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0章

    两人豁的起身,皆是一脸惊容。

    蓝玉迅速冷静下来,“他们从哪个方向来的,还有多久能赶过来?”

    “正前方,最多两刻钟。”

    “够了。”蓝玉深吸一口气,开始下达作战指示,“架炮,摆拒马桩,列方阵,长矛兵、弓箭手在前,大刀兵居中,骑兵分散在左右翼……”

    对方冲势已起,只有方阵来应对。

    突然面对如此变故,饶是蓝玉,也不免心颤,五万大军不足一万,对方到底有多少人,他心里也没底。

    李青道,“根据锦衣卫探查的情报,鞑靼的主力军应该在七到九万之间,除去留守的,极大可能也在五万上下。”

    “五万对五万,打成这样儿?”蓝玉骂道,“要真是这样,真不知他这个国公是咋当上的。”

    李青也不禁震怒,老四口中的合适人选,未免太逊了吧?

    不过,眼下不是计较的时候,李青配合着蓝玉,做站前部署、动员……

    “嗒嗒嗒……”

    沉闷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震人心魄。

    李青立于马上,极目眺望,不多时,便看到了明军旗帜,不过,旗帜已经歪了,六七千骑兵一路逃来。

    见此情况,李青立即就要迎上去,蓝玉一把拽住他,“你不要命啦?”

    “我心里有数。”李青匆匆回了一句,策马上前。

    双向奔赴的速度很快,不到半刻钟,双方距离已不足半里,李青勒马停下,气沉丹田,断喝道:“避开咱们明军正面,跟随我来。”

    这一声轻喝气息悠长,即便在乱军中,也有不少人听到了,当即跟上李青战马。

    “嗒嗒嗒……”

    一刻钟后,数千骑兵偏离方向,避开明军自己人正面,列队一旁。

    但很快,第二轮马蹄声就来了,更快,更急。

    中军有蓝玉指挥,阵势也已经摆好,李青并未急着回去,吼道:“随我去后翼军防守。”

    大军已经没了主心骨,立即跟上李青。

    “咚咚咚……”

    前方大炮轰鸣,战马嘶鸣声,士兵惨叫声此起彼伏,战斗已然打响。

    有蓝玉在,李青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当务之急是先搞清楚状况,他不相信五万大军真就剩这么点儿了。

    李青喝道:“出来个管事儿的。”

    少顷,两个灰头土脸的中年人驱马赶来,抱拳道:“永青侯。”

    “安平侯,武城侯,大帅呢?”李青急道,“大军呢?”

    两人脸色难看,王聪颤声道,“大帅轻敌冒进阵亡了,大军也……”

    李远相对镇定些,快速解释道,“我们在胪朐河附近发现了鞑靼散兵,大帅率千余骑兵前去围剿,捉了一个鞑靼尚书;

    大帅听信那尚书谗言,深入腹地,全军覆没,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尽皆被俘……不屈阵亡;

    我们被打个措手不及,还未来得及摆开阵势,鞑靼大军就冲杀上来,乱军之中,又没了主帅,这才导致……唉!”

    李青听大军真的没了,顿时一阵心疼,但眼下不是算账的时候,他立即道,“两位需将功折罪,随我从侧翼杀回去。”

    两人没有任何犹豫,点头答应,仗打成这样,回去砍头都不稀奇,奋力拼一把,兴许还有转换余地。

    二人当即唤来亲兵,下达作战指示。

    一刻钟后,一支数千人的骑兵,以一个刁钻的角度,悍然杀向鞑靼军。

    侧翼的鞑靼军反应极快,虽未摆开阵仗,但也做出了有效应对。

    “铛啷啷~”

    “噗噗噗……”

    “唏律律——!”

    各种令人头皮发麻的声音响个不停,不多时,李青全身便被染红。

    他还是第一次带头在乱军之中冲锋,其凶险程度,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嗡~”

    雪亮的大刀席卷着劲风呼啸而来,李青偏头躲过的同时,反手给了那人一刀,在此期间,一直保持着冲势。

    “当啷~噗……”

    李青神勇无匹,一路上前,所向无敌。

    突然,一阵刺骨的寒意涌上心头,李青来不及思考,本能地一歪脖子,锋锐的箭矢擦着他的脸颊激射而过。

    旋即,一股温热感袭来,接着是剧痛。

    李青转头瞧了一眼,没看清那人长相,匆匆一瞥间,仿佛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眼神。

    万马群中,人头攒动,他哪里顾的上报仇,甚至顾不上破相,只闷头往前杀。

    约莫一刻钟后,李青总算是杀了出来,顺着惯性扬长而去。

    待脱离战场后,清点了一下人数,只剩不到三千人了。

    但他们这一阵冲,为蓝玉提供了巨大的战机,反攻的号角响起,明军由防守改为进攻。

    “杀……!”

    明军气势如虹,但鞑靼也十分彪悍,大战厮杀异常激烈。

    持续了半个时辰,最终鞑靼鸣金收兵,而后开始训练有素地撤退,殿后的全是弓弩手,明军敢追,势必会被放风筝。

    见没有机会,蓝玉下令原地休整,同时,做好敌人杀回来的准备。

    这场战斗持续的时间不算长,只一个时辰上下,但杀敌可不少,加上大炮辅助,足有上万,杀伤不下一万五。

    明军的阵亡近七千,伤约一万三。

    被突击还能打成这样,着实可以了!

    但丘福那儿阵亡了四万有余,总得来说,这场仗是大明吃亏,而且吃了大亏。

    大军休整近一个时辰,而后往抛下物资的地方赶。

    ……

    待安营扎寨后,蓝玉召来各部主将,叹道:“我们现在可战之力,不到四万,鞑靼还有胪朐河做屏障,咱们想出奇兵直捣黄龙,根本做不到;

    若执意要打,对方肯定跟咱们打消耗战,这里是他们的大本营,他们能消耗,我们却消耗不起。”

    众将个个神色难看,仗打成这样,出乎所有人预料。

    “蓝帅,再试试吧,就试一次。”王聪、李远自觉回去难以复命,红着眼道,“我们二人当先锋,誓死方休~!”

    大军阵亡这件事儿,其实也不能怪他们,碰上那么个主帅,他们能有什么办法。

    但责任总要有人承担,可丘福死都死了,王忠、火真也阵亡了。

    一个国公,两个侯爵,四万余大军,尽皆埋骨,这个罪两人担不起,他们宁愿死在战场,也不愿被押赴刑场。

    第35章

    火烧连营

    蓝玉也不想就这么回去,但以目前的情况,即便打下去,也很难取得进展,除非对方出现重大失误。

    作为一个合格的将领,是绝不会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敌人失误上的。

    蓝玉沉吟半晌,开口道:“诸位,我们的粮草还够近三个月使用,除去班师回朝的必要消耗,我们最多还有半个月。”

    “那就再打半个月。”王聪道,“大帅,此次我们出兵十万,如今折损过半,若就这么回去,我们如何向皇上交代?”

    “我们?”一个主将冷笑,“是你们吧?”

    “就是,现在知道没法交代了?”另一主将附和,“之前不是挺能跑的吗?”

    “没打前,生怕我们抢你功劳,现在打输了,知道统一战线啦?”

    王聪、李远面红耳赤,对众人的指责,他们实在没法辩解。

    “好了。”蓝玉喝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众将见大帅发火,这才停止奚落。

    李远抱拳道:“大帅,末将愿带一路军,直入鞑靼腹地,战至最后一刻。”

    他无可辩驳,愿以死明志。

    “末将也愿。”王聪红着眼,紧随其后。

    蓝玉摇头:“晚了,双方阵仗已经展开,鞑靼又岂会没有防备,去了也是平白送死,想出奇兵制胜,根本不可能。”

    “那大帅的意思是……?”

    “等。”蓝玉淡淡道,“等他们出奇兵来攻我们。”

    众将不禁沉默,人数不及对方,若再以防守姿态应敌,实在是太被动了。

    元人几乎都是骑兵,一旦冲杀起来,明军即便准备充分,也很难讨到便宜。

    蓝玉走到沙盘前,仔细观察周围地势,片刻后,下令道,“往北行军二十里,那里北高南低,我们只需防守一处即可;

    准备拒马桩,布上拒马阵,架上火炮,盾牌兵……”

    一刻钟后,众将先后领命离去,开始布置大帅的战略部署。

    帅帐里,只留下李青这个监军,以及李远、王聪。

    “李青,你脸上的伤……”蓝玉看着李青脸上皮肉翻卷,不由一阵心疼。

    想当初李青多帅啊,相貌堂堂的李景隆都要逊色几分。

    “我没事儿。”李青咧嘴一笑,“男人嘛,有个模样看就成了,破相有何打紧?”

    蓝玉笑了笑,“有我在,你这个监军可有可无。”

    顿了一下,“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这场仗想赢基本不可能,不过,我们可以让他们难受。”

    “具体怎么个难受法?”李青问。

    “你们换上鞑靼的衣服,待大战开启,绕路前去他们大营,点了他们营帐。”蓝玉道,“人数不能多,太多容易提前暴露,而且万分凶险,很可能回不来。”

    “末将愿往。”李远、王聪表白心迹。

    蓝玉没搭理二人,而是看向李青,“我只给你二百人,这是最后的机会,届时不管你们成功与否,大军都会班师,我们耗不起。”

    “我明白。”李青点头。

    ~

    “是他吗?”穆卓儿野性的眸子浮现一抹温柔,但很快又被野性代替,“来人。”

    少顷,大将进来见礼,“王。”

    “我们伤亡如何?”

    “两次大战,共计阵亡近一万五,伤近两万。”阿蛮率先回道,“不过很多都是轻伤,仍可再战,可战之力在六万五左右。”

    穆卓儿满意地点点头,“明军撤到哪儿去了?”

    “偏北方向,一百二十里处。”阿蛮道,“那处地势,北高南低,最适合从北面进攻,方便骑兵冲锋。”

    “王。”一大将开口,“末将以为,这是明军有意为之,肯定在北面设下重型防御,不如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从南面进发。”

    “不可。”另一大将反对,“南面地势由低向高,咱们的骑兵根本冲不起来,甚至会导致自乱阵脚。”

    “同意,即便他们设下防御又能如何?”另一人附和,“我们占尽优势,自然要将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

    穆卓儿沉吟半晌,叹道,“从北面进攻,这是明军大帅给咱们设计的进攻路线,不过,我们明知如此,却不得不按照他们的路线进攻;

    用汉人的话说,这叫阳谋;

    但……那又如何?”

    她断然道,“一切阴谋阳谋,在绝对实力面前,都将不堪一击,整顿军队,一日后进发!”

    阿蛮问道:“王,此次出兵多少?”

    “伤员留守,余者尽皆参战。”穆卓儿深吸一口气,“活捉对方主帅、监军!”

    “是。”

    ……

    这边,李青、王聪、李远,集结了二百精锐骑兵,换上鞑靼军的衣服,马鞍上挂上大量火把,时刻准备着突袭。

    蓝玉选择正面应敌,其目的就是为了给他们提供夜袭机会。

    元人和汉人不同,他们的家都是帐篷,十分容易焚烧。

    一旦帐篷被烧,他们就只能去抢其他部落的帐篷,这一来,同样达到了减员鞑靼的目的。

    让元人打元人,效果更好。

    但这次明军的明面战绩,是无论如何也好不了了。

    两日后,子夜。

    鞑靼夜袭大营,明军早有准备,立即列阵相迎。

    李青没有管正面战场,与王聪、李远一起直奔鞑靼大本营。

    “驾……!”

    两百骑兵小队风驰电掣,一路疾驰,片刻不敢歇。

    有地图在手,又有鞑靼大军杀上前来,他们的大本营并不难推测。

    翌日傍晚,李青等人找到了鞑靼大营所在。

    王聪、李远激动莫名,见一路巡视的鞑靼军过来,王聪道:“永青侯,对方已经看到我们了,不能再等了。”

    李青抬头望了一眼,轻声道:“绕路,避开他们,速度慢些,不要引起他们的警惕,待天色大黑后,再动手。”

    说着,拨转马头,向另一边赶去。

    事实证明,李青过于理想化了,一刻钟后,负责巡视的鞑靼军,见他们始终不和自己正面相遇,立即起了警觉,拍马追来。

    “娘的,开弄!”

    李青骂了一句,一扬马鞭,策马狂奔。

    王聪、李远立即跟上,直冲鞑靼大营而去。

    此时,天色已经渐黑,身后的鞑靼军一见这架势,立即意识到不好。

    但李青等人太快了,一头冲向大营。

    “杀……!”

    李青挥舞长矛,一马当先,不可匹敌。

    太突然了,鞑靼还来不及防御,明军骑兵就冲入了大营。

    接着,明军立即点燃火把,甩向帐篷。

    帐篷极易燃烧,不多时,鞑靼大营便浓烟滚滚,鞑靼伤兵、妇孺,被呛了出来,破口大骂。

    李青一行人根本不管,甚至顾不上杀敌,直接分散开来,一个劲儿往帐篷上丢火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