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章

    “长者赐不敢辞,我这就回去让她去书房来。”芸娘脸上笑吟吟的,看不出丝毫的不愿意。

    孙姨娘这下也高兴了,她儿子也二十三岁了,现在房里没一个人生出孩子来,这怎么成!

    听闻那端敏郡主原本今日要主持元宵节的,没曾想有孕在身了,那老四的媳妇可也只比夏氏早进门一个多月啊。

    这也是原本她准备把月仙调,教一二再送给穆莳,现在却忍不住的原因了。

    偏生元宵节这日,某人被召唤进宫了,芸娘只好让玉屏先带她去围房歇着去。

    玉屏也心知肚明,这位新来的丫头是做什么,看她腰细细的,动不动就脸红,身形袅袅,这一看就是来伺候男主人的。

    但是大宅子里的丫头都猴精的人,哪里会表现出来。

    今日元宵节,又逢端敏郡主怀孕,侯夫人高兴的很,她平素吃斋念佛的人都忍不住多吃了几杯酒,更甭提老夫人了,把端敏郡主叫到前面好一顿夸。

    “你如今有了身子,爱吃什么,只管让小厨房做,你的那份儿独做,又或者是什么好吃的,只管同你们太太说。”

    侯夫人也笑道:“是啊,你那里的份例我跟你大嫂说了,翻倍就是,只管你要,凭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紧着你。”

    端敏郡主虽然得意,但在长辈面前还是不敢轻狂,“老太太和太太的厚爱,儿媳记下了。”

    侯夫人又对姚氏和芸娘道:“你们也别吃醋,你们若是怀上了,也是一样的。”

    芸娘倒是还好,这种催子手段对她没什么作用,她这个人外表看似娇柔,实则心坚定如磐石,又我行我素,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不管多少人反对,她都不会听从。

    她表面受教,内心没什么太大的波动。

    姚氏的脸却一下煞白了,她进门三年了,马上就要四年多了,但是肚子空空,这次家去,嫡母都话里话外让她吃点药补补身子,免得别人以为姚家的姑娘都是生不出孩子来的人。

    李姨娘也暗中看了姚氏一眼,暗含警告。

    过了一会儿,大家都讲起妈妈经来了,芸娘听的倒是兴致勃勃。

    穆莳却慌了,他回来的晚,知道府里在过元宵,都过到一半了,他也不欲打扰,想去书房翻翻案宗,没曾想倒是遇到个身上脂粉味太重的丫鬟。

    他一看,十分面生,眯着眼睛打量对方,“你怎么在我书房?书房重地岂容别人进来。”

    从芸娘走了之后,孙姨娘便把月仙从次间叫到书房,尽管芸娘管着三房,但时候尚短,以前孙姨娘也时常过来,调动个把人,反正放书房外边伺候,也无伤大雅,福贵也不敢拦着。

    月仙忙解释道:“是姨太太让奴婢过来书房伺候三爷的。”

    说话的时候,她在月光下露出一截白皙的脖颈,袅袅动人。

    就……这么突然,穆莳本来打算等孙姨娘把人当着他和芸娘的面给女人的时候,他拼命拒绝表现一番,让芸娘见见什么叫做真男子,也实现自己的承诺,他绝对不会亏待一个帮过他的人。

    可人这么快就送过来了,他怎么表现啊?

    第28章

    含情脉脉(含入v通知)

    为了哄老太太高兴,大嫂林氏虽然带着病容,但依旧最后来了,尽心尽力的讲着家长里短,替大家猜字谜,她是长嫂,不能像端敏郡主那样,身子不适就光明正大的躲懒。

    “百里挑一两倾心。”林氏说完看了芸娘一眼。

    在此之前,芸娘已经猜到很多字谜了,这次她也是稳操胜券道:“是‘皆大欢喜’的‘皆’。”

    林氏笑着点头:“是这个字,弟妹,你再选一盏灯吧。”

    侯府的灯盏各式各样的,有走马灯,有美人灯还有琉璃灯,她选了一盏美人灯,灯上画的是昭君出塞,画上的王蔷十分美丽,戴着兜帽,冒着风雪。

    她送给了林氏:“大嫂,这盏灯送给你。”

    “嗯?怎么会送给我,我看你从前面就一直盯着这盏灯不放啊。”林氏还疑惑。

    却听芸娘道:“我第一次见到大嫂就觉得大嫂有落雁之美,小时候一直在江南,总觉得北边的美人儿会是什么样的呢?见到大嫂才知晓。”

    林氏还从未被人夸过美,她有些惊讶,她这个年纪有儿有女,从前在娘家,庶妹性子活泼,她被要求端庄,有嫡女风范,要柔顺,要贤惠,这样才不至于像她娘一样,除了嫡妻的名分身份,什么都没有。

    所谓的美貌,比不得嫡妻和世子夫人的身份重要。

    可现在她却被同为女性的弟妹夸美,她看着昭君,忽然能意会到芸娘的意思,昭君因不贿赂画师毛延寿,虽然没有被皇帝宠幸,最后却出使塞外,是大义女子,做了草原上的焉知,让人敬佩。

    这也同时说明林氏虽然不一定讨世子喜欢,但是她日后也一定有自己的一番天地。

    林氏举杯,对着芸娘示意一番,芸娘颔首。

    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着合家欢的戏码,世子姗姗来迟,他面色无异,只是对林氏格外温存,端敏郡主冷笑一声,又默不作声。

    在如此热闹的场景下,芸娘似乎都听出她那声冷笑听起来像是桀笑。

    大家的脸上都带着笑,只是心底都笑不出来,真正应该高兴的端敏郡主看起来也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

    “太太,元淳元凤要睡了,我们先带孩子回去了。”世子温煦的说着。

    芸娘想如果她不知道的话,真的以为世子多好。

    林氏人前也给世子面子,只可惜夫妻二人回去,就再也无言以对了。

    “竹筠,是我不好,可是我真的没想到那个人居然不是你啊。”

    说起来世子还觉得自己很冤枉,他作为姑爷上门,当时喝了点小酒,微醺,虽然也有点意识,那时候天也黑了,哪里知道跑来他怀里的是林氏的小妹妹,可惜他怎么解释林氏都不听。

    林氏别过脸去,“可她肚子里的孩子呢?”

    这……

    世子当然不想要了,可侯夫人却觉得不成,不管如何,到底是穆家的子嗣,穆家下一辈子嗣稀少,庶房的那是一个也没有,苏姨娘生的那两个年纪还小,端敏郡主肚子里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再者郡主一向傲气,她做婆婆的也不想多说什么。

    世子叹了一声,“我也不想留下,你知道的,太太那儿想留下来,二弟夫妻成亲多年都未曾有子,若是给他们了,倒也好。”同时,林氏的妹妹也还是要出嫁的,她妹妹给自己做小,说出去也不像话。

    给二房?

    林氏勉强能够妥协,但她不会为此再耿耿于怀了,她气的什么劲儿呢,她只是早早看透了这家人就足够了。

    她不哭不闹,世子反而对他愧疚非常,日后竟然断了外面的女人,当然这是后话。

    再说回芸娘这边,世子夫妻走了之后,端敏郡主神情恹恹的,她本来就是有身子的人,生怕肚子有什么闪失,也告退了。

    剩下的人中,芸娘没什么事情也不好提前就走,侯夫人在跟老太太窃窃私语,老太太担心的问着侯夫人,“林氏的妹子那儿,你们是怎么想的?可万万不能传出去。”

    “您放心,一应诸事,我已经与亲家商量好了。”侯夫人要在世子夫人和她妹妹中间选择,那肯定是选世子夫人林氏了。

    林氏自从进了穆家,上上下下就没有说她不好的。

    作为婆婆,她对儿媳妇也很满意,再者林氏生了一对龙凤胎,更是有大福气。

    老太太又仰着脸沉浸在戏中了。

    那边姚氏似笑非笑的对芸娘道:“弟妹,我听说你们院子里又来了位新人,是不是呀?还是从南边请过来的。”

    本来这事儿正常人就是知道也不会提起,但姚氏和旁人不同,她不痛快了,当然也不想别人痛快。

    李姨娘给的那个紫晶,滑不溜秋的,一点把柄也抓不到,穆节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歇在她这里,可是为了子嗣计,她也不能独霸着穆节,也要做点样子给长辈们看,所以穆节真的去了紫晶那里,她心中又不痛快了。

    她不痛快了,为什么还管旁人?

    凭你夏氏多么高超的手段,凭你生的多美,还不是妾侍环绕着,和我们一样受苦,你有什么可了不起的。

    芸娘痛快的承认,不欲盖弥彰,:“是啊,孙姨娘送了人过来伺候我们三爷。”

    “哎,弟妹啊,你这新婚燕尔的,我真是替你不值得呢。”姚氏幸灾乐祸的很,好歹她是过了三年多长辈才赐人下来的,人呐,看到比自己过的还差的人,总会安慰自己,也会痛快些,觉得自己的日子好像也还挺好的。

    “二嫂,弟妹我多谢你的好意了,我们三爷和二爷到底不同,他这个人呀,要做什么不做什么,我管不着,既然我管不着,我又何必去生什么气呢?您说是吧。”

    姚氏皱眉,不懂她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但穆莳那个人,夏氏也确实管不了,不过她新婚就说这样的丧气话,可见她这日子比自己可是惨太多了,真是可怜呐!

    这么一想,姚氏心里居然还高兴了几分。

    等老太太面色倦了,大家才散,芸娘和姚氏一道出去的,甫一出门,就看到了穆莳,他提着灯笼,身上好似还熏了香,好像还专门等着她。

    姚氏似笑非笑道:“哟,三弟这是来接弟妹的么?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穆莳含笑颔首,心道,这可真是我表现的机会,我怎么可能不来呢?他似花孔雀般走上前来,含情脉脉的看着芸娘。

    芸娘往后看了一眼,没人呀!再看看那含情脉脉的眼神,好像是对着自己的……

    第29章

    三章合一

    “冷不冷?”穆莳把灯笼递给玉屏,自己上前握着芸娘的手。

    芸娘摇头:“不冷。”难道他也和大哥一样,对自己好,只是愧疚才特意对她好的吗?

    刚这个念头闪过,却见穆莳扬声道:“书房重地,怎么能容她人进来,孙姨娘那儿我去说了,你且放心,我们生于侯门之家,原本伺候的人已经尽够了,若是还不知足,外边的人要说我奢靡了。”

    这是送回了么?

    芸娘睁大眼睛看着她,在旁偷听的姚氏也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这穆莳平素好似特别听孙姨娘的话的,怎么现在居然说出这样大义凛然的话来,假,太假了!

    侯夫人也停驻脚步,喊了他一声:“老三。”

    穆莳恭敬的上前请安,“太太安,儿子今日下衙的晚,怕扰了太太们赏灯的兴致,便没过来,只这大晚上的风寒露重,夏氏从南边过来的,万一冻病了,儿子也愧疚。”

    “唔,你们走吧。”反正不是自己的亲儿子,她也不会管那么多。

    穆莳在远处站了半天,等侯夫人走远了,才同芸娘一起走。他礼数总是最周到的,这也是侯夫人最恨他的地方,如果他出点错,也许侯夫人还觉得他好拿捏,而不是这样一点把柄都没有,总觉得他在图谋什么。

    当然,千人千面,芸娘觉得他实在是太知礼了,而且方才行礼的模样行云流水,在朝堂上不知道多么好看呢。

    她也和旁的女人不同,只有二人在后边走的时候,她立马上前挽着他的胳膊,小声问道:“你真的把人退回去了啊?”

    穆莳笑道:“那还有假,答应了你的事情我就必须做到,我姨娘年纪大了,你不要跟她计较。”

    这话又被端敏郡主派过来主院拿灯的人听了个正着,连忙回去告诉端敏郡主,今日四爷没来,端敏郡主有了身孕,四爷已经搬到书院歇着了,书房呢,也有早就开脸的丫头伺候着,端敏郡主不在乎这些。

    她总觉得作为正妻,只要自己的孩子利益不受损就行了,那些妾侍

    姨娘不过是玩意儿,这些小门小户的就在意这些。

    “银心,这些事儿别传给我听,穆莳是个喜欢装疯的人,做什么事情总喜欢标榜自己,其实掩盖那些小心思,就像他平时对太太恭恭敬敬的,其实暗地里想让孙姨娘做诰命,看着对世子大哥兄友弟恭,其实暗地里抢人家差事,如今对夏氏这样,指不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除了姚氏这种满脑子情情爱爱的人,谁在意这些。”

    银心却知道端敏郡主未必不喜欢听,只她故作清高罢了,银心想这也奇怪了,这穆家嫡出的儿子,娶的媳妇都跟介在庙里的菩萨似的,无情无欲。可这庶出的媳妇,却个个都只要男人心中有她们。

    难道还真的是出身不同么?

    但作为下人的她,即便心中如此想,也只能附和主子的话,“郡主说的是,这府里的女人哪里比得上郡主啊,郡主是天潢贵胄,自然为众人之表率。三爷就是再争,怎么能够同我们四爷相比,先不提庶出,就说三爷拼命科举,也不过是个进士,而我们四爷可是探花。”

    这话算是说到了端敏郡主的心坎里,她冷笑:“凭他再怎么拼命有野心,这邪永远胜不了正。”

    说来也奇怪,多少女子因为父亲偏爱妾侍所出之子备受冷落,可自己却又乐此不疲的重新制造另一个悲剧。

    再说回芸娘,回房之后,脸都冻僵了,玉屏送上热茶过来,送完就出去了,自从三奶奶过来,并不怎么让下人守夜,她们早上候着伺候梳洗便成。

    再者,那月仙被退回去了,日后孙姨娘和三奶奶之间还不知道有些什么官司,她虽然更喜欢三奶奶,但是她们这样的下人可不敢参与大人们之间打架,孙姨娘再怎么样也是三爷的娘,妻子可以换,亲娘可不能换啊。

    喝了口热茶,芸娘卸下钗环,看着依旧手不释卷的穆莳,娇嗔道:“平日你都舍不得放下书的,今日专门去接我,真是好不习惯啊。”

    “这有什么稀奇的,哎,我姨娘也真是的,安排什么不好,安排到书房去,

    再者,我可是说一不二的人,要是我这点主都不能做,那我还算什么真男人啊?”穆莳理直气壮的。

    原来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芸娘嘟着嘴,“我还以为是为了我呢?原来只是为了你的事情,算我白白的高兴一场。”

    这怎么说的,穆莳摸摸头,“也是为了你。”

    只是这句话说的太小声了,芸娘听不到。

    睡下时,芸娘见穆莳准备闭上眼睛,又忍不住道:“你姨娘会不会生我的气啊?她肯定不会怪你,到时候怪我就不好了。”

    “放心吧,不会,那女的另有用处。”穆莳把被子一拉,盖住自己的脸,立马睡着了。

    芸娘带着满脸疑惑睡了,孙姨娘那边居然没有真的生气,因为她觉得自己已经被气死了,都没办法说话了。

    关键是她还不能抱怨,因为她贴身伺候的人被她亲生儿子送出去了,说是她再自作主张,日后就再送人走,这还是儿子吗?这还是人么?

    原本见到娘家嫂嫂过来想抱怨一二,但是一想起平日她说的大话,常常说他儿子孝顺,也怕娘家嫂子笑话,也不敢说。

    所以痛苦的很,偏她嫂子不长眼,还道:“你们莳哥儿媳妇还真是不错,年节下还特意专门送了礼去,要我说你也别心急,她才进门几天,就是你当初生莳哥儿,那也不是一进门就生啊。”

    孙姨娘撇嘴,“我倒是不知道她还跟你们也送东西了。”

    “这可不吗?”不过她嫂子虽然这么说,但是对送过来的月仙更是寄予厚望,“月仙如何了?那可是你哥哥亲自去选的人,保管错不了。”

    那身段,又会伺候人,又温柔小意,哪个男人不喜欢啊?

    提起月仙,孙姨娘的头就更疼了,她儿子居然让她把人干脆送给侯爷。

    这么些年,虽然她宠爱没有以前那么多了,但是也远远还没到再扶起一个人的节奏,她不愿意的时候,儿子还反问她,说她什么自己都不愿意别的女人分走宠爱,怎么忍心让刚进门的儿媳妇遭遇这些,将心

    比心,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要别人咬碎牙齿往里吞,这未免有些太不近人情了吧。

    她是为了谁呀?还不是为了穆莳的子嗣着想,谁知道那孩子真的有点不知好歹了,还说什么夏氏长的倾国倾城,自己要是再找什么小妾,多少有点不识好歹了。

    ……

    真是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但她确实也是无可奈何,虽然她是穆莳的生母,但是作为姨太太,她只能困囿于后院,能够依靠的也只有自己的儿子,现在儿子对夏氏上心,她也只能暂且蛰伏了。

    可她心里又憋着气,怎么都不痛快。

    芸娘和旁的儿媳妇也不同,她也不怎么看孙姨娘侯夫人的脸色,反正她行的正坐得端,有什么好畏畏缩缩的,害怕丈夫对她好的,难道他对她不好,她夏芸娘就活的滋润了,恐怕更惨吧?

    反正她作为庶子媳妇,无论她做的多好,侯夫人也不会在意她,所以她和穆莳一样,面子上做的过得去就够了,她又不会和姚氏一样,争着管家什么的,所以每日请安后回到自己房里,随便外面的人说什么,她完全不在意。

    反正对下人一切公正严明,但又不会太过严苛,赏罚分明,对侯夫人身边和老太太身边伺候的人又相当大方,态度和蔼。

    孙姨娘见这夏氏面色无异,越发觉得她心思深沉,是个狠角色,倒是收敛了许多,不敢小觑。

    而穆莳这些日子每日忙着齐潼一案,大理寺除了齐潼还有别的许许多多的案子,芸娘便拿出功夫来做女红或者练字。

    飞絮掀开门帘走进来,笑道:“小姐,咱们江南糕点铺来了个开门红,尤其是您说的瓜子饼,卖的特别好,就连贩夫走卒都说好吃,把何大奎一家忙的够呛,您瞧,这才短短一个月,就送了红利来了。”

    “若是生意太忙了,让人请个账房回来。”芸娘拿了一包碎银子,心里有些高兴。

    薄利多销才是正道,太贵的点心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吃的起的,芸娘知道现在有些人去大量的买只是看在穆莳和侯

    府的面子上,但要走的长远,必须是要成为平民小食才行。

    所以得趁早规范起来,账房是一定要请的,看了账本才知道每天的实际情况。

    飞絮立马就下去回话,双燕含笑道:“恭喜小姐了。”

    “算是开门红吧。”

    主仆二人正说着话,飞絮回来时,说了件大事儿,“奴婢方才进来的时候,看到角门处有人过来,您猜是谁?居然是姑太太的女儿,一身的白。”

    一身白?

    芸娘想了想,“难道是守寡了?”

    飞絮摇头,芸娘感叹一声,“罢了,反正也会知道的。”

    她更担心的是穆莳在处理齐潼的案子上能不能够全身而退,他这个人浑身是胆,可袁太师也不是一般人,皇上若是真的处死了齐潼,这笔账不会算在皇帝身上,但是会算在穆莳身上,除非他一直在上边,否则打击报复会很快到达,所以这也是穆莳先把后院安排好,也免得后院内耗,到时候让他分心。

    穆莳回来的时候,芸娘欣喜的站了起来,“给你做了一身寝衣,就怕做大了,正巧你回来了,快来试试?”

    “好。”看到晕黄的烛光,穆莳要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藏青色的水光绸,布料舒适又贴身,无一处不服帖,芸娘替他解开系带,“都要就寝了,系的这么紧做什么,以后我打算把外间加一张小书桌,那儿加个大烛台,你呢,要在房里看书也不必在咱们寝房了,外间还是透亮些,我还让她们多拿几个引枕隐囊来,这样你靠着也舒服。”

    穆莳不在意道:“随便你布置。”

    反正都是他享福,他不会多嘴。

    “那我加一盆大的绿萼,哦,对了红梅也好看,你既然同意,我明儿就着人来办。”

    看她兴奋的这个劲头,穆莳心情也变好了,明明这些日子他压根没有功夫管她,听说她在侯夫人那里坐了冷板凳,在姨娘那里也没讨到好,可她就从来没有诉过苦。

    他承认自己也很自私,因为自己忙自己的,也兼顾不到别人了。

    又听芸娘道:“

    知道我为何置办这些吗?因为呀铺子挣钱了,所以心里一高兴啊,就想置办这些,咱们在这里过得也舒服些。”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