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大院里,不少人家私下议论。“秦家这次回来是怎么个意思?怕是得恢复原来的职位吧?”
安永祥也有些坐不住了,当年他上门退了安穆青和秦之恒的婚事,可是撕破脸了。
谁知道还有今天?
第188章
农村媳妇都离婚了
中年妇女朱芬说道:“这次返乡娶了农村媳妇儿的可是不少离婚的,秦家老大秦之恒据说就是在乡下结的婚。”
“这乡下女人怎么配得上这样的门户,估摸着也长久不了。”
“安大夫,到时候你们两家还能不能再续前缘?”
她和朱丽华是出了五服的远亲,她闺女想安排进军区医院,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安永祥走走路子。
梁冬梅说道:“大芬,这么说就不对了。农村媳妇儿咋了,更踏实。秦家能娶进家门,说明人品不错。”
沈春柳:“但秦之恒这小子从小可是大院里的天才,之前职位也不低,到底是低就了。”
“真要有什么,慕青那丫头也不是没机会。安大夫,慕青也做了几年知青了,也快回来了吧?”
她们并不知道当年安永祥上门退亲时候,说的难听话。只以为这亲事是因为秦家下放才不了了之了。
安永祥心思也跟着活络起来。
他们两口子早就和安穆青那个逆女脱离关系了,但是还有安穆红啊。
之前他们两口子安排穆红嫁给了革委会主任的儿子。
可谁成想结婚之后两人天天对打,在安穆红有一次拿着菜刀追了她男人两条街后。双方愣是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安永祥和朱华丽自然不愿意。可架不住男方家里执意要散,安穆红那个头脑发昏的也非得分。
结果结婚不到一年就一拍两散了。他们两口子这几年真是头都抬不起来。
这几年,安穆红一直单身,也没找到条件多好的。他都寻思要不要找个条件一般的入赘安家了。
这个时候,秦之恒回来了。
这不是天意么!
想到这里,安永祥佯装叹气道。
“慕青这孩子年纪不小了,还以为两人没缘分了,就在乡下找了个对象。”
“倒是我们家慕红,单了几年了还没对象呢。”
刚才说话的几人听到这话却没接话。没听过把姐姐的亲事换给妹妹的。
这样的话先前的亲事就算是不算数了?那自已的亲戚岂不是也可以介绍给秦家了?
大院里人们各怀心思。
秦之恒一家四口就是这时候回的大院。
黑色的小轿车开进大院,引起了不少人围观。毕竟这个年代能买得起小汽车的人本身就没几个。
于悠还是第一次来到干部家属院。这里的房子基本都是独栋的二层小楼,或者三层的集体楼。
在这个年代最为宽敞舒适。虽然没有现代化的装修和设施,但厨房、卫生间、水电全都有。
就秦家这栋房子来说,简直是现代的独栋别墅好不好。
住宅的面积够大,布局也合理,上下楼加起来有一个客厅和四个卧室。
出入大院有门卫看守,但是生活出行都是自由的。
王月荣说道:“这几天我们把屋子收拾了一遍,又买了些现成的家具。随时都能搬来住了。”
于悠建议道:“妈,好不容易收拾一趟房子,这地面和墙面最好一次弄好。你们先别急着搬。”
“这墙面得刷刷白,这地面的木板是实木的,可以想办法买些进口油漆翻新一下。”
秦之恒也道:“剩下的活儿我来安排人弄。除了家具,你们看看家里的布料够不够,抓紧把各个屋子的窗帘做出来。”
张淑英道:“这整的跟弄婚房似的。”
秦之栋:“奶奶,你不会忘了你还有个孙子没成婚呢吧?”他早就着急了。
秦伟看着小儿子笑道:“这样的话还真得好好装修一下,到时候之栋结婚就不用再费劲翻新了。”
于悠想说不如到时候再买一套房子。但现在的人没有囤房子的意识,长辈们还讲究住一起热闹。也就没多嘴。
等到之栋和琳琳毕了业挣上工资,劝他俩自已买更合适。
几人正在大厅商量着,就有几个老邻居上门来串门了。
王月荣把人让了进来。来人有朱芬、梁冬梅、沈春柳,尤其还有朱丽华。
客厅里摆着一套半新不旧的春秋椅,人太多了坐不下,于悠和秦之恒、秦之栋三个小辈儿就站了起来。
梁冬梅问道:“张婶子,你们一家这是要搬回来了?”
张淑英客气道:“是啊,这不是寻思着先收拾收拾屋子。”
玩了几天回来,于悠就是一个放松的状态。补眠了一天一夜睡得眼睛都肿了。穿着宽松朴素,妆容也简单。
虽然长得挺漂亮,但是出身不行啊,朱芬试探着问道:“这是之恒媳妇儿?”
王月荣:“是啊,这是我们大儿媳妇。”
朱芬:“就是你们下放的那个村儿的?哎,真是造化弄人啊。之恒这孩子打小就样样顶尖,偏偏适婚的年龄跑村里去了。”
于悠漫不经心的看了这个中年胖女人一眼。这是说自已配不上秦之恒了?
哪来的闲人,瞎打抱不平?
看秦家人脸色都变得不太好看,梁冬梅打呵呵道:“之栋也不小了,有对象了不?”
王月荣回道:“有了,就等着大学毕业结婚呢。”
沈春柳掩饰不住惊讶道:“之栋考上大学了?哪个大学?”
张淑英淡定道:“京大,开学就大四了。”
那岂不是出来就能安排个好工作?
秦伟、王月荣、秦之恒估摸着都能安排工作,再加一个秦之栋,秦家这是了不得啊!
朱丽华一开始还不愿意来,安永祥也不想想,当时闹的多不好看。现在却是有些按耐不住了。
“婶子、月荣嫂子,你们这还没起火呢。我一会儿让穆红给你们送点水过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直接和穆红那丫头说。”
王月荣回道:“还是别了吧,我们家庙小,怕是容不下你们家姑娘。”
朱丽华转向张淑英抱怨道:“婶子,你看看我月荣嫂子!我明明是好意。我们穆红现在还单着呢,也没个孩子拖着,在家也是闲着。”
张淑英:“你月荣嫂子就是爱说大实话。”
朱丽华……
“不过我们之恒的孩子倒是都不小了,穆青和穆红都得抓紧啊。”
说完话,扯着嗓子喊:“安安、宁宁,下来见见奶奶们。”
第189章
各自忙到飞起
安安宁宁跑楼上玩去了,听见声音就跑了下来。
两个十岁的孩子遗传了妈妈白皙的皮肤。眼睛明亮有神,十分有活力。
“奶奶们好!我是秦景安。”
“我是秦景宁。”
梁冬梅羡慕道:“龙凤胎?诶呀,咋这么有福气呢?这俩孩子长得也太好了!”
沈春柳……这咋下乡一趟啥都没耽误,不但一家子气色好的不行,就连下一代也不比大院里的差。
朱芬……这乡下女人咋这么会生?
朱丽华脸色难看,她们家穆红还有啥胜算?为了这俩孩子秦家也不会轻易离婚的。
王月荣道:“说起来,慕青那丫头在农场不知道要改造到啥时候。丽华,你这当妈的还是多关心关心。”
朱芬拔高声音道:“农场?慕青不是下乡当知青了吗?怎么去农场改造了?”
……
朱丽华回到家中,脸色难看到极致。
和安永祥说道:“秦家一句好的都没给我,我这脸都丢光了。”
安穆红:“妈,你说你去丢什么人?当年早就撕破脸了。再说我姐干的那些事儿,两家还往来个啥?”
自从家里和安穆青解除关系后,被从小压抑到大的安穆红就解放了。
性子里的耿直开始冒出了头,简直不要太爽。
朱丽华:“你闭嘴!也不知道你像谁?说话干事儿直愣愣的,简直是要把我气死。”
安穆红:“你们可别给我瞎安排,单着也不错。好不容易跳出个火坑,还要进入下一个深渊么。”
安永祥:“你闭嘴!谁家孩子像你似的离婚就不找了。我们安家总得有下一代吧。”
安穆红嘀咕道:“又不是有皇位要继承,自已这一代先过好更重要吧。”
安永祥头大如牛,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女儿胆大包天,一个女儿过于憨直。
别说去撬秦家的墙角了,不把他们两口子气死就不错了。
……
另一边,冯旭东听完丈母娘的计划后果断辞职,和曹秀干起了超市。
实在是曹秀说的计划太诱人了。
冯旭东:“妈,您说自助选购,统一结算。”
“可顾客怎么知道每个商品的价格呢?收银员也不能记住所有商品的价格吧?”
曹秀解释道:“货架上贴价格,每个商品上也要贴价格写上数字。”
现在没有扫码器只能贴这些便利签了。缺点就是收银的人计算能力得够好才行。
“另外理货员不用理货补货的时候,也得负责盯着场子。给顾客解答疑问。”
说到这里,曹秀强调了一下经营理念。
“咱们超市是顾客至上,每一个超市的员工做好自已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都有义务服务顾客。”
冯旭东听的新奇。这买家的地位一下子提这么高,还真是不适应。
可想想你是赚人家的钱,再也不是铁饭碗了,这不是应该的吗?
冯旭东似有所悟,慢慢开始理解零售行业的意义。
超市整整占了阳迁市购物中心一层楼的半层面积。
曹秀负责超市的整体规划,货架、收银台的订购,资金预算等。
冯旭东则是负责与各个供应商联系,采购合适的商品放到超市中销售。
还要配合曹秀招聘收银员、理货员、保洁员等,统一进行培训。
忙碌程度,比在供销社干经理时候,多了几倍不止。
可莫名的,冯旭东就是觉得这样干的事情更有意义。
于卫民则是终于从经济建设的圈子解放了出来。
上面领导鉴于于卫民这几年做出的贡献,特意给他申请办理了内退。
早早就能领上退休工资。迁安市郝建同等领导们羡慕的眼都红了。
郝建同:“你们说我申请退休会怎样?”
于卫民:“你要是能毫无形象耍赖摆烂儿也有希望。”
郝建同……谢谢,朕做不到!
曹秀那边有了冯旭东帮忙后,于卫民就开始专心去弄他的种子公司了。
十里八乡都是自已人,大家对他信任得很,于卫民干起事情来非常顺利。
先是从向阳公社买了20亩试验田,又把第一生产队的800亩土地征集成了繁种基地。
繁种基地的所有权还是村民们的。
只是村民们作为生产团队,只需要按照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要求种植,赚的工资比种地的收入强不少。自然是没有不同意的。
做完这些,又花积分购买了七十年代成套的种子加工设备、种子精选机、烘干机。
至于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于卫民盯上了于远的老师、同学们。
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硬是把自已公司弄成了京大农学专业的第一个实习基地。
京大的农学教授们带着学生们来他这里免费实习。进行植作物试验,进行数据分析。以保证试验田的正常运营和管理。
他包吃包住包车票。
优秀学生毕业后还能留下加入公司的研发团队。
这羊毛薅的不要太爽。
于悠不得不服,对她爸比起了大拇指:“爸,你真是这个!”
于卫民:“这有什么,主要是现在大学里的各个研究小组基本上都缺资金,也缺实习的地方。我恰好提供了。”
于悠转了转眼珠子。
“那后面我有闲钱的话,是不是可以投资这些研究小组呢?”
不出意外的话,除了他爸的种子公司没那么快赚钱。她跟她妈现在的产业每天都是能盈利的。
在没有新的投资方向之前,多余的资金不如用来支持各个研究小组。
如此的话,各行各业也能发展的更迅速一些。
比如说,现在航空航天大学,负责火箭上天的研究组。是不是能早创佳绩。
于卫民肯定道:“当然可以。兴许还能增加咱们的福报积分呢。”
另一边。
于柔和秦之初生产的时尚服饰和包包迅速占领了市场。
尤其随着港台电影在电影院的播放,人们思想也跟着开放了不少。
姑娘和小伙子们,见到和电影里一样流行的衣服。自然是控制不住。
阳迁市一下走在了时尚前沿。
于柔和秦之初一下子赚的盆满钵满。两人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京市买房。
第190章
买房子买汽车
其实两个人本来是更喜欢楼房的。可自从住过了于悠的四合院,两人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秦之初和于柔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