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看上去没有一点人气。男人推开了铁门,表情很不好意思,小声道:“跟着我走,这儿有条路!”
他走在前面带路,果然在拥挤的野草中,确实有一条小径,就算仔细盯着找,都很难找到。
穿过野草丛生的花园,到了洋房的大门,男人掏出钥匙打开了,推开大门,是空荡荡的大厅,除了两只瘸腿的破椅子外,再无一件家具。
地面斑驳的木地板,还有头顶华丽的水晶吊灯,都宣告着这幢洋房曾经的富丽堂皇。
“以前摆了很多家具,这儿还有一架钢琴,都被他们拿走了!”
男人语气淡然,却隐有酸楚,这儿是他从小生活的家,是他童年少年和青年的回忆,还有和父母美好温馨的时光,都在这幢房子里发生。
现在却变成了荒凉的破屋,母亲喜欢的钢琴,父亲精心订制的家具,全都没了。
爸爸妈妈也不在了。
家里只剩下了他,苟延残喘着。
“我叫杜一伦,谢谢二位救了我!”
杜一伦介绍了自已的名字,还鞠了一躬,郑重道谢。
他三天没进食了,饿得头晕眼花,家里除了野草外,没有一点吃食了,无奈之下,他想出门乞讨,可走了三个弄堂,他却始终厚不下脸皮,更难以启齿讨食。
杜家虽然不是大富人家,可他也是自小锦衣玉食,从未有过吃不上饭的时日,更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会为了一点吃食出去乞讨。
最终他也没能张口讨食,甚至因为低血糖晕厥,在昏迷过去之前,他在想,就这样死了也好,他可以和爸爸妈妈团圆了。
活着真的好累啊!
但他万万没想到,竟有人出手救他这个走姿派。
阴暗深渊中挣扎了多年的杜一伦,终于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阳光,他不想死了。
他要努力活着,因为他答应过爸爸妈妈的,不管多难多苦,都要努力活着,去对岸找大伯。
“杜一伦?杜牧的杜,一二的一,伦理的伦?”
唐念念眼神惊讶,问得很仔细。
“是的。”
杜一伦点了点头。
唐念念朝他的手看了眼,修长白皙,非常漂亮的一双手,一看就是艺术家。
前世,杜一伦是国际知名的画家,还是畅销书的作者。
她还知道,杜一伦一生未婚,因为他身体不好,当年偷偷去对岸时,被水警发现,中了一枪,差点命都没了。
好在他运气好,被香江的渔民救了,但身体也亏损严重,导致他不到六十就去世了。
杜一伦去世后,他的作品水涨船高,甚至有一幅还在拍卖行拍出了好几千万的天价。
唐念念的眼神变得火热,眼前这个落魄潦倒的男人,可是个人形印钞机啊!
杜一伦被她看得局促不安,手脚都无处安放,难道他说错了话,惹恩人生气了?
“看你的手,画画应该很不错吧?”唐念念问,她得再确定下。
如果真是那个印钞机杜一伦,她得投资一波。
“从小学过,还行。”
杜一伦语气淡然,但瘦弱的背却挺得笔直,苍白的脸浮现出傲气,显然画画是他最得意的。
唐念念放心了,又恢复了面无表情,问道:“你说你是走姿派,为什么没去农场?这洋房还能保住?”
杜一伦这样的身份,就算有人保护,也不可能过得这么舒服。
“我确实是走姿派,我家在沪城有六幢房产,其余五幢都充公了,只剩下这一幢,而且我父母在抗战时,帮过一些人,他们有些牺牲了,有些还在重要部门,帮了些忙。”
杜一伦轻言细语地解释,客厅里只有两只破椅子,他让给唐念念和沈枭坐,自已站着。
唐念念强硬地把凳子给了他坐,毕竟是人形印钞机,得对他好点儿,她则在楼梯上随便擦了下,坐下了。
沈枭也不想坐瘸腿椅子,陪她一起坐楼梯。
“既然他们在重要部门,怎么不帮你家摘帽子?”唐念念不解地问。
听起来杜一伦父母是爱国人土啊,还在战争时期帮了那么多人,应该不至于倒霉了吧?
杜一伦苦笑道:“他们现在也自身难保,能把这幢房子保下来,已经尽力了,而且要不是他们出面,我和父母肯定要下放去偏远农场。”
虽然留在沪城很苦,可去农场更苦,几乎有去无回,九死一生。
爸爸妈妈身体本来就弱,留在沪城都没熬过来,他不敢想像,去农场后父母会受到怎样的折磨,至少在沪城,父母去得还算体面,没受太大的煎熬。
唐念念了然,让他继续往下说。
“我父母去世后,本来我要被下放去农场的……”
杜一伦自嘲地笑了笑,他当时都做好准备了,不管派去哪都行,父母都没了,他心如死灰,就算去西北农场他都无所谓了。
但没想到天无绝人之路,老天还是给他留了一丝生机。
“有关部门的人来通知了我好几回,说要派我下去,我都打包好行李了,随时准备出发,这一等就等了五年。”
杜一伦说到这事,有些哭笑不得。
“为什么又改变主意了?”唐念念也很好奇。
“和外汇有关系,我大伯解放前去了对岸,一直在那儿定居,这些年我们一家,都靠大伯一年汇两次钱度日,一直没间断过。”
杜一伦解释了原因,还说五年前,他本来都要下放了,正好外汇办的领导来给他送钱和外汇券,得知他即将下放的事。
“我和他说,以后别来送钱了,因为我要下放了,户口也会迁走,那个领导听了后,什么都没说就走了,但之后再没人来我家提下放的事,我猜应该和外汇有关系。”
杜一伦也是自已猜的,上面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地放过他,唯一能让上面改变主意的,就是珍贵的外汇了。
唐念念点了点头,她也觉得就是外汇的缘故。
六七十年代国家的外汇非常珍贵,想方设法地搞外汇,还给每个城市都配了外汇创收任务,虽然华侨家属的汇款不算多,但积少成多,也是创收外汇的重要来源。
杜一伦的大伯,二十几年坚持汇款,加起来是笔不小的数目,沪城的外汇办肯定舍不得杜一伦离开,还去给别的城市创收外汇,所以才会想方设法地留下他。
第244章
准备联系亲生父母
唐念念又想到了一个不合理处,便问:“既然你大伯每年都汇款,你怎么会过得这么惨?”
现在的外汇非常值钱,换算成大团结后,购买力相当惊人,杜一伦怎么会惨到三天没吃的?
“我大伯每年六月和十二月,都会寄钱过来,但去年我就没收到他的钱了,我想让街道安排工作,不管什么工作,扫厕所糊纸盒都行,但他们总是推脱,我……”
杜一伦声音变得哽咽,他只想要一个工作机会,可这点卑微的请求,都实现不了。
“他们想要我这幢房子,以前提过好多回,都被我拒绝了,这房子我从小生活在这儿,承载了我和父母的所有回忆,我不愿意那些人住进来,他们就借此打击我,想逼我去求他们,
或者等我死后,这房子就成了无主之物,最终还是落到他们手里,可他们想错了,在我死之前,我会和这幢房子一起燃烧成灰烬,谁都得不到!”
杜一伦表情嘲讽,他绝对不会让那些人如愿的。
虽然他势单力薄,人人可欺,可他有他的反击方式。
大不了一死!
唐念念朝他看了眼,倒是个烈性的。
“你这房子卖吗?”她问道。
既然杜一伦保不住这房子,那就卖给她吧。
杜一伦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问:“你……你要买我这房子?”
“对,你护不住它,卖给我,我能护住,将来你出人头地了,可以按照市价买回去!”
唐念念说了个极完美的办法,等杜一伦发达,至少得二十年后,到时候这幢房子翻几十倍了,她就算卖了也不亏。
杜一伦心跳得极快,苍白的脸因为激动,染上了红晕,他被说服了。
这对漂亮男女,一看就是有本事的,肯定能护住他的房子。
而且这漂亮姑娘说的对,房子在他手上,最终不是他死,就是落在那些人手里。
“以后我真的能买回吗?”
杜一伦不太放心,又问了句。
“当然,但得按你买房子时的市价。”唐念念点头。
“谢谢……太谢谢你们了。”
杜一伦眼里都是泪花,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对他百利而无一害,这对漂亮男女简直就是上天派来的天使。
“这是买卖,用不着客气,这幢房子你打算卖多少?”唐念念问。
杜一伦纠结不已,他不知道现在的房子行情怎样,卖高了他怕恩人不高兴,便小心翼翼地问:“三千你们觉得怎么样?”
他记得隔壁有幢洋房,比他家还小一些,几年前卖了六千块,他开价三千应该不算贵吧?
唐念念挑了下眉,三千块也太便宜了,这个印钞机有点傻。
杜一伦却以为她不高兴,忙改口道:“两千也行的。”
唐念念抽了抽嘴角,未来的大画家和大作家,脑子真的不太行啊!
“我不占你便宜,像你这样的房子,行情大概八千到一万,我给你八千,因为我今天帮了你,还给你吃巧克力了,救命之恩抵两千,怎么样?”
唐念念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表情冷漠,声音也没有温度,她比较喜欢明算帐。
“不……不不用这么多,太多了,要不给五千吧?”
杜一伦吓到了,八千块他都不敢想。
而且这么多钱他也花不完啊!
“就八千,现在去办手续?”
唐念念打断了他,说好八千就八千,
她不差钱。
而且她还要投资这印钞机呢。
杜一伦不敢吭声了,这漂亮姑娘好凶,他总觉得下一秒这姑娘就要出拳头了。
“可以的,到时候你们说是我老家亲人,这房子是我过户给你们的就行。”
杜一伦满口答应,他已经打算好了,拿了这八千块就去对岸找大伯,大半年没寄钱过来,他担心大伯出事了。
三人去了房管办,路上唐念念买了几只肉包子,让杜一伦吃了,要不然这印钞机恐怕又得低血糖。
房管办手续并不麻烦,很快办好了过户,房主名字变成了唐念念。
回到洋房后,唐念念从包里拿出八摞钱,整整齐齐地摆在地上。
杜一伦心慌的很,他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现在他并没有惊喜,反而是害怕。
钱多了招灾啊!
“这个人叫马三儿,他有条船,可以去对岸,收费比别人贵,但他能保证安全到达,你可以去找他。”
沈枭递过来一张小纸条,上面是找马三的方式。
马三是他执行任务时认识的一个蛇头,鹏城人,有一条渔船,这些年带了不少人过去,基本上没出过错。
沈枭曾经救过马三的命,只要杜一伦报出他的名字,马三肯定会尽力。
杜一伦脸色变了,眼神闪烁,这两人怎么知道他要去对岸?
会不会去举报他?
“这幢房子你可以继续住,你到了对岸,帮我找两个人。”
唐念念当然不是平白无故帮他,她想找到亲生父母。
前世她亲爹娘也被柳婧兰和周家害死了,这一世她要提前找到父母。
杜一伦立刻安心了,使劲点头,“姑娘请说,我肯定尽全力去找。”
“唐景林和穆英莲,沪城人,他们是夫妻,四五十岁,他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22,二儿子20,应该是开贸易公司的。”
唐念念说了父母的情况,只可惜她手上没有父母的相片,只能说个大概。
“是不是开印染厂的唐家?”杜一伦问。
“对。”
唐念念点头,她家以前确实是开印染厂的,后来还开了银行。
杜一伦面有深意,唐家当年可不一般,在沪城能排前十了,面前这漂亮姑娘和唐家肯定有关系。
“我见到唐景林夫妇后,应该对他们说什么?”杜一伦问。
“让他们想办法参加下半年十月的广交会,就说唐念念在那儿等他们。”唐念念回答。
她想过了,她倒是能偷渡过去找人,凭她的身手,应该能安全过去。
可她现在不想去香江,把周家傅家沈家都处理了,她才能放心出门。
而唐景林夫妇能过来的唯一机会,就是一年两次的广交会了。
两岸现在虽然断了往来,但每年的广交会,海外客商都会过来交易,唐景林开贸易公司,只要他争取,肯定能搞到邀请函。
她也会想办法争取到下半年的广交会名额,争取和父母见一面。
第245章
不出意外,十月就能见到亲生父母
杜一伦眼神了然,这个叫唐念念想必就是面前的漂亮姑娘了。
看她的年纪,应该是唐景林夫妇的女儿吧?
“姑娘放心,只要我到了那边,定会把这话带给唐景林夫妇。”杜一伦保证。
“你找马三就能过去,走的时候打这个电话,我可以送你出城。”唐念念又递过来一张纸条。
杜一伦现在被人盯着,以他这白切鸡的身体,出城太难。
前世她看过杜一伦的回忆录,有说过当年的经历,杜一伦只说了一句话——
“我从离开时起,命就悬于一线,一路奔波逃命,从沪城逃到鹏城,再逃到香江,九死一生。”
显然他的出城并不顺利,有些人并不想他活着。
“谢谢,二位的大恩大德,我以后一定会报答!”
杜一伦没拒绝,他有自知之明,没人帮忙他很难离开沪城。
“我们是等价交换,这些钱我可以帮忙换成金条,你要换多少?”
唐念念索性好人做到底,华夏币在对岸没法用,金条却是硬通货。
“不知道马三收费多少?”
“去一趟一千五。”沈枭回答。
其他人是六百,但不保证安全到达,很多人都会半路上将人扔了,或者把人卖去那些见不得人的地方。
马三收费一千五,肯定能送到香江岸上。
“那我换五千块金条可以吗?”杜一伦问。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