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3章

    “以后‘学习’将会成为村里的常态!”

    “除了抢收,农闲时候白天学,农忙时候晚上学,多学一点是一点。”

    “你们只是第一批,后面咱们还会陆续开展历史、地理、经济、化学、政治等多方面的教育。”

    “争取打造一个全国第一文明村!”

    “任何东西都是相辅相成的。在一个文明村里,你们的成分还怕会受到歧视吗?”

    “不会,你们得到的甚至不会是同情、怜悯,而将会是崇拜、是尊重!”

    马荣生、耿双全、宋妍三人心里翻江倒海一样。

    好像瞬间找到了自已的价值。

    三人情绪立马被带动了起来。

    马荣生站起来道:“村长,我们听你的。别的我不敢保证,让村民们学会基本的记账,对收支有个概念我觉得我能做到!”

    耿双全、宋妍两人也都纷纷表态。

    边儿上,赵前进……

    折腾吧,这卫民就是个能折腾的!兴许就折腾出来东西了呢!

    郭民……

    看吧!卫民叔总是能出乎意料!这群下放户都得被他利用的明明白白!

    这边刚安排完第一批培训教师,于远就跑来了。

    “爸!家里来人了,我妈喊你回家呢。”

    于卫民抓紧做了个总结:“那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你们先回去备课,三天后开始上岗。”

    又边收拾,边对着儿子问道:“谁来了,这么着急火燎的?”

    于远露出了焦急的神色:“我姥姥他们来了,爸,你赶紧回去看看吧!”

    于卫民:“你姥姥,你……姥姥?”

    那就是媳妇儿原身的娘家人?

    于卫民想到曹家人,生怕媳妇儿吃亏,边往回跑,边告诉于远。

    “你去喊你二姐家来!”

    于家,曹秀正在心塞中。

    原身爹妈重男轻女,连着生了两个闺女,才得了对双胞胎儿子。

    曹秀是家里老大,没嫁人前,和下面的妹妹简直过着小白菜一样的生活。

    真的是弟弟吃面,她们喝汤,端起碗来,泪汪汪!

    两个弟弟也不过小她四岁而已,从小到大什么都不干。奸懒馋滑占了个全。

    而她们姐妹俩却是十岁开始就顶壮劳力用。

    何兰姑坐在圆桌前的椅子上,后面跟着两个儿媳妇。

    说道:“秀儿,你说你,这都一年没回去了。不知道妈惦记着你呢?”

    曹秀瞬间又不好了。

    她大弟把人打伤,她爸妈急匆匆就给自已订了婚事,拿彩礼钱堵了窟窿。

    她二弟不过是得了个感冒,小的卫生所不肯去,她爸妈又急匆匆把她妹妹曹春嫁了出去。拿彩礼去城里输液。

    她们嫁个什么样的人,对她爸妈来说一点儿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彩礼!

    何兰姑身边的大儿媳妇方大美恭维道:“听说姐夫当了村长了!这日子可真气派,还起了请砖瓦房。”

    小儿媳妇钱凤霞说道:“大姐,好歹你也是曹家出来的,可不能富贵了就忘了本。咱爸妈可是还在呢。”

    这黑脸白脸唱的,真当她还是从前那个包子呢?

    曹秀见于卫民走了进来,给了他个眼色。说道:“打听的不错,但你们其实还打听的不够细。”

    方大美:“还有啥好事儿是我们不知道的?”

    “这日子是好了,可这当家做主的不是我。我倒是想孝敬孝敬,可卫民不让。”

    “妈,你说你当初,咋就给我找了这么个男人!”

    何兰姑……

    于卫民的声音适时传了过来:“谁让你们进我家的?赶紧走!”

    何兰姑:“我可是你丈母娘!”

    “丈母娘又怎样?曹秀生于柔的时候我送她回娘家,你们家是怎么说的?”

    “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别想回来吃白饭!”

    曹秀在心里给于卫民点赞,记忆里的确有这事儿。

    婆婆王翠花不想伺候月子,借口她生了个闺女,赶她回娘家。

    两口子回去后,何兰姑不让进门。

    当时就这么说的!

    方大美:“大姐夫,那不是当时家里没条件吗?不得不这样做。”

    于卫民:“娶你进门就有条件了?别说这些有的没的,我家不欢迎你们,赶紧走。”

    “曹秀!你要是敢给你娘家一个子儿,老子就把你休了!曹家还得把彩礼给我退回来!”

    方大美……

    于悠进门的时候,正赶上她爸在训她妈。

    心里不得不感慨,老于同志这是胆肥了啊!

    钱凤霞:“姐夫,说到底咱们是亲戚。那有错儿就不兴人改啊?哪能不走动?你说孩子们都没个姥姥家串亲戚。”

    于悠:“爸!我小妗子说的是啊。我姥家也难,怎么说也生养了我妈一场,咋地也得接济接济啊!”

    何兰姑狂点头:“对,对,是于柔吧,这孩子真是个明理的。要不是家里实在是困难,我们也不来张这个口。”

    于悠内心狂翻白眼儿,连自已是谁都认不出来,这姥姥当的。

    不过他们困难是真的,确切地说,除了自已生产队,别的生产队顶多混个半饱。

    于卫民拒绝:“不给,当我傻呢?今儿给了明儿又来要,没有,一丁点儿也不给!”

    于悠:“爸,我姥姥家不是那样的人。要不然让我姥姥给你写保证书。就这一次,以后不再来了。”

    于卫民还是不情不愿的样子:“一百斤棒子面呢!”

    一百斤棒子面!何兰姑婆媳三个瞬间睁大了眼睛!她们没想到能要这么多啊!

    于悠:“爸,你误会了。我姥姥没说要这么多。”

    又对何兰姑解释:“姥姥,妗儿,我奶上次就要走了这些,签了保证书。我爸以为你们也要这么多呢。”

    何兰姑:“要,我们也是要一百斤!”

    钱凤霞转了转眼珠子:“姐夫,有了这一百斤,我们保证不来了。签啥保证书,我们大字都不识一个。”

    于卫民:“哼,我现在是村长了,印泥还是随便用的。”

    于悠边拿出纸张写保证书,边说道:“姥姥,这给出去一百斤,我爸妈日子就不好过了。要不拿走五十斤应应急?”

    何兰姑:“你这丫头怎么这么不懂事儿!你妈就值五十斤啊?怎么也得值一百斤!”

    一百斤都能娶个媳妇回来了。这相当于闺女再嫁了一次,怎么都值了!

    ……

    李永德家。

    冯桂兰有点酸。

    她咋都没想到,公社副主任冯家托了她做媒人。

    她自已头婚的小闺女也不过嫁了隔壁村书记的儿子。

    这于柔,真是造化啊!

    看着手里这张诊断报告,她又平衡了几分。

    第94章

    有人说媒

    这冯家,啥啥都好,就是儿子不能生!

    找人说媒,也不藏着掖着,主动亮出来。

    这事儿办的倒是挺敞亮。

    相比于给三个孩子做后妈,俩不能生的凑在一起,日子自然更好过。

    这亲事好,冯桂兰也不耽搁,赶紧跑去了于家。

    进门就喊道:“曹秀,好事啊!”

    曹秀给冯桂兰倒了杯白糖水:“桂兰嫂子,看你急的,啥事啊?”

    “我又来给咱家闺女说媒来了!”

    曹秀……这是铁了心要把她大闺女嫁出去啊!

    “这次可是男方那边主动托了我过来的。这人么,你们也熟悉的很,就是供销社上班的那个冯旭东。”

    怕曹秀不重视,特意解释了下。

    “他爸是咱们公社副主任,他妈是妇女主任。他们家就冯旭东这么一个独子。”

    “一家三口吃公粮,可不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条件吗?”

    曹秀倒也不惊讶,冯旭东和于柔表白的事儿家里都知道。

    其实闺女还年轻,放到现代大学还没毕业的年纪呢。

    往前走一步她也乐见其成,不走的话那也没事儿。

    对他们家来说,单身也没啥大不了的。

    说道:“我也挺喜欢这小伙子的,不过年轻人的事儿还得看他们自已的意见。”

    于柔拿着冯旭东的诊断报告,上面写着“不能生育”。

    心里像是打翻了调料瓶,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

    冯旭东,怎么会去做这种检查?

    她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傻白甜,换句话说,这份报告是真的吗?还是为了安她的心?

    冯桂兰说道:“人男方说了,希望你多担待。还说保证一辈子对你好。”

    于柔感动。

    未来如何她不知道,至少,这一刻,他是真心的。

    她决定顺从自已的心,“妈,我想试试。”

    曹秀:“那要不,试试?”

    “桂兰嫂子,你就说这事儿我们应了。不过结婚的话怎么也得一年后,让俩孩子多处处。”

    冯桂兰拍手道:“成,那我这就通知他家去。”

    不着急结婚可以先订婚啊,这媒人酒她是喝定了。

    她得赶紧告诉冯家,他家也好准备四样礼啥的。

    冯家,一家三口的确是在等冯桂兰的回话。

    冯旭东脑子里不停地转,想着于柔要是同意的话最好。要是拒绝的话,要怎么说服她。

    反正,于柔一天单身,他就不会轻易放手就是了。

    冯桂兰一进门吕春秀赶紧把人拉了过去,问道:“咋样?”

    冯桂兰点点头:“成了!”

    冯旭东喜疯了,骑上二八大杠就奔于家去了。

    于柔有了合适的对象,家里人都挺开心的。

    刚有点儿适应新生活的小月月,却是伤心哭了。

    小孩子似乎天然就会分辨谁是真心喜欢她。这些日子她虽然还是不说话,但却成了于柔的小跟班。

    于柔哄道:“月月,咱们不哭了。姑姑只是有对象了,其他没什么变化。”

    月月哭的不停打嗝,断断续续开口说了第一句话:“不,不是姑姑。是,是妈妈!”

    “妈妈不要月月了,哇……”

    于柔愣住了,眼中布满星星点点的泪。

    冯旭东一进门就看到了这一幕,心里有点刺痛。大踏步过去把两人搂住。

    “都不哭了,这孩子和咱们有缘。月月,想不想永远和‘妈妈’在一起?”

    月月不明白,但还是倔强的点点头:“要一起,妈妈对我好!”

    “那就叫爸爸,我是‘爸爸’!以后咱们是一家人!”

    “爸爸!”月月叫的很大声,也哭的很大声。

    在上个家里,那对儿夫妻自打有了自已的孩子后,就不让她叫爸妈了。

    现在,她有妈妈了,还有爸爸了,还有家了!

    于柔满怀希望道:“旭东,真的可以吗?”

    冯旭东:“可以,我爸妈要知道当爷爷奶奶了,只有开心的份儿。”

    赶在年底,冯家上门定亲。不但拿了肉、蛋、面条、和一匹布料,还单独给于柔和月月买了新衣服。

    吕春秀有心亲手做,可惜时间来不及。

    她是真没想到,自已还能当奶奶。抱着月月就不撒手了,就想把月月接家去。

    吕春秀对曹秀感慨道:“我还想着过几年让这小两口领养个孩子,我给帮忙带起来。谁知道这丫头就出现了。真是命定的缘分啊,合该他们就是一家三口。”

    曹秀:“说起这事儿,旭东那张报告是假的吧?”

    她主要不信就这么寸!

    吕春秀沾沾自喜:“这还是我想的主意,我就知道于柔是个心软的!”

    曹秀……

    京市。

    秦之雅和席丰带了不少东西,装在了一个麻袋里。

    秦之雅客气道:“婶子、叔,家里知道我要过来,让给您二位捎点东西。”

    席萍撇撇嘴:“真是乡巴佬,哪有人拿着麻袋上门的。乡下能有啥好东西?”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