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1章

    ……

    另一边。

    秦之初和于柔带着燕燕和月月很快安顿好了。

    燕燕羡慕道:“我舅妈这个四合院太漂亮了!院子里竟然还有个秋千。”

    秦之初笑道:“再等等,过个一年半载的,等妈和你柔姨把生意再做好点儿。咱们娘俩也挨着这里买个四合院。”

    于柔看着荡着秋千的闺女,跟着笑了。

    “那咱们一起买,做邻居。到时候给我们月月也弄个秋千,再弄个摇椅。晚上躺上面看星星。”

    她们俩还真不是吹牛,这两年两人真没少攒钱,本来也够买房子的。

    但是现在投入新的生产线,资金又滚进去了。只能再等等了。

    月月白皙的小脸上笑出两个小酒窝。

    “妈,咱们一家人在一起,住哪里我都开心。这次只有咱们俩出来,也不知道弟弟们闹没闹。”

    于柔摸了摸操心的闺女。

    “怕啥,有你爸和你爷爷奶奶呢。你就负责开开心心和燕燕姐姐搭伴儿玩就行。”

    第182章

    重逢

    于悠现在不再是把英语翻译成中文了,而是负责把中文翻译成英文。

    这个要求无疑更高一些,文件也要的更急一些。

    每个月上上课,翻译一些文件,再帮忙培训一下学弟学妹们。

    每隔半个月还要回去主持下自已厂子,倒也充实的很。

    今天她姐和大姑姐带着两个外甥女来了。于悠买了不少菜,决定吃火锅。

    她和她妈的四合院各种锅具都准备的很全。

    锅是烧炭的铜锅,木炭烧红了放在底层,锅里加上开水和自已炒制的底料,直接就翻滚了起来。

    几个女人把准备的菜和肉都端到了院子里的石桌上。

    燕燕盯着铜锅好奇道:“舅妈,这就叫火锅吗?”

    月月也道:“咳咳,好辣,小姨,怎么这么红啊?”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尽管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但一般都是吃一些炒菜和炖菜。

    还没有弄过火锅和烧烤呢。

    这个年代鲜少有人去下馆子,不认识也是正常。

    于悠解释道:“这就叫火锅,底下烧的木炭,上面的水里加了辣辣的底料所以看起来红彤彤的。”

    “不吃辣椒的话还可以放鸡汤、肉汤,西红柿汤、蘑菇汤、清水都可以。”

    “不过呢,最地道的还是辣,你们也可以试试。”

    羊肉片、猪肉片都是自已切的,麻酱是自已调的。还有白菜豆腐。

    虽然简单一些,但是对于第一次吃这些的人来说,很新鲜了。

    三个女人两个女孩儿,把准备的东西吃了个精光。

    于柔揉了揉肚子:“太辣了,可是越吃越想吃。”

    秦之初拉着燕燕和月月在院子里转圈:“这俩孩子越吃越辣,越辣越吃。受不了了就灌水。”

    “肯定吃撑了,赶紧溜达几圈。”

    于悠笑道:“我还准备了烧烤架呢,等以后有机会咱们烤肉吃。”

    “你们明天和之雅约在了哪里?要不要去她家看看?”

    秦之初回道:“肯定得去看看。不过我们和她约在了艺术大学见面。等办完事儿正好送她回家,顺便去她家看看之雅生的小丫头。”

    于悠道:“那我和你们一起吧?我明天请一天假,陪你们过去。”

    于柔问道:“不耽误你的事儿吧?”

    于悠:“不耽误,我今天就是把手里的翻译工作收了收尾。等忙完你们的事儿再接新活儿。”

    几人商量好,把石桌收拾干净,两个孩子睡一个屋子。

    于悠、秦之初、于柔则是挤在于悠的大床上促膝长谈。

    于悠问道:“你们真打算做时装包和流行服饰?”

    秦之初说道:“对啊,我们在百货大楼和购物中心各租了两个柜台。这次打算大干一番。”

    于悠:“没想到啊,你们还挺有魄力。”

    于柔解释道:“我们主要是攒了点资金可以扩大了。放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于悠说道:“我听说,服装方面南方现在已经开始仿照港城的风格了,十分先进。”

    “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以去广市、深市去看看。买点样品回来。”

    “或者让你们的设计师留意一下港城的电影,里面主角衣服的款式也可以参考。”

    秦之初就笑:“我就说咱家主意最多的就是悠悠了。你看,这么一会儿就出了好几个主意。”

    于柔笑道:“谁说不是,听她说两句我觉得事情都简单了几分。还别说,我总觉得悠悠干啥都能成。”

    第二天,京市艺术大学。

    秦之雅约了秦之初几个在大学门口见面。

    她现在挺着肚子也是要来听课的。否则就得重修,她可不想多上一年学。

    秦之雅说道:“我们这一届有两个大才子,我们下一届还有个小才女。”

    “不过呢,其中有一个家境比较好,梦想是做画家,我就没约。”

    “另外两个家境一般,我感觉做设计的概率大一些。就给你们全都约了。”

    “一个叫周初礼,一个叫年敏。等会儿你们自已谈。”

    秦之初道:“行,那一会儿我和小柔过去谈就行。”

    “之雅,悠悠,你带着燕燕和月月等我们会儿。”

    燕燕说道:“小姨,你们学校好漂亮啊。我和月月去转转行不行?”

    学校里本来也挺安全的,秦之雅自然答应了。

    “我们就在花坛这里等你们,你俩别跑太远,逛一会儿就回来。一定不要出校门。”

    “好!”

    燕燕和月月蹦蹦跳跳走了。这里是大学啊,对他们来说太新鲜了。

    京市艺术大学素描办公室。

    万菁菁正和一个朋友聊天。她朋友江渝是艺术大学的美术老师,专攻素描方向的。

    彭暖想学美术,彭博让她带着孩子来找江渝,看看对方愿不愿意给彭暖当老师。

    江渝说道:“菁菁,你闺女又不是外人,我肯定愿意教的啊。不过你怎么不让她跟你学跳舞呢?”

    “你舞蹈功底那么好,女儿像妈妈,她肯定也差不了。”

    万菁菁眼神暗了暗。

    当年彭博把这孩子领回家,对外说的是丢失的孩子找到了。

    不知道情况的,都以为彭暖就是他们家的亲生孩子。

    可彭暖不是她生的,体格怎么会像她?她给她查过,筋骨僵硬,不是很适合跳舞。

    彭博还非得让她学,她教了一阵子,彭暖吃不了那个苦,主动放弃了。

    彭博还抱怨她对孩子不尽心。

    可是,彭暖永远都不会是她的暖暖啊。又怎么会像她?

    万菁菁的声音有些轻飘飘的。

    “孩子喜欢画画,她爸爸觉得孩子的兴趣最重要。再说,学舞蹈挺苦的,孩子爸爸舍不得。”

    江渝摇了摇头,可惜道:“咱们的舞蹈家这下子后继无人了。”

    “你们家彭博真是太爱孩子了。”

    万菁菁眼神悠远:“是啊,太爱孩子了。”

    这个家,除了她,好像所有人都很爱彭暖。爱到,忘了那个曾经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小团子暖暖。

    办公楼不远处,燕燕和月月找了一处台阶坐下休息。她们刚才游玩了学校里的很多地方。

    参观了教室、工作室和画廊,还看到了许多艺术作品。

    第183章

    工作汇报会

    燕燕兴奋道:“小姨的学校真是又大又漂亮,刚才那些画画的真好,看的我也想学画画了。”

    月月道:“那就学啊,之初姨肯定支持的。学好了将来还能当画家或者设计师。很了不起的样子。”

    燕燕:“月月,你喜欢什么?”

    月月想了想道:“我也不知道诶,我觉得我比较好动。”

    燕燕提议道:“干脆咱俩一起学吧?技多不压身,咋样?再说我自已一个人好怕坚持不下去啊!”

    两个小姑娘边讨论,边站起来,动身去找大人。

    江渝送万菁菁出教学楼的时候,远远地看到两个女孩儿的背影。

    万菁菁道:“怎么有两个半大的小姑娘?”

    江渝:“可能是哪个老师或者学生的家属吧。”

    彭暖扯了扯万菁菁的衣服:“妈,我们去买画纸和画具吧。我一定会努力学画画的。”

    万菁菁收回目光,扯了扯嘴角。

    她对这个孩子始终喜欢不起来,所以对于她的事情她一般不会发表什么意见。

    只能是这样淡淡处着。

    另一边秦之初和于柔也见到了周初礼和年敏。

    秦之雅之前已经和两人打过招呼了。两个人都很有诚意,带了平时的一些画作来。

    周初礼和年敏都属于家里一大堆兄弟姐妹,经济上比较拮据的。

    两人很有艺术天赋而且足够努力,这是秦之雅女人商量好,立马朝着友谊商店去了。

    ……

    另一边,于卫民正带着几位领导逛阳迁市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盖的很敞亮,里面灯光很明亮。

    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日用品、手工艺品、家居用品、摆件儿、小家电、吃食等应有尽有。甚至还有现成的小家具摆着卖。

    人们在里面来来往往,打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置身其中就感觉到一种热闹与繁华。

    于卫民向考察团解释道:“目前只开放了一层的商铺,二楼到五楼的商铺也已经预租出去一半了,只是还没有装修完。”

    考察团的领导们没说话,但是眼中的满意之色却很明显。

    齐敬说道:“自由买卖,发展经济。阳迁市所有的资源就直接盘活了。”

    “现在老百姓们过的比之前好很多。阳迁市这两年已经出现了第一批富裕的人。”

    “这些人又产生了新的需求,拉动供给,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考察团的人问道:“那资源稀缺是怎么解决的?”

    秦之恒解释道:“我们市的资金除了当地的收入外,还靠出口商品获得利润。”

    “然后用这些资金去其他地方进一些原材料。实在稀缺的话就走进口的渠道。”

    于卫民总结道:“这部分工作主要是齐敬和秦之恒主持,其他人辅助实施的。”

    考察团领导们终于觉出了不对味儿来。怎么会有人不停的把功劳给自已撇开。

    甚至已经有人很想问了,那其他人都干了,你干了啥呢?

    于卫民……我当然是花式摆烂儿到底了。

    两天的实地参观结束。考察团的人直接被拉回会议室连夜开会了。

    市里所有专家和干部都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场气氛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场那么严肃。反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

    现场讨论、提出建议是以往几年迁安市工作会议形成的习惯。

    领导们坐在会议桌前,每个人要依次做出主要的工作汇报。

    因为每个人负责的工作都不一样,因此考察团的人对每个发言都很重视。

    于卫民直接提出表扬。

    “三年了,在座的各位都付出了很多,工作上也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不但完成任务,而且超过预期!”

    “是大家的付出,让我们这个团队在阳迁市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考察团的人……这不是该我们来说的么?现在都流行自卖自夸了?

    就听于卫民继续道:“大家工作表现非常出色,下面就请大家从各个方面详细汇报一下。”

    郝建同说道:“那我先主要说一下我们做的政策支持……”

    秦伟:“我今天主要讲讲投资建设方面的改变……”

    李德义:“那我说一下我负责的工厂改制的进程和行业标准变化……”

    谢正平:“开放合作方面,我们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孔正阳:“关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目前面临几个难题……”

    丰文轩:“加强人才培养方面,也有几项新的举措……”

    ……

    第184章

    友谊商店巧遇

    最后齐敬和秦之恒又做了整体的一些工作总结。

    于卫民:“只要付出,就一定会得到重视。相信会有更大的舞台等着大家。大家说是不是?”

    参会人员……

    考察团的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