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这个男人看着比地上的女人得小上十岁吧!像两口子吗?女人穿的是一身灯芯绒的棉袄棉裤,整洁干净,一看就条件不错。
男人穿的是深蓝色的棉袄黑色的裤子,上面不少污渍,很邋遢。像两口子吗?
父女俩对视一眼,于悠果断伸出腿,男人没有防备,被绊了个马大趴。
于卫民上前用膝盖压着后背,胳膊反剪,把男人擒住。
呵斥道:“你抢‘翠花’的钱干啥?”
男人:“赶紧放开,翠花是我媳妇儿,那是我家的钱。”
中年女人庄慧反应过来,跑过来一巴掌扇在男人脸上。觉得不解气,又连扇了两个。
“我呸,你才是翠花!这是个骗子,冒充我男人,大家谁帮忙去叫下公安。”
男人还想挣扎,于悠一脚踩了上去。3704
得,彻底动弹不了了。
周围人这才反应过来,十分震惊。他们都被骗了,这根本就不是两口子。
“真是活久见,还能这样?”
“可不咋地,这骗子得严惩,否则谁还敢一个人出门。”
直到公安来了,男人被带走。于悠已经忽悠着供销社的经理在门口张贴了防骗、防拐卖的宣传单。
里头还详细写了几种骗术:借钱、换假钱、冒充亲人、碰瓷儿……
旁边还配着于悠简单的简笔画。
被压走的壮年男人看到后一脸绝望。
今儿真是碰到硬茬儿了,简直是走骗子的路,让骗子无路可走!
庄慧非得买点东西感谢下于卫民父女俩。
于卫民嘴里说着不要,眼睛却直盯着茅台酒,眼神儿不要太明显。
庄慧立马买了两瓶塞了过来。
供销社的经理也包了一些鸡蛋糕。
“辛苦这姑娘帮我们做宣传单了。否则,这么下去,谁还敢在火车站买东西。”
父女俩一人拎着茅台酒,一人拿着鸡蛋糕,这才出了供销社,去站台等火车。
阳冀市,阳南省化工研究院。
门口矗立着两个大柱子,透过铁丝网,能看到里面六层的研究所。十分气派。
于卫民和于悠站在门口,琢磨着怎样直接见到研究院有话语权的领导们。
于悠:“爸,咱这次也没有条子啊?怎么进去?”
他们总不能直接把匿名信交了,那还怎么谈条件。
于卫民:“这位老大哥,我找你们院长!”
门卫大爷看着是生面孔,估计又是一个想走关系买化肥的。
院里可是有共识,不是相关人员一律不放进去。
大爷果断道:“没在!”
于卫民:“副院长?”
门卫大爷:“没在!”
于卫民:“研究主任?”
门卫:“没在!”
呦呵!这门卫倒是干脆。
于卫民严肃道:“您可想好了,我这里可是有封匿名信。就是举报你们研究所的!”
门卫一下支棱了起来:“啥匿名信啊?”
于卫民:“当然是举报你们研究院办事不公的。上面让我们来调查,你竟敢拦着不让进。”
于悠:“我们可是便衣调查,你放我们进去就行了。可别想着通风报信!”
原本看他们穿着不像的门卫……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该不该通风报信儿?
门卫大爷战战兢兢把大门拉开了个缝隙。
于卫民和于悠挺起胸膛,趾高气扬走了进去,留下他在原地继续纠结。
两人走了一段距离,于悠拍马屁道:“爸,还得说您经验丰富,这招儿好使。”
于卫民:“学着点儿,长江后浪推前浪,爸相信你能青出于蓝!”
……
俩人直奔院长办公室。
咚咚咚!
“请进!”闫经纬问道:“你们是?”
于卫民:“院长,我们是阳迁市山南县向阳公社第一生产队的。我是村长,于卫民,这是我闺女于悠。”
闫经纬不记得见过这号人啊。
“于同志,那你们找我是什么事儿呢?”
于卫民:“这事儿,还得说是我闺女运气好,捡到了一些化学配方。我们队上三大化学专家可是都检定过了。保真!”
闫经纬……
他还真不知道哪个生产队有三个化学专家,这不是吹牛么。
闫经纬问道:“哦?什么配方?”
于卫民:“闺女你给解释解释。”
于悠发挥的时候到了,“控制农作各种腐霉病的有机杀菌剂,以及水旱田除草剂。”
闫经纬……
说得好像很懂的样子。
要不是全国的研究院研究了几个月,到现在还没有头绪,他就信了!
闫经纬直言道:“配方呢?拿来我看下。”
于卫民:“配方是有,但不能直接给出来。”
闫经纬……
确定了,这父女俩八成就是大忽悠。
严肃道:“于同志,你们能关心国家的农药技术发展,我很欣慰。但这些技术目前全国都没能研发出来。还是不是要说大话的好。”
于卫民比他还严肃:“院长,你这就不对了。送上门的技术还往外推。往小了说,那是耽误厂子的发展,往大了说那是耽误国家的进步!”
第99章
配方协议
闫经纬……忽然就被架起来了,只能顺着往下说的样子。
“那你们怎样才能给?况且,我们也不知道这配方是不是真的。”
于卫民:“哎!这才说到点子上了。”
“我们这配方给出去的前提是,你们得保证明年第一批农药和化肥生产出来,先紧着我们生产队供应。”
闫经纬……
果然是个来要化肥的!
“于同志,说到底,这配方不知道真假,而且还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
于卫民:“你可以把研究员们都叫来,哪里不明白,我闺女可是和队里专家们学了的,可以指点你们。”
闫经纬……
指点,这大话说的,都快把止不住门了吧!
合着他们研究院的研究员还不如队上的“专家”!还不如他闺女。
于悠从包里掏出写好的保证书。
这年代没电脑真的是很废手。
“院长,您这上面签字盖章,这杀菌剂和除草剂的制作技术立马就能给出来。”
“具体条款您可以看看,协议里写的清清楚楚,要是配方无用,这协议是不生效的。”
闫经纬……
准备的够全乎,真是辛苦你们了!
他还能说什么?只能拿起协议看了起来。
“本人以及阳南省化工研究院保证,若阳迁市山南县向阳公社第一生产队给出的化学配方真实有效。
本院以及本院下属生产厂生产的化肥和农药,优先供给此生产队!
若无效则此协议作废。”
事情到这里都是正常的。可下面几句违规条款,看的闫经纬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
“若阳南省化工研究院违背此协议,则赔偿此生产队一千元现金。”
“并阳南省化工研究院所有领导,喝凉水塞牙缝,吃东西拉肚子,走路绊倒,逢雨必被淋,逢雪必摔跤,逢雷……”
闫经纬手指哆嗦地指着这几行:“有,有必要这么写吗?”
于悠摊摊手。
“没办法,这协议超过一千元的赔偿就不合适了。但给我们一千元,弥补不了我们的损失。所以又加了后面几条。”
“更何况,我们是来送技术的。对院里对国家百利而无一害。这点儿小要求也不算过分。”
闫经纬……
说的还真他么的有理!
闫经纬一时间签也不是,不签也不是。
忽然灵光一闪,这事儿就算签,也绝对不能他一个人签!
半小时后,会议室里。
院长、副院长、研究主任、几个技术骨干研究员、财务科长排排坐。
大家看着这份协议,脸上便秘一样。
要是真有合适的配方,那没什么。履行协议优先供给他们生产大队就是了。
要是配方是假的,怎么就觉得被当猴耍了呢!
于卫民夸赞道:“大家为研究院的科研、为国家的发展,真的是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我们老百姓,佩服的很!”
mmP,看门的老刘今天脑抽了吗?是怎么把这个“人才”放进来的?
几人看着闫经纬也不舒服了。
看不出来啊,闫厂长还真是深藏不露!
闫经纬顶着大家不满的目光,强自解释道:“这事儿还得大家一致通过才行。”
问题是,他们能拒绝吗?
这要是真是有用的配方,落到别的研究院手里,他们后悔都来不及。
几人便秘一样一一拿着钢笔签上了自已的名字,又盖上了他们化工研究院的公章。
一式两份,于悠拿了一份放在背包里,实际是收进了空间。
心里这才踏实了。
什么口头的约定都不如落在纸面上。
另一份交给闫经纬:“院长,这份您几位收好!”
闫经纬……
看着碍眼,请远远拿走,谢谢!
于卫民:“好啦,咱们合作愉快,悠悠,把那封匿名信和配方拿出来。”
匿名信一拿出来,几个领导就信了几分。
至于配方,则是被几个研究员珍惜的捧在手里。
所以,这父女俩真的是因为捡到了这封匿名信就来“威胁”他们了?
该说不说,很久没看到这么“胆大”的人了,
闫经纬问道:“你们生产队里的专家是怎么回事?”
要真有这样的专家,他们完全可以聘用了来。
于卫民:“我们村有一个固体制剂研究专家,一个药剂研发专家,一个农药加工专家。”
“全都是服务于我们村的,你们就别想了。”
这话于卫民说的是真的。三人是下放户身份,本身就是下放去劳动改造的,去厂里上班,不符合政策。
闫经纬……
他觉得于卫民就是在吹!
还想问点什么,却被几个研究员抢了话题。
于悠一一把这些化合物的合成原理讲了一下。
几个研究员醍醐灌顶,把于悠围了起来。恨不得把碰到过的难题都问上一遍。
闫经纬只觉得自已错乱了……
父女俩一切顺利。拿着合同高高兴兴回村儿了。
而远在京市的秦之雅,正准备和席丰一起坐火车回山南县。
秦之雅回家过年,席丰则是回去上班。
白兰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大红包。
说道:“之雅,你第一次上门,这红包收着,讨个吉利。”
“谢谢婶子!”
秦之雅几乎是瞬间就接了过去。她心心念念的红包啊!看起来不少的样子。
白兰……这孩子还真是不见外。
席萍眼馋得很:“拿出来看看包了多少。”
秦之雅也好奇,本来想着出门再看的。席萍这么一说,她直接就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