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章

    最后还是张若非先开口了,他总是宠着她的,这次也一样:“你进宫只管保住你自己的小命,家里什么也不用你操心,爹娘弟弟有我呢。家里也不图你在宫里挣荣耀前程,你千万别做傻事。不论遇到什么事,好好的活着,活着出宫,回来了哥哥养你。”

    张若琪流着泪叫了一声哥,就只是点头。

    张越:“该嘱咐的这些天都和你嘱咐过了,明天就进宫了,为父就不说别的了,只要你平平安安就好。这是一千两的小额银票,你拿好,在宫里能让自己过的好点,就别省着,该花银子打点就花。这些是四千两的大额银票,这个你要藏好,若是在宫里有个万一,砸银子兴许能让你买回一条命呢。”

    “时间不早了,都回去吧!”

    …

    张若琪回到自己屋子刚坐下,张若非就来了,把东西往她手里一塞道:“东西你拿着,你在宫里好好的,哥哥明年下场科考,争取高中,以后能给你撑腰。”

    张若琪:“哥~我…”

    张若非没有等她说完就打断了她。

    张若非:“时间不早了,你明天就进宫,得有精神才能不出错,别想东想西,早点睡吧。哥哥明天去送你。乖~”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仿佛身后有什么追他。

    张若琪打开手里的盒子,里面又是银票,有零有整,大概是他这些年攒下的所有了。她不想把他所有积蓄拿走让他手里不宽裕,可又舍不得他的一片心意。

    哥哥刚走吴嬷嬷也来了,牵着她的手,看着她满眼的不舍,她从宫里出来,她也最知道进宫对她有多残忍。

    进宫对家里不宽裕,在家过的不好的姑娘是个出路,进宫做宫女总比被父母卖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强。但对于家境不错又没有青云之志的人来说,真不是什么好事。

    吴嬷嬷:“别的嬷嬷以前都教过你,今天就再叮嘱你一次,在宫里,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

    吴嬷嬷:“嬷嬷知道你不缺银钱,这些方子你拿好,以前以为你会像你母亲一样的好命,一辈子都不需要这些,就没给你。如今给你以防万一,希望我的琪琪小姐也一样能一辈子都用不到。”

    吴嬷嬷摩挲着张若琪的头发“你放心,嬷嬷会在家里替你看小侄子出生,也教你的小侄女绣花,等着你回来给我养老。”

    张若琪起身下拜,“师父请受徒儿一拜,谢师父这些年悉心教导,以后徒儿不在身边,也请师父保重。”

    吴嬷嬷这次没有推脱,含着眼泪受了这一礼。她其实没有张若琪那么乐观,这一别不一定有再见之期,她已经五十岁了,因为早年落了病根,身体算不得康健,不一定能等到十几年后她从宫里出来。

    吴嬷嬷:“嬷嬷走了,你早点休息吧,明天嬷嬷再来送你。”

    张若琪看着吴嬷嬷走出院子,又迎来了王景楠。

    王景楠:“本来想给你准备些东西的,可是能带进宫的东西有限,还是父亲说的对,多带些银子最方便,这些你拿着,我先走了,你早点休息吧。”

    低着头说完也没等张若琪说话,头也不回的匆匆走了。

    最后来的是弟弟,把之前父亲送给他的那块,他最喜欢的玉佩塞进她手里。

    若诚:“想我了就看看它,就当是我陪着你了。我也会努力读书,将来护你周全的。”说完也和嫂子一样直接就走了,连屋子都没进。

    佳慧和张越没来,该说的要给的,之前都说完了,今晚不想打扰她。

    …

    回到屋子里,叫来了连翘和白芷,“你们的身契和嫁妆我放在嫂子那里了,之后嫁人还是另有打算,你们直接跟嫂子直说,我已经托付给嫂子了。你们有个好归宿,也全了我们主仆一场的情分。”

    连翘和白芷跪下给张若琪磕了个头,算是给这场主仆缘份画了个句号。

    把给每个人留的礼物分开放好,让连翘和白芷明天她走后再送过去。

    给父母的是那幅一家人在庄子骑马的全家福。

    还有放了用灵药做香料的荷包。长期佩戴能养身,效果不是太出彩,但是和什么药物不小心混在一起都没关系,都不会变成对身体不好的东西。

    给哥哥的是那年绣的天宫麒麟,那是这几年她绣的最好的双面三异绣。还有攒了好几年名贵香料才做出来的药香珠手串。

    终究是舍不得哥哥手里拮据,把空间里留着自己收藏的绣品拿出来两件放在一起,写了个条子,让他缺钱时卖掉,手里有钱才心不慌。

    给弟弟的是一幅绣着他三岁时样子的插屏,和一块香牌。

    给王景楠的是一幅百子千孙床帐,还有一对双面绣团扇。

    给吴嬷嬷的是一支香枕,放的安神养身的香料。嬷嬷年纪大了,能让她睡个好觉。

    还有一支老山参,她知道吴嬷嬷担心自己的身体等不到她回来,可是她也希望吴嬷嬷能等到她回来。

    …

    早上天还没亮,把东西收拾了一个小包袱,她把大部分银票和东西都收在了空间里,面上意思意思放包袱里点东西,她怕那些银票放包袱里面会被检查包袱的时候偷走。

    出了门,一家人都在,但是都很沉默,要说的这些天早就说完了,只是默默的看着她,甚至在她走的时候,都不会像前几天那样会流眼泪了。都明白彼此的心意,所以都不说话。

    上了马车,父亲和哥哥一起送她到神武门,父亲去当值,哥哥在这里陪她等着开门。

    张若琪:“哥哥~”

    张若非:“嗯,我在。”

    张若琪挑开帘子,看着跟在车旁的张若非,只一声声的小声叫着哥哥,别的什么也不说。

    张若非也看着她,她叫一声他就应一声,也不问叫他干什么。

    直到宫门打开,张若琪下车去排队,张若非才道:“你一定要好好的,我等你回家。”

    张若琪点点头,努力露出个笑脸,让他放心。然后不再回头,向宫门走去。

    张若非在宫门外看着她,一直到再也看不见人影,才往回走。

    进了宫,张若琪因为有人关照,被分到了一个看着挺和善的姑姑手下学规矩。

    姑姑:“我叫柏齐,你们可以叫我柏齐姑姑,之后的一个月里,由我带着你们学规矩,只要你们好好听话,姑姑不会为难你们的。”

    ……………………………

    第18章

    在甄嬛传里做路人甲(17)

    张若琪开始了正式和姑姑学规矩的日子,按规矩宫女要跟着姑姑先学习一年,和姑姑学习看书写字、学习刺绣、洒扫、宫中规矩礼仪,通过考核,才会由姑姑看表现分去处。

    但是永和宫传话要尽量让人早些去当差,张若琪在家就一直读书习字,刺绣更是一绝,除了洒扫别的都没问题。柏齐姑姑教的时候对她除了宫规,其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她去了永和宫也不是做洒扫宫女的。

    跟着姑姑两天,张若琪便看出了柏齐姑姑对她的照顾,小宫女都是要伺候姑姑的,柏齐姑姑没有说不让她伺候,但是都是最轻省的活计。猜到可能是有人关照过了。

    但是该给的孝敬还是要给的,父亲一再叮嘱过,该花的银子一定不要省,千万不要因为银子得罪人,哪天银子不够用了,捎个信回去,他会想办法给她送进来。

    他以为她不知道吗?别的宫女都会送银子补贴家用呢。哪里就能到了不够用,要家里送银子的地步呢?

    她送了柏齐姑姑自己做的荷包,里面放的银子中规中矩,和别人送的差不多,她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是肥羊,但是她绣工一绝,单送荷包都不算敷衍,两样一起算是不错的孝敬了。

    张若琪双手递过荷包:“这是我做的荷包想要送与姑姑,希望姑姑不要嫌弃。”

    柏齐姑姑接过荷包看了又看,“这荷包虽然大部分宫女都会做,但还是你的手艺更好,你这份心意姑姑领了,我很喜欢。”

    张若琪笑得很开心的样子,“姑姑喜欢就好。这些日子多谢柏齐姑姑关照了。”

    送礼果然是有用的,之前柏齐姑姑关照她,也就是分她些轻省的活计,不会找理由罚她,让她比别人好过一些。别的就没有了。

    现在活儿还是那些活儿,但是指点她做活的时候会提一下永和宫里默认的规矩。

    主子娘娘们的喜好只有贴身的宫女知道,她没什么可以跟她说的,但是提醒张若琪永和宫伺候的人都是什么脾气,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可以的。

    毕竟除了伺候主子,和其他人也算同事,一个刚过去的小宫女,要是不小心得罪了人,被人使了绊子也够她受的。姑姑说的这些还是挺有用的,可见东西没白送。

    学了一个月,永和宫来人询问,掌事姑姑考核完了,就放人去永和宫当差了。

    张若琪收拾好东西,跟着小太监去了永和宫。

    等着小太监通报给主子,竹息姑姑就出来把她带了进去。

    跟着竹息来到德妃跟前,张若琪跪下给德妃请安。

    张若琪:“奴才张若琪给主子娘娘请安。”

    德妃:“抬起头来。”

    张若琪闻言抬起头。

    德妃看到她抬起头就愣住了,她听竹息说过她的长相,也有准备了,可是看到人在眼前还是不一样的。一时都忘了叫起。

    怎么说呢?张若琪长的真的有几分像五公主,气质却不一样。你能清楚的分辨这两个人的不同,认识五公主的人,看到张若琪立马就能想到她,但是也一点都不会错认了两人。

    孙竹息看到德妃愣住了还没叫起,悄悄的提醒了下。

    德妃这才缓过神来,“好孩子快起来,过来给我看看。”

    张若琪起身来到德妃身边站好。

    德妃看着她,眼泪突然就掉下来了,她清楚的知道这不是她的布顺达,但她又觉得这就是她的布顺达转世,又回到了她的身边,要不然怎么会那么巧,就被竹息看到了,把她带回来了呢?

    看到德妃掉眼泪,身边的人都跪下来请罪,张若琪也跟着跪了下来。

    在皇宫里的一个月,她跪下的次数好像比这些年过年拜年跪的都多。

    她不能反抗,也不能流露出一丝的不满,从进宫那天,看到一个犯了错的小宫女被抽打起,她就知道想要活着,想要回去见家人,就要懂规矩、不犯错。

    就算她修炼了也没有用,别说她只是个炼气期,就是她筑基了,她也没办法不管不顾的跑出去,或者无法无天的闯祸,她还有家人呢。

    最近她经常想起刚得到这个叫系统的法器时,看到的上任主人的死因,明明都修到元婴期了,还有系统的保护,结果太浪了非要凑热闹,被大能打架给拍死了。那可是元婴期啊!她上辈子在修仙界修炼,都不敢做梦自己能修到的元婴期,就那么死的像个笑话。

    结论就是无论什么时候,热闹不能瞎凑,可以过后打听消息图一乐呵。苟着,多大能耐都先苟着,谁知道哪块石头会掉下来砸死自己呢。

    德妃知道自己失态,擦掉眼泪冷静下来,又变回了雍容闲雅的德妃娘娘。

    德妃:“一时迷了眼,不关你们的事,起来吧。”

    “谢娘娘。”

    德妃:“竹息,让她先跟在你身边学规矩吧,先领二等宫女的月例吧!你去安排一下吧。”

    孙竹息躬身应道:“是,我这就带她下去安置。”

    张若琪也躬身告退。

    刚转过身,还没有出去,德妃又说道:“月华快要出宫了,我记得你说她针线好,让她顶了月华的差,领一等宫女的月例,先管着针线上的事吧,她不会的你帮着她点。”

    孙竹息应下,先把张若琪送到了宫女住的下房,给她指了位置。

    孙竹息:“你先归置着,我回主子身边伺候了。”

    张若琪行了个平礼:“谢谢姑姑。”

    回到德妃跟前,孙竹息倒了杯茶,递给德妃,然后说道:“主子,她才十三岁,让她管针线是不是太早了。”

    德妃:“我就是想让她清闲点,管针线的事你帮忙看着点,别让人跟她闹妖。”

    “你再拨两个小宫女照顾她,再给她个小太监替她跑跑腿儿吧。到底是我让她进宫受了罪,她本来可以还在家里做娇小姐的。”

    孙竹息:“主子,这是不是有点过了?”

    德妃:“我自己宫里的宫女,没人会多管闲事的。竹息,我有种感觉,她就是布顺达转世,她回到我身边了。”

    德妃:“咱们去宝华殿问问渡尘大师吧?”

    孙竹息看着德妃明显有些上头的样子,有点担心,她们留张若琪进宫,就是想利用她那张脸,让皇上能想起永和宫,偶尔来坐坐。

    这些年皇上越发宠爱舒贵妃了,在朝堂上隐隐有立舒贵妃儿子为太子的意思。对永和宫一脉非常不利。

    五公主当年早殇,皇上非常伤心,若是皇上因为张若琪怀念起五公主,经常来永和宫,见面三分情,也能多打探一下皇上的态度,给四爷和十四爷提供些助力。

    现在皇上见到人什么反应不知道,自家主子明显上心了。

    德妃一直是端庄沉稳的,今天竟是有了几分急性子。收拾妥当带着孙竹息去了宝华殿。

    到了宝华殿,供上之前抄写的经书,德妃来到渡尘大师跟前。

    渡尘大师施了一礼:“恭喜娘娘。”

    德妃:“敢问大师何喜之有啊?”

    渡尘大师:“娘娘不就是为喜事而来?”

    德妃:“那这件事是真的吗?”

    渡尘大师:“真真假假都在娘娘心中。只看娘娘愿不愿意相信。”

    德妃欣喜的和渡尘大师道别走了。

    渡尘大师的徒弟看着德妃走远,问道:“师父,德妃娘娘有什么喜事啊?”

    渡尘大师:“为师怎么知道?”

    徒弟瞪大眼睛,“师父怎么可能不知道?您不是她一进来就知道了吗?”

    渡尘大师摸着徒弟的小光头,“你还有的学呢。”

    “德妃娘娘刚刚面色虽有担忧但是不多,也有不太明显的喜意。心情还是不错的,说明这件事虽然喜忧参半但喜居多,那当然先恭喜了再说其他。”

    “问真假就更简单了,她愿意相信是真那便是真了。图个心里安慰而已,顺着她说就好了。”

    ……

    回到永和宫

    德妃激动的抓着孙竹息的手,“你听到了吗?竹息,她真的是布顺达转世,渡尘大师都说是真的了。”

    孙竹息有些懵,她还是不太信的,但是主子信了,她不能扫了主子的兴,随即附和道:“公主孝顺,知道主子心里苦,特意换了身份回来陪伴主子了。现在这样正正好,能长长久久的陪在主子身边了。”

    德妃:“快用晚膳了,你看看布顺达…不对,她现在叫什么?”

    孙竹息:“正要回主子呢,知道是主子要人,内务府没起新名,要娘娘给赐名呢。”

    “她本名叫张若琪。”

    德妃有些惆怅道:“挺好听的,那是她现在的父母给取的吧!不用改了。传她过来吧。”

    张若琪跟着小太监过来,伺候主子吃饭她也学了,不过没用她动手,孙竹息只让她先学着。

    然后她就站旁边看着德妃吃。心里想着幸亏吃了辟谷丹,肚子不饿馋了也没那么难受。

    德妃吃过了饭,特意将两盘没动过的菜赏给她,让她下去吃饭。吃完再过来伺候。

    张若琪草草的吃了一些,别说,妃位的份例菜,小厨房做的还挺好吃的。

    吃过饭,漱了口,把自己打理干净,张若琪回到德妃身边。德妃让她搬了个绣墩坐在她身边陪她说话。

    德妃看着张若琪说道:“你进宫有一个月了吧?可有想家?”

    张若琪想了想,太明显的谎不能说,然后诚实的点了点头:“想”

    德妃看着她一脸娇憨的小模样,心里喜欢极了,“给我说说你在家时每天都干些什么?说的好了我让你给家里写信如何?”

    张若琪看德妃没有生气,心里放松了一点点。她感觉得到,德妃对她可能有些什么目的,但是应该没有恶意。

    张若琪笑得一脸惊喜,“谢主子恩典。”

    然后绘声绘色的讲起了自己每天读书习武、刺绣骑马、弹琴画画、调香八卦的日常……

    德妃一脸笑意的听着,听她说一起习武,哥哥打不过她,她可厉害了的炫耀。听她说刚学弹琴时故意去弟弟旁边弹,太难听了把弟弟气哭。听她说为了把自己喜欢的姐姐娶回家做嫂子,做了多少的努力。

    听得出她现在的家人很爱她,她过的除了没有公主的身份尊贵荣耀,可比当初幸福自由太多了。

    德妃突然有些后悔让她入宫了,想着她会不会怪我?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皇上身体已经不大好了,应该不会等太久了吧?等到尘埃落定…

    德妃听着张若琪叽叽喳喳的说着话,想着这永和宫好久没有这么有活气儿了。听得入了迷,时间不知不觉的快到深夜了。不得不打断她的话头。

    德妃:“今天也晚了,回去休息吧,明天咱们再接着说。”

    张若琪起来行礼,“奴才告退”

    看着她出去了,孙竹息伺候德妃卸下钗环,德妃说道:“你明天把后殿十二以前住的屋子收拾下吧。总是让她和别人挤一起不是个事。”

    孙竹息:“主子?这于礼不合啊?”

    德妃低下头想了想道:“你先收拾出来,我找个机会带她到皇上面前露个面,我会想办法让皇上同意的。”

    德妃摩挲着手上的玉镯,对孙竹息道:“只有破例了才特别,特别了才能让人记住。你不用担心皇上会不喜欢她,布顺达在太后和皇上跟前的时间比我久,我喜欢她,皇上会更喜欢她的。”

    “其实不只是那张脸,那张脸只是个开始,那是个在宠爱里长大,不用和人争夺父母的宠爱,又被教的很好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性格最讨长辈喜欢,除非还没见过就对她心存偏见的人,否则没有长辈会不喜欢她。”

    ……………………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