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北平,燕王府。朱棣听着内堂媳妇儿撕心裂肺的痛呼,急得抓耳挠腮,来回踱步,但脸上却无太多喜色,反而有股抑郁之色。
王府添丁,本是大喜之事,可他的脑海中却有句话,始终挥之不去。
这是道衍原话。
自从听了这句话,他就茶饭不思,吃睡不香。
他拼命告诉自己不要想,根本没可能,但这句话好似有种魔力,一直在他的脑海中回荡,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如同致命毒药!
危险,但……迷人。
“哇哇……”
婴儿呱呱坠地,嗓门哄亮,显然是个男婴。
老妈子喜气盈盈地跑来道喜,朱棣却充耳不闻,直到下人们一同道喜,他才真正回过神来。
取出准备好的红包一撒,急急奔向内堂。
火红炭盆儿噼里啪啦地燃烧着,表面结了一层细腻的灰烬,房间温度足比外面高了十几度。
饶是如此,榻上女子仍是大被裹身。
女子脸上沁满了汗水,鬓发贴在脸颊,细密睫毛交,轻轻眨动间,愈显娇弱,疲惫。
“妙云……”
朱棣拉起她的手,理着她散乱的青丝,温声道:“辛苦你了。”
徐妙云嘴角露出一抹甜笑,母性光辉尽显,才二十岁的她,已经给朱棣生了三个儿子。
“殿下,是个男孩儿。”
“嗯。”朱棣笑着点头,“父皇说,若是个男孩儿,就取名为‘燧’。”
他捏了捏三娃子的稚嫩脸蛋儿,笑道,“朱高燧。”
小家伙很给面子,给了个笑脸,让朱棣抑郁的心情得到极大缓解。
“父皇起的真好。”徐妙云很开心。
王妃已然诞子,下人们便退了出去,房间里只留下一家三口。
“殿下,你好像不怎么开心。”
徐妙云十四岁便嫁给了朱棣,一眼就看出他藏着心事,“是要起战事了吗?”
“没有的事儿。”朱棣笑着摇头,哪敢说出实情。
纵然对老婆是百分之一百二的信任,但这种事情岂是能说出口的,别说说了,就连他自己,都不敢想。
徐妙云还道是他不忍自己担心,劝道:“妾身已经无碍,公务要紧,殿下若因妾身贻误了大事,便是臣妾的过错了。”
“真没公务。”朱棣吻了一下她的额头,笑道,“我这是太激动了。”
两人感情极好,可谓是青梅竹马,徐妙云出生之日,就给老朱预定了儿媳,年仅十一就被召进宫。
培养了几年感情,二人顺利完婚。
在朱元璋众多儿媳中,徐妙云是老朱唯二最中意的儿媳。
另一个,是朱标的正妃,开国名将常遇春之女常氏。
徐妙云可不是一般的勋贵之女,她父亲是大明开国第一武将徐达,她入宫后更是常侍在马皇后左右,被马皇后当亲女儿一样对待。
她虽是女子,但自幼好读书,老朱都曾亲自夸她为女诸生,受父亲影响,兵法战策一道也颇有造诣。
战事上,朱棣都时常向她讨教。
“真没事吗?”徐妙云狐疑道。
朱棣笑着点头,岔开话题,“这次进京,我发现岳丈他老人家真的老了,等你恢复了,我带你回去看看。”
“嗯,好。”徐妙云轻轻点头,“父亲他身子骨还好吧?”
“尚好,一顿能吃一只鸡。”
聊了许久,徐妙云倦意上涌,沉沉睡去。
朱棣唤来奶娘、下人侍候,而后出了王府。
“殿下,去哪儿啊?”轿夫问。
“庆寿殿下,你来啦。”
道衍微笑行礼,一脸气定神闲,仿佛对他的到来,早有预料。
朱棣定定的看着道衍,似乎想看出些什么,但他失望了。良久,他缓缓叹了口气,盛气凌人的气势逐渐敛去。
“本王要与高僧请教佛法,谁也不得打扰!”
“是。”
侍卫躬身行礼,退了出去。
房门关上,朱棣拿起一个蒲团,坐在道衍面前。
道衍依旧平静如水,嘴角带着淡淡笑意。
朱棣空有一身本事,遇上这个老和尚,却有种无处使力的憋闷感,最终,他还是先沉不住气。
他语气冰冷:“放弃你那天方夜谭、大逆不道的想法,胆敢再出忤逆之语,本王必斩下你的头颅!”
“贫僧记住了!”
道衍微笑点头,看不出一点惧怕。
顿了顿,“大逆不道贫僧承认,但何来天方夜谭之说?”
朱棣冷哼道,“本王只是个藩王,你却……”
“贫僧会望气,王爷有大帝之资!”
“你还说?!”
朱棣条件反射性的环视左右,又惊又怒,“闭嘴,闭上你的臭嘴。”
不怪他如此谨慎,这话要是传到老朱耳朵里,他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自己是什么下场。
秦王被圈禁的消息他已收到,他可不想去给老二作伴。
甚至,真要上纲上线,他连跟老二作伴的机会都没有。
朱棣可不是当初的朱元璋,除了造反别无出路。
他有自己的藩地,有忠于自己下属,有老婆孩子热炕头,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造反?
代价太大了!
尽管那顶白帽子对他有着致命诱惑,但朱棣可不想赌上全部身家,去搏那一个虚无缥缈的皇位。
他脑子没秀逗,这可不是元末天下大乱的时代,造反纯粹是在找死。
道衍闭了嘴,仍是笑意盈盈的望着他,看得朱棣怒火中烧。
“真当本王不敢杀你吗?”
“殿下当然敢!”道衍微笑道,“殿下杀贫僧如探囊取物,只需拔出腰间佩刀,照准贫僧的脖子用力挥下,贫僧的头颅也就掉了。”
“锵啷~!”
……
第81章
混进燕王府,初识小胖墩儿
“卧槽,真冷啊!”
热气自口中喷出,迅速凝结成霜,随即消失不见。
李青搓了搓手,体内真气悄然运转,身上的寒意逐渐敛去。
他甩开大部队,日夜兼程,换马人不歇,疾驰大半个月终于到了北平。
“北平和金陵真是冰火两重天啊!”李青感叹,“都过年开春了还这么冷,这要是三九天,没个地暖空调,百姓们都是咋过的啊?”
这时代的北平,和后世的繁华大都市天差地别,目之所及,一片萧索。
他已经换了墨色衣衫,漫步在大街上,先吃了个饭,而后顺手把牵着的马给卖了。
北平和金陵简直没法比,大街冷冷清清的,商铺也少得可怜。
李青一连逛了近两个时辰,愣是连个像样的青楼都没看到。
最后,他按之前计划的区域,找了家客栈。
“客官打尖儿还是住店啊?”
“住店。”
“呦,听客官口音,可不像本地人啊?”
“家里是做皮货做生意的,我来这边考察一下。”李青张嘴就来,从怀里取出路引。
跑堂的伙计许是不识字,倒拿着路引装模作样的瞅了一会儿,笑道,“客官楼上请。”
“嗯。”
客栈装修一般,但房间很大,李青看着也很满意。
“来一壶烧酒,四样小菜。”
李青道,“再来一桶热水,我要洗个澡。”
“好嘞,客官稍等。”店小二点头哈腰地退了出去。
没多大会儿,就端着热菜上来了。
卤好的羊杂加热,配上葱花,就着大饼,那叫一个香。
南方菜讲究的是精致,北方菜讲究的是实惠,四样小菜可真不少,李青都吃撑了,关键是还很便宜。
吃饱喝足,又洗了个热水澡,李青一身轻松。
此处距离燕王府不远,也就五六里的脚程,李青歇了一晚,第二天开始忙正事儿。
燕王府门口。
搭着戏台,周围汇聚了好多百姓看热闹。
李青凑上去稍一打听,才知道燕王喜得贵子,邀百姓看大戏。
这时代的戏子几乎全是男子,便是女角儿,也男人扮的。
别说,抹上腮红,化上妆,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戏腔一出,当真是雌雄莫辨!
李青朝身边一百姓道,“这唱戏的是只在外面唱,还是里面也唱啊?”
那人见他衣着华丽,不敢怠慢,笑道,“当然是里外都唱啊!
里面的才是正戏呢,可比外面精彩多了。”
“说得跟你看过似的。”身旁的男子揶揄,两人应该相熟,说话比较随便。
这人不服气道,“你个棒槌,没见过还不会想啊?”
李青道了个谢,没再理会二人的斗嘴,悄然摸去了后台……
“哎哎哎,干什么呢,看戏去前面看去。”
李青刚到后台就被一阵往外轰,他也不恼,取出几张宝钞分给几人,笑道:“打听个事儿,你们和里面的戏班子是一起的吗?”
“昂,怎么了?”
拿人手软,宝钞在手,几人神色缓和下来。
“那在下有个不情之请。”李青解释道,“我家里以前也是干这个的,后来有了钱儿就金盆洗手了,但祖宗的手艺不能丢不是?”
“你到底想干嘛?”
“我想进去,登台表演!”李青图穷匕见。
“这可不……行吧!”
领班接过一小沓钞票,脸色更加缓和,“我只能给头儿说说,具体他愿不愿意,我可说不好?”
“同意的话,还有报酬。”李青点头,“我不差钱,就是想试吧试吧,回去能吹牛就成。”
“好吧,你都会什么?”
李青想了想,道:“我能连做二百个空手翻不喘气。”
“这么牛?”
领头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有些不信,却也没让他现场表演,“行,我进去说说,等着吧!”
事实证明,钞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有用。
领班很快去而复返,表示可以带他进去,但……
李青都懂,立即付上尾款,而后道,“给我先化化妆。”
朱棣见过他,暴露身份就得不偿失了。
一刻钟后,李青来到王府门口,被侍卫搜身后,跟着领班儿光明正大的地进了燕王府。
“真大啊!”李青惊叹。
这燕王府占地面积少说也有200亩,内部构造比不上皇宫奢华,但很朴素大气,走了好一会儿才到戏台处。
“在这儿等着吧,我去找头儿。”领班儿说了一句,便急急去了。
李青站在原地,打量四周。
这时,一道奶声奶气的声音响起:“你也是来唱戏的吗?”
李青回头,见是个四五岁大的小胖墩儿,好笑地点点头。
“是啊,你也是吗?”
唱戏也有小孩登台的桥段,加上小胖墩儿长得就喜庆,李青并未多想。
“我不是。”小胖墩儿憨态可掬,幼稚脸上却隐隐透着几分成熟,他背着手道,“我是看戏的。”
这小孩儿真可爱啊……李青忍不住上了手,在他肥嘟嘟儿的脸上捏了捏。
Q弹Q弹,手感极好!
小胖墩儿都惊呆了,怔怔的望着他,好一会儿,才回过神道,“你敢捏我的脸?”
“开个玩笑,别生气嘛。”李青又捏了捏,“真舒服。”
“你还捏?!”
小胖墩儿生气地扒拉开他的手,“我要打你屁股。”
“你看你,男子汉大丈夫,这么小气可不行。”
“我……”小胖墩儿噎了一下,随即似乎觉得很有道理,竟也不那么气了,“那你让我也捏捏你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