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74章

    和管家婆婆似的,陈瑞开始掰着手指头絮絮叨叨:

    “老板您得换身衣服,我知道您喜欢秦女土给您做的,但也不能总穿,会被人怀疑不洗或者是孙氏要倒了。”

    “还得做个时兴的发型,最近京市开了几家不错的造型馆,我已经安排妥当。”

    “晚饭的地点需要仔细挑选,根据今天早上所有接了电话的女员工反馈统计,支持西餐人数占百分之六十,法餐百分之二十二……”

    不洗?是说他臭了?

    倒闭?怀疑他的能力?

    时兴?是说他老土?!

    嘭。

    孙泽华黑着脸将门甩上。

    父亲把陈瑞捡回来,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比他自已找媳妇还上心。

    陈瑞碰了一鼻子灰依然不肯善罢甘休,矜矜业业地在车上给公司打电话,此时已经是上班时间,女员工们肯定都来了。

    很快前台就准备出了满满当当的调查问卷。

    你认为最烂漫的饭店、一定会答应的告白方式、告白成功后如何自然牵手、告白失败怎么离场的男人最体面……

    前台姑娘的嘴角抽搐,“孙总谈恋爱是这种风格?”

    “不,我觉得是陈秘书疯了,他肯定在珠州受了情伤,要么就是有了追求目标,假借老板之名收集,留着自已用。”

    吐槽归吐槽,但整个集团都沉浸在要有老板娘的喜悦中。

    直至孙泽华坐上车,前台都已经将信息分析了七七八八,正派人加急送往陈瑞指定的地点。

    “老板,您就穿这个?”陈瑞鼻翼微动,看着后视镜里的孙泽华。

    在楼上捣鼓那么久,就洗了个澡?穿着睡衣就下来了?!

    “你不是说换新的吗?”孙泽华咬牙切齿,他实在是不爽,可又唯恐秦之初确实误解自已,“去新地商场。”

    果然恋爱使人面目全非。

    陈瑞撇撇嘴,认认真真地带着孙泽华走行程。

    在造型屋时,造型师胆战心惊地服务面前包了整个场子的孙泽华,剪刀都不敢乱动。

    孙泽华却觉得皱眉看着手中的单据。

    陈瑞滔滔不绝道:“女人最了解女人,我也去看了,法国餐厅那小蜡烛一点,昏暗暧昧,啧啧……”

    “不需要。”

    孙泽华将单据甩进陈瑞手中。

    “定郡王府。”

    什么西餐法餐,国外的月亮哪有那么远。

    京市那么多中式饭店,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难道比不上一个玻璃窗的餐厅浪漫?

    贫穷限制了他的想象力。

    陈瑞直呼高手,郡王府可不是什么饭店名字,是正儿八经的王府,只不过是王朝覆灭之后败了,被人买下成了私产,开发成了私人饭店。

    他转身去打电话,没注意到一边洗头小妹的一言难尽的神情。

    这两个老板真没问题?

    大晚上去王府吃饭?

    在陈瑞“不辞辛劳”的操作下,终于在晚上六点,准时将秦之初接到郡王府门口。

    “秦小姐,孙总已经在里面等您了。”

    秦之初下车,看着气派的王府门,怔在了门口。

    陈瑞心头一喜,果然还是王府够档次!

    可在秦之初的视角看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临近冬天,京市天黑的格外快。

    此时已经十分昏暗,王府门口吊着老式的灯笼,在夜风中摇摆,门口还站着两个古装打扮的服务生。

    真不是鬼屋?

    秦之初有几分胆寒,却还是硬着头皮迈进王府。

    郡王府内处处透着中式奢华,前头的服务生低头引路,压根不多半句嘴。

    穿过回廊,她才发觉在郡王府内大多用的都是灯笼照明,应该是为了那股子原汁原味,没开什么电灯。

    偶尔还能见到几处院子灯火通明,丝竹之声伴着夜风传入秦之初耳畔,仿佛来自遥远的时代,平添几分诡异。

    终于,在拐进最大的一个院落后,服务生也不知走哪个角门,瞬间就不见了人影,独留她一人。

    “秦之初。”

    “啊!”

    孙泽华的声音突然出现,秦之初不可避免的吓了一跳。

    第333章

    我的水煮肉片

    秦之初扑向孙泽华,他伸手,结结实实抱了个满怀。

    看着怀中人惊魂未定的眼神,孙泽华不解。

    “怎么了?怎么这么害怕?”

    “没,没有。”秦之初欲哭无泪,“这儿不是王府吗?听人说皇宫里冤死的人最多,想必王府也不少,又是大晚上,灯也不开……”

    真不怪她胡思乱想,那老式的建筑大白天看或许能被其中精美之处震撼。

    晚上只剩下惊吓了!

    孙泽华愣在当场。

    他从前来这儿宴请,都是夸好气派一类,从未听过吓人这种形容。

    可看秦之初的模样是真真被吓住了。

    “是我考虑不周。”

    孙泽华按响呼叫铃,很快就把院子里的灯全都亮了起来,照得整个主院金碧辉煌,犹如宫殿。

    秦之初的面色缓缓变好。

    二人这才发觉从刚刚起就没有分开过,面上都有一瞬间怔忪。

    “噗嗤。”

    秦之初这下才看清楚了孙泽华的打扮。

    藏青色的西服,大背头,锃亮的皮鞋……

    “噗嗤。”秦之初没忍住,捂嘴笑出声,“你,你这是怎么了?没衣裳穿了吗?”

    “为了见你,特意置办了新衣服。”

    孙泽华满脸黑线。

    秦之初这反应,他打扮的应该不怎么地。

    看着孙泽华打扮的和小开一样,还特意购置新衣服,弄新发型,一切的一切全都是因为自已的邀约。

    秦之初的笑意更浓,一双眼睛弯成了月牙,半点惧意都没了。

    她笑得越欢,孙泽华心底对陈瑞的意见更大。

    馊主意大王!

    他不自在地咳嗽几声,“要不然,我去换一身。”

    “就这样吧。”秦之初反手挽住孙泽华,“还是第一次见你这样,原来大名鼎鼎的孙总也有这样的一面,我很荣幸。”

    对她的亲昵之举,孙泽华先是愣住,随后心头涌上一阵狂喜。

    “你……”

    “我考虑清楚了。”

    “你的提议,我接受。”

    秦之初想,如果她还愿意再一次踏入婚姻,那么一定是因为未来足够光明和幸福!

    她足足想了一夜,无数的剖析自已。

    抛开燕燕和所有因素,夜深人静时,浮现在她心底却是孙泽华。

    看着故作镇定的孙泽华,秦之初深吸一口气,打算为自已勇敢一回,试探地向前。

    “唔。”

    下一秒,后脑勺忽然被大掌扣住,一个青涩又温柔的吻扑面而来。

    先是试探般的轻啄,确定秦之初没有任何闪躲后,攻势猛然展开,在她的口腔中攻城掠地。

    在某些方面,男人总是可以无师自通。

    一吻落幕,孙泽华依依不舍地放开秦之初。

    他饿了。

    很饿很饿!

    ……

    夜深,孙家大宅,灯火通明。

    孙文华强打着精神坐在板凳上,看着面前如狼似虎的亲爹亲妈,实在是受不了,往地上一倒。

    “你们杀了我吧,我真不知道我哥去见谁了!”

    “我就一小弟,他去哪儿怎么会告诉我,肯定是有大事呗!”

    “我的天菩萨,你们到底是不是我亲爹亲妈,为什么要拷问我这么一个小可怜!”

    孙家兄弟虽然没有成家,但都各自有事业,并没有在大宅里住。

    不过孙家却有规矩,每月必须有一日回家起居,不管再忙必须空出时间。

    今天就是那个日子。

    谁知左等右等,就等来陈瑞一个电话,告知孙泽华今日不回家。

    孙母面色难看,“我也已经问过集团的人,今天的客户都是副总接待,泽华压根没在忙。”

    唯有孙父老神在在。

    “泽华都那么大了,有点私生活很正常。”

    “什么私生活能大的过家里!”孙母说着,忽然捂住嘴,“他不会是去燕燕妈妈……”

    孙泽华态度强硬,表明非要秦之初不可。

    但向来都守规矩,留下用饭从来没有超过晚十点。

    此刻已经夜半三更,还没有回来?

    孙文华猛地抬头,眼中精光大盛。

    “我要有真嫂子了?!yes!可以换人做饭了!”

    “臭小子你说什么呢?”

    就在二人即将走嘴之际,家门总算有了动静,很快孙泽华就走进客厅,见家人都在,神情未动。

    孙文华眯起眼睛,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指着孙泽华的嘴唇大喊:

    “妈你看呐,我哥他嘴巴肿了,他肯定在外面偷吃了!”

    “哥你太自私了,燕燕妈妈做饭那么好吃,你都不给我带一点儿呜呜呜,嘴这么红,肯定是水煮肉片。”

    一心只有吃的人能有多坏?

    孙泽华头一次觉得自已弟弟单纯的可爱。

    孙父孙母到底见过世面,只一眼就看明白孙泽华到底去忙了什么事。

    不过想来也正常,孙泽华几十年都洁身自好,厚积薄发,大家都是成年人,肯定是一发不可收拾。

    “兰青,准备一份厚礼,挑个合适的时候登门拜访。”

    孙泽华一把年纪,总算有了个着落,孙父巴不得马上会亲家。

    孙泽华颔首,“我会和之初商议。”

    “呜呜呜,水煮肉片,我的水煮肉片。”

    孙文华还在状态之外,看着有商有量的一老一少,孙母满面郁闷。

    她还没完全同意呢!

    ……

    眼见着年关将至,于卫民和曹秀也总算收心,赶回京市。

    在国人心里,天大地大,回家过年最大。

    除开走亲戚之外,于卫民还要安排企业的年中决算,来年的预算和规划。

    曹秀则是需要清点盈亏,给营业额高的商场、店面准备过年的奖金。

    至于于远回国的事情便被交给于悠。

    秦之恒提议让于悠随驻米大使馆官员回国,既不用花心思,也更稳妥。

    于远在海外研究计算机已经小有成果,不少教授都抢着当他导师,甚至学院也邀请他留校读博深造。

    如此一来,于远也算是z国的高精尖人才,和官员一起坐专机也不算过分。

    于卫民冷不丁问道:“那个流浪汉,有没有人提供线索一类的,没有家人,那老家是哪儿的总能知道吧。”

    “还真没有。”

    于悠小口小口喝着曹秀炖的花胶鸡汤,惬意的眯起眼睛。

    “已经买了报纸版面一段时间,位置也很显眼,还是没有人联系。”

    第334章

    推行身份证

    看来真如同户籍警所说,应该是一家老小,一个都不剩,只有他侥幸活下来。

    谁知好容易到了京市,却落得个死于非命的下场。

    于悠难免唏嘘。

    曹秀评价:“还是信息闭塞,要是咱们那个时代就好了,有个身份证什么的,再查查户籍地,总能有线索。”

    于卫民拍掌。

    “是啊,现在找人全靠那一本户口本和介绍信,就连户籍簿子都是手写的,确实不够完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