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先前的低沉和迷茫在这一瞬间一扫而空。面对无数强敌,女排姑娘们能够越战越勇,最后勇夺冠军。
那么他们也一定能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勇攀高峰!
彼时的于卫民已经买好了赴米的机票。
再度感受到空前绝后的热烈,他激动地抹了一把泪。
“我们会越来越好。”
“不是我们,是所有人,每一个人,我们的国家,都会越来越好。”
于悠给于卫民抽了张面巾纸,谁知小老头还傲娇地躲开,不肯承认自已掉了眼泪。
“我还是不放心,要不然你还是别和我去了,家里还有孩子。”
“我不去,我姐也不去,就你一个人,你觉得我能放心吗?妈妈能放心?”
他们决定去米国过年的消息暂时没有对曹秀透露,打算偷偷给她一个惊喜。
见说不过于悠,于卫民只好乖乖闭嘴。
眼下也比不得21世纪,虽然也有头等舱一说,但体验差远了。
于卫民一路上骨头都差点散架,多亏于悠跟来,才避免了他瘫在半道儿上。
于悠撇嘴,“看吧,我就说我得来,到关口了,走吧。”
于卫民不服老。
毕竟来这个世界之前他还没当上外公,眼下孩子们都渐渐大了。
但又不得不服老。
他不能一直当自已还是以前那个扎在地里就不知道累的铁人了。
“你好,这是我和我父亲的证件,过关的信息也已经填好了。”
虽说远没有后世那么多繁琐的手续,但雏形已经有了。
面对检查的工作人员,于悠操起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叫对面愣了愣。
于悠皱眉,“不会说话英文?”
“那中文呢?”
“抱歉,我不会说中文,请你出示证件。”
对方以英文作答,俨然没有将于悠这个亚洲面孔放在眼里。
甚至在看见国籍时很是诧异地抬头复述:
“z国人?”
“没错。”
他似乎有点不信,但还是公事公办地开始提问:
“来米国做什么?住在哪里?准备呆多久?”
“探亲,住旅馆,呆半个月。”
“探谁,对方是不是米国的合法公民,你们会不会一起离开?”
要能一起走自然是最好。
于悠心下腹诽,但还是对答如流。
很快基础信息问完之后,对方却冷不丁一问:
“你们带了多少现金?”
什么玩意儿?
八十年代就开始兴这一套了?!
于悠满头的问号。
她双手一摊,“入境探亲和带多少现金有什么关系?我带了我生活所需的钱。”
“但是z国货币和米国是不通用的,你们应该提前准备米国币。”
“我入境后会去银行置换。”
作为标准的富一代,于卫民必然在一些国际银行存了钱还有保险柜,完全不担心外汇问题。
但不论于悠怎么解释,对方都表示要他们现在换好米国币入境。
“如果你不方便,我可以代劳,但要支付我一定的手续费,毕竟这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
听着对方近乎明示的索贿,于悠表示——
不惯他的毛病。
“听着,如果你再用任何理由阻拦我们,我会喊人。”
对方很是不屑,“哇哦,太吓人了,z国人,要在我们的地界上喊谁?”
整个出入境的都是他们的人控制,对方并不相信于悠能翻起什么浪花。
于悠给于卫民使了个眼色,空间里立刻就有好几条给曹秀的留言。
“江湖救急,速来。”
“被吃拿卡要了,很急,在线等。”
曹秀很快就有了回复:“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但是你俩是不是搞错了,我人在米国诶。”
“我们在米国首都机场落地入关。”
曹秀“噌”的从沙发上坐起。
于悠委屈巴巴的声音响起:
“妈妈,我被人拦住了,求捞。”
“等着,我马上到!”
而在关口被拦住的于悠和于卫民已经被请进了小黑屋。
面对那些明显是西方面孔的人,压根没有人阻拦,大摇大摆地走出了机场。
看来这时候的海关还是极具针对性的。
就在外头的人还肆无忌惮地嗤笑着于悠和于卫民的不知所谓时,曹秀已经带着两个金牌律师杀到。
她花了钱,对方十分乐意随叫随到。
见人第一面,律师替曹秀说了拢共两句话:
“人在哪里?”
“我要见你们长官。”
至于后续怎么控告航司,控告当局以及索赔,曹秀统统丢给了律师。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于悠和于卫民体体面面的出了机场。
还没走两步,就被曹秀一人一只耳朵捏着现了原形。
“你们父女俩出息了,偷偷地就敢跑来这里!”
“妈,是我爸,我爸太想你了,想的饭都吃不下,我才带他来的!”
于悠冲着于卫民拼命的眨眼。
第403章
打鸡血
为今之计,只能用苦肉计了!
于卫民立刻心领神会,捂着胸口。
“秀儿,你不知道我有多想你……”
“别,别给我来这套。”曹秀一身鸡皮疙瘩都掉了。
但看到丈夫和女儿千里迢迢的跑来,说不感动是假的。
起码也证明了他们日子过得不错,才能抽空跑来米国。
于悠顺势赖在了曹秀身上。
“妈妈,我是真的想你了。”
“马上过年,我怕你和于远在这里孤单,就和爸爸一起来了。”
“我们走了,京市要留个主事的人,大姐没办法一起来,她可生气了。”
于柔自然是闹着要来的。
但却被事情牵绊住了。
一是她和秦之初预备开的新线,上下游以及设计师都找了个七七八八,眼瞅着就要启动。
二是月月来了初潮,最需要妈妈的陪伴,她确实是走不开。
于悠只能连连保证早点把妈妈和于远带回家,她才恋恋不舍地放了人。
“好孩子,都是好孩子。”
曹秀鼻尖一酸。
她先前只有于悠一个娃,自然是倾尽所有。
到了这边又多了一双儿女,说一碗水完全端平是不大可能,但她也是真心实意对两个孩子好。
一家三口走在米国的街道上,在人潮串流之间,于悠和于卫民也免不了感叹。
不愧是超级强国。
眼下的米国已经有了现代化都市的感觉,处处都显示着科技的领先和国力的强盛。
于悠和于远见面第一件事就是带他去吃麦当劳。
于远看着于悠既熟练又陌生的点单,迟疑地开口:
“姐,你爱吃这个?”
“小孩儿不都爱吃吗?”于悠看着大致差不多又和后世大不相同的菜单,点了好些个孩子爱吃的东西。
俨然将于远还当成了小孩儿。
于远失笑。
“姐,我都长大了!”
“长大了也是姐姐的弟弟,吃吧吃吧,不够再点。”
于悠率先咬了一口汉堡。
就是这个味儿。
她才不承认是自已确实馋了。
什么麦当劳肯德基,还有麻辣烫、水煮、油炸、麻辣香锅……
于悠想念世界各地的所有小吃。
面对纯z国胃的于远来说,面前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吸引力。
但看于悠吃得欢,他也渐渐被传染,拿起跟前的食物大快朵颐。
“在这儿害怕吗?”
于悠伸手给于远擦掉嘴角的沙拉酱,“想不想家。”
“想,不过我更想继续我的研究。”
于远压低了声音,又按捺不住兴奋。
“姐,你们拿到了东西吗?”
“拿到了,不过他们没法用。”
于悠选在麦当劳也是为了避人耳目,毕竟明面上说是没人监视于远,但暗地里或许还有。
麦当劳是个快餐厅,人员嘈杂,正是用餐的高峰期,二人又说的家乡方言,刻意压低声音下,基本没人听得懂。
于远急了:“咋没办法,我都写的很通俗易懂了。”
“傻孩子,你软件再厉害,硬件跟不上有什么用?”
于悠一语道破天机。
他的研究和结论大多依托于悠源源不断地提供新仪器以及大学实验室里的大型计算机。
这些东西,国内都没有。
不是研发不出来,而是在关键技术和原材料上还是被人卡了脖子。
“材料是小,咱们地大物博,开个矿,挖挖资源还是可以的,但是技术的无法突破才是关键。”
“信息研究所让你趁这次机会回去,就别再来了。”
于远皱起了眉头。
虽然他已经有了突破,可远远还比不上学院里的大拿。
这次的协议也只是误打误撞罢了。
他还想再多学点东西。
“国内的局势也并非不能等,但你继续留下,太危险。”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米国只怕现在就对于远设防,若是这次走了倒还好,若是留下来不能为他们所用,于远才算是真的置身险境,无半点退路了。
于远咬着吸管猛吸了一口可乐。
“姐,你说未来,我们还会这样吗?”
“不会。”
于悠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却说得不假思索,掷地有声。
“你凭什么这么认为?”
“凭我们国家有四万万人,四万万人里面会有无数个于远,会有无数个于悠,还有无数个爸爸妈妈们。”
“他们会努力的为国家发光发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所有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绝对是东升的旭日,势不可挡!”
于悠看着手里的汉堡包。
奇怪,怎么越看越红。
但嘴里还是给于远打鸡血。
她见过未来的繁华,就要将信念传递下去。
于悠反问:“你认为未来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