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08章

    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平房,如今已经淹过了顶。

    陶曼鼻头一酸。

    她定了定神,告诉对方。

    “就说,就说他儿子暂时还没找到,先给老人家一个念想。”

    家已经没了,若是在听见噩耗,还不知要如何是好。

    ……

    应魁等人被安排在当地机关大院里,如今这里附近也是灾民。

    他拉着万菁菁走过一处处简陋的避身之所,满目疮痍。

    第391章

    双保险

    京市实验机场,秦之恒与商珹并肩而立。

    川渝地区的水灾之严重远超预期。

    目前受灾区域已经辐射了大大小小138个县市,受灾人口起码1000万往上。

    家园可以重建,人口也会缓慢新增。

    但粮食注定是颗粒无收。

    经济特区建立之后,眼见着即将是腾飞之际,却总是频频受阻。

    财政赤字,可受灾地区所需要的金钱和物资却无法估量,再不做准备,恐怕会多生事端。

    商务部和民政部同外交部连夜开会,最后决定趁着联合国发言代表人更替的档口,让商珹向世界发求助公函。

    也是自z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向外发出请求协助的公函。

    秦之恒抬手看表。

    商珹淡淡道:“别急,快了。”

    他们在等飞机落地。

    同时也在等人。

    此次出发去联合国大厦,主要人员除了他们二人,上面还特别委派了一个帮手。

    巨大的呼啸声之后,随着飞机缓缓落地,又滑进指定的跑道。

    听着发动机和引擎的轰鸣声缓缓停止,商珹同秦之恒齐齐上前。

    舷梯缓缓展开,一道略显纤细的身影出现。

    机场工作人员连忙上前对飞机进行检测,确保二次飞行的安全。

    在短暂的维护时间中,秦之恒也终于看清了来人。

    他略显诧异,“怎么是您?”

    “怎么,是觉得我老了,还是觉得我离开的太久,业务会不熟练?”

    申婉莹拢了拢大衣,眉目含笑。

    “申老师您言重了,论工作资历,您可是我们的前辈。”

    商珹毕恭毕敬地称呼她为老师。

    申婉莹在外交领域大放异彩的时候,他还在地下摸爬滚打呢。

    她同商珹又寒暄了几句,简单地握手,之后看向秦之恒。

    “我和秦副部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吧?”

    “久仰申老师大名,终于有机会可以和您好好学习了。”秦之恒握手时难掩那淡淡地激动。

    “不敢当,秦副部年轻有为,可比我那不成器的儿子强多了。”

    面前的申婉莹正是秦之恒和于悠提过的那位外交界的传奇女子,同时也是应魁的母亲。

    他怎么也没想到上头会专门指派她来。

    恐怕是想要上个双保险。

    若是商珹略有疏漏,便会让申婉莹顶上。

    秦之恒一语道破:“此次出差,还有别的任务?”

    此事并没有旁人,若只是完成交接并且发求助公函,并不需要如此隆重。

    申婉莹笑而不答,商珹犹豫再三,还是将底提前透露出来:

    “这次交接的不只有我们,还有联合国秘书长的竞选,瓦德海先生的任期到了。”

    秘书长每五年会重新竞选一次,而瓦德海秘书长已经连任两期,又正值壮年。

    不出意外的话,他将会连任三期。

    申婉莹就是那个意外。

    “瓦德海先生来自于发达国家,虽说关系还算不错,可大多数时候却不能站在中立的角度。”

    秦之恒很快就明白。

    道理很简单。

    如果一个富人和你交朋友,或许他可以一直帮助你,但永远不会和你感同身受。

    于是乎你的许多决定在他的眼里看来是不合理且不能理解的。

    申婉莹笑道:“总归我们是不能够推荐候选人的,在竞选时行使我们该行使的权力即可。”

    一句话,几乎是给瓦德海判了“死刑”。

    若是z国一直不同意,那么他将无法再连任。

    “商部长,飞机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起飞。”

    警卫员小跑着来报告,三人相视对望,同时提起行李,步履坚定地朝着飞机走去。

    此次前往联合国,只怕是要待上不少时日。

    秦之恒等人先是飞抵香港,而后又通过香港转机前往米国。

    联合国大厦位于米国西部,在出发之前秦之恒就给驻米使馆转达了他们赴米的消息。

    如果时间允许,他得去和于远见上一面。

    ……

    山城市委红楼,当地的主官及军方的人坐在会议桌前,于悠也占了一席之地。

    “根据上级的指令,今天下午就往周边地区泄洪,暴雨也已经停了几天,情况已经在朝好的一面发展了,大家再接再厉……”

    主官在上头滔滔不绝,于悠却听得兴致索然。

    洪灾之后的重建工作并不如想象般简单。

    单单是洪水带来的淤泥就足够造成困扰。

    东西被水泡了,保不齐还有一些能用。

    但若是被泥灌进去了,那对当地的工厂和企业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

    据她所知,山城的轻工业就是以纺织厂为主,其中还有一家是给于柔供货的。

    这些纺织厂里的仪器、设备还有原料仓库,统统都被淹了,捞出来绝对是一堆废品。

    “还是感谢全国各地的爱心企业家,来到咱们山城,为咱们山城出钱出力。”

    “于总不顾危险,还亲自押送物资,放心,咱们山城人民一定记着你呢。”

    于卫民也算是在官场上混过的,山城主管虽然没有和他见过,但在圈子内也略有耳闻。

    如今于卫民成了大老板,还依旧赶来救灾,实在是让人大为震撼。

    于卫民也不和他说一些客套话,直接了当的表示他的公司会提供一批优秀的种子来。

    除开水稻外还有玉米和油菜。

    “先抢救农田,若是田毁了,即便是房子给建回来,老百姓还是得饿死。”

    “上面已经答应了我们,从江西调……”

    “求人不如求已,今天各地要么大旱要么洪涝,郢州的田都成塘子了,等调粮食,难。”

    于卫民是见过灾民的。

    在和平年代里,能让人吃不饱饭出来逃荒的只有天灾。

    满大街随处可见,全都是要饭或者是乞讨的。

    在大院外还有许多房子被冲毁无家可归的农民,若是连地都没了,只怕是最后一点念想也没了。

    主官后知后觉,点头称是。

    大灾之后最怕动乱,人心受到了灾难的冲击,全都是浮躁的,只需要一点由头就能引爆。

    他擦了擦后脑的冷汗,同时对于卫民更是敬重。

    眼前的人是有意提点他呢!

    “就先从农田开始清理,主城区的淤泥就让各个厂里的工人们一起帮忙,号召大家积极参与!”

    第392章

    我反对

    米国西部,联合国大楼。

    秦之恒三人与上一届的工作人员短暂会晤后,快速完成了工作交接。

    第一次参会,商珹就在会上公开请求国际的支援。

    也是z国建国以来,开天辟地的头一遭。

    很快就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

    哪怕是米国也当场表示会捐赠超过市值一千万z国币的物资。

    与他们的设想完全一致。

    商珹长出了一口气。

    如此一来,他上任后的头一件事就算是有了个圆满的结果。

    万事开头难。

    相信日后的工作也能一帆风顺。

    会议按部就班的进行,很快就来到了万众瞩目的一环。

    五位秘书长候选人都各自有时间发表讲话。

    瓦德海是最后一位出场。

    看着他胸有成竹的模样。秦之恒不得不赞一句:

    “不愧是能连任两届的人物。”

    “若非如此,怎么还敢参与第三次?”

    显然商珹对瓦德海的赞誉极高。

    要知道连任的条件也是极为苛刻,除开能力和资源之外,最重要的还有人脉。

    但凡有任何一个主要国否定,难么瓦德海就会竞选失败。

    “别忘了今天的任务,待会儿投票,秦副部,你去。”

    申婉莹端坐在二人身后,显得极不起眼,却是本次出行的核心人物。

    最后以瓦德海的演讲作为收尾。

    “现在请各国代表投票。”

    “是否同意瓦德海秘书长连任。”

    米国代表:“我同意。”

    s联合代表:“我同意。”

    浪漫国代表:“我同意。”

    ……

    随着主要国纷纷表态,其他国家纷纷跟从。

    当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z国代表区时,秦之恒始终没有举起手。

    他平静地环视一周,坚定地说出三个字:

    “我反对。”

    一片哗然!

    尤其是米国代表及瓦德海,几乎是下巴都要掉下来的模样看着秦之恒。

    以至于今天主持会议的副官都忘了接下来的流程。

    “z国今天是怎么搞的?前脚还申请援助呢,后脚就反对了。”

    “他们以前要么就同意要么就弃权,今天是吃错了药?”

    秦之恒面不改色,对此情景早有预判。

    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

    “z国反对,会议可以继续吗?”

    “当、当然!”也许是秦之恒的眼神太过摄人,那人马上宣布:“主要国之一持反对意见,驳回连任申请!”

    “下一位候选人甘瑟尔·希恩,请各国代表投票。”

    甘瑟尔的威望显然不如瓦德海,只有不到半数的人投了同意。

    “下一位候选人……”

    随着候选人一一评选,秦之恒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反对。”

    “我反对。”

    “我反对。”

    “我反对!”

    除开面对同为东亚的候选人拉多斯瓦夫·格雷拉特,秦之恒才终于投了同意票。

    偏偏此刻米国代表却高声道:“我反对。”

    五个主要国拥有一票否决权。

    因此这一位候选人依旧被刷下去。

    到了最后,所有的候选人投票完毕,却无一人得到了主要国的全部认可。

    会议暂停休整。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