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当然,主要他也不会修!他一个搞种子实验的,不会修墙,只会修地。曹秀:“那咱先去悠悠家挤挤,明天喊人来推了重新盖。”
把种子继续分完,一家六口喊了于悠过来收拾东西。
于悠边帮她妈打包铺盖,边庆幸。
“早点儿重盖也好,这是掉下来一块儿泥,这要是半夜睡着塌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妈,你钱够不,不够就用空间里的小黄鱼。”
秦之恒之前上交给她一笔钱,有五百块。
可这几天又去闯黑市,这钱自然是让他拿走了。
实在没办法,就只能动用自已心爱的小黄鱼了。卖去银行也能换点钱。
“够了够了!我和你爸早就想盖房了,可你爸上次去砖厂问了。买砖块儿得排队,咱得排到明年去了。”
“这才歇了心思,想等明年盖青砖房。”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只能盖土胚的了。就是土胚咱也没有,明儿看看村里谁家有,咱买来。”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祖奶喊:“卫民、秀儿,你们过来一趟。”
大家先收拾的两个老人的屋子,还以为遗漏了什么。几人都进去看。
祖奶指着墙角:“卫民,你把那边挖开。”
屋里的地面都是泥土的。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油光瓦亮的了,很坚硬。
于卫民说道:“奶奶,挖这里干啥?”
“挖吧,底下有东西。”
于卫民喊了于远,父子俩一起挖。
大概挖了半米多深,露出了一个腐烂的木箱子。
于远喊道:“祖奶,有个木箱子。”
“对,就是那个。”
父子俩接着刨坑,一个长宽三十,高大概十五的木箱子被挖了出来。
土壤潮湿,木头已经腐朽,稍微用点力就能掰断的样子。
“这还是我婆婆给我的,破四旧我也就没拿出来,想这等去的时候给铁柱媳妇儿。谁知道这两口子直接不给我们养老了。”
“卫民媳妇儿,这东西现在不值钱,但好歹是祖传收藏的。你收着,是长辈们的心意。”
说着拿出了一把小铜钥匙。
箱子打开,里面的东西颜色老旧,却是满满一箱子各式各样的古币。
明显是不同朝代混杂的。
别人兴许不认识,但曹秀可是最爱看鉴宝节目。
而且,还曾经看过一些古币介绍小视频。
表面上一层有两枚大的,一枚好像是咸丰宝泉,一枚貌似是战国十七两三孔布。
边上还散落着泰和重宝、龙凤通宝……
妈呀,两位老人才是大佬啊!
曹秀眼珠子发亮,满脸毫不掩饰的喜爱。
光是一枚咸丰宝泉在现代就能拍出五百万的高价!满满一箱子各朝各代的古币啊!
谁敢说这些东西不值钱!
“真是给我的?”曹秀高兴极了。
送人东西,收的人喜欢,送的人才欢喜。
“你喜欢就好。”
老两口生怕自已拖累孙子和孙子媳妇儿,有好东西自然是紧着他们。当然不会给没良心的儿子儿媳。
于悠和于卫民即便不知道具体值多少钱,但也知道古币是十分有收藏价值的。
他们真的是捡到宝了。
一家人也不收拾别的了,赶紧找家伙儿装这些铜钱。
可惜了这口箱子,应该也是个古董,糟蹋了!
两家是亲家,秦家人自然愿意于家借住。四间房子,现在只能挤着住一阵子了。
张淑英、王月荣带着秦之初母女住一间。
祖奶、曹秀和于柔、秦之雅住一间
祖爷、秦伟、于卫民、秦之栋、于远住一间。
于悠一家四口一间。
破家值万贯,收拾起来东西也不少,等到搬完,天都黑了。
曹秀吃饭时候嘱咐于柔:“小柔,咱家要盖房,后面有的忙了。你明天去趟供销社,告诉人家绿豆糕的供货就先停一停。”
第71章
十里八乡来帮忙
第二天一早,于卫民一家早早起来,他们得先把房子扒了,打地基。
等到一家人来到老宅的时候,房子外乌泱泱聚集了一群年轻小伙儿。
“卫民叔,听说你家要盖房子。我爹娘让我来帮忙。”
“我也是,亏的卫民叔教我们种暖棚,今年冬天光景得好不少。没别的能帮的,一把子力气叔和婶子也别嫌弃。”
……
于卫民看看这些小伙子,附近几个生产队的都有。
这么一整,得有三十来人了。
最近地里也没啥活儿了,于卫民也没客气。他虽然年轻了十岁,可是力气活儿还真不擅长。
扒房子和砸地基可都不简单。
“那行,那咱们就开干!”
一群人干的热火朝天,没过多久,三三两两有人推着独轮车过来送土胚。
“都是夏天的时候拖好了晒干的,盖房子院子的正好用。”
曹秀正好想出去借呢,说道:“正好想找你们借呢,那行,我按块儿来买咋样?”
“于婶子,这可就见外了啊。就许你们一家给村里人干好事儿,不兴我们给你们点东西啦?更何况这些都是自已拖的,又没花钱。”
没花钱也花了力气和时间啊,曹秀看大家给的真诚,痛快收了。
有来有往,才是好的关系。不图回报一味地付出,那是圣母,她当不了。
于悠则是在家给大家煮了绿豆汤解渴,让于远负责给大家送。
男人们都上阵帮忙,女人们则是准备这些人中午的吃食。
加上家里人,四十来人的饭菜,家里碗筷不够,得做点方便的。
曹秀决定做馒头夹肉菜。
王月荣和秦之初负责蒸馒头,于悠负责洗菜切菜,秦之雅负责烧火,曹秀则负责掌勺。
锅内倒油,放入八角、花椒、桂皮增香,再加入葱花、姜丝爆炒出香味,倒入切成肉丁的五花肉。
将肉炒熟,加入自制的豆瓣酱翻炒均匀,放上些冰糖,熬上一会儿。
香喷喷的炸肉酱就做好了。
干辣椒先油炸,再放入洗好切好的土豆丝翻炒,加点醋,出锅时候放上盐和蒜末。
炒土豆丝就做好。
最后,韭菜切段儿,和鸡蛋一起做成韭菜炒鸡蛋。
至于喝的,来干活儿的人都带了茶缸子,一人一茶缸子鸡蛋汤。
等中午人们吃饭的时候,都很新奇。
地上是一大笸箩二合面馒头,桌上是一大盆肉酱,一大盆炒土豆丝,外加一大盆韭菜炒鸡蛋。一大盆鸡蛋汤。
大家把馒头掰开,喜欢吃什么就自已夹什么,方便又快捷,还节省了碗筷。
“还有这种吃法!你说这卫民叔聪明吧,这婶子脑瓜也好使啊!”
“这么吃是真香,婶子炒菜味道也太好了。”
“谁说不是呢,这个吃法我能吃五六个!”
……
下午,大家使劲儿干,半下午的时候不但拆完了房子,连地基都打好了。
于卫民叫大家留下来吃完饭,小伙子们说啥都不吃了。
这个吃法,不得把村长家吃穷啊,他们是来帮忙的,可不是来蹭饭的。
供销社。
于柔早上就出来了,想着去供销社通知人一声绿豆糕的事情,就赶紧回去帮忙。
可她今天一进去就遇到了冯旭东。
冯旭东自打挨了杨松一顿揍,鼻青脸肿没法见人。
请了几天假,一直在家里养伤。今天才出来上班。
哪成想供销社才刚开门,就见到了于柔,运气也太好了!
他看出来了,于柔害羞又腼腆,自已说话做事得稳着点儿。
于柔客气道:“冯经理,我是来告诉你一声,我们家这阵子要盖房子,绿豆糕暂时就先不送了。”
“盖房子?什么时候开始盖?”
冯旭东并没有提两人的事儿,于柔稍稍放下了心。
“今天就开始扒房子了,扒完就盖。”
冯旭东又问:“盖砖瓦房还是盖土胚房?大概几间?”
这个于柔昨天倒是听她妈提了:“盖土胚的,砖厂得排队,我们这老房子坚持不住了,就盖土胚的。怎么也得盖个四五间。”
“说起来,咱们合作这么久,我还从来没有登门过。这盖房子,我怎么也得去看看。”
冯旭东一副好友的架势,于柔更加放松了。
“你不用客气,现在我们也是出去借住。倒是等房子盖好了,暖房的时候请你来吃饭。”
冯旭东:“你们搬新家,得准备不少东西吧。供销社有不少瑕疵品,但其实都能用,你要不要先看看?”
于柔想着她妈的确是嘱咐她,来了供销社有什么合适的东西就带点回去。
供销社的瑕疵品一般也就是印花没印好这种,东西好价格还便宜,重点是瑕疵品都不用票。
她们家这次得添置不少东西,能省下不少钱,自然是动了心,想看看。
“的确需要不少东西,那要不然我看看?”
冯旭东引着于柔往库房走,于柔跟了上去。小脑袋瓜早就被带偏了,一时间没想起之前的暧昧。
库房里东西很多,瑕疵品都摆在一个货架上。
两个人一起细细的挑拣,还真让于柔捡漏了不少东西。
印歪了花的脸盆、脚盆,抽了一点儿线的毛巾,还有带点划痕的菜板。
“冯经理,真是太谢谢你了。”于柔露出大大的笑容。
像盛开的百合花,冯旭东狠狠压抑着想摸摸她头发的冲动。
带她结完账,一直将人送到了供销社门外。
其实他更想将人送到家,只是这事儿得循序渐进,慢慢来。
冯旭东转身回去,直接请了两天假。
长脸售货员说到:“冯经理历来都是准时准点上班,怎么这次连着请了这么多天。这个月的工资得扣多少。”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圆脸售货员倒是看出点门道,毕竟这库房也不是谁都能进的。
而且每次这个姑娘过来,她们经理都会特意出来。
不过她人聪明,笑笑才道:“反正出一天工挣一天钱,请就请呗,咱们忙好自已的活儿就行了。”
冯旭东当然不是没事儿请假玩儿,他这不是得费尽心思追老婆吗?
不行动,难道等着老婆自动送上门?
第72章
小暧昧
这天夜里,于卫民、曹秀和于悠三个人又进了空间。
空间的光屏自从出现了后一直保持亮着的状态。
左边的交流区出来两行汉字。
“传授村民暖棚种植技术获得积分10。”
“支持贸易市场建设获得积分2”
右边的商城里,右上角的可用积分变成了12。
曹秀纳闷道:“暖棚这事儿我知道,但支持贸易市场建立是什么意思?”
于悠:“是我,是我!黑市那边的头头出事儿了,运营不下去了,我劝秦之恒接手了黑市。”
曹秀:“那以后咱要是有啥东西,岂不是直接给女婿出手就行了?”
于悠肯定道:“当然可以了,一个女婿半个儿,您的忙他必须帮。”
曹秀打趣儿闺女道:“看来小两口关系不错啊!”
于卫民在专注研究商城,商城里的东西需要的积分高低不一。
但凡是这个年代有的东西都比较便宜。比如说大米,1积分能买一千斤。
别的年代的东西则是贵一些。
比如说媳妇儿喜欢的炒锅一个就要3积分,闺女喜欢的护肤品,一套也要2积分。
而自已想要的农用器械制造说明书,最便宜的也要10个积分。
于卫民果断给媳妇儿买了个双耳不粘铁锅,给闺女买了珀莱雅套装。
剩下的积分不够买说明书的,只能再攒了。
主要他现在也没机械厂的门路,买来暂时也用不上。
空间沙发前的桌子上马上就出现了一个锅和一套护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