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朱棣豪情壮志,英姿勃发。过了这么久,白帽子的诱惑已经渐渐淡去,皇位的确足够诱人,但他明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太梦幻了!
不过,姚广孝的出现,给他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他可以做最有为的藩王。
皇室宗亲开枝散叶的能力太强了,日后不知会有多少藩王出现,他要给自己,给儿孙攒下一份雄厚的家产。
相较于朱棣意气风发,李青就显得无精打采了。
无他,行军速度太慢了。
牛羊、女人、孩子,严重拖慢了行军速度,如同蜗牛在爬一样。
时间如白驹过隙,眨眼间已是寒冬,大军也终于抵达北平。
北平的冬天真的好冷,李青真想立即赶往金陵,但身为监军的他,又无法脱离大军,只好忙着暂住在北平,和朱棣把未用完的军需,几乎没动用的器械,进行交割。
与此同时,朝廷派人来进行缴获战利品交接,他也跟着忙得不可开交。
还好,北平虽冷,他有小胖。
小家伙跟个火炉子似的,身上暖烘烘的,捏起来软乎乎的,可舒服了。
晚上,小胖墩儿抱着枕头如约而至。
李青掀开被子,“进来说话。”
“好嘞。”小胖熟练地钻进被窝,露出虎头虎脑的脑袋,“青哥,父王说,你们明儿就要去京师复旨了,是吗?”
“是啊。”
李青捏了捏他的脸蛋儿,笑道,“你会不会想我?”
“当然,你以后还会来北平吗?”
“嗯,会来。”
“那就好。”小胖墩儿放下心来,顿了顿,开心道:“告诉你个好消息,我也要去京师。”
“你也去?”李青奇怪道,“你去金陵干嘛?”
“走亲戚啊!”小胖墩儿嘿嘿笑道,“父王要带母妃去看望外公,母妃已经答应带着我了。”
“那好啊!”李青也很开心,“到时候我有空去找你玩儿。”
“你说的啊,说话得算话。”
“那当然了,我啥时候骗过你。”
……
清早,阳光透过窗户缝隙洒在脸上,李青眼皮抖了抖,悠悠醒来。
抬头看了看小胖,还在呼呼大睡,打着鼻鼾,嘴巴蠕动着,应该是梦到好吃的了,哈喇子直流。
“小胖,醒醒。”李青推了推他,“再不起来,就要被发现了。”
“哎呀,再让我睡会儿嘛。”小胖墩儿翻了个身,继续大睡。
恰在此时,朱棣的大嗓门响起。
“李监军,李监军你醒了没?”
“醒啦!”李青条件反射性地回了一句,话一出口就后悔了。
“那本王进来了。”
“哎呦,等一下,我还没穿衣服呢。”李青连忙推小胖。
小胖听到老子的声音就醒了,胖乎乎的脸上尽是慌张,“青哥,怎么办,父王要来了。”
李青也有些慌,“别怕,有我呢。”
说完,他忽觉有些不对劲儿。
自己慌个毛啊,躺在床上的是朱棣儿子,又不是他闺女,自己也不是偷人,没必要啊!
“小胖你快起来,给你父王开门。”
“我不去。”小胖墩儿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罢,钻进被窝瑟瑟发抖。
“好了没?”朱棣略显不耐的声音响起,“马车已经备好,就等你了。”
“这就来。”
李青连忙穿上鞋袜,起身开门。
干笑道:“殿下,早啊!”
“国公已经来了,大军整备待发,别磨蹭了,吃过早饭咱就走。”
说着,朱棣无意间瞥了眼床铺,好大一坨,还在抖,顿时脸色就变了。
“殿下误会了,不是你想的那样。”李青连忙解释。
可朱棣根本不给他解释的机会,大踏步地上前,一把掀开被子,正欲发飙的他立即傻眼。
好大儿颤颤巍巍地抬起头,胖脸皱巴巴的笑着,“父王,早啊!”
“高炽?”朱棣都惊呆了,“你…你怎么在李青床上?”
“我,我昨晚上找青哥聊天儿,聊的晚了就在这儿睡了。”朱高炽嗫嚅道。
“青哥?”朱棣扭头:(¬_¬)
“殿下,世子想听你的英雄事迹,又不忍打扰你休息,这才来我这儿。”李青讪笑道,
“各论各的哈~”
“什么乱七八糟的。”朱棣揪起好大儿的衣领,“你瞎跑什么?”
小胖墩儿弹蹬着胳膊腿儿,哇哇大叫:“我再也不敢啦。”
“啪啪……”
朱棣连乎十几巴掌,这才放下他,瞥了李青一眼,不悦道,“以后再大半夜瞎鸡儿乱跑,腿给你打断。”
“知……知道了。”小胖瑟瑟发抖。
朱棣冷哼一声,“都别磨蹭了。”
待他走后,小胖墩儿才抬起头,歉意道,“对不起啊青哥,我没能护住你。”
“没事儿。”李青摆了摆手,问道,“疼不疼?”
“我肉厚,不疼。”
“……”
————
小半时辰后,大军出发,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前往京师。
这次速度奇快无比,只用了二十多天,便赶到京师。
李青、朱棣、冯胜,一同进宫复旨,元人首领乃儿不花也跟着几人进了宫。
御书房。
朱元璋一身明黄色团龙袍,坐于椅上,一脸威严,朱标静立在他一侧,满脸和气,父子俩形成鲜明对比。
“微臣(儿臣)参见吾皇万岁,参见太子千岁。”
“平身。”
“谢皇上(父皇)。”三人起身。
乃儿不花单独下跪行礼,朱元璋却没第一时间让他起身。
“你就是北元太尉,乃儿不花?”
“回皇上,我已弃暗投明。”乃儿不花深暗有奶便是娘之道,立即道,“臣现在是大明的武将。”
“哈哈……”朱元璋开怀大笑。
朱标也是哑然失笑,“平身吧!”
“谢太子殿下。”乃儿不花起身,恭敬道,“皇上,臣有大礼要敬献皇上。”
第96章
乃儿不花的礼物
“大礼?”
朱元璋来了兴致,“说说看。”
“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乃儿不花道。
朱元璋目光一凝,豁的起身,“说,只要情报属实,咱有重赏。”
李青三人一脸意外,没想到这乃儿不花还藏着这一手。
乃儿不花自得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幅羊皮地图,“这是北元皇帝所在区域,误差不超过三百里。”
“误差三百里……”朱元璋眼睛愈发明亮。
元人和汉人不同,他们基本没有固定住所,即便是皇帝行宫也是如此,只要有肥沃的草场,扎个帐篷,便是皇宫了。
三百里的误差,已经很小了。
朱元璋盯着地图看了良久,豁然抬头:“当真?”
“回皇上,这是臣在北元皇帝派遣的使者身上搜出来的,不会有假。”乃儿不花自信道,“或许连三百里误差都没有。”
乃儿不花到底是在中原混过的,投名状这东西门清,知道若想在大明更好的生活,必须得捅老东家一刀。
“很好。”朱元璋大喜,想了想,道:“乃儿不花听旨。”
“微臣听旨。”乃儿不花激动坏了,当即叩了个响头。
“咱封你为顺明伯。”朱元璋道,“他日若能大败北元,爵位晋升世爵。”
顿了顿,又补上一张饼,“日后军功积累,再进一步也未尝不可。”
明朝的爵位只有三种,公、侯、伯;爵位又有世爵和流爵之分,流爵只能自己享受,死了也就没了,但世爵不同,可以一直传下去,子孙万代,与大明同在。
世爵,是所有官员都艳羡的存在。
乃儿不花心里多少有些落差,他本以为凭这份厚礼,能混上个侯爵呢,那可是北元皇帝啊!
不过仔细想想也释然了,毕竟刚归顺,能有如此待遇,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只是个伯,但好歹是个贵族。
“谢皇上隆恩。”
乃儿不花磕头谢恩。
“平身,你以后驻扎北平。”朱元璋笑吟吟道,顿了顿,“辅助燕王抵御北元。”
“臣遵旨。”
乃儿不花起身,朝朱棣拱了拱手。
朱棣微微颔首,内心激动不已,这三万铁骑以后可都是由他来指挥、调遣了,连带着,被乃儿不花藏一手的郁闷也消失了。
朱元璋心情极好,此次战役可谓是大捷,不仅收获了大量的牛羊,还平白得了三万兵马,更重要的是乃儿不花这份礼物。
有了这东西,彻底击垮北元将不再困难!
“冯胜,你这回干得不错。”朱元璋笑道。
“皇上谬赞了。”冯胜连忙道,“战术、战策都是燕王殿下策划的,招安更是燕王以一己之力促成,老臣愧不敢当。”
圣意如此明显,老冯头哪敢贪功,立即把所有功劳推给了朱棣。
“此一役仅耗费稻米五万石,麦子两万石,以及一大部分肉食,军火器械一个没动,战损几乎没有,原本300多万两的军需预算,实际算上军饷也只花不到百万,全赖燕王殿下。”
朱元璋爽朗大笑,看着英姿勃发的儿子,心下更是满意,“棣儿这次做的极好,比父皇预想的还好。”
朱棣矜持道:“为国尽忠,是儿臣的职责。”
“有功就是有功,四弟何须自谦?”朱标拍了拍他的肩膀,“一会儿为兄忙完,咱哥俩喝一杯。”
“是,太子殿下。”
“嗯?”
“额…谢大哥。”朱棣改口。
“好了,明儿中午咱在奉天殿外摆庆功宴,冯胜你去告诉参战的各部将官,明儿都来。”朱元璋笑的很开心。
这一仗付出的代价极小,得到的收获却超乎想象的大,自马皇后殡天,他还是头一次这么开心。
“李青,你也来,这次多亏了你的情报和地图,咱要重重的赏你。”
你们老朱家,是天生的饼画达人吗?李青拱手道,“谢皇上隆恩。”
……
年关将近,京师再次热闹起来,大街上,春联、鞭炮、烟花……各种年货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李青买了二十两的烟花,又买了几挂鞭炮,这才大包小包地回了家。
小院还是那个小院,一如既往的干净,果树上挂着红色小灯笼,很是喜人。
三女听到动静,忙不迭从房间出来,见果然是李青,顿时眼波盈盈,雾气氤氲。
李青笑着上前,“外面凉,进屋说。”
三女点头,接下大包小包,迎着他来到屋子坐下,怜香上来就问:“先生,你不会回来一天又要走吧?”
“哪能呢?”李青好笑道,“就是牲口也有闲着的时候不是,有公务也是年后的事了。”
听他这样说,几女放下心来。
“先生你饿了吧,婢子去做饭。”
李青确实饿了,他不仅饥饿,还饥渴,今年探幽的次数相比去年大大降低,下半年更是一次未有。
“去吧,晚上多烧些热水,都好好洗个澡。”
三女脸蛋倏地一红,她们自然听得懂潜台词,“是,先生。”
怜香红袖睨了他一眼,扭着小屁股去东厨做饭去了。
婉灵为李青倒了杯茶,然后给他按肩。
“还是家里舒服啊!”李青捧着热茶,满脸享受。
金陵位于江南,气候比北平要舒服太多,冬天虽然也冷,但远达不到北平那样,刮风跟猫咬人似的感觉。
李青将茶杯放在桌上,拉住肩膀小手轻轻一扯,婉灵轻呼一声栽进他怀里,脸蛋儿晕红一片。
“先生……”婉灵羞不可抑。
李青把她放在腿上,笑道,“让我看看婉灵胖了没?”
“才没有呢。”婉灵低着头,声音闷闷的,“人家注意着呢。”
“不见得吧?”李青坏笑道,“我咋瞅着胖了呢。”
说着,轻轻捏了捏她。
“先生。”婉灵抬头,红唇微张,眼睛拔丝。
“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