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2章

    朱标出门叫了两个太监,把神情迷离的朱樉带了出去。

    偌大的宫殿冷清下来,只剩李青和朱元璋二人。

    李青拱手道,“不知皇上有何吩咐。”

    “你辛苦了,先坐吧!”朱元璋示意他稍安勿躁,扬声道,“来人。”

    少顷,两个小黄门应声而入。

    “去准备一桌酒菜,咱要喝两杯。”

    “奴婢遵旨。”

    小黄门退出大殿,两刻钟后,提着丰盛的菜肴进来,摆盘、验毒后,再次退了出去。

    朱元璋走到桌前坐下,回头望了李青一眼,“过来陪咱喝点儿。”

    “呃…臣遵旨。”

    李青很是意外,万没想到老朱留他,竟是让他陪酒。

    这种情况……得加钱啊!

    御酒清醇,御膳可口,除了老朱摆着一张臭脸有些影响食欲,其他哪哪都好。

    “哎……”朱元璋放下酒杯,满脸落寞。

    李青连忙给其添了杯酒,他知道老朱是想找人说说心里话,但他不愿掺和这些个事儿。

    “李青啊!”朱元璋略微不满的瞪了他一眼。

    “臣在。”

    见实在躲不过去,李青只好主动道,“皇上为何叹气?”

    “你说,咱这个父亲是不是太狠了点儿?”朱元璋问道。

    “这个……”李青沉吟片刻,“皇上英明。”

    朱元璋脸色更臭了,“咱最烦这些套话,说些实话,这儿没外人,不管说什么咱都无罪。”

    “皇上的确英明啊。”

    李青放下筷子,认真道:“皇上是秦王的父亲,但同时,也是天下人的父亲。

    儿子欺负了儿子,作为父亲,自然要严惩为恶的一方,给受欺负的一方主持公道。”

    朱元璋怔了怔,缓缓点头,“你这个比喻倒也恰当,唉……子不教父之过,终究是咱这个当父亲的没做好。”

    他怅然若失,“藩王为祸一方,贪官污吏横行,大儿子、二儿子都欺负小儿子,咱真的是…身心俱疲啊!”

    朱元璋饮了口酒,苦涩道:“咱就是一个农民,没有什么远大抱负,即便做了皇帝,也未曾想过一展雄图,千古流芳,咱呐……”

    李青给他满上,朱元璋接着一饮而尽。

    继续道,“咱只想百姓不再饥寒交迫,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

    咱把科举平民化,朝廷取士,不问出身只看成绩,咱就想呐,受过切肤之痛的人出来做官,一定能做个清官,可结果…唉!

    咱不想让子孙后代,再受咱受过的苦,咱给他们封王,让他们一辈子锦衣玉食,可他们……也不让咱省心啊。”

    “儿子儿子管不好,官员官员管不好,天下仍有饥寒交迫的百姓……咱这个皇帝,真够失败的。”

    朱元璋满脸苦涩,他十分不理解的问,“你说,他们为什么就不肯知足呢?”

    李青苦笑:“皇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永远不会知足的,人性本就如此!”

    “是啊!永远不会知足。”朱元璋叹道,“咱杀了那么多贪官,贪腐者仍是前赴后继,确实啊!”

    李青给他添了杯酒,朱元璋立即举杯就唇,兴许是喝急了,他剧烈咳嗽起来。

    “皇上你少喝点儿。”李青劝道。

    “无妨,满上。”

    李青轻叹一声,又给他倒了一杯。

    朱元璋老了。

    头发已经发白,皱纹愈发深邃,眼睛也不再那么明亮,令人揪心。

    他一杯接着一杯喝,很快就有了醉意,口中喃喃叫着妹子,哭得稀里哗啦。

    最后,

    呼呼大睡!

    他是发泄了,可李青就苦了,一夜没睡觉。

    翌日,天蒙蒙亮。

    朱元璋悠悠醒来,见李青还在一旁陪着,脸上多少有些不自在。

    “李青。”

    “啊臣在。”李青忙道,“昨儿臣喝多了,什么都不记得了。”

    朱元璋老脸一红,他昨夜是喝醉了几分,但并未断片儿,发生了什么事儿,他都知道。

    短暂尴尬之后,他迅速镇定下来。

    “毛骧他们应该快回来了,等他们回来,咱交给你一个新差事。”

    李青:“……”

    又有新差事,老朱家的饭真不好吃啊!

    第78章

    过年

    “敢问皇上,要交给臣什么差事?”

    “监视藩王!”

    朱元璋俨然又恢复了帝王风范,“晋王、燕王、周王,以及以后就藩的藩王,都要在监视之内!”

    “啊?”李青一呆,“让臣监视诸位……”

    “不错。”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尽管做,有咱给你撑腰呢。”

    李青挠了挠头,他倒不是怕,只是觉得意外,没想到老朱现在连自己儿子都信不过了。

    秦王朱樉这次,可真是开了个好头,以后朱棣他们哥几个怕是不好过了。

    “什么时候开始?”

    “过了年吧!”

    朱元璋见其毫不畏惧,神色愈发温和,他就喜欢李青这种做事不瞻前顾后,不怕惹麻烦的性子。

    李青点点头,又道:“那臣是留在京师,还是亲自去到几位殿下的藩地……?”

    “这个你自己决断。”

    朱元璋道,“只要可以做好差事,留在京师还是去往藩地都行。”

    “臣明白了。”

    ……

    回到家,李青翘着二郎腿悠哉游哉,想着过了年先去哪儿。

    或许是永乐大帝的名头太响,他脑子里一直有个声音催促:去北平,去北平!

    “先生,中午吃什么?”

    怜香一袭麻布衣,拎着菜篮子准备出门买菜,粗布麻衣把她姣好身段遮的严严实实,白皙的脸蛋变得黝黑不说,还凭空多了好些个雀斑。

    李青失笑道,“让你出门打扮丑些,也没必要如此丑化啊!”

    “婢子这不是怕给先生招惹麻烦嘛。”怜香嘻嘻笑道,“只要先生知道婢子美就行了,别人怎么看,婢子才不在乎呢。”

    “你这妮子……”李青捏了捏她的脸蛋儿,取出几张宝钞,“多买些好吃的。”

    怜香点头,却没接钱,“婢子有钱。”

    “给你就拿着,你都是我的,还客气什么?”李青把宝钞塞给她,“买些蜜枣果饯什么的零食,家里不差钱,日子没必要太精打细算。”

    “嗯,婢子知道了。”怜香秋波盈盈。

    “去吧!”

    李青靠回椅上继续悠哉,捧上一杯清茶,坐在树下思考人生。

    在山上悠哉十年的生活,他早已习惯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十分喜欢。

    这段时间杀人、抄家,一刻不得闲的生活,他是够够的,好在,日子又恢复了平静。

    李青伸了伸懒腰,肩上一双玉手轻轻按摩,他不禁感叹:“还是咸鱼好啊!”

    “咸鱼?”

    婉灵好奇道,“先生,你喜欢吃咸鱼吗?”

    “比喻。”李青笑道,“就是自甘堕落、毫无追求的意思。”

    “这样啊。”婉灵懵懂地点点头,随即道,“先生志向远大,才不是咸鱼呢。”

    “哦?哈哈……”

    李青乐不可支,“你那说说,我怎么就志向远大了?”

    婉灵小脸一红,支吾道:“婢子一介女流,哪里能猜到先生心中所想。”

    “呵,小嘴儿真甜。”

    “那…先生要尝尝吗?”婉灵壮着胆子道,俏脸发烫。

    这妮子,屁大点儿就会勾人了……李青没理会她,准备留着过年。

    中午,有了他的交代,饭食异常丰盛。

    李青吃的开心。

    昨夜他一夜未眠,吃过午饭便睡下了,一口气睡到傍晚才醒。

    闲着无聊,便去镇抚司逛了一圈。

    活干不干,上班打卡的基本操守还是要有的,工资不能白拿。

    他这个锦衣镇抚司是四品官,虽然只是从四品,但工资确实可以了,年俸240石,算上涨的两成,一年288石。

    说实话,真心不低了。

    人人都说明朝俸禄低,但仔细算的话,明朝俸禄虽远比不上宋元,但真心不低。

    大明宝钞现阶段的购买力也相当稳定,一贯钞一石米。

    按照后世的物价,一贯钞差不多顶得上700块。

    他这一年的年俸,足有二十万。

    且还是税后,足够他和三女吃好喝好,衣食无忧。

    当然,若是供车夫,养家仆,娶一群小老婆,确实不够,但以他目前的状况,绝对够使。

    朱元璋是不够大气,但有一点他没说错,他发放官员的俸禄,从道理上来说的确够用。

    奈何,所有官员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我做了官,我一大家子都不用干活,朝廷必须得供起来。

    他们却不想想,干活的就他一个人,人老朱为何要养活他们一大家子?

    你娶20个小老婆,也让老朱给你养?

    这不是扯淡吗?

    就是这个原因,才导致人云亦云,都说明朝俸禄低。

    事实上,明朝中期由于货币超发,通货膨胀,官员俸禄确实低,甚至生活艰难。

    但至少在洪武朝,官员的俸禄的确是够用的,朱元璋说花不完,还真不是自吹自擂。

    人老朱,是经过严格计算的。

    ……

    日子一天天过着,平淡且充实,怜香红袖千娇百媚,什么都会,这样的生活很幸福。

    不过,有时候他也会去教坊司奢侈一把,嫖个花魁什么的,给生活添些乐趣。

    不知不觉,已是年关。

    由于马皇后殡天,年关比以往冷清了很多,但对于李青来说,这样的年已经很有年味儿了。

    腊月二十九。

    小院打扫的纤尘不染,贴上对联,挂上小灯笼,虽不能披红挂绿,但看起来相当喜庆。

    几女穿着对襟小袄,在院子忙来忙去,李青捧上一杯清茶,在一旁看着,心情放松愉悦。

    “先生,刚出锅的肉包子,你尝尝。”

    婉灵用油纸包着两个热腾腾的包子,迈着碎步小跑过来,雪白肉包一颠一颠儿的,好几次都快跳出来了。

    李青拿起一个,稍稍吹了吹,便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嗯,暄软鲜香,比外面的好吃多了。”

    “先生喜欢就好。”婉灵眼睛眯成了月牙。

    李青三下五除二吃完包子,觉得意犹未尽,又把另一个也给吃了。

    “先生留着些肚子,过会儿还要吃饭呢。”婉灵道,“一会儿吃饺子。”

    “饺子、包子差不多,都是面皮加馅儿。”李青笑了笑,“午饭我不在家吃了,得去拜访一下同僚。”

    毛骧、张衡、刘明他们已经回来了,此外,刘强、李玉他们也赶了回来,只留一少部分人继续办案。

    大过年的,人情世故少不了。

    今、明儿属于过年,衙门没几个人,李青直接去了毛骧家。

    毛骧家很热闹,一众同知、佥事、镇抚使等锦衣高层都在。

    “诸位大人都在啊!”李青提着礼物,朝毛骧笑道,“老大,这东西放哪儿啊?”

    身后管家朝毛骧摊了摊手,一脸无奈。

    毛骧嘴角抽了抽,“知道你拿礼物了,给管家吧。”

    李青好似这才发现管家,惊诧道,“哎呀,原来你在这儿啊,早知道我就不拎过来了,这把我给累的。”

    管家:我跟了你一路,你他娘死抱着不撒手,怨我吗?

    二十两的礼呢,李青多少有些肉疼,见毛骧看都不看,直呼血亏。

    早知道这样,他就送便宜货了。

    众人重新落座,少顷,下人送上酒菜,一群人喝酒吃肉侃大山,很是热闹。

    “李青,你是饿狼吗?”毛骧没好气的叫了句,“别吃了,我有事给你说。”

    “呃呵呵……”李青放下筷子,“老大你说。”

    “关于你的新差事,皇上跟我说了。”毛骧擦了擦手,道,“郭桓一案的地方清查,你和张衡交接一下,过了年,忙你的去吧!”

    “好嘞。”李青笑着答应,继续吃喝。

    张衡好奇道,“李青,皇上给你安排新差事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