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4章

    “二姐,这是玩具?”

    “对啊,过后拿出去和小伙伴们一起玩。”

    于远从没拥有过玩具,十分珍惜的捧在手心。后来,这几个玻璃珠,他玩了好几年,又珍藏了一辈子。

    “二姐,还有铅笔、橡皮和本子?”

    于远十分惊喜。他一直都是沾了水在桌子上写,或者拿着树枝在地上划。

    “我这次出门,觉得识字太有用了。火车站、公交站、各种指示牌都得认字才知道。”

    “你姐夫一家都是认字的,咱家也不能落后。咱家人都得学认字。干脆,一样来了二十个。”

    桃罐头、鹌鹑蛋罐头没有分,这俩于柔决定带回去给安安和宁宁。

    妈妈对自已的孩子总是特别的,得让孩子们感受到被珍视才行。

    东西分完,于悠麻利儿撤了。

    “妈,我先回家看看安安和宁宁,几天没见,怪想得慌的。你要是做辣白菜就让小远去喊我,我给你帮忙。”

    “行了,你快回去歇歇吧。这两天清闲,多蒸了点绿豆糕,你拿上,给安安和宁宁当零嘴。”

    曹秀看着闺女背着东西风风火火跑远了,暗笑这丫头多少有了一些做妈妈的样子。

    第41章

    户口落哪里

    秦家,刘淑珍和王月荣抱着秦之初好一顿哭。边上秦之雅抱着瘦小的小外甥女也跟着哭。

    秦之恒轻飘飘一句话,说是之初母女俩差点被那家子人饿死。这里面不知道多少艰辛呢。

    大家一边心疼母女俩受的罪,一边心里暗暗庆幸。

    幸亏听了于悠的话,赶去了京都。

    要不然,他们秦家的大闺女,怕是要死在那个火坑里了。

    “爸,我姐和燕燕的户口已经从京都成功迁了出来。最好是想办法落到村里才行。”

    要不然,这母女俩短时间住着还行,时间长了就算盲流了。

    盲目流窜的人,一旦有人揭发,是要去接受改造的。

    “隔壁你郑爷爷也为这事儿发愁呢。你救的那个郑光芬郑姑姑,也是带着户口来的,也还没着落呢。”

    “哪个村里愿意接收户口,总共就那么些地,多一个户口,就多一个人分粮。你郑姑姑这两天都没敢出门。”

    秦之栋突然说道:“爸,你忘了昨晚的事儿了?”

    昨天村长他们到他家来动员,说是要选举于卫民当村长。

    这是好事儿!晚上大姐去于卫民家的时候,他们以一家也在现场。只不过人太多,他们站在最后面。

    “现在村长是卫民叔了。是我嫂子的爸,这事儿是不是能找我卫民叔商量商量?”

    秦伟觉得有理:“之恒,这卫民是你岳父,你们两口子有空把你姐这事儿说说。看你岳父啥意思。”

    “这事儿要是难办,那咱也不强求。小悠家里没少照顾咱们了。你姐能好好活着,咱就知足。”

    几人正说着,于悠回来了。

    两个小萝卜头知道妈妈去了姥姥家,等会儿就回来。说啥也不肯进屋,眼巴巴的坐在门槛儿上等妈妈。

    于悠一进院子,两人就冲了过来。一人抱着一条大腿。于悠瞬间迈不开步子了。

    “妈妈!你怎么出去了这么多天,宁宁想妈妈了。”

    “妈,你下次出门也带上安安吧。”

    于悠把背篓放下,蹲下身,一左一右搂住两个孩子。

    “妈妈的两个小宝贝这是想妈妈了?说,有没有偷偷哭鼻子?”

    “没有,安安没有。女孩子才哭鼻子,安安是男子汉!”

    “宁宁也没有,姥姥给了宁宁好多冰糖,宁宁每次想妈妈就吃一块儿。甜甜的,就没那么想了。”

    于悠忍不住哈哈大笑,小孩子真是太可爱了。

    “那你们这么勇敢,妈妈也奖励你们好吃的。”

    于悠说着从背篓里找出大白兔奶糖,剥开糖纸,每人嘴里放了一块儿。

    “哇,好香好甜啊。么么,这是什么味道?”奶糖块儿大,占满了嘴,宁宁说话都有点口齿不清了。

    “这是奶香味儿。妈妈买了好多,想吃多少吃多少。”

    七颗大白兔奶糖可是顶上一杯牛奶了。

    于悠决定每天给孩子多吃几块儿。多少能给孩子补补身体。

    至于吃多了长蛀牙或者血糖高,对这个年代身体匮乏的的人们来说,是完全不存在的。

    刚回家要和长辈们打声招呼。母子三个说说笑笑,一起进了屋子。

    “奶奶,爸,妈,我回来了。”

    刘淑珍招呼道:“看见你爸妈了?你不在这几天你爸妈天天都过来看看。还给带了不少菜。”

    这亲家真是没得说了。

    “见着了,我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吃早饭。和他们吃了才过来的。”

    秦之初一进来就被两个老人拉了进去,这才有机会和双胞胎亲近。

    起身抱起一个放到大腿上,又搂住另一个。稀罕的不得了。

    “没想到悠悠给咱家添了这么可爱的俩孩子。我这当大姑的,啥也没给孩子们带。以后有机会了给你们补上。”

    说到东西,于悠拍了一下脑门,觉得自已明明这么年轻,咋这么健忘呢。

    “大姐,之前我和之恒去赵家收拾了一下那一家子。把你结婚时候买的三大件都给搬出来,托运回来了。”

    又急着说道:“咱们回来的匆忙,忘了取了!这可咋办?”

    秦志恒安抚道:“没事儿,别急,托运的行李是可以三天之内去取回来的。我回头去给拉回来。”

    于悠这才松了口气。

    三大件或许对以前的秦家来说是小意思,可对现在的秦家来说,却是一笔巨款了。

    尤其大姐秦之初,离了婚有这些东西傍身,总是好的。

    于悠把买回来的东西往外拿。

    “之栋,你的笔、橡皮和本子,拿去画图用。”

    “谢谢嫂子!”

    “之雅,这六盒雪花膏拿去给家里人分分。”

    “谢谢嫂子!”

    于悠又给孩子们分了糖。每人一大把,三个小孩子哪里见过这么多的糖,不但有大白兔,还有什锦糖,全都乐坏了。

    最后把糕点、饼干和麦乳精放在了桌上。

    “奶奶,妈,你们从京都过来,肯定也怀念家乡的味道。这糕点破开让大家吃一盒,剩下的东西你们放起来。啥时候想吃再拿出来。”

    东西都买到了大家心坎儿上,自然都欢喜极了。

    于悠把两瓶罐头和剩下的糖果拎回了屋,留着以后哄孩子用。

    村支部。

    于卫民很快接手了村长的事务。这个村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今年冬天没有挖沟渠的任务,比较好交接。

    新进到一个组织,自然要打好关系。称呼也变得亲近起来。

    “永德哥、前进哥、郭民,今早我媳妇儿看到门口的大白菜,给出了个主意。你们看看行不行。”

    三人互相看了两眼,不明白看到大白菜能有啥主意,这东西最常见了,家家户户都有。

    于卫民告诉三人说:“这快过年了,供销社的生意好得很,咱们这大白菜可以做成辣白菜卖给供销社。”

    郭民问道:“这,划算吗?咱这大白菜才一分钱一斤,卖出去还不如留着吃。”

    于卫民解释道:“可它变成了辣白菜,就不是这个价格了。七八分一斤总是有的。”

    李永德惊呼:“啥?七八分一斤?”

    他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能卖这么贵的白菜。

    第42章

    教村民做辣白菜

    于卫民解释道:“对,抹了盐、辣椒粉、蒜末,腌好,当成咸菜来卖。”

    赵前进说道:“可咱们村里人多,白菜可不少,供销社吃得下吗?”

    于卫民想了想,出了个主意。

    “我寻思每家做上十颗,然后统一由村里一起卖进供销社。这样的话,年前每家手里也能赚上三四块。”

    郭民问道:“这东西真能卖出去?”白菜做的不就是白菜味儿么,能有多好吃?

    这点于卫民还是有自信的,辣白菜在二十一世纪都能够经久不衰,甚至高档餐厅都有。

    李永德拍了下桌子说:“做!怕啥,大不了卖不出去咱留着自已吃!”

    辣椒大蒜家家户户都有,又不用单独掏本钱出来,卖不出去也不亏。再说,他相信于卫民。

    四人商量好,大喇叭把村里人都集合了过来。

    于卫民清了清嗓子说道:“今早啊,看见大家伙送去的白菜,我这心里说不感动是假的。”

    “知道乡亲们日子苦,我们也跟着揪心。大过年的,咱手里没钱,咋过?”

    “我们就想了个招儿,让我媳妇儿带着大家做辣白菜,村里统一卖去给供销社。赚点钱过年,大家说行不?”

    有这好事儿,人们哇啦哇啦讨论起来。

    “行,咋不行呢?可村长,白菜我们能拿出来,别的东西呢?”

    赵前进大声喊话:“就咱家里的白菜、辣椒、大蒜。另外用些盐巴。没有盐的,咱们互相拆借拆借。等卖了白菜钱咱再还。”

    “这行,家里都有,我们听村领导的!”

    “听领导们的!”

    附和声越来越多,于卫民说道:“明儿中午咱们都到晒谷场,我媳妇儿教大家做辣白菜。人家供销社也收不了太多,咱就定个数,每家做十颗,多了不收。”

    事情定下来,于卫民就回家通知曹秀去了。

    这干辣椒得磨成辣椒面,大蒜也得提前包好皮,剁成蒜泥。这些都得提前准备。

    知青点。

    姚子雄怎么也没想到,于卫民竟然一跃成了村长。

    和于悠撕破了脸后,每人给他送吃食,日子更加难熬,他就想搭上李永德的小闺女李红蕊。

    可不知道李永德不知道抽了什么风。突然就给李红蕊定了门亲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把李红蕊嫁去外村了。

    硬是断了他的念想。

    每每想到这里,姚子雄都十分后悔没有早下手。

    要是于悠知道他心里的想法,指定大方的给他解惑。当然是得益于自已对李永德的提醒啊。

    怎么能让渣男霍霍村里的姑娘们呢。

    姚子雄的粮食早就吃完了。这些日子全靠着到了饭点,厚着脸皮四处上人家去蹭饭,才勉强吃个半饱。

    想到之前被于悠抢走的粮食,心里恨的要命。

    现在于卫民还当上了村长,以后哪还有他的好日子过?

    他得想办法抓住于卫民家的把柄,没把柄那就制造把柄。

    姚子雄垂下眼帘,掩下眼底阴毒的神色。

    晒谷场上,几乎家家的女人们都来了,还有不少男人们也来学。

    曹秀在教大家做辣白菜。

    边说边演示,讲得可带劲儿了。

    她将洗好晾干了的白菜切成两半,放到大木盆里。把每一片都均匀地撒上盐粒儿。

    又拿出了提前腌好的两颗白菜,给大家看。

    “抹上盐之后,要先放上一夜。为了尽快教会大家,我昨天在家就抹了两颗。咱们用它来继续往下学。”

    村里栓子新娶的小媳妇柳细苗热情地说道:“于婶子,您想的真周到,要不然咱今天还学不全。”

    曹秀搓了搓被冷风吹红了的手。

    “那是,不能耽误大家挣钱不是!”

    “这腌制后的白菜会出很多水分。挤干,抹上磨好的辣椒面和切好的蒜末。码在咸菜缸里,密封严实。”

    “这中间别开盖,也别加水。这样放上七天,就成了!”

    林婶子说道:“看起来还挺简单,那我回去就能上手。”

    曹秀嘱咐着:“简单是简单,但咱一定得弄干净,不能干一锤子买卖。”

    林婶子拍着胸脯保证道:“秀儿,这你放心。我们知道轻重,咋能自已毁了自已的活计呢。”

    冯桂兰笑着说:“曹秀,你说你咋这么能呢,会做绿豆糕,还会做这辣白菜。你以后可得多关照我们点。”

    何春梅崇拜道:“桂兰婶儿,我于婶子最让人羡慕的是,嫁给了我卫民叔。婶子在家里那地位,我卫民叔那话是咋说的来着?”

    “男女本来就平等。再说男人一条腿的活儿干到底。女人们不光干活儿,还得操持家里,可比男人们费心多了。就该坐主位!”

    这话一出,村里女人们来了精神。

    “真的,咱村长真这样说的?”

    “那还有假?”

    ……

    于悠带着俩孩子看热闹。

    “爸,我妈还挺像回事儿,说的激情四射的。”

    于卫民笑道:“这心情你不懂。自已赚钱的同时又能帮到人,比偷摸赚钱更有成就感。”

    “爸,你干了这村长,是有啥计划不?”

    于卫民对闺女卖关子。

    “先卖了辣白菜,凑活着过个年。等开春二月份泥土解冻了,爸带着大家干个大的!”

    于悠不知道他爸决定憋啥大招,把话题扯到了秦之初身上。

    “昨个儿之恒和我说,我大姑子的户口想要落了咱们村,还得村里同意。郑家姑姑的户口也没落呢。爸,您说这事儿咋办?”

    京都户口在后世可是值钱的很,可这个时期却不一样。农村地多,入口的东西多些,户口也不好落。

    城里贫困人家的姑娘,甚至削尖了脑袋往地多的生产队嫁。

    最困难的那几年,一个村里小伙子,拿着一筐胡萝卜,就能做彩礼,娶个城里户口的姑娘。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