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等待老师的日子里,张若琪除了修炼和刺绣,就是每天趁着哥哥下学让他教自己读书识字,就当是帮他温习一下功课了。师父还没到,九月九重阳节到了。一大早一家人草草吃过早饭就出发去看望祖父祖母。
给长辈们请过安,祭拜完祖先后,一大家子一起去逛庙会。
这是张若琪来到这里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大街上人来人往,街道两边被各种小商贩占满,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有的小贩吆喝的特别好听,像唱歌似的,吸引好多人驻足观看。还有杂耍卖艺的,耍猴的,张若非跟几个堂兄弟看到精彩处拍巴掌拍的手都红了。有那上头的给打赏差点把荷包里的钱都扔出去…
张越在一边儿护着几个孩子,防止走散了。一边儿和家里兄弟们闲聊。哪里有热闹都要过去看上两眼,走走停停倒也买了不少东西。
集市上有好多卖花的,大多是应景的菊花,别的花也有,但还是菊花最多。张越和佳慧也买了几盆回去。
看到鲜花也可以卖银子,张若琪觉得她又行了。实在是在修仙界时,她在外门接到的大部分任务都是照顾灵田。等她修到炼气三层,五行的基础法术就可以使用了。灵雨术和回春术都可以让植物长得更快更好,她养的花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到时候她就又多了一个赚银子的法子了。
因为又发现了一种今后可以依靠的生活技能,张若琪有点兴奋,之后逛街都有些漫不经心了。
逛的差不多尽兴后,一家人打道回府,准备晚上的聚餐。喝菊花酒,吃菊花糕,张若琪跟着她娘和祖母伯母们一桌,吃着饭听她们唠家常。
祖母:“琪琪的身体现在怎么样?大病一场,好利索了没有,可找大夫仔细看过了?不要留下什么症候才好,女孩子身体要紧些,不然将来嫁人生子要遭罪的。”
佳慧:“母亲放心,琪琪痊愈后也找大夫把过脉了。这孩子身子骨好,没留下什么症候。”
祖母:“那我就放心了,那日看她烧了许久,就怕她病好了身体虚弱日后遭罪。咱们琪琪是个有福气的,也是你照顾的好,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佳慧:“母亲快别夸我了,儿媳是琪琪的母亲,照顾她是应该的。”
佳慧:“若峰的媳妇儿相看的怎么样了?可找到合适的姑娘了吗?”
大伯母:“正在相看着呢,还没定下来。成亲是一辈子的大事,咱们家又不兴纳妾那一套,总要给他找个合心意的才好。”
佳慧:“嫂子说的是,现在费些心思找个合心意的,往后的日子才能顺心,等若峰当了差才能无后顾之忧。”
佳慧:“若澜呢?二嫂可相看到了合适的人家?”
二伯母:“哪里那么容易啊!要找个知道上进不败家,婆婆小姑好相处的哪里那么容易唉!像咱们这样清净得人家真不好找,若澜性子单纯了些,我是真怕那复杂的人家她应付不来!”
佳慧:“果然家里疼女儿的,这嫁女儿就是比娶媳妇儿还要操心些。别的不说,那家里住着表姐表妹的人家就要当心些了。”
佳慧:“要是那表姐表妹的家世好,家境殷实,到不怎么担心,这样的有心结亲早成了。就怕有那家里落魄的表妹,娶了门当户对家境殷实的妻子,回头婆婆就给你塞个带着亲的贵妾,丈夫跟贵妾有青梅竹马的情分,婆婆跟贵妾连着亲。那样的人家能活命都是人家高抬贵手了。”
大伯母笑着拍了佳慧一下:“你这是又听到谁家的消息了?看看你二嫂让你吓的,到时候她不敢嫁女儿了拿你是问。”
佳慧:“就是那锣鼓巷尚家,他家儿媳妇是白家小姐,你也是见过的,那般温婉和善的人,才进门三年就给磋磨的没了样子,前些日子早产一尸两命了。庶长子都两岁半了,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眼皮子浅的妾室还想占了白家小姐的嫁妆,被白家打上门去要回去了,白家姑娘连个孩子都没有,凭什么留给他们尚家。”
二伯母:“这尚家夫人是怎么想的?白家比她们家门第还高些,那嫁妆是你想占就能占的吗?白家父兄都得力,又不是那没兄没弟的能让她吃了绝户。”
大伯母:“这父兄都能撑腰,怎么还能给磋磨死了?”
祖母:“这婆婆要为难儿媳妇,有孝道压着,有人撑腰明目张胆不行,这后院让人有苦说不出的法子不也多得是。终究是嫁出去的女儿,没办法事事插手。”
祖母:“这尚家也是蠢,姻亲是结两姓之好,现在到成了生死仇人。这尚夫人自从娘家落魄,这些年越发不着调了,把好拿捏娘家又有助力的儿媳妇害死,她那侄女都给人当了妾室,还想扶正不成?只要他还想当官,这妾室扶正的事儿就不能做。有皇上当靠山的隆科多把李四儿都宠上天了,也没见他把人扶正。”
祖母:“以后好人家她是别想了,好人家的姑娘谁去给他家做填房,知道他们家情况还敢进她家门儿的,那就是有底气收拾得了那妾室的。再不然就只有那落魄户想扒上他们家,舍得推闺女入火坑的。怎么看这和个妾室一起把好好的儿媳妇磋磨死了都没好处,有她后悔的时候。”
佳慧小声说:“怎么没有侧室扶正的?那雍亲王继福晋不就是侧室扶正的嘛!”
老夫人听了这话看了佳慧好几眼,没接话茬。和两个儿媳妇商量着谁家有适龄的儿子女儿,找机会接触一下看看品行。
热热闹闹的吃完饭,张若琪听了一肚子的八卦跟着父母回家去了。
回到家洗漱过后,张若琪缠着佳慧问东问西,让佳慧给她讲故事。
张若琪:“娘~雍亲王府的事情你怎么会知道啊?这王府的事情是可以往外传的吗?”
佳慧:“谁让咱们是包衣旗呢!娘的小姐妹们有进宫或是在王府当差的,就算小姐妹没进去当差,家里或者认识的人总有人去当差呀。知道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道消息有什么可惊讶的。更何况当年这两个福晋是亲姐妹的事儿还挺轰动的,京城都传遍了。”
佳慧:“也有可能是之前的嫡福晋不会掌家,篱笆扎得不紧,前几年嫡福晋活着的时候经常有王府后院的消息传出来,这几年继福晋当家倒是没怎么听过王府后院的消息了。”
佳慧:“说来也奇怪,明明嫡福晋才是乌拉那拉家的嫡女,怎么管家理事还不如继福晋一个庶女呢?乌拉那拉家的那个福晋可不是一个善待庶女的和善人儿。”
张越考教完张若非的功课回来了,佳慧道:“时候不早了,今天累了一天了,别缠着娘讲古了,快回房间休息吧,想听什么有时间娘再给你讲。”
张若琪回到自己的屋子里,由着秋菊梳洗换衣服,上床睡觉。等听到外间没了声响,才进入空间。
她现在最需要的是抓紧时间修炼,她想在空间里开块地种点东西,不修到练气三层用不出什么像样的法术,她现在小胳膊小腿的,什么也干不了。
第6章
甄嬛传里的路人甲(5)
赶在年前,外祖母给找的刺绣师傅终于找到了,毕竟会双面绣又肯收徒的人并不好找。张越和佳慧带着张若琪去拜访之后,对方才答应上门来教她。
嬷嬷姓吴,大概四十来岁。因为手艺好,又不愿出宫嫁人,主子允了自梳做了嬷嬷。去年入秋时病了一场,病好后身体有些虚,赶上恩旨放年纪大了的宫女出宫,就顺势出了宫。
自十三岁入宫,在宫里待了快三十年。出来早已物是人非,父母兄长都不在了,侄子侄女都不熟悉,便也不想待在侄子家里讨人嫌。虽说自己有银子不用她们养,但是自从知道自己的绣品很值钱,那眼皮子浅的恨不得自己一刻不停的做绣活卖钱。
吴嬷嬷也想过教家里孩子刺绣,但是这个东西你要是说普通的做件衣服,绣个帕子,只要不是太笨都能学会,就是学的时间长短的问题。但想要成为像吴嬷嬷一样的大家,就需要很高的天份了。她侄子家里的孩子就是那个没有天分的。
在今年小选之前也在别人府上做了一阵子教养嬷嬷,但是吴嬷嬷还是想找个有天份的徒弟把自己的手艺传下去。正好碰上了一直在寻找刺绣师傅的章佳夫人,也是缘份。
张越跟佳慧说吴嬷嬷是女儿先生,给的是束脩,一年二十两银子,做四季衣裳。对吴嬷嬷很是尊重。
张若琪听说后很担心自己家里揭不开锅,因为她爹一年的俸禄才四十五两。她不知道她爹还有其他补贴,也不知道家里有庄子还有其他收入,所以下定决心好好跟师父学习,早点学成好补贴家用。佳慧知道她的想法后在张越面前乐的不行,笑过之后决定不告诉女儿真相了,美其名曰,好让她学习更有动力。
随着吴嬷嬷的到来张若琪开始了正式的学习生涯。
张若琪:“师父。”
吴嬷嬷:“不用叫我师父,叫嬷嬷吧,我就是小姐家里请来的教养嬷嬷。被人叫了半辈子嬷嬷了,听习惯了。”
吴嬷嬷:“我擅长的是蜀绣,蜀绣的针法有十二大类,一百三十余种…”
吴嬷嬷做了快三十年的宫女,规矩刻在了骨子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仪标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样的动作,别人做呆板又刻意,吴嬷嬷做就身姿优雅,随意一个动作都仪态优美又自然。
吴嬷嬷的这个能力让佳慧眼热极了,她见过不少被说规矩好的人,没几个能做到吴嬷嬷这样。于是等她觉得混熟了之后就去求吴嬷嬷指点一下张若琪规矩,让她做一个有气质的小姑娘。
吴嬷嬷:“夫人不用特意拘着她学规矩,琪琪小姐还小呢,她这个年纪正是爱模仿大人的时候,把她带在身边,时间长了她自己就学会了,到时候有做的不对的地方纠正一下就好,特意去学到底呆板,潜移默化才好。”
佳慧:“我这不是眼馋嬷嬷的本事嘛~既然嬷嬷说不用特意去教,我听嬷嬷的就是。”
吴嬷嬷:“琪琪小姐性子活泼,没想到小小的人儿倒是坐的住,我教的针法都练得不错,,夫人好福气”
佳慧:“她呀!之前像个皮猴儿,前阵子大病一场,好了以后倒是稳重些了。”
张若琪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绣花绷子,秋菊在她身后拿着线笸箩。
张若琪:“娘,嬷嬷我回来啦。”
佳慧:“不是去找你楠姐姐一起做活吗?怎么就回来了?”
张若琪:“楠姐姐家来客人了,我不好打扰,就先回来了”
张若琪走到吴嬷嬷的身边坐下,一边儿练习嬷嬷新教的针法,一边听嬷嬷和佳慧说些宫里不忌讳被人知道的八卦。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张若琪迎来了到这里的第一个新年。
从腊八这天煮腊八粥开始,正式进入新年倒计时。张若琪还和哥哥学了过年的童谣。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只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大年三十熬一宿
大年初一走一走
腊月二十一,张越封印回家,开始他差不多一个月的新年假期。
年三十早上起来,张越开始写春联,写好后带着孩子们贴春联,门神,福字,钉桃符。
和佳慧一起剪窗花,贴窗花。
本来佳慧想留吴嬷嬷在家过年的,但是吴嬷嬷的侄子二十三小年这天就来接她回去过年了,吴嬷嬷同意了。她想回去给父母兄长上柱香,虽然活着的时候并不需要他养老,但是身后事还是要指望这个侄子,处好关系还是有必要的。有道是远香近臭,自从吴嬷嬷搬出来做了教养嬷嬷,少了住在一起时的磕磕碰碰,双方的关系倒是缓和了不少。
下午的时候佳慧开始把晚上要用的食材准备好,张若琪帮不上忙就在她身后当跟屁虫,问东问西,看看她娘都在做什么。
张若琪在修仙界时过年没什么人重视,也没那么多讲究,就和平常日子差不多。宗门内像过年这样热闹的时候就那几种情况,一个是顶尖的高阶修士晋级了,宗门又多了一个战力,要庆祝显摆一下,秀一秀肌肉,给别的宗门势力发请柬,办庆典。
还有上层修士结道侣,修仙越是修到高阶情感越是淡泊,能走到一起结成道侣,除了要有感情,还要对方的道能融入自己的道,使自己的道更加圆融,能共同进步。是非常难得少见的,要举行典礼热闹一下。
再就是老祖渡劫成功飞升啦,宗门建宗一千年庆典啦,十年一次的宗门大比啦,宗门掌门的交接仪式啦之类的。都不常见,所以好多年能有一次热闹就不错了。
凡人城镇倒是热闹,可惜她还没来得及出宗门历练长见识就噶了。
天黑了之后在门口和屋檐下都挂上了红灯笼,开始准备年夜饭和包饺子。
到了子时,刚听见打更人的梆子声,外面就想起了许多的鞭炮声。张若琪和哥哥也一起随父亲出去放鞭炮,然后回到屋里吃年夜饭。
让家的两家下人都回屋吃饭守岁,屋里剩下一家五口,张越举起酒杯敬自己的夫人。
张越:“这一年夫人操持家务,家里又添新丁,夫人辛苦了,请”
佳慧也举起酒杯回敬:“愿夫君,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多喜乐,长安宁。能嫁给夫君,得夫君爱重,为夫君生儿育女,是佳慧的幸运,夫君请”
吃过年夜饭,一家人一起守岁。过了丑时困得不行的兄妹俩就被赶回去睡觉了。至于小宝,他早就睡着了。
佳慧:“快去睡吧,明天还要给你们祖父祖母拜年呢。不睡觉明天没有精神。”
大年初一,张若琪换上了红彤彤的新衣服,像一个大红包,新衣服是吴嬷嬷一边教她一边做的,吴嬷嬷的手艺没得说,衣服漂亮的不行。也衬得张若琪更加玉雪可爱了。
到了祖父家,张越先带着张若非和祖父伯父们去给祖宗磕头,然后张若非和张若琪开始了一路磕头收红包,互相拜过年之后,大人们才放她们出去玩儿。
出了门巷子里很热闹,很多小孩子在外面玩游戏,放鞭炮。张若琪在旁边看热闹,心里美滋滋的算着刚刚一共收了多少压岁钱。她来了小半年了,手里第一次有钱。嗯~她还不知道,这个钱她可能留不到明天…
第7章
在甄嬛传里做路人甲(6)
大年初二,张若琪和父母一起去外祖家拜年。
张若琪有点蔫蔫的,打不起精神。因为昨天她收到的红包被她娘收起来,帮她保管了。那都是她给人磕头赚回来的呀,还没捂热乎呢!
到了外祖家又是一通请安拜年,磕头收红包。大舅母和二舅母又是抱着张若琪好一通稀罕。
外祖母:“才几个月,琪琪又长高了不少”
大舅母搂着张若琪:“小孩子长的就是快。”
二舅母:“琪琪今年的新衣服可真漂亮,吴嬷嬷给你做的吧?你娘可没这么好的手艺。”二舅母一阵打趣小姑子。
佳慧笑着道:“二嫂还真别笑话我,我现在手艺可好了不少,若非,过来给你二舅母瞧瞧,看看我这手艺是不是长进了?”说着把张若非拉过来,还让他转了个圈。
大舅母:“你这女红还真是长进了,这花绣的比之前精致不少。”
外祖母:“家里住着个刺绣大家,要是再没个长进她就是榆木脑袋了。”
佳慧:“嬷嬷平时教琪琪,得空也会指点我一下,我肯定好好学啊”
张若琪拿出一条蓝色绣蝙蝠纹的抹额送给外祖母。
张若琪:“这是琪琪孝敬外祖母的,外祖母不要嫌弃。我初学手慢,年前也只绣好两条抹额,一条给了祖母,这条给外祖母。等以后我会了更多花样,再孝敬大舅母二舅母。”
外祖母接过抹额仔细瞧着:“不嫌弃,不嫌弃,你才多大的人儿,这才学了几个月就能做出抹额了,可见是真的下了功夫学了”
大舅母:“我们琪琪真是心灵手巧”
二舅母:“这孩子是不是又白了不少?雪团子似的,长相随了她父亲的好相貌,以后不知道要便宜了谁家?”
这两口子佳慧只是清秀,张越倒是五官精致,再加上读书人的气质,本来可以称得上君子如玉。不和佳慧聊八卦的时候还是挺能唬人的。不过清朝男人的发型你懂的,多好看的人都能把你变普通。
在外祖家吃吃喝喝了一天,没到家时不觉得,一到家里就累瘫了。张越对着兄妹俩摆摆手,你们娘亲累了,你们自己收拾收拾休息吧。明天初三不出门,不用早起。
回到房间,秋菊帮忙洗漱完换上寝衣就上床准备睡觉了。过年只有大人会觉得累,小孩子只会觉得好玩儿开心。
听到外面没了声音,张若琪进了空间。先拿了杯子去小溪源头的泉眼打了水喝,北京城里的水不好喝,就算她家喝的水是买的甜水井的水,也没有多好喝,只是比苦水井的水强些罢了。
听说玉泉山上的水好喝,但那是皇宫专用水,普通人家喝不上。不过想来肯定没有自己空间的水好喝。
自从知道自家喝的水是买的后,张若琪常常趁着没人注意,偷偷往水缸里加水,每次都加的不多,让人看不出来,长年累月的应该也能给家里省不少钱呢吧!张若琪美滋滋的想。
今天张若琪没有马上修炼,在空间里逛了起来,看到地上堆着之前流浪时捡的破烂,想着自己是不是应该盖所房子了?起码应该盖个仓库。给这些破烂安个家。又看了看自己的胳膊腿,想了想自己的修为。嗯,房子现在只能想想…
果断的远离那堆破烂朝另一边走去。看到地上的灵草想着以后要是种东西,种子从哪里弄?自己没办法出去买,也没有理由跟家里人要。还是要好好修炼,快快长大才行。想到这里也没有心情逛下去了,张若琪找了个地方开始入定修炼。
初三早上一家人都起的挺晚,因为初三不能吃米,餐桌上的主食是馒头和韭菜盒子。正月不能动针线,吃过饭张若琪就要出去找小姐妹玩儿。佳慧见她要出去赶紧道:“今天初三不宜出门,你今天在家跟你哥哥玩吧。明天再出去玩儿乖啊!”
玩了一会儿无聊了,张若琪和哥哥一起缠着张越给她们讲故事。张越想了想,就给她们讲起了过年期间每天的习俗与禁忌,中间穿插着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让张若琪对这个时空的了解又多了一点点。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吃过元宵,一家人都兴冲冲的出去看花灯。大街上人来人往,张若琪觉得自己眼睛快不够用了。
张若琪:“爹爹,爹爹我想要这盏兔子花灯”
张越:“好!看爹爹给你赢回来,老板出题!”
花灯老板把灯下的谜题拿过来:“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打一花卉”
张越想了想道:“凌霄花”
花灯老板:“猜对了,灯您拿好。”
张越:“再给我看看那盏莲花灯…”
一路下来,每个人手里都拿了一盏张越赢回来的灯。
张越把张若琪抱起来放在肩头上,招呼张若非跟紧些别走散了。
张越:“闺女看看爹爹厉害吧?给你们赢了这么多盏灯”
张若琪:“厉害!爹爹最厉害了。”
佳慧笑她:“小马屁精”
张若非:“妹妹快看!紫禁城里放烟花了,好漂亮啊”
紫禁城上空绽放着绚烂的烟花,大街上很多人和她们一家人一样驻足观看。
一阵鼓声传过来,有耍龙灯的过来了。威风凛凛的龙头追逐着龙珠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嬉戏,灵动非常。
龙灯过去是舞狮,还有踩高跷,跑旱船,精彩的表演一个接着一个,让人目不暇接。一家人逛到半夜才意犹未尽的回家去。
进到巷子里遇见了同样出去游玩回来的甄大人一家,互相见礼之后,结伴同行。大人们相互寒暄,几个小孩子兴奋劲儿过了,都不想说话。
张若琪悄悄打量甄家一行人,张家和甄家不太熟悉,她以前没怎么见过甄家人。
甄大人比张越大几岁,应该快到三十岁了,听说年前升了官,现在也是正七品了。甄夫人是个气质温婉的大美人,就算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还是无损她的美丽。他家大儿子十二三岁的样子,再过几年应该也会是个翩翩少年郎。甄家小姐看得出来将来也会是个像她母亲一样的美人。
没几步路就到了张家门口,跟甄家人道别过后就各自回家不提。
第二天吃完早饭,张若琪忽然想起昨晚遇到的甄家人。就问张越道:“爹,我听楠姐姐说,昨天咱们遇到的甄大人在外面名声极好,说他爱重妻子,不纳妾室,好多人都羡慕甄夫人,羡慕她们夫妻恩爱,伉俪情深。”
张若琪:“爹也不纳妾,娘在外面也有好多人羡慕吗?”
佳慧:“这我还真不知道,你想知道得空去问你的楠姐姐。你也不小了,有件事你得清楚,这不管外面传什么,当事人总是最后一个知道的。除非这件事是你自己传出去的。”
张越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道:“琪琪才六岁,你是怎么说出,你也不小了这话的?”
又对着一脸懵懂的张若琪说:“听不懂没关系,等你大了就懂了。玩儿去吧!”
第8章
在甄嬛传里做路人甲(7)
过完年正月十五,吴嬷嬷就回来了。虽说正月里动不得针线,吴嬷嬷也不是不能教点别的。
吴嬷嬷生病之前,在宫里也是做过掌事姑姑的,做大姑姑的都有一身好本事,只是吴嬷嬷的刺绣在一众本领中最出挑罢了。在宫里生病的奴才要挪出去,不能近身伺候主子,又赶上宫里放人,这才出了宫。
至于为什么没去高门大户做嬷嬷,反倒是同意来了张家,吴嬷嬷没说过,张家人也没问过。张越夫妻俩心大的很,反正人家答应来家里教孩子了,至于人家为什么答应?管他呢。
吴嬷嬷对着一边儿无事可做,欺负弟弟的张若琪道:“琪琪过来,现在也没什么事做,嬷嬷教你调香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