,你带他们去村里大喇叭广播吧,叔和婶子就不跟着了。”
老于家人没想到事情是这样的,如今这曹秀能赚钱了,成了个摇钱树。王翠花心里后悔极了,想反悔。
于卫民却是将人都轰了出去,一把关了大门。
不多时,村里大喇叭就响了起来。村里人尽皆知。
刘美丽回去就被抽了一顿,老于家的人被臊的很多天没敢出门。
于悠听见大喇叭的声音,才知道出了啥事儿。
“妈,这老于家也忒不要脸了。”
曹秀说道:“这样也好,和那家人生分也没人再说啥了。村里人知道咱家有个进项,咱再添置东西也方便。”
于悠又对她爸说:“爸,这天越来越冷了,咱咋过冬啊,炉子是好买,但这煤球不好买,是不是得盘火炕?”
于卫民发愁到:“这火炕你爸我也不会啊!”
于悠灵机一动:“爸,周叔不是建筑工程师吗,要不咱去问问他?”
父女俩赶紧去问周兴安。虽然是火炕这样的小工程,周兴安却很重视,来回设计,改了又改。
于卫民干脆聚集了四家男人一起干活儿。脱土坯、垒炕。
期间秦之恒有天半夜竟然弄来了两麻袋棉花和两口大铁锅。可把于悠高兴坏了。女人们又开始做棉衣棉鞋。
曹秀和于悠每天忙活俩小时就能出二十斤绿豆糕。
时间充裕了起来,两人没事儿就往城里跑,除了买些不要票的东西,小仓鼠一样从空间往外面倒腾吃食。
第一场雪飘下来的时候,老宅、秦家、周家和郑家都烧起了火炕。
火炕经过周兴安和秦之栋的改良,比别人家的更热,保温效果更强。
让人宅在家里都不想出门。
下雪后,路不好走,黑市也就不开了,秦之恒便也开始在家里猫冬。
一个来月的时间,于悠也换了一个人一般。
皮肤白皙起来,身上涨了点肉,身材曲线也好看起来。脸上总是带着笑,一双灵动的大眼看人的时候忽闪忽闪的。
于悠把纸包里最后一点药粉用热水冲开,对秦伟说道:“爸,吃完这顿药就不吃了吧。病好了就行了,这种消炎药吃多了不好。”
第29章
喜欢上了
秦伟端过药碗,点点头,感慨道:“没想到,我还有治好的一天。”
秦伟本来都做好了死的准备了,却没想到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以前难受的时候胸口就像压了块儿大石头,一天好觉都睡不了。
可现在,呼吸顺畅,重新身强体壮起来。
王月荣拉过儿媳妇的手,轻轻拍了拍:“还有我这眼睛,多少日子又干又疼,看不清东西。”
“本来都以为得瞎了,现在全好了,干啥都行了。多亏了咱这儿媳妇。”
秦之恒发现这些日子自已有点不正常。他总是不由自主地关注于悠。
就像现在,于悠穿着一身崭新的深蓝色棉袄,俏生生地立在炕前,他觉得自已的心扑腾扑腾跳的厉害。
他不傻,相反很了解自已。他知道,自已喜欢上了这个女人。
于悠乐呵呵的聊着天,自然没发现角落里的男人,看着她的眼神明明灭灭。
“我爸自留地种的早几天,好多菜现在都能吃了。我一会儿过去摘点韭菜,咱们包饺子吃。”
听到吃饺子,秦之栋来了精神。
“嫂子,包肉馅儿的吗?”秦之栋瞪圆了眼睛,声音里满是雀跃。
于悠扬起笑容。
“咱包猪肉韭菜鸡蛋的,再包上点红糖的。妈,你先和面,之雅炒点鸡蛋。我去割韭菜。”
说着就转身往外走。想到不用再只吃白菜、萝卜、土豆了。脚步也有几分急。
秦之恒想了想,跟在了于悠后面。
郑明朗踩在雪地上,心里有点急切。他很久没有联系上家里人了。
这次借着出任务路过,请了一天假,赶过来看看家里人。
他对村里的路不熟悉,走向迎面而来的女人。
“同志,请问牛棚怎么走?”
于悠抬起头,巴掌大的白净小脸被冷风吹出几丝红晕,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好奇的打量他。
像林间的小兔,莫名让人心情好了几分。
于悠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年代的军人,绿色的军装穿在这人身上显得身姿挺拔。
“你找谁?”
连声音也很甜。
“这里有没有住着一家姓郑的?”
“郑家?你是郑明朗?”于悠猜测道。
郑明朗问道:“你知道我?”
于悠笑了笑,热情解释。
“我和郑爷爷他们是邻居。唐岚婶子经常念叨你呢。你能来,他们不知道多开心,走,我带你过去!”
于悠决定把人送过去,再回来摘韭菜。
不远处,追着于悠出门的秦之恒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身形如松的军人,娇小热情的女人。站在一起,很是登对,却又,十分碍眼!
看着于悠连韭菜都不摘了,跟那个男人一起走了。
秦之恒脚步顿了顿。转身回去了。
现在的于悠,真的愿意留在秦家这样穷困,翻不了身的人家吗?
秦之恒第一次对自已产生了怀疑。
“就是这家,你自已进去吧,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于悠把郑明朗带到郑家院门前,摆摆手,转身就去娘家摘韭菜了。
她最怕冷了,赶紧摘完,回家暖和暖和。
郑明朗看着她窈窕的背影,想着一会儿问问家里人这是哪家的闺女。
他也到了结婚的年纪了,部队里的领导也关心过好几次了。
老宅的自留地里,二十个暖棚里的蔬菜都先后长了起来,看着喜人极了。
“爸,先前也没注意,您种了这么多品种?”
粗略的算一下,二十个暖棚,有芹菜、香菜、韭菜、菠菜、生菜、小香葱、蒜苗、蒜黄和辣椒。
成熟期不一样,有些长得快的,都能吃了,有些还得等等。
于卫民自豪的说:“我空间里还有很多种子呢,不过怕别人起疑心,只拿了些北方常见的品种。”
曹秀夸奖于卫民道:“先前你开那种子公司,我和闺女却是从没看你亲自种过地。”
“没想到还真成了,你真是太有本事了,这么多,咱一冬天也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