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搬回京市三人正盘算着,小爱的声音响起:“支援阳迁市经济建设加5000分,可用福报积分9622分。”
这么多!
于悠……她错了,她爸才是巨人!
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七年了,一共攒了四千多分,他爸这一下就五千积分。
于卫民……稍稍得到了一丝安慰。
曹秀抓住了问题的重点:“小爱小爱,我们的福报积分都是一件事情结束才给结算吗?”
他们家老于已经在市里干了三年了,这是第一次加积分,而且一下子加这么多。
明显是把之前干的事情都累积到一起加了。
小爱:“主人,也不是的,只是一些举措看到成果需要时间。如果能当时积善的,当时就能加积分。”
曹秀:“那经济建设也没彻底完成,这次为什么给加了?”
小爱:“检测到主人已离职。”
于卫民哦了一声:“那看来领导们批准了我离开的申请了。”
曹秀:“那我们这几年一直给福利院捐赠粮食,怎么不见你给我们加积分呢?”
小爱:“积分正在累积中,检测到主人想为福利院成立基金会,暂未发放。”
曹秀……所以说怪他们自已目标定的太大了?
小爱:“友情提示,福报积分超过五万分,能够兑换一个愿望。”
曹秀:“什么愿望都可以吗?”
小爱:“只要不违背法律、不违背道德。”
这倒是不错。
虽然他们家现在的生活还算是蛮如意的,没什么需要兑换的。
但是谁能保证以后没有呢?所以还是得继续赚积分。
于悠说道:“妈,返乡政策下来了,秦家要搬回京市了。你和我爸啥时候过来?”
曹秀道:“我怎么也得把这个超市弄得上了轨道,再找到合适的人管理才行。”
于卫民道:“我先给你妈帮帮忙,另外我打算把种子公司重新弄起来。也得一切上了轨道再说。”
于悠建议道:“妈,你不如找我姐夫,他本来就在供销社,对那些供应商熟悉的不行。而且他还有管理能力。”
曹秀笑着看了眼闺女,和于卫民说道。
“要说咱闺女这一点儿还真是像你,谁都能被她想起来。”
又问闺女道:“你自已那个洗发水工厂谁管啊?这次回京你婆婆奶奶也该退休了。”
于悠:“我已经在培养人了。而且我大四基本上没什么课程了,完全可以来回跑了。”
主要她打算扩大经营范围了。
除了洗发水,洗面奶、沐浴液、护肤品等等其余生产线也有精力铺了。
看来她的一汽安宁汽车厂也得加油了,她来回跑需要一辆小汽车。
至于学校的翻译工作,学校这几年也陆续培养出了几个学生。完全可以接了她的活儿。
一家三口商量完了,各自出了空间各忙各的了。
于悠升大四的这个暑假,秦家全家搬回了京市。不光他们家,第一生产队的下放户们也都陆续接到了返乡通知。
于悠也回去帮忙搬家了。
秦之恒和秦之栋一人开了一辆小汽车进了村子。
是的,一汽安宁汽车厂成功研制出了小轿车。前两辆就被于悠提了出来自家用。
破家值万贯,这几间木头屋子里看起来东西不多,但稍微一收拾,两个后备箱就被塞的满满当当的。
每个人脚底下也是大包小包塞满了。
于悠看张淑英和王月荣连小马扎都想带着,赶紧拦了两人。
“奶奶、妈,四合院里啥都有,我都准备好了。”
京市的四合院自打买了,她们还没去过呢。
严格说来,就她自已在秦之恒和孩子们偶尔过来的时候去住住。
秦之栋和于远都觉得住校更方便,平时也很少去。
王月荣说道:“还是带着。我们就是暂时住在四合院里,等咱家原来的住处收拾出来就搬过去。里面估计啥都没有。”
张淑英也道:“对,你们小年轻需要空间,我们就不去凑热闹了。”
“再说咱家原来那房子也是一栋二层小楼呢,收拾收拾也不错。街坊邻里也熟悉。”
两人坚持能带走的都带走,于悠看这个架势,干脆不拦了。
秦伟和秦之恒都做了工作交接,他们的新工作上面还没通知。只是让他们先回京报道。
秦之初和燕燕两个人住着太空旷,暂时搬到了曹秀那里去住。
东西都收拾好,秦之恒、于悠、安安和宁宁坐了一辆车。
秦之栋、秦伟、王月荣、张淑英坐了一辆车。
小汽车慢慢开了起来。
张淑英摸着车玻璃:“还别说,咱家小悠真本事。竟然开了一个汽车厂。”
“谁能想到有一天咱们能坐上自家生产的汽车。”
王月荣:“谁说不是呢,村里的几个机械专家,听说也接到了回去的通知了。小悠分给了人股份,他们都主动留了下来。”
秦之栋说道:“我嫂子在学校也挺出名的。代表京大参加了好几次辩论赛,还都获了奖。”
“不光如此,还能帮学校翻译资料。”
“还有于远,双学位修的有声有色。听说两边的导师都开始抢人了。”
秦伟:“咱们在这里的这些年,最幸运的就是结了于家这么个亲家。努力的人自有他发挥的天地。”
小汽车一路开到了村口,却被乌压压的人群拦了下来。
大家手里多多少少都拎了些东西。
“知道留不住你们,那有能力的人就得往更大的地方去。”
“可咋要走也不吱个声呢?好歹让大伙儿送你们一程。”
“就是啊,咋不得道个别啊?”
大家全都下了车,除了于悠这个前任村长,秦家人也都各自有些要好的朋友。
村里人都纷纷拿出自家拿得出手的东西。
见于悠他们不要,就直接往车里扔。
“拿着,路上吃。”
“必须带着,留个念想。”
……
一片嘈杂声中都不知道哪个东西是谁的了。
一大群孩子更是把王月荣团团围了起来。
“王老师,你还会回来吗?”
“王老师,我将来考去京市看你!”
“王老师……”
第187章
交接翻译工作
教授们的办公室一角,一个英朗的男人在认真翻译文件。大概是低头的时间太长,他直起身子靠在椅背上,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提神。
脑海中突然间闪现出于悠辩论赛时候凯凯而谈的样子。不禁勾起唇角。
王弘厚问道:“英哲,你现在翻译的这份文件大概什么时候能完成?”
孔英哲比于悠小一届,一入校就展现了高超的外语能力。翻译能力和于悠不相上下,很受老师们的器重。
孔英哲回道:“老师,再有一刻钟就差不多了。”
“对了,于悠学姐请了几天假?是家里有什么事情吗?”
王弘厚说道:“她家里人要来京市了,回去帮忙搬家了。哎呀,说起来有日子没见到安安和宁宁了。等以后他们搬过来,见面就方便了。”
孔英哲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琥珀色的眸子深邃了几分。
于悠那边,终于到了四合院。
于悠早就把房间分配好了。大家把打包好的东西从车上卸下来,搬到合适的地方,再一一归置好。
秦之恒对于悠道:“坐了一天的车,累了吧?一会儿别做饭了,咱们出去吃。”
于悠点点头。刚才在车上,她脚下和身上还大包小包的挪个位置都费劲。
这一路可累死她了。
于悠道:“开了一路车了,你也别费劲儿收拾了。把东西先搬下来,明天再慢慢归置。”
秦之恒指了指肩膀:“你给我揉揉我就不累了。”
于悠一把将人推开……这还是当初她认识的那个满脸冷峻的男人么。
吃了一嘴口粮的秦之栋默默从这俩身边走过。
他决定和他妈商量一下,他和琳琳的婚事是不是可以提上日程了。
……
刚搬到京市,秦之恒难得有时间陪媳妇儿孩子。他打算晚点再去报到。趁着暑假,带着于悠和安安宁宁出去玩几天。
于悠说道:“我得先把手里的翻译完的资料给老师们送去。”
秦之恒:“那我开车送你去。”
京大校园里,秦之恒去停车了,于悠先下车去了办公室。
王弘厚看见于悠,问道:“怎么就你回来了?安安和宁宁呢,怎么不带来?”
于悠解释道:“我们昨天回来折腾到很晚才休息,今天早上那两个小懒猪还在家睡懒觉呢。”
“我是来交资料的。老师,我后面就不打算不接翻译的活儿了。”
于悠也大四了,手里的活儿也要开始移交出去了。这个老师们都有心理准备。
张老师道:“小悠,毕业真不打算留校了?要出去工作?”
他们学校是有留校名额的,他们和于悠提过,可这孩子没这个打算。
别人抢破脑袋的名额,这孩子不要,真是太可惜了!
于悠笑道:“是的,我比较喜欢自由点的工作,想自已做生意。”
王弘厚惋惜的摇了摇头。
“那好,你把手里的资料和英哲交接一下。”
孔英哲早就关注着于悠,闻言立马站了起来,拉开自已座位旁边的椅子。
“学姐,坐这边。”
秦之恒找到办公室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
女人低着头,手指着桌上的资料认真说着话。
柔软的长发垂在一边,遮住了一边的脸庞。
男人坐在她身边,嘴角微微上扬。镜框下的眼睛专注地盯着女人的侧颜。
秦之恒心里十分不舒服。于悠身边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个工作伙伴?
他眉头紧锁,嘴唇紧闭,有些烦躁。
于悠似是注意到了办公室门口的动静。抬起头来,发现是秦之恒,嘴角不由自主漾起了笑意。
这一抹灿烂,恰如其分的赶走了所有的不安,心中多了一抹温暖和舒适。
“媳妇儿,忙完了吗?”
于悠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王弘厚先说道:“小悠,这就是你对象啊?”
张老师夸道:“听说小悠的英语最开始是跟你学的?真是一表人才,怪不得安安和宁宁也这么出色。”
秦之恒无言以对。
他总不能说安安和宁宁是跟他学的没错,但自已媳妇儿大部分靠的是自学吧。
于悠把每一位老师都给秦之恒介绍了一遍。末了,又介绍了下孔英哲。
“这是下一届的学弟,孔英哲,英语能力也超强的。”
秦之恒淡淡道:“你好!”
孔英哲扬起一张人蓄无害的脸,笑道:“你好!”
于悠对秦之恒道:“你等我一下,我还有一点儿就交接完了。”
孔英哲:“没关系的学姐,你先回去吧。过后有时间咱们继续交接就是了。”
秦之恒握住于悠的手,两人目光交汇,轻声道:“还是现在就弄完了吧,我等你。”
两人分明没干什么,但是空气中好似都充满了黏腻。
办公室的老师们都笑着摇了摇头,年轻就是好啊。
于悠迅速和孔英哲交接结束。两个人回家接了孩子们,一家四口兴致勃勃地出发了。
秦之恒开着车,于悠坐在副驾驶。安安和宁宁坐在后座,十分期待。
安安:“妈妈,我们这是去哪儿?”
宁宁:“是像书里的诗人那样,四处游览吗?”
于悠:“对啊,带你们去看看京市附近祖国的美好河山。”
他们先是逛了市里一些有名的店铺和建筑物,吃了有名的餐厅。买了有名的特产。
又自驾去往京郊。欣赏着沿途的美景和人文景观,一路谈笑风生。
遇到好的地方就停下来。逛街、爬山、溯溪……
车能随便停,到饭点了遇到农家或者国营饭店就花钱买顿饭。
夜里找村子或者招待所住宿。一家四口聚在房间里,围坐在床上,兴奋地讨论今天的见闻和感受,说着明天的计划。
然后第二天继续驱车前行。
整整九天,玩遍了很多地方。旅途的快乐和互相照顾,使得一家人更加心贴心。
秦家其他人也没闲着,他们这些日子正在收拾原来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