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43章

    李青扶额,咋就说不听呢?

    说到底,在朱祁镇心里,皇权才是最重要的,在皇权面前,任何事都是可以让路,妥协的。

    但这是大明王朝命运的转折点,李青实在不想错过。

    “皇上,可愿听我句肺腑之言?”

    朱祁镇想摇头,但终是不忍心,李青为他,为大明做的太多了。

    “先生说吧。”

    李青道:“假设那个沈鑫真如皇上所说,走到了那一步,要杀他也不难;

    别忘了,他起势的前提是什么?”

    “是什么?”

    “侵害其他富绅、官绅的利益,这也从侧面说明,即便他起势,也无法做到讨好所有人。”

    朱祁镇蹙眉。

    李青反问,“既然不是铁板一块,皇上杀他又有何难呢?”

    “先生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朕还是觉得不够稳妥。”朱祁镇依旧坚持,却也退了一步,“朝廷不会明面上支持他的,不能开这个口子。”

    顿了顿,又道:“当然,朝廷也不会找他麻烦,先生可以忽悠他自力更生。”

    李青咂吧咂吧嘴,“就……干画饼啊?”

    “这是朕所容忍的极限了,若不是先生,朕连这个都不会同意。”朱祁镇说。

    李青无奈点头:“行吧。”

    “对了,还有件事儿…想请皇上允准。”李青说。

    “先生请说。”

    “我想再去金陵。”

    朱祁镇皱眉,“离过年也就半个月了,再说…你不是刚回来吗?”

    “就目前而言,培养资本利国利民,我想努力努力。”李青认真道,“皇上,在培养沈鑫的同时,也在削弱官绅的影响力,这对百姓,对大明,对皇上你来说,难道不是好事吗?”

    朱祁镇怔怔无言,思虑良久,才道:“那就稍微帮助他一丁点儿。”

    “皇上英明。”李青稍稍松了口气。

    “过了年再去吧。”朱祁镇轻声道,“好好在家歇歇。”

    李青笑笑:“在哪儿过年都一样,这件事越早落实,对大明好处越大,等忙完了再歇息也不迟。”

    “那好吧。”朱祁镇叹道:“既然先生执意如此,那朕就成全了你,带上小六子一起,他能帮你减轻些负担。”

    “好。”李青点点头,又道:“除了小六子,还请皇上再派两位司礼监随堂太监,分别监管苏杭织造局。”

    朱祁镇瞬间明白李青用意,赞道:

    “这招妙啊,若仍由小六子下属监管苏杭织造局,势必会造成一家独大的局面,如今再派上两个同级别的,就杜绝了这种情况;

    且朕已经允诺小六子,好好干两年,回来就升他做秉笔太监,在有掣肘的情况下,他就不可能大贪,

    他不大贪,自然也看不得其他两个随堂太监大贪,妙,妙哉!”朱祁镇笑道,“原来先生帮小六子邀功,竟还有这层意思,先生大才!”

    李青有些意外,他没想到朱祁镇竟能看出他的深意。

    看来,朱祁镇成长的挺快啊!

    “皇上圣明。”

    “不,是先生英明。”

    空气中弥漫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李青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

    “那个,时间不等人,臣明日一早就得出发了。”李青说。

    “成,朕稍后安排。”朱祁镇起身道,“先生辛苦,待这次事了,朕放你一个长假。”

    李青见他丝毫不提还钱的事,只好主动开口:“皇上,臣借的钱……?”

    “现在朝廷穷啊。”朱祁镇问,“要不用宝钞还?”

    李青:(19`19Д1907)!!

    “皇上,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李青强忍想打人的冲动,“这次重开织造局如此顺利,多赖那些银子,要是寒了人心,以后再有急用钱的时候……”

    “那好吧。”朱祁镇说,“国库的钱要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吧,朕写一道旨意,你拿着去南直隶户部,从哪里调银子出来,钱用在了金陵,自然要金陵出。”

    朱祁镇一副,别找朕要,朕没钱的嘴脸,让李青想暴揍他。

    “成吧,皇上快写。”李青催促。

    “不用这么急吧?”

    “明儿我就走了,不急不行啊!”李青怀疑他不想写,于是径直走到御案前,开始研墨。

    朱祁镇确实不想写,但又抹不开面子赖账,只得捏着鼻子写了一道手书。

    娘的,这叫什么事啊……李青收起手书,“臣告退。”

    “先生慢走。”

    目送李青走出大殿,朱祁镇欣然感叹:“朕得此人,如虎添翼。”

    顿了顿,又道:“升官就算了,还是从别的地方弥补他吧。”

    朱祁镇涌起一抹愧疚,但很快就被他驱散了。

    ~

    李青一出宫,就见宫门口跪着一群人,不由大感惊讶:这是又闹哪样?

    小六子迎上前,小声道:“大人,他们都在弹劾你,让皇上治你的罪呢。”

    “那就让他们跪着吧。”李青瞬间不好奇了,甚至还想啐上一口唾沫,“公公,皇上已经说了,让你再回金陵管理织造局。”

    “皇上真答应啦?”

    “这我岂敢乱说。”李青笑道,“明日就走。”

    “得嘞。”小六子兴奋地直搓手,“大人的恩情,六子心里记着呢,以后有用得着六子的,言语一声便是。”

    李青笑着点头。

    …

    回到家,

    没多久,于谦就牵着毛驴来了,“先生,今日宫门之事……”

    “我知道,冲着我来的。”李青抚着毛驴脑袋,欣然笑道,“你可比我会养驴啊!这毛发,嗯…长大了,也肥了。”

    毛驴:他没有你絮叨。

    不过见到李青,它还是很欢喜的,拱着李青掌心,呼出热气喷在他手上。

    李青手暖烘烘的。

    “先生,这次可是尚书级别的官员,不可大意啊!”于谦提醒。

    “没事儿,他们闹他们的,明儿我就走了。”李青笑着说,“晚上咱们喝一杯,对了,这毛驴还得托付给你。”

    “这都不要紧。”于谦摆摆手,问:“这都过年了,先生还要奔波吗?”

    李青叹了口气,“没办法啊,公务要紧。”

    他才不会说,更大的原因是想在金陵过年呢。

    于谦双眸莹然,心疼道:“真是苦了先生了。”

    “也没什么,于我而言,天下哪里都一样。”李青笑笑,“行了,我先去城里溜一圈儿,晚上别忘了来喝酒。”

    “哎,好。”于谦点头,接着笑道,“不过这样也好,先生不在京,他们有力也无处使。”

    “我可不是避祸去了。”李青哼道,“就凭他们也想动我?惹毛了我给他们全埋了。”

    于谦:-_-||“先生,擅杀大臣可是死罪,你可不能步入歧途啊!”

    “……”

    第79章

    棘手

    京师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是相当繁华,李青在酒楼吃了顿饭,然后骑着毛驴在大街上闲逛。

    自宣德七年离开金陵后,他这还是第一次回去过年呢。

    李青给师父、李景隆、朱允炆精心挑选礼物。

    今年是个团圆年,他很重视。

    繁华的大街,商铺一家挨着一家,昔日破小的北平城,如今已初显未来第一大都市的迹象。

    这种见证历史的感觉很有成就感,却也有种悲凉。

    今日大晴,和煦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驱散了他的负面情绪。

    马上就要回去过年了……李青尽量想些开心的,牵着毛驴活跃各大商铺,疯狂买买买。

    ~

    逛了大半天,直到太阳变成橘红色,李青才牵着毛驴往回走。

    毛驴身上挂满了东西,李青不忍心再给其添加负担,一人一驴沐浴着夕阳余晖,悠闲惬意,画面唯美。

    晚上。

    于谦如约而至,自带酒肉。

    两人亦师亦友,于谦算是眼下李青在庙堂唯一一个熟人。

    没有客套,二人吃肉饮酒,好不快哉。

    “先生,按照目前这个发展趋势,用不几年大明将恢复宣德时期的巅峰状态。”于谦满怀憧憬,兴致勃勃的说,“十年之后,大明将超越以往,成为历史之最。”

    李青笑着放下酒杯,轻叹:“谦受益,满招损;不要太盲目乐观。”

    于谦对李青相当有信心,“有先生在,相信未来定然如此那般。”

    “呵呵…你太高看我了。”李青摇头苦笑,“我不是圣人,更不是神仙,泯灭不了人性贪婪的劣根。”

    于谦诧异笑笑,“先生怎么总是这么悲观呢?”

    “因为破坏永远比建设容易啊!”李青伸手去拿酒壶,于谦一步拿起,给李青倒了一杯,接着,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说道:“话是这么说,但先生寿元漫长,可以一直看着啊!”

    李青苦笑,笑容疲惫,“王朝兴衰是历史必然,非人力能及,纵观历代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我能做到的,只能延长它的繁荣,却无法扭转乾坤。”

    他抿了口酒,轻叹:“都说皇上万岁,江山万年,可这可能吗?

    太远的就不说了,自秦皇以后,距今还不过两千年历史,但出现了多少朝代?”

    于谦默了一下,希冀道:“先生总有办法。”

    李青好笑地摇摇头:“即便我把恶官甚至天下官员全都杀了,又能如何?

    类似的事情,太祖已经做过了,但事实证明,没多大用。”

    “唉…”于谦叹了口气,安慰道:“至少现在是好的不是吗?”

    他又给李青添了杯酒,笑道:“以后的事我是看不到了,不过正如先生所说,可以努力改变现状,让大明的繁荣持续更久,至于将来的将来…尽人事,听天命就是。”

    顿了顿,心疼道:“只是苦了先生。”

    “呵呵…不说这个了。”李青结束这个沉重话题,轻松笑道,“你有多少年没回老家过年了?”

    于谦眉头一皱,心情沉重起来。

    “自从先帝驾崩后,一次都没回去过。”于谦苦笑,“每逢过年祭祖,都是让犬子回去,忠孝难两全,也只能尽量兼顾,过几年等朝局彻底稳定,我再抽空回去看看。”

    见他如此,李青心情莫名好了起来。

    笑眯眯道:“来来来,喝酒。”

    …

    次日。

    李青带着小六子和司礼监两个随堂太监,以及锦衣卫乘船下江南。

    那些个铁了心和他过不去的人,不由傻眼,但人都走了,皇帝又对弹劾李青的奏疏爱搭不理,他们也只好鸣金收兵。

    除了骂上一句:“懦夫。”发泄心中郁闷,无可奈何。

    :李青你要是有种,就别回来!

    ~

    在李青的要求下,行船速度极快,路过苏杭只下了些锦衣卫,和两个司礼监随堂太监,然后,片刻不停地赶赴金陵。

    一路紧赶慢赶,总算是在腊月二十八赶到了金陵。

    李青没闲着,一下船就命人去通知沈鑫,然后赶往织造局。

    沈鑫格外积极,李青前脚到织造局,他后脚就到了。

    这次,他带上了九夫人。

    对此,李青相当无语。

    虽说在这时代小妾属于私人财物,可以随意送人,但他还是接受不了这种风气。

    “大人劳苦,身边总得有个伺候着人。”沈鑫极力推销:“九儿心灵手巧,蕙质兰心……”

    “打住。”李青抬手制止,“让她回去,我们谈正事。”

    “大人在哪儿住啊?”沈鑫问,他只当是李青抹不开面儿,“稍后草民将人给您送去。”

    “可别。”李青满脸黑线,“沈老板要是来谈生意,咱们就继续往下谈,要是来送女人,现在就可以走了。”

    小六子气哼哼道:“咱家就瞧不起你这样式的,李大人岂是好色之徒?”

    沈鑫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讪讪道,“公公教训的是。”

    说着,回头挥了挥手,“回去,别在这碍眼了。”

    “是,老爷。”九夫人大为失望,她还以为幻想着傍上个大人物呢。

    女人走后,李青直入主题。

    “朝廷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你。”李青绞尽脑汁地画大饼,“也就是说,只要你不触犯大明律法,任何手段都可以使出来。”

    沈鑫静静听着,见李青久久没有下文,问道:“还有呢?”

    这着实为难李青了,毕竟朱祁镇太小气了,根本不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李青没办法圆的饼,让他咋画?

    事关帝王威信,李青也不好说大瞎话。

    “咳咳…”李青掩饰尴尬,“那个,你有什么困难,也可以说啊。”

    “主要是钱。”沈鑫取出袖中清单,“这是草民依照大人的要求,培养全新供货商,还有商业竞争等等所需的额外花费,大人请过目。”

    这些日子他是一刻也没闲着,一直在规划未来。

    李青接过清单,不由眉头狂跳,骂道:“近千万两,你怎么不去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