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4章

    第78章

    冯旭东妈妈截胡

    于家。

    于卫民把于悠叫了过来,和闺女商量。

    “给新来的人的那五排房子眼看就要起来了,下放的人陆陆续续就要进村了。”

    “村里不少人格局还不够大。我寻思得给村民们开个动员大会,从思想上扭转扭转。”

    于悠:“爸,这简单啊,你有什么想法,我给你写个稿子。”

    她本硕博这么多年的论文可不是白写的。那是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熬出来的文笔。

    于卫民回道:“大概就是把新来的人看成是可以团结、可以组织的人,共同为国家添砖加瓦。”

    于悠:“行,那我写一个,爸你到时候提前看看。”

    打谷场上。

    全村的人都集合到了一起。

    于卫民拿着大喇叭给大家喊话:“乡亲们,大家都已经知道,我们村将要接收小两百的下放户!”

    “再过几天,人就陆陆续续来了。那,咱们为什么接收他们,咱们又要怎么对待他们呢?”

    村里的老大娘们不太理解:“村长,我们知道你有主意。但这么多人来分咱村的粮食。这光景刚好一点儿,又落回去不少。”

    “你得让我们明白明白啊!”

    “是啊,村长,为啥收他们啊?”

    于卫民抬起双手安抚大家,“我这不就是给大家解惑来了。”

    “国家有压力,把他们纾解到这里。人既然来了,将心比心,咱们是不是应该佩服人家的付出?我们不能否认他们也是我们的一员。”

    “这些人里,有科技工作者,有私营业者,有城市闲散人员。各式各样,他们的人生也曾经很精彩。”

    “那他们身上,是不是有很多大家值得学习的东西?这是给咱们送知识,送人才来了。”

    人群静悄悄的,其实他们在学校上了这么多天课,潜意识里对这些人的印象早就改观了。

    这话他们觉得有道理。

    “现在,他们来了。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把他们组织起来,和我们共同建设。大家伙儿说,对不对?”

    人们被说的慷慨激昂,大声喊道:“对!”

    于卫民继续道:“那咱们再谈谈他们来了对咱村有什么好处。”

    人群中又有了不同的声音:“村长,啥好处能抵得过粮食?”

    于卫民道:“你这话说对了,啥好处都比不过粮食。但咱村能开的地都开了,粮食数量基本都固定了,还能多产粮吗?”

    “不能,对不对?尤其赶上干旱大雨冰雹的,地里还有可能减产!”

    这话说得对,人群又静了,大伙儿纷纷皱起了眉头。

    “但他们来了,咱们就可以在其他方面发展发展了。”

    “咱们可以用他们身上的技能帮助咱们创办集体工厂。咱们生产队有钱了,大家的工分值兴许能窜到一两块!比省下的那点粮食值钱多了。”

    “那邻村的姑娘们,不得想着法的嫁到我们村?”

    人群又哇啦哇啦讨论开了,但这一次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是欢声笑语。

    刘大娘说道:“村长,这话说开我们也就懂了。我们知道的少,就知道跟着你走准没错儿!”

    “是啊村长,大伙儿跟你干!”

    “这些下放户也是本事人,既然来了,那就是咱村的一份子!”

    “对,就这么办!”

    动员会圆满结束,于卫民疏散了人群。这才和赵前进、郭民商量。

    “这次来的人,咱们一插把就给安排妥当喽。五排房子干脆按人分一下区,咱们好管理,他们也能多交流。”

    赵前进:“那行,你说咋分?”

    于卫民道:“看先前他们都是干啥的。政治和文化工作的一排,技术工作的一排,搞私营的一排,涉及到出国的和侨属一排,剩下的人一排。”

    郭民:“卫民叔,我觉得都快跟不上你的想法了。”

    于卫民拍了拍郭民的肩膀:“年轻人,还是得多学习,多读书。你看我,我和你婶子天天干完活关上门学习。格局自然跟着大了。”

    学当然是没学的,现代时候俩人都是小中专毕业,接受了正规教育又接受了社会教育,自然有格局了。

    不过这不能说。

    这天村民们回家后,都关起门来说话。

    “你说咱以前咋就死心眼儿,看不起人家呢?”

    “这些人原来有好多有本事的。”

    “你说这次他们来了,咱是不是得打好关系?”

    “你说得对,是得过去问问,看看有啥要帮忙的。”

    一批正在赶来的人,个个儿垂头丧气,觉得人生失去了希望。丝毫不知道自已撞了大运。

    县供销社。

    冯旭东一大早就在里面眼巴巴的等。

    于卫民家的房子盖完几天了,这绿豆糕又该送货了。

    他一个二十七岁的人,现在像个毛头小伙子似的,恨不得时时刻刻都能见到于柔。

    可他不知道的是,人早就被他妈截了胡!

    “姑娘,你是叫于柔吗?”

    于柔才刚走到供销社门口,就有个打扮精致的婶子拦住她问。

    疑惑道:“婶子,您认识我?”

    吕春秀惊喜道:“哎呦,可算找到你了!”

    吕春秀一大早就跑来猫着了。她只知道于柔二十二,每天上午都会背着背篓过来送绿豆糕。

    看到比较像的姑娘就过来问,整的她跟个二傻子似的。终于被她给等到了。

    吕春秀说道:“我是冯旭东的妈妈,经常听旭东说起你。”

    “婶子今天就是专门来找你的。你看咱俩找个地儿聊聊成不?”

    于柔犹豫不决。

    冯旭东的妈妈为啥来找她?难道是他和家里说了什么,可他们俩现在没啥关系啊?

    于柔解释道:“婶子,您大概是误会了,我和冯经理没啥关系的。我只是来送货的,要不,咱们进去叫冯经理出来?”

    吕春秀嫌弃道:“叫他干啥,婶子就是来找你的。”

    她天天都能见到儿子,有啥可见的。再说连个儿媳妇都领不回来,不见也罢!

    吕春秀热情招呼道:“你要是嫌国营饭店远,婶子家就在附近,咱们家里聊。”

    第79章

    被套路了

    于柔不想去,可架不住吕春秀的热情。

    “走,走,咱们边走边说。婶子早就想见见你了,旭东也真是的,就不知道把你带家里来。”

    一路上不少人跟吕春秀打招呼。

    “春秀,家里来亲戚了?这姑娘是谁啊?看把你乐的。”

    “是呢,有空家来玩儿啊!”

    于柔放下点心,最起码不是她妹嘴里骗人的人贩子。

    冯家的确离供销社不远,县城中心的一条胡同里,中间那家就是。

    正房是三间齐整的砖瓦房,对面是三间矮点的倒座。

    四四方方的小院儿规整的干干净净,角落里圈养着两只下蛋鸡。

    客厅的桌子上摆着一个大大的收音机,收音机旁边是从矮到高三个粉刷一新的柜子。对面是一张茶几,一套竹椅。

    窗子底下还贴墙摆着餐桌餐椅。

    吕春秀让于柔坐在竹椅上,打开柜子,端出一盘洗好的水梨。

    捡了个最大的,就往于柔手里塞。

    “小柔,快吃,别和婶子客气。”

    于柔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年头吃得起水果的可不多,冯东旭的妈妈真的是太热情了。

    问道:“婶子,您找我啥事儿啊?”

    吕春秀坐在于柔身边儿,边说话边细细打量着。

    眉眼柔和,文静漂亮,还挺懂礼貌。印象很不错。

    不像之前相亲的一些女孩子,进来看见她家的东西,就开始可劲儿表现。

    “听旭东说,亏的你们家卖给他货,提高了他们不少营业额。”

    “还有去年过年你送来的那老些的菜,也太客气了。婶子一直就想见见你呢。”

    于柔解释道:“那都是我爸妈弄得,我就帮着送送货。”

    “对了婶子,这次来的太突然,啥也没带。我编了几个小篮子,正好拿来给婶子装东西用。”

    “还有我妈做的绿豆糕,我给婶子拿点尝尝。”

    于柔说着,把背篓里自已打算卖给供销社的小篮子都拿了出来。还拿出一些绿豆糕。

    吕春秀拿着小篮子爱不释手。

    “咋这么精致呢,还有带着提手的。小柔,你这手真巧。”

    “婶子就旭东这么一个孩子,做梦都想身边有个可人的闺女。你今天就别走了,在家吃饭,就当陪陪我。”

    于柔委婉拒绝道:“这,我回去晚了,家里人该担心了。”

    吕春秀起身说道:“没事儿,你先坐着,我让隔壁小子帮忙去你们村送个信儿。”

    不给于柔拒绝的机会,说完就风风火火跑隔壁去了。

    “丁洋,你替大娘跑个腿。先去供销社告诉你旭东哥中午回家吃饭。再去第一生产队村长家,告诉他们于柔在我家吃,晚点儿回去。”

    “大娘今儿炖鸡,给你留一碗,你回头过来端。”

    丁洋是个十五岁的小伙子,听见能吃鸡肉,自然开心。

    “行,大娘,我这就去。”

    吕春秀回家后,拿了菜刀利落的宰鸡。

    于柔在边上有点忐忑,冯婶子根本不听她的劝,非要大费周章的留她吃饭。

    而冯旭东那边,在供销社望眼欲穿的等了一上午,到中午下班也没等到想见的人。

    没精打采的回了家。

    进门后,就见客厅的椅子上乖巧的坐了个姑娘。

    那身段和眉眼,不是于柔又是谁?

    冯旭东一下来了精神,大步往里走。

    于柔见到冯旭东,眼中星光闪闪。

    陌生的环境里,可算是见到熟人了。

    相比于吕春秀,还是认识了一年的冯旭东让她更加自在些。

    起身快步走了过去,凑到冯旭东耳边低声说道。

    “冯经理,婶子跑到供销社门口把我喊了来。还非要请我吃饭。还宰了家里正在下蛋的母鸡。”

    已经开始下蛋的母鸡,谁家舍得宰了吃肉。

    于柔心想,自已也没干啥,受到这样的款待,十分不好意思。

    冯旭东安抚的拍了拍于柔的手。

    “没事儿,我妈这是喜欢你。家里的经济没那么紧张,鸡杀了再买一只就是了。”

    处于紧张状态的于柔没有反应过来,冯旭东这个举动的不妥。

    冯旭东心里却是乐开了花。这是于柔第一次和自已这么亲近。

    于柔还是坐立难安:“要不我还是去给婶子帮帮忙吧?这么干等着是不是不太礼貌?”

    冯旭东却是把于柔推回椅子上,按住于柔的双肩,让她坐下。

    很好,这丫头还没察觉。

    “哪有客人第一次上门就去厨房帮忙的。你在这里踏实等着,我去看看。”

    倒座里,米饭也蒸上了,鸡也炖上了。

    吕春秀哼着歌儿削土豆,打算等一会儿放进鸡汤里一起炖。

    “妈,你咋把于柔叫家来了?”

    吕春秀嫌弃的瞥了一眼儿子。

    “我不叫,等着你?那得啥时候才能见着人?”

    “你不知道啊,咱家里就我一个女人,我平日里有多没意思!”

    “你早点儿娶个媳妇儿也好有人陪我说话,陪我干事儿。”

    “我这不是心里着急吗,干脆就自已领家来了。”

    说到这里,吕春秀继续笑:“还别说,你这眼光随了我,这姑娘一看就是个好的。妈不喜欢强势的,这样温温柔柔的正好。”

    冯旭东摸了摸鼻子,自已娶媳妇儿,他妈比他还急。

    “你别在这儿杵着了,赶紧回去陪我未来儿媳妇儿去。机会可是给你了,好好把握!”

    土豆炖鸡很快熟了,吕春秀每人盛了一碗。

    于柔的碗里满满都是肉,一块儿土豆没有。

    冯旭东碗里大部分都是土豆,零星一两块儿肉。

    于柔……

    冯旭东怕不是他妈亲生的吧!

    可冯旭东偏偏还觉得不够,把自已碗里的两块儿肉也夹给了于柔。

    “你多吃点儿。”

    于柔……

    鉴定完毕,你们是亲母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