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8章

    ……

    李青在王府待了大半天,出门的时候已是傍晚。

    他没有回客栈,而是在街上逛了起来,直到天色大黑,转身去了庆寿寺。

    工人已经收工回家,庆寿寺再次恢复冷清,只有正庙亮着烛光,敲着木鱼。

    李青没有再翻窗户,而是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你来了。”

    道衍停下手中的功课,抬起头一脸微笑的看着他,“坐。”

    李青深吸一口气,坐在道衍面前的蒲团上,奇怪道,“你知道我要来?”

    “嗯。”

    道衍点头,轻笑道,“今日一见面,贫僧就算到施主晚上必定会来访。”

    “这么会算?”李青哑然失笑,“既然你这么会算,那你算算……”

    他笑容一收,眸光灼灼道,“你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道衍笑了,一如既往的淡然,“可以!”

    “我要杀你,根本不用刀。”李青淡淡道。

    “贫僧知道,但施主已经没了杀意。”道衍望着他,“上次在皇宫的时候,施主很平静,但杀意纯粹,那应该是贫僧离死亡最近的一次,然,现在的施主,气势虽盛,却没了杀贫僧的决心。”

    李青心神一震,他没想到自己的底细也被道衍看穿了。

    这个和尚,当真不简单!

    “你既已知晓我身份,为何不告诉燕王?”

    道衍坦言:“贫僧怕吓到他。”

    李青沉默少顷,“这里没有外人,说些敞亮话吧!”

    “好。”道衍点头答应,“施主先请。”

    “燕王与你频频交往,不是简单的学习佛法吧?”

    “不错。”

    李青精神一振,他没想到道衍竟真的如此坦诚,立即追问道:“那是为了什么?”

    “更好的治理藩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治理是皇上的事,他一个藩王用得着如此吗?”李青淡淡道,“燕王这么做,已是逾矩。”

    “非也。”道衍摇头,“皇上分封诸王,本就有此意,藩王在自己藩地拥有管理权,施主若是不信,回去大可问问皇上。”

    李青噎了一下,又道:“除此之外呢?”

    “没了。”

    “我不信!”

    “可这就是事实。”道衍无奈苦笑,“施主之所以不信,是因为没听到自己想听的,人总是喜欢相信自己潜意识的判断。”

    “比如,贫僧若说是和燕王商议谋反,那施主大概率便信了!”

    李青望着这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一股有力使不出的无力感,油然而生。

    他不得不承认,人家段位确实比他高。

    “我不是和尚,这些佛理对我没用。”李青道,“我只相信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道衍笑着点头,“施主真乃真人也。”

    “……”李青索性不装了,“你到底有没有劝燕王谋反之举?”

    “有没有不重要。”道衍道,“重要的是燕王并无谋逆之举。”

    他坦然道,“燕王不是三岁小孩,更不是傻子,他是一个正常人,且还是藩王,只比皇帝低一级的存在。

    为了根本不可能的更进一步,搭上所有?

    正常人谁会这么干?”

    道衍问道:“你说,他拿什么谋反?

    就凭三卫?

    这怕是天底下最可笑的笑话了!”

    他自信道,“施主大可向皇上进言,说燕王谋反,皇上若是相信,不用施主用刀,贫僧立即当着佛祖自尽。”

    李青暗暗苦笑,他明白道衍说的是实情,就算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朱棣谋反,除了换来一阵嘲笑之外,不会有一人相信。

    他要是个明朝土著,他也不信朱棣未来会反。

    因为,明朝的藩王权力和汉晋时期的藩王差别太大了!

    造反成功的几率,比买彩票中头奖还低。

    老朱让他监视藩王,并不是怕藩王谋反,而是怕他们祸害百姓。

    若是他告诉老朱,你家老四未来会反,老朱估计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信,他自己还会落个离间皇家亲情的罪名。

    “呼~”李青叹了口气,盯着道衍,“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道衍沉默片刻,没有给予否认,“莫说贫僧一人劝,便是整个王府的人劝,燕王妃夜夜吹枕边风,也是万万劝不动的。

    以施主的才能,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李青再次沉默,这场辩论赛,他输的体无完肤。

    道衍说的是实话,朱棣反不反,根本不取决于他一个和尚,甚至不取决于朱棣自己,而是取决于朝廷。

    李青走了,他没有再管道衍和朱棣之间的暧昧,而朱棣也的确没有谋反的意图、迹象,他甚至都想回金陵了。

    但刺探北元情报的工作进行了一大半,即将接近尾声,他也不好走开,只好继续无聊的枯燥生活。

    白天钓鱼,晚上听箫,隔三差五跟朱胖胖玩玩游戏,和三宝聊天解闷儿。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已是盛夏。

    李青去王府的频率也高了许多,无他,王府有‘空调’。

    房间里镇着冰块,冰块上镇着西瓜、酸梅汤等冰饮,那叫一个舒爽。

    小胖墩儿很是慷慨,一拍胸脯:随便吃,随便喝!

    颇有地主家傻儿子的豪气。

    ……

    这天,副千户刘浩从漠北回来,前来见他。

    “塞外苦寒,辛苦你了。”李青给他倒了杯茶,简单慰问了几句。

    刘浩颇为受用,取出缝在衣服里的羊皮,“大人,幸不辱命,这是卑职这几支队伍绘制的地图。”

    李青接过仔细看了起来,山川、河流、丘陵……一应俱全,就连他这个对地图不太了解的人,都有种一目了然的感觉。

    “做的不错。”李青看过几张羊皮地图,点头表示赞许,“这几个月兄弟们受苦了,回去后,俸禄足额发放。”

    刘浩肤色都黑了几圈,确实没少受苦,听到李青这话,顿时咧嘴一笑,觉得苦没白吃。

    “见王谦他们了没?”李青问。

    “没有。”刘浩摇头,“我们进入漠北后就分开了,卑职也不知道王谦的东向,不过,他们应该也快回来了。”

    李青想了想,道:“再等等吧,等他们回来。”

    “是。”

    ……

    十日后,王谦带领的那一队锦衣卫也赶了回来,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发现了元人主力!

    “消息可靠吗?”李青惊喜莫名,“对方多少人?领军的是谁?”

    面对李青连珠炮似的发问,王谦有些无所适从,吭哧半天才道:“大人,消息绝对可靠,但对方具体多少人,领军的是谁,卑职就不知道了。”

    他解释道,“卑职们怕惊扰了对方,根本没有接近。”

    “好吧。”李青略微有些失望,“你估计大概有多少人?”

    “大概的话……根据帐篷、牛羊群来看,怎么也有个三五万人,甚至更多。”

    王谦取出羊皮,“这是绘制的地形图,去元军主力的路都标注出来了。”

    李青接过看了一遍,但地理一塌糊涂的他,根本不知道元人主力的具体位置。

    沉吟片刻,他断然道,“通知下去,明日回金陵!”

    第87章

    钱花的真值

    一个月后,金陵。

    又逢夏末,距离下山已满一年,这一年经历的事儿,比他在山上十年还要多。

    李青小小的感慨了一下,没有急着回家,而是直接去了镇抚司。

    衙门内堂。

    毛骧正翘着二郎腿吃瓜,见李青进来,嘴巴张得老大,西瓜汁直往外流。

    “你…你怎么回来了?”

    “这不是想老大你了嘛。”李青笑嘻嘻地坐下,一点儿也不把自己当外人,拿起西瓜就啃,“嗯,真甜,还是老大你会享受。”

    毛骧逐渐缓过神来,笑骂道:“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吓老子一跳。”

    顿了顿,“既然回来了,还是先去皇宫复旨吧,态度要端正。”

    “老大说的是。”李青笑道,“请老大跟卑职一起吧。”

    “嗯?”

    “有肉吃。”李青眨了眨眼。

    毛骧一愣,旋即心领神会,但还是有些不理解,“你监视藩王,能有什么肉?”

    “元人!”

    “元人……”毛骧眼睛一亮,连忙起身,“走走走。”

    他大手拍着李青肩膀,甭提多亲热了,“你小子还是可以的,打从见到你的第一眼开始,我就看出来了。”

    李青:“……”

    ……

    皇宫,御书房。

    朱元璋父子正在批阅奏折,见二人联袂而来,都是一脸惊讶。

    “李青,你怎么回来了?”

    “事情紧要!”李青拱手道,“臣来不及请示,还请皇上恕罪。”

    “紧要?”朱元璋目光一凝,怒气冲冲道,“可是燕王也有害民之举?”

    “不是燕王,是元人。”李青取出九支小分队汇总的地形图,“皇上,臣查到元人主力了。”

    “啥?”

    朱元璋直接惊得坐起,朱标也是惊喜交加,连忙凑上前细细观察地形图。

    “去往元人主力的路线,用红线标注出来了。”李青为父子俩介绍,“据探查,此处的元人数量大概在三到五万,也有可能更多,为保万一,下属们并未靠近,只能得出一个大概信息……”

    “好,好啊!”

    朱元璋抚摸着地图,如同摸着一件稀世珍宝,激动道,“这地图你是怎么得到的?”

    “是属下们一步步走,一笔笔画的。”李青没有揽功,如实道,“900人,历经四个月,最后进行的汇总。”

    “当赏!”

    朱元璋喜不自禁,不仅仅是发现了元人主力,还有这地形图,绘画实在太过详细,有了这个东西,明军进入漠北将不再是睁眼瞎了。

    打仗,尤其出兵塞外,地图太重要了。

    朱标赞赏的看了李青一眼,笑道:“父皇早就让人深入漠北绘制地图,却一直没有太大建树,不曾想你只用了半年,就绘制出了如此详细的地图。”

    “太子殿下谬赞了,这都是臣应尽的责任。”李青矜持道。

    接着,又在心里补了一句:都是你老子太抠门,舍不得使钱,要是钱到位,估计地图早就绘出来了。

    “功就是功,不必自谦!”

    朱元璋的目光从地图上拔出来,看向李青难掩欣赏之色,“说吧,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说,咱无有不允。”

    又来这招,你就不能直接赏吗?

    我真是服了!

    “那个……皇上啊。”李青干笑道,“赏不赏的先不说,臣这边有账需要您给报销一下。”

    “报账?”朱元璋哑然失笑,“成,你说。”

    李青把锦衣卫出差的待遇仔细说了一遍,“此次俸禄补助一共花了21600两,加上臣之前答应给出成绩小队的赏赐,前后共计两万五千余两,

    之前皇上拨了五万两,除去这些花销,以及半年来其他下属的常规俸禄,只剩不到八千两了。”

    他不好意思笑笑,“臣手里所余经费,只够再发两个月的俸禄,皇上您再发点儿经费吧?”

    朱元璋:(⊙_⊙)?

    900人,四个月,俸禄两万五千多两?

    你他娘可真是花钱小能手!

    但平心而论,这两万五千多两花的是真值,就算再多十倍,他也能接受。

    老朱虽然抠门儿,但大事上不糊涂,“没问题,经费一会儿咱再批给你两万,你稍后做个账交给毛骧去核实。”

    “臣遵旨。”

    为保持锦衣卫的独立性,锦衣卫的俸禄并不是去户部领,而是锦衣卫高层给下属发放。

    不过,一样要入账,也有专门的锦衣卫核查俸禄发放问题,但和六部没有牵扯。

    朱元璋笑道,“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李青无奈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臣不敢奢求赏赐。”

    “让你说你又不说,真是虚伪。”朱元璋笑骂道,“罢了,你不是爱吃爱喝嘛,那咱赏你一万两随你花销。”

    顿了顿,取下随身携带的团龙玉佩,“这个也一并赏你了。”

    “谢皇上。”

    李青接过,随手放进口袋,看得毛骧艳羡不已。

    不过,毛骧作为锦衣卫一把手,锦衣卫立下如此大功,他自然也有肉吃,除了褒奖之外,也获得了不菲的赏赐。

    朱元璋心情极好,“天色还早,李青,你陪咱出一趟门。”

    说着,朝朱标道,“标儿,奏折你一并处理了吧!”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