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这才处了几天,你今天红烧肉,明天新衣服,后天烤鸭的。”“我想了想,以后我们家怕是花不上你挣的工资,还得倒贴。”
“这烤鸭你自已吃吧,我可不奉陪了。对了,昨天给你买的衣服你得还回来。”
秦爱华这下顾不上秦之雅了,不处就不处,反正她也不是很满意,但东西可是她的。
“凭啥,你自愿给我买的,还想要回去,想的美。”
石英豪:“你要不要脸,都不处对象了,你有什么脸不还。”
秦之雅不耐烦道:“服务员,这俩人明显也不会吃烤鸭了,麻烦把这俩人请出去。”
两人骂骂咧咧被清走了,饭店里终于安静了。
席丰问道:“这人也姓秦,是你家亲戚吗?”
秦之雅解释道:“是我大伯家的堂姐。当年我大伯为了留在城里,举报了我爷爷和我爸,还和我们脱离了关系。”
“我爷爷当时被气的旧病复发,没挺住。我奶奶说了,永远不认他们的。”
席萍气道:“连自已爸妈都害,那指定不认啊。说话还那么刻薄,你刚才就不应该那么轻易放过她。”
席丰却突然道:“你当时也受了不少苦吧?”
“有谁欺负过你,我
……”
秦之雅伸手安抚略显激动的男人。
“我当时才十二岁,倒是没太被为难。就是被退了从小定的一门亲事。”
白兰:“那是那家人没那个福气。席丰,你以后要是对你媳妇儿不好,我这关就过不了。”
幸好退亲了,这儿媳妇儿又聪明又爽利,最重要的还能管住她儿子。合该就是她们家的。
席丰:“妈,不会的。之雅才是我的救赎。”
……
迁安市,于卫民他们的工作开始影响到各行各业。
随着一层一层往下宣传,全市逐渐开始实行无票购物。大街小巷上,小商小贩渐渐多了起来。
曹秀的原材料也可以随便购买了,她的“曹干妈”辣酱厂也静悄悄开了起来。
至于厂子里的工人,她早就想好了。
村里觉悟比较高的,就是几个干部的媳妇儿,所以曹秀把冯桂兰、钱凤改、何春梅叫了来。
除了他们三个,还有就是张菊。这孩子的性情她知根知底儿,敢想敢干重情义,是个很合适的主管。
曹秀说道:“桂兰嫂子、凤改嫂子、春梅,论辈分或者年纪你们都比张菊大,但是张菊的能力强,最适合做领导。大家可得好好配合她。”
冯桂兰笑道:“哎呦,那是肯定的。我们比人工厂的厂长还岁数大呢,但我们也没人家那个能力啊。”
钱凤改也很感激:“是啊,曹秀。我们是真没想到你能想起我们。放心,我们肯定把这活儿干好。”
村里那么多年轻媳妇儿和姑娘们不用,用她们,不就是信儿任她们么。
何春梅就直白多了。
“于婶子,你放心。这一个月八十块钱的工资,每周还有一天假期。这么好的活儿去哪里找?”
“村里的男人们都赚不到。我们家里人知道后,现在就差把我供起来了!”
“你说这给自已家里当年做马的不比这累多了,但也没人看重。这出来工作,挣上工资了,反而被重视了。”
“我现在只觉得有用不完的劲儿。”
张菊也表态道:“婶子,我也肯定好好干!”
曹秀可是给她开了一个月一百块的工资,她自已一个人就能顶上城里厂子三个人的工资了。
人选就位,曹秀很快给几人分了工。
冯春兰、钱凤改、何春梅每人负责一道工序。张菊除了协调各个工序的生产进度,偶尔还负责出去推销产品,拉订单。
至于罐头瓶上要贴上老干妈的标志,这活儿就交给村里的学校负责。
学生们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把草纸裁剪好,写上曹干妈辣酱几个字,贴在罐头瓶上。
虽然简陋,却也能把这个牌子传播出去。
最后赚来的钱用来给孩子们买书和学习用品。
另一边,于悠正在课堂上和人飙英语。
就问学土论文、硕土论文、博土文论,哪个不得大量参考外国文献。
她学了十几年英语,早就炉火纯青了。
现在,她想获得一些自由,就得把自已的本事展现出来,以此来换取老师们的宽松待遇。
第172章
钱怎么算
她们宿舍的娇娇女陈云成功申请换了宿舍。但是却也开始跟他们五个人作起对来。
这也正好给了于悠机会,省的她还得去老师办公室自荐了。
王弘厚老师说道:“今天呢,主要讲英语。在开课之前,老师想要了解一下大家的英语水平。”
“打开课本第三页的文章,大家按座位,从第一排开始依次读一下。”
好巧不巧,第一排坐的正是于悠她们五个。最左边的是苏北。
这篇文章有些比较长的单词,苏北读的有些磕巴,但好歹也读了下来。
下一个是刘盼弟,刘盼弟站起来张了张嘴,有些支支吾吾。
她老家那边很落后,没什么英语老师,高考的专项考试还是她死记硬背的结果。
但是她的听说能力,可以说是极其差。
陈云讥笑道:“这基础也太差了,一起上课不是拖慢大家的进度么。”
王老师矫正道:“各地教育水平不同,自然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位同学,不如你给大家读一读?”
陈云:“好啊!我备考时候收集了好几本英语书,我已经又背了不少单词了。”
说完,陈云就读了起来。除了发音不准,有几个单词不认识囫囵了过去,整体在班里水平的确不算低。
小小的称赞声此起彼伏。刘盼弟抿了抿唇,把头埋了下去。
于悠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低声和刘盼弟说了声别担心,这才站起来。
“王老师,我也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王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哦?看来这届学生挺有自信么。那行,你来读读。”
于悠看着这个文章,先是用纯正的美音读了一遍。
特殊的爆破音、摩擦音、鼻音、滑音一一从于悠的嘴里发出来,听起来很卷,十分有感染力。
同学们卧倒!
一遍读完,于悠并没有停顿,继续说道:“,
lll
read
it
again
in
english.”
“接下来,我将用英音再读一遍。”
抑扬顿挫的英音,连贯流畅,带有一定的唱腔,听起来十分享受。
老师也跟着一起卧倒!
陈云脸憋的通红,已经被碾压的说不出话来。她怎么也想象不到,于悠一个小地方来的人,英语竟然这么好。
教室里十分安静,甚至可以说是落针可闻。
激烈的掌声渐渐响了起来,王老师激动道:“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于悠说了自已的名字。
王老师喃喃:“你就是那个全国第一?怪不得,连英语都这么出色。”
这分明比他们这些老师都强。
底下的同学们已经开始窃窃私语。毕竟由于信息的闭塞,于悠是全国第一这件事儿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没想到全国第一在咱们班。”
“简直是太出色了,我算是服了。给我再安两条腿,我也追不上。”
“念得太好听了,我从来不知道英语还分英音和美音。”
王老师接着说道:“于悠,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推荐给同学们吗?”
于悠看了看同学们都一副期待的样子,把后世的一些学习方法分享了出来。
“单词是一定要花时间背的,每天二十个,一年下来就很可观了。”
“语法上课听老师讲明白,记牢笔记,多做一些练习。”
“至于口语,坚持念课文背课文是最有效的方式。”
“大家可以在教学楼里找个地方,成立一个只能说英语的英语角。”
“没课的时候去那里念课文背课文,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语言就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每天坚持,积累的多了,自然就会掌握。”
啪啪啪,王老师带头鼓起了掌。
“于悠同学说的很好,大家可以借鉴起来,争取早日把这门语言掌握好。”
“咱们国家现在极其缺少翻译人才,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国家的希望。”
“好了,大家现在翻开课本,咱们先学习一下今天的词汇。”
……
下课的时候,王弘厚直接把于悠叫到了办公室。
他们学校陆续有接到国家的翻译工作,尽管老师们已经成立了翻译小组,但是进度却十分的慢。
因为掌握的不精,很多词汇都得借助词典,然后进行讨论校验,才能最后定下来。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英汉词典还处于第一版的状态,内容并不像现代那样全面。
很多东西直接还查不到,需要翻阅其它资料。
大批的资料等着翻译,时间上根本不够用。
王弘厚对办公室的其他老师喊道:“张老师、赵老师、方老师、杨老师,你们都停一停手头的工作。”
“这是我们专业的大一新生于悠,英语水平很高,我想让她加入咱们翻译小组。”
于悠……这王老师五十来岁的年纪了,办事情竟是如此雷厉风行。
都不和她本人商量商量的么?
几个老师顺着王弘厚的手势看了看于悠。明明已经二十五岁的年纪,却由于保养得好,看起来像是二十出头。
眉目如画,长身玉立,长得倒是挺好的。可这跟翻译又有什么关系?
张老师疑惑道:“王老师,你开什么玩笑,这么年轻的新生,英语水平行么?我们现在忙成这样,可没时间带她学习啊。”
王弘厚却很执着:“你们是没听过她念英语,窥一貌而知全身。这功底比咱们可差不了。”
于悠……谢谢,您可真是抬举我了。
赵老师感兴趣道:“果真如此?这样,我手里这份经济报道正好没人翻译。于悠是吧?你看看能翻译多少出来?”
他们这个工作是糊弄不了人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于悠摆摆手:“各位老师,我,我没想做翻译啊。”
王弘厚苦口婆心道:“咱们国家现在十分缺少翻译人才、外交人才。你既然有这个能力,何不试试呢?”
“而且,国家是给了经费的,翻译文件也能有比较可观的收入。”
于悠……这倒是可以。
天知道她现在有多缺钱,新买的四合院还空空如也呢。
“钱怎么算?”
各位老师们……在大家都高喊着为国奉献的时候,这学生还真是够直白!
第173章
牛津英汉词典
钱老师笑呵呵道:“外面一个翻译一个月都要两百元。”
“咱们虽然算是本职工作外的兼职,但由于翻译的文件比较重要,因此是按照翻译的字数算钱的。”
“比外面的只高不低。就这份经济报道下来得十块了。”
于悠看了看手里的经济报道。是一份美国的报纸,只需要翻译第一版。
努努力的话,两个小时内能拿下。这价格很可以了,果然知识就是金钱。
于悠笑道:“那要不我试试?明早翻译好了送来?”
王弘厚惊喜道:“一个晚上就能完成?”
于悠点点头:“这份文件急吗?现在五点了,我回去还得吃饭。要得急的话,八点大概能送来。”
一直没说话的杨老师道:“我看这样吧,你先去吃饭,一会儿回来直接在这里翻译。”
“我们几个老师每天也加班翻译文件,大家一起,有不懂的地方还能讨论讨论。”
于悠无所谓,知识在脑子里,在哪里翻译都是一样的。
第二天,于悠顶着两只熊猫眼,暗恨自已昨天的决定。她几乎是彻夜未眠。
时间回到晚上八点。
看完她翻译的文件后,办公室这几个老师跟打了鸡血似的,死活不让她走。
“于悠,我这儿有个难点,你来看看能翻吗?”
“我这边也有几个,这几个词汇很生僻,没见过。”
……
半夜两点。
“哎,你个丫头别睡啊,年轻人精力还比不上我们几个老的?”
“老张,快,给她冲杯浓茶!”
于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