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9章

    朱棣:“……”

    见他不说话,李青又道,“丘福有蓝玉会打仗吗?

    他比蓝玉岁数还大一些,漠北野战,想要大胜、全胜,唯有蓝玉可以做到,要知道捕鱼儿海之战……”

    巴拉巴拉……

    最终,朱棣动摇了。

    “蓝玉挂帅不是不行,但朕不会把所有兵力给他。”朱棣道,“朕欲出十万精兵,蓝玉五万,丘福五万,协同作战。”

    李青皱眉道,“皇上,战场之上,若没有绝对话语权的主帅,到时候谁听谁的?”

    “分两路进军,呈包围之势,协同作战。”

    李青无奈,但他知道,这是朱棣最大的让步。

    毕竟蓝玉的身份在那儿摆着,朱棣自然防备。

    “行了,知道你们有交情,这个话你去传达吧。”朱棣道,“这次你去做蓝玉监军。”

    李青摇头:“我不想去。”

    “给你脸了是吧?”朱棣一瞪眼,“这些年你还不够舒服吗,别逼朕翻脸。”

    “……”

    出了皇宫,李青直奔梁国公府。

    蓝玉已是白发苍苍,迈入花甲之年的他,走路都有些佝偻。

    岁月如刀,便是那个封狼居胥的壮年,也无法逃避岁月的侵蚀。

    “今儿怎么想起来我这儿了。”蓝玉笑呵呵地抿了口茶,他已经戒酒许久了。

    李青笑道:“皇上欲北伐。”

    蓝玉神色一动,轻轻点头:“是该如此了。”

    沉默片刻,李青又道:“皇上欲让你领一路大军。”

    “当啷——!”

    茶杯掉在桌上,未饮尽的茶水尽数流淌出来,蓝玉脸上散发着莫名的神采,“当真?”

    “自然当真!”李青点头,“此次北伐,一共十万大军,你和丘福各带五万。”

    “五万足矣。”蓝玉目泛精芒,“打谁?”

    “鞑靼!”

    “好!”蓝玉重重一锤桌子,激动的面庞通红,道,“此次必当杀的他们片甲不留。”

    他立起身,佝偻的身姿再次挺拔,苍老的脸上再次意气风发。

    好一会儿,蓝玉才从激动中平复下来,问道:“你做监军?”

    “嗯,皇上是这么安排的,我们一路,丘福一路。”

    蓝玉笑道,“你做监军我就放心了,这么多年不带兵,没有一个信得过、有影响力的在身边,我还真没信心如臂使指的指挥。”

    顿了顿,“今儿高兴,喝两杯。”

    李青笑道,“不是戒酒了吗?”

    “哈哈……今儿特殊!”

    …………

    第33章

    二十多年的准备

    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他们已经许久没有这么畅快对饮了。

    有那么一瞬间,二人仿佛回到了当年。

    觥筹交错,蓝玉感慨道:“我们都老了啊!”

    李青笑了笑,“我还好。”

    蓝玉没好气道:“你也不比我好太多,别看现在身体倍儿棒,过上一二十年试试?”

    作为过来人,他是深有体会,“不管你何等英雄,岁数到了都得趴窝啊!”

    李青笑着点头,没必要争论这个话题。

    两人谈论了一阵儿出军事,李青告辞离开。

    回到家,李青将出兵的事儿给三女说了下。

    “先生,一路小心,我们有吃有喝,你不用挂怀。”红袖懂事道。

    婉灵点头,“战场刀枪无眼,先生本事妾知道,却也不可大意。”

    “嗯,放心好了,先生也不是头一次去战场了,不会有事。”李青笑了笑,“最多大半年,都在家好好的。”

    三女点头,怜香笑道:“先生一去这么久,不去青楼释放一下吗?”

    “有你们,我用得着去那地儿吗?”

    红袖叹了口气,“我们老了,不好看了。”

    “还没五十呢,哪就老了啊。”李青坏坏一笑,“走,进屋。”

    ……

    接下来,调兵、调粮,忙活了一个月,大军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

    朱棣是个精通军事的皇帝,非常清楚战场之上,统帅的主导作用。

    他知道蓝玉多年不掌兵,军中的士兵也换了一茬,没有外挂在手,很难全权掌握大军。

    于是,他赐了蓝玉令旗、令牌。

    这两样东西的作用非常大,见它如见皇帝,尤其是在军中,有它就有生杀大权,甚至连武将都能斩杀!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王命旗牌!

    在大明的制度中,这玩意儿可比尚方宝剑厉害多了,亦或说,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蓝玉有了这个,可谓是如虎添翼,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

    四月初。

    梁国公蓝玉、永青侯李青一队;淇国公丘福、安平侯李远、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武城侯王聪一队;各率五万人马出发。

    补给线已经备好,前期行军速度很快,两路大军始终保持距离。

    丘福那一路军都是靖难功臣,一朝天子一朝臣,蓝玉这个太祖时期的梁国公,他们并不感冒。

    李青这边的速度已经不慢了,但他们更快,没过几日就彻底消失在李青视线。

    “既然他们急,就让他们先走吧!”蓝玉不以为意,淡淡道,“不过是想立功罢了,随他们便是。”

    李青轻轻点头,笑道:“你不想立功?”

    “我需要吗?”蓝玉逼格十足,“我的功绩,让他们拍着马都追不上。”

    “……”李青满脸黑线,不过蓝玉这话没毛病。

    从少年到中年的无数战斗,蓝玉的兵锋遍布大江南北,更是一举击破北元王庭,相比之下,丘福之流……实在有些拿不出手。

    不是他们没功绩,而是蓝玉的功绩太耀眼了。

    半个月后,大军出居庸关,往漠北进发。

    蓝玉望着无垠的土地,湛蓝的天空,满脸欣然,好似又回到了那个热血、辉煌的时代。

    他整个人仿佛都年轻了几岁,“有生之年,能再次挥师北伐,没有遗憾了!”

    李青突然觉得有些伤感,打趣道:“这话说的,漠北局势复杂,可不是一次北伐就能彻底解决的,你还真自信。”

    “不是我自信,而是……”蓝玉苦笑,“往后即便我有那个心,身体也支撑不住了,那么多年的征战,身体已经吃不消了,要是这场仗再晚两年,让我挂帅,我也是有心无力。”

    顿了顿,“谢谢你李青,我知道,要不是你,我不可能挂帅带兵。”

    “这是你应得的。”李青笑道,“谁让你厉害呢。”

    “哦?哈哈……”蓝玉放声大笑,笑声朗朗。

    这时节,青草肥沃,气候宜人,行军相对轻松。

    一路上吹吹牛,时不时灌两口酒,倒也惬意。

    ……

    蒙古包。

    女子四十出头,她正专注地分割着羊肉,那一双眸子认真而又充满野性。

    这时,帐帘一挑,一个年近五旬魁梧汉子进来,右手附于胸前,身体前倾行礼,“王。”

    “大明发兵了?”女子依旧继续着手里的动作,“来了多少人?”

    “嗯,已经进入草原地带,大概五万大军左右。”

    女子抬头,野性的眸子闪过一丝疑惑,“再探,大明不可能只派了这点儿人。”

    “是。”

    “等一下。”女子叫住男子,“阿蛮,马哈木那边联系了没?”

    “联系了,但那人是个两面派。”阿蛮气冲冲道,“大明朝廷封了他顺宁王,他不愿协助我们了。”

    “用不着生气,人之常情嘛。”女子拿起一块最肥美的羊肉递给他,“等这一仗过后,他就会知道,谁才是草原的王!”

    阿蛮接过肉,大口吃着,满脸幸福模样,“穆卓儿公主……”

    话刚出口,女子眸光瞬间犀利,充满危险。

    阿蛮连忙改口,恭敬道,“王。”

    穆卓儿恢复如常,淡淡道:“派人去查探明军动向,还有,让兄弟们操练起来,去把几位尚书叫来。”

    阿蛮用力咽下食物,扶胸行礼:“是。”

    穆卓儿重新坐回木墩儿,一只脚踩上面,胳膊搭在膝盖上,迷你弯刀不停地在满是茧子的小手上旋转。

    “呵呵,五万明军,即便再多一倍又能如何?”她的眸中充满野性,“二十多年了,我准备了二十多年,这一次,就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才叫真正的王者之师。”

    ……

    七月初,正午时分。

    “全军休整,埋锅造饭。”主帅丘福,下达军令,“王聪,派一支轻骑前方侦查。”

    “是,大帅。”

    王聪抱了抱拳,拨转马头,前去传达军令。

    “大帅,按照永青侯提供的地图,我们应该已经接近鞑靼部的势力范围了。”李远道。

    丘福取出地图展开,缓缓点头,“是快到了,蓝玉他们呢?”

    “嘿嘿……早就被咱们甩在后面了。”李远笑道,“兴许等他们过来,咱这边儿都打完收工了。”

    丘福爽朗一笑,旋即正色道,“这一仗务必要打得漂亮,让世人瞧瞧,到底是咱们靖难功臣厉害,还是他开国功臣厉害。”

    李远点头:“一朝天子一朝臣,真不知道皇上为何要启用蓝玉。”

    “还能为何,因为永青侯呗。”丘福冷哼道,“也不看看眼下情况,还想着念旧呢,这人走不远。”

    “也不能这么说。”李远道,“靖难之役永青侯没少出力,不然,皇上也不会如此不计前嫌的重用他。”

    丘福摆了摆手,“不说这个了,等吃过饭后,大军立即挺进,就他们那墨迹劲儿,汤都喝不上。”

    李远点头,笑道:“中午喝点儿?”

    “那就喝点儿。”

    二人下马走进帅营,吩咐人准备酒菜。

    两刻钟后,酒菜上桌,二人正欲举杯畅饮,王聪匆匆进来禀报:“大帅,有情况,前方发现鞑靼散兵。”

    “哦?”丘福精神一振,“有多少人?”

    “不算多,只有数百人,许是例行巡视。”王聪回道,“兄弟们怕打草惊蛇,没有惊动他们。”

    丘福闻言,立即起身道:“快集结一支千骑,随本帅去追。”

    “大帅,你坐镇大军,末将去追便是。”

    “距离多远?”丘福问。

    “大概十五里。”

    丘福笑道:“这么点儿距离,有什么要紧,走,随本帅杀上去。”

    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也闻讯赶来,丘福见状,笑道:“有肉一起吃,有功一起立,走,随本帅一起。”

    众人对视一眼,都觉得大帅立功太心切了。

    “大帅,你还是坐镇中军为好……”

    “眼下时局你们还看不出来吗?”丘福不悦道,“我们打个漂亮仗,对汉王好处多多,我们的功劳越大,汉王的优势就越大。”

    顿了顿,“王聪、李远你们俩留下,王忠、火真随本帅走。”

    ……

    第34章

    吃了大亏

    李青展开地图看了看,此处距离胪朐河,已不足两百里,却仍是不见丘福大军的影子,甚至连大军行过,兵马踩踏的痕迹都没有。

    这证明,他们比自己这一路大军,至少快了一日半。

    “大帅,快到鞑靼部了,咱们是不是该尽快和丘福会师?”李青问。

    蓝玉翻身下马,用刀鞘拨了拨一处松软的草地,拨出一片黑乎乎的东西。

    “你弄啥呀?”李青好奇地上前,然后就看到了干硬的粪便。

    “他们太快了。”蓝玉蹙眉道,“如此行军速度,甩开我们太远了,必须要加快速度了。”

    顿了顿,断然道:“传令,抛下部分辎重,全速行军!”

    “啊?这……”李青诧异道,“倒也不用这么急吧?”

    “谨慎无大错。”蓝玉骂道,“等和他们会师后,再回来找也不迟,娘的,没想到他们快成这样,士兵如此行军,战力定会大大缩水。”

    当初捕鱼儿之战,是因为找不到敌军,不得已才那般,而这次不同,明军有明确的目标,根本用不着这样。

    蓝玉气得够呛,摊上这么一个队友,可真是倒了血霉。

    半个时辰后,大军吃喝一顿,卸下大部分物资,而后轻装行军。

    ……

    两日后的中午,大军正欲埋锅造饭,派出去的探子匆匆来报:“大帅,不好了,鞑靼军杀上来了。”

    “哪来的鞑靼军?”蓝玉大感意外,“咱们的友军呢?”

    “友军…友军也回来了,被人追着回来了。”探子艰涩道,“他们损失惨重,估摸着,一万都没有了。”

    “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