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67章

    闻言,曹鼐几人不再纠结。

    李青对于准客户,招待还是很周到的,去客堂搬了几张椅子来,让几人坐下说。

    几人围着石桌坐下,看着穷酸的小院,心中的诧异更胜几分,大明官员的俸禄是不多,正七品的官职也不高,但李青总不至于这么寒酸。

    要知道,李青可是御前红人啊。

    哦,是了,这厮在沽名钓誉。

    几人心下了然,对商谈之事信心更足。

    简单寒暄几句,曹鼐进入正题:“李都给事中,对王振此人怎么看?”

    李青沉吟道:“司礼监掌印大太监,权柄之大,说是内相也不为过。”

    几人眼中闪过一抹惊喜,曹鼐趁机道:“李都给事中一直在外奔波,对朝事不甚明了,王振之恶,非常人能及,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

    “那就长话短说。”李青懒得墨迹,如果可以,他想快进到数钱环节。

    苗衷愤声道:“自司礼监成立后,太监团体愈发放肆,连奴婢的身份都忘了,尤其是那个王振,简直无法无天。”

    “不错,洪武祖制,太监不得干政。”高毅接言,“仅此一条,他便有取死之道!”

    陈循沉声道:“国之大事,在君臣共治;王振一阉宦,却也敢对国事指手画脚,简直狂妄。”

    话都说这么明显了,李青再装傻就说不过去了。

    “王振之事,下官也有所耳闻,但事实真相……”

    “事实真相远比你听说的恶劣的多。”曹鼐说。

    李青叹了口气,道:“可我只是个七品都给事中,纵有心,也无力啊!”

    “李都给事中何须妄自菲薄?”曹鼐笑道,“皇上对你信任有加,你若愿助我等一臂之力,他日必将名传天下;

    将来高官俸禄,封妻荫子,荫及子孙,岂不妙哉?”

    陈循捧哏:“嗯,甚妙!”

    李青:“……”

    见李青不说话,陈循问:“李都给事中可是有什么难处?”

    “我就一七品官儿,自己还顾不过来呢,哪顾得来那些。”李青自嘲道,“瞧我这日子都过成啥样了啊?”

    陈循一怔,和曹鼐几人对视一眼,随即露出笑意。

    “李都给事中的难处我们是知道的,同朝为官,如同乘一船,我等自当同舟共济。”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沓银票,“李都给事中生活拮据,身为官场前辈,自当帮衬,小小心意,李老弟不必客气。”

    接着,曹鼐三人先后取出银票,笑眯眯地推到李青面前。

    李青瞥了一眼,都是一百两面额的,这么几沓加起来,少说也有五千两开外。

    着实不少了,远超入朝到现在朱祁镇赏的。

    “这个……”李青迟疑道,“我就是一七品,怕是…还不起啊!”

    “李老弟这就见外了。”曹鼐佯装不喜,“都是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

    “就是,李老弟要是再推辞,可就是看不起老哥几个了。”苗衷笑着说。

    从官职到兄弟,称呼上的转变,也意味着双方达成了协议。

    对于李青的又当又立,几人也习以为常。

    文人嘛,都这样,他们自己也是如此。

    这叫行贿受贿吗?不,文人不叫这个,叫人情世故!

    要是李青不这样,他们反而不习惯。

    既然白给,那我就客气了……李青笑眯眯地全拢进自己怀里,嫉恶如仇道:

    “王振如此目无法纪,我身为都给事中,言官中的一员,自然是要弹劾于他。”

    “哎呀呀~”曹鼐几人肃然起敬,起身拱手道:“李老弟不畏强权,仗义出手,为兄佩服。”

    “哦?哈哈……”

    “哈哈……”

    ~

    送走几位财神爷,李青回到东厨继续忙碌,嘴里哼着小曲儿,心情美美哒。

    少顷。

    张邋遢打着哈欠走来,郁闷道:“刚才谁来了,吵吵个不停。”

    “几个人傻钱多的官儿。”李青笑笑,“师父你先去洗把脸,饭菜很快就好。”

    “送钱的啊!”张邋遢嘟哝一句,郁闷的心情缓和不少。

    …

    吃过晚饭,师徒俩坐在屋檐下谈心。

    “青子,你这算不算贪污?”

    “算,但我拿钱向来不办事。”李青骄傲道,“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我还是清官。”

    张邋遢:“……”

    “那他们意识到被骗,会罢休吗?”

    “不怕。”李青笑着说,“行贿也是重罪,他们犯不上为这点儿钱,跟我同归于尽,顶多也就是背后骂人、诅咒什么的,又不会少块肉。”

    他一脸无所谓,要是骂人诅咒有用的话,他在洪武朝就死了。

    张邋遢问道:“不会沾亲带故的骂吧?”

    “那肯定沾亲带故啊!”李青好笑道,“不然那叫骂人吗?”

    “……青子。”

    “啊?”

    “钱分我一半。”

    “……”

    ~

    夜。

    师徒俩背上行囊再次出发,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夜……

    回来后,李青做早饭,去买菜,回来吃早饭,准备午饭……重复昨日的日常。

    至于铲除奸宦的豪言壮语,早已被他抛到九霄云外。

    午饭后,李青想了想,还是决定进宫一趟。

    皇宫中殿。

    朱祁镇道:“他们找你了,还给了你钱?”

    “是这样,不过皇上大可放心。”李青义正言辞,“我虽收了他们的钱,但我还是向着皇上你的。”

    “你怎么能这样?”朱祁镇有些难以接受,这感觉…怎么说呢。

    就好比心爱之人跟别人约会,回来后告诉你,我还是爱你的。

    就……很渣!

    “先生,你就那么爱钱吗?”朱祁镇质问。

    “白给,你不要啊?”李青笑嘻嘻的说。

    “那你也不能……你的操守呢?”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都是虚的,没必要计较这个。”

    “可……”朱祁镇气得不行,“朕给你的钱不够使吗?”

    “确实不够啊。”李青摊了摊手,“皇上,我现在连个丫鬟都请不起。”

    “你你你……!”朱祁镇气得直哆嗦,“赃款呢?”

    “我准备留着慢慢花。”李青说。

    朱祁镇气笑了,“这种话你怎么好意思说得出口?”

    “不、不然呢?”

    “上缴,必须上缴!”

    我凭本事挣的钱,凭什么要上缴……李青真是服了,要不是考虑到小皇帝疑心重,他才不会说呢。

    却不想,说实话还有错了。

    “皇上,做人要厚道,你这样以后哪个臣子能跟你说知心话?”李青正色道,“你这样会失去我的。”

    “……上缴一半。”朱祁镇退了一步。

    李青却是狂摇头,开玩笑,小老头刚分走一半,你再分走一半,我不白忙活了?

    第113章

    可以自由发挥了

    朱祁镇不悦道:“你说你穷,朕体谅你,但你也要体谅朝廷的难处,现在国库不富裕啊!”

    “……”李青不想在这上面掰扯,正如他之前所说,在别人的规则下,最多保持不输,但绝不会赢。

    于是他另辟蹊径——转移话题!

    “皇上,宝源局现在铸出多少铜钱了?”李青问。

    “大概快一千万了吧。”说起这个,朱祁镇就来气,“按照一贯钞一百文的汇率,也就能换十万贯钞,这数朝印之积累,怕是朕有生之年也未必能还上。”

    “绝对还的上。”李青语气笃定,“只要把海上商路打通,二十年内,绝对能全部还清。”

    李青说道:“皇上,你不能那么算,其实这还债并不意味着,要赚够相同宝钞价值的钱;

    朝廷只需提供铜,人力即可,没你想象的那么难。”

    顿了顿,“而且,这也不是赔本的买卖,稳住了货币,经济流通会越来越顺畅,百姓富裕了,税收也就高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可以说,做好了这件事,皇上的功绩将会成为大明独一档的存在。”

    “呵呵。”朱祁镇敷衍笑笑,“少拍马屁,收受贿赂的事怎么算?”

    “我又没办事。”

    “那也是受贿。”朱祁镇说。

    李青索性摆烂:“你看着办吧,实在不行你革我的职,我回老家种地去。”

    “你看你,咋动不动就提这个呢,你还有理了。”朱祁镇听李青要撂挑子,瞬间软了下来,悻悻道:“这终究不是贤臣所为,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李青认真道:“皇上,我可不是贤臣。”

    “什么意思?”

    “我是能臣。”李青道,“我可以帮皇上,帮大明解决难题,但我并不是那种高风亮节,品德高尚之人。”

    略微沉吟片刻,李青补充道,“若皇上以帝王心术,驾驭臣子的那种做派对我,那我们只能一拍两散。”

    这小皇帝刻薄寡恩不说,事儿还挺多,李青有些忍不了了。

    要不是朱祁镇知好歹,又听劝,他都想撂挑子了。

    真的是,一点都不知道人才的重要性。

    朱祁镇脸色有些难看,心中不忿,却又不敢把话说死,李青的能力他是非常清楚的,且现在的朝局并不安稳,未来也还有很多事要做。

    他离不开李青。

    认错是不可能认错的,充其量也就服软、说说好听话的样子……朱祁镇清了清嗓子,道:“先生说这话良心不会痛吗?”

    他轻哼道:“大明的臣子中,有谁能想上朝上朝,不想上不上?

    有谁能隔三差五请假,一年近三分之一都在休假?

    有谁能频频得到恩赏?”

    听到恩赏,李青不禁撇嘴:你那点儿东西,也叫恩赏?

    “哎?你这是什么表情?”朱祁镇脸上有些挂不住,“朕给你的那些钱,其实足够你花销了。”

    “啊对对对,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朱祁镇:“……”

    沉默一阵儿,最终朱祁镇妥协了。

    “行吧,这事朕就不计较了,往后别遇事就往后躲。”

    李青反问:“皇上,我啥时候躲过?”

    “朕的意思是…勤快一点儿。”朱祁镇纠正。

    “行,不过……”李青正色道:“皇上你信得过我吗?”

    “这是自然。”朱祁镇点头。

    李青补充:“假如我跟太后、文官、司礼监,走得很近,你还会信任我吗?“

    “这个……”朱祁镇不解道,“你干嘛和他们走那么近?”

    “自然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李青干脆把话挑明,“我就一七品都给事中,职权就那么点儿,你不给我权力,再不让我借势,我能干嘛?”

    李青揶揄道:“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皇上你觉得这可能吗?”

    顿了顿,“当然,我不是跟你要官做,说实在的,我还真不稀罕;不过,为了能更高效,更便捷的处理问题,我肯定不能按部就班的做事。”

    朱祁镇陷入沉默。

    李青继续道:“趁着这次机会,咱们把话说开,皇上你要是信得过我,我就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行事;

    皇上若是觉得这样不好,那我就做回都给事中的本职,保证天天上朝;

    你选一个吧!”

    小皇帝不放权,还想让他做事,同时又以高道德标准要求他,这都不是正常人干的事。

    朱元璋都没这么没品!

    一个正七品的京官儿,要是本本分分,能做出屁的事啊!

    李青不想那么心累,直接摊牌。

    压力给到朱祁镇一方。

    朱祁镇欣赏李青,感激李青,却也有些害怕李青,但又离不开李青。

    “朕有你说的那么无情吗?”朱祁镇缓和了下语气,找补道:“你之前去金陵,朕没有放权吗?

    厂卫都听你一人的,还不足以说明朕对你的信任吗?”

    “你这是在偷换概念。”李青毫不留情戳穿,“钦差本就有那样的权力,再者,放权是让所有人都承认,而不是只给一个临时身份。”

    朱祁镇再度沉默,其实,他有三个选择。

    一是让李青做回一个正常兵部都给事中,但这是他不能接受的,所以直接打消了。

    二是给李青升官,放权给李青,这个最直接,最有效,但也有隐患。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