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73章

    关关难过关关过,夜夜难熬夜夜熬;

    欲将难熬融于酒,一饮消尽心中愁;

    孰料,愁难消,难消愁……

    ~

    重下西洋势不可挡,李青一时间也没了目标,整日宅在家里,吃饭、喝酒、睡觉……整个人都颓废下来。

    对此,朱祁镇很恼火,不止一次地来小院。

    “先生,你这个年龄,怎么能这么丧呢?你得支棱起来啊……!”

    每次来都巴拉巴拉一堆,每次李青都十分听劝,但就是不改。

    丧是丧了点儿,但丧着舒服啊!

    一旦躺平,翻个身的力气都没有了。

    朱祁镇见他一点压力都没有,于是诱惑道:“先生,你要媳妇儿不要?”

    “不要!”

    李青果断拒绝。

    “要一个吧,为李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朱祁镇苦口婆心:有了媳妇儿孩子,到时候一家子人靠你吃饭,朕就不信你还能这么咸鱼。

    李青油盐不进,根本不上套。

    “是不行吗?

    是不喜欢女人吗?

    你这是不孝啊……!”

    激将法、嘲讽计、道德绑架……朱祁镇三十六计用了大半,李青就是不为所动。

    无奈,朱祁镇只好祭出绝招——剥削法!

    “你再这样,朕可要扣你俸禄了。”

    “扣吧,反正也没几个子儿。”李青满脸无所谓,无欲无求。

    朱祁镇真是没招了,只好打感情牌:“先生,如今大明正是发展之际,朕需要你。”

    李青笑着反问:“现在还用的着我出手吗?”

    “当然。”

    “那你可得反思了。”李青揶揄道,“如今你大权在握,要是还掌控不住局势,那只能说……能力不够。”

    “你……!”朱祁镇气结,哼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你是大明的官员,吃着大明俸禄,干活儿不是应该的吗?”

    “我干的还少吗?”李青无奈,“皇上,你放我个假吧,我想好好歇歇。”

    朱祁镇说道:“由于你的一直闷在家里,朕这段时间都掌控不了太后的动向了。”

    “她又威胁不到你,也不会真对你使坏,只要你掌着大权,她翻腾不起来。”李青道,“她可就你这么一个儿子,害你就等于害她自己。”

    “说不听是吧?”朱祁镇火了,“朕问你,你到底上不上朝?”

    “我想放个假。”李青疲倦的说。

    朱祁镇哑火,沉默良久,无奈答应:“好,朕体谅你,现在局势平稳,你想歇歇就歇歇吧,不过,不能离开京师。”

    “没问题。”李青没有得寸进尺。

    他本也没打算离开,知道在平稳的表面下,暗地里波涛汹涌。

    其实矛盾很大,只是还没爆发。

    奈何朱祁镇不愿妥协,李青也只能见招拆招。

    朱祁镇还是有人情味儿的,知道李青懒,时不时让太监送来些御用膳食,虽然不值什么钱,但心意满满。

    有时候,孙氏也会派贞儿来,给些小恩小惠什么的,李青一律照单全收。

    反正他没有道德,不会被道德绑架。

    拿人手不软,吃人嘴不短,这一点,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童叟都欺。

    岁月静静流淌,转眼秋去冬来。

    张邋遢食言了,只来了一封信,说是北平太冷,明年开春再来。

    李青就很无语:百余年的功力在身,你说怕冷?

    幸赖,他还有毛驴。

    李青经常骑着它去赶集,不为别的,只为热闹,品味红尘烟火气。

    …

    第122章

    悲催的沈鑫

    时光荏苒,转眼又到了年关。

    李青虽然咸鱼,但一直在留意群臣动静,不过……群臣没有动静。

    没有动乱,没有阳奉阴违,在王振的严厉监视下,没有人敢闹事,所有人都很规矩,至少眼下是这样。

    值得一提的是,经此一事后王振愈发嚣张,整个人都支棱起来了,做事越发狠辣,狂妄。

    显然,他觉得只要自己够狠,就没人敢再弄他。

    王振有此观点,主要拜李青所赐。

    李青那次反杀事件太经典了,他觉得他可以复刻。

    腊月二十八,心情大好的朱祁镇,提前一天放了年假。

    李青见有王振镇着,短时间闹腾不起来,便进宫向朱祁镇提出出差金陵。

    朱祁镇斜睨着他,揶揄道:“你那是去出差吗,朕都不稀得点破你,你就是想回金陵过年。”

    “不全是。”李青摇头:“江南是海上贸易的关键,现在重下西洋国策已经推行,年后便要先后出海,那边的情况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顿了顿,“皇上对西洋贸易有何策略?”

    朱祁镇不再揪着不放,沉吟片刻,道:“现在的商品不足以支撑下西洋,朕准备打劫……收购一些他们卖不出去的,用作出海贸易。”

    你可真黑,是人家卖不出去吗,是你不让人卖好不好……李青翻了个白眼儿,“皇上你有考虑过,这么做会带来什么影响吗?”

    “最坏不过出些乱子。”朱祁镇无所畏惧,“不怕,朕会提前作部署,哪个地方出乱子,直接禁了那个地方的海商贸易,不让朕省心,那三成也别要了。”

    “你可真霸气!”李青揶揄。

    “朕是天子,天子自然霸气!”朱祁镇信心满满。

    李青满脸无奈:“自信是好事,但过度自信就不可取了,莫小瞧了他们。”

    “朕知道。”朱祁镇道,“放心,朕不是当年的朕了。”

    我倒情愿你一如当年,现在翅膀硬了,都开始飘了……李青拱手道,“那臣去金陵了。”

    “过了年再去吧。”朱祁镇拍着胸脯道,“今年朕给你包个大红包,超大的那种。”

    李青婉拒,不是他不爱财,但凡换个皇帝,他都不会这么干脆。

    只是,朱祁镇的超大红包……呵呵,也就那回事儿,不值得他浪费时间。

    回到家,李青跟驴兄告别,交给于谦寄养,然后赶赴金陵。

    ~

    正月初九,李青回到金陵的家,却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开心。

    熟悉的人越来越少,今年李景隆也不在了,没了他的碎嘴子,生活少了很多色彩。

    李青先去了栖霞山,后又分别去看了李景隆、蓝玉,这才回家过残年。

    元宵节前,都算是过年,李青回来后,府上年味儿更浓了些,在小老头压迫下,他每天都要忙着做好吃的。

    对门的干儿子整天来串门,在某种意义上填补了李景隆的空缺,小孩子的朝气蓬勃,冲淡了故人过世的离愁。

    虽然除夕过去,李青还是给他包了个大大的红包,小家伙儿开心极了,拍着鼓囊囊的腰包四处炫耀,那种特有的孩子气很招人喜欢。

    大半年不见,小家伙儿跟他并未有多大生疏,没过几天便打成一片,晚上都要挨着他睡。

    大概这就是人格魅力吧……李青臭屁想着。

    在金陵,他有种家的归属感。

    全身心放松下来,有种卸下包袱的轻松。

    眼下已是正统十二年,朱允炆都七十了,曾经在朱元璋生日宴被朱棣吓唬的小屁孩儿,如今已是满头的白发,身体佝偻,瘦骨嶙嶙。

    他满身的迟暮,跟小李宏形成强烈对比,令李青备受触动。

    “师弟,你身体还好吧?”李青关心的问。

    “挺好的。”朱允炆笑着点头,“有师父在,我身体能不好吗?”

    “挺好就好。”李青也笑了,“世间绚丽多彩,百媚千红,当多领略才是,师父也需要人陪。”

    朱允炆点点头,随即诧异道:“师兄你没必要担心这个啊,这话应该我说才对,有师兄你在,我就放心了,以后师父就交给你了。”

    “得,你俩是嫌老头子碍眼了是吧?”一旁打拳的小老头停下动作,哼道:“我明儿就死去。”

    “别呀,弟子不是这个意思。”师兄弟忙赔不是,一个捶肩,一个捶腿,孝顺的不行。

    张邋遢考虑到朱允炆年纪大了,便揪着李青一顿胖揍。

    完事后,仍是气哼哼的,一副‘没好吃的哄不好’的模样。

    李青严重怀疑,小老头就是想吃好吃的,故意找茬。

    想吃你说呀,干嘛还得揍我一顿呢?

    元宵节。

    李青包的芝麻馅汤圆很受大家青睐,小李宏都吃了满满一小碗儿。

    …

    李青这次不是请假回乡省亲,除了放松之外,他还抱着查看朝廷重下西洋,且占据七成贸易后,对江南这一带的影响。

    他先到织造局找小六子了解了一下,奈何小六子对商业一窍不通,他哪懂这个啊;

    整日不是想着提高政绩,就是想贪些钱,占点儿小便宜什么的,不过他还算克制,大钱不敢贪,只贪一些小钱。

    饶是如此,他也是赚的盆满钵满,都在金陵置办房产了。

    聊了半天,一点有用价值的线索都没收获,李青只好去找沈鑫。

    沈府。

    沈鑫大吐苦水:“大人你可算是来了,草民这些日子苦啊!

    您能不能劝劝皇上,让他老人家高抬贵手,给草民一些活路啊?”

    “此话何解?”李青明知故问,“沈老板遇到了难处?”

    “不是一般的难啊!”沈鑫叹道,“草民都不知该怎么形容,我现在网撒出去了,竞争对手也弄死了,但鱼是真没捞着啊!”

    沈鑫说的是实话,他现在被套牢了。

    且是高位套牢。

    前期疯狂烧钱,就是为了抢占市场,从而称霸海洋贸易。

    现在可好,市场是抢占了,但皇帝一出手,就收走了海洋贸易的七成份额,他之前砸的钱,说是打水漂都不为过。

    “大人,你可是说过,朝廷会支持我的,现在这情况……”沈鑫苦着脸道,“你想想办法行不?

    我给你跪下了。”

    沈鑫难,他太难了。

    照这样发展,用不了几年他就得破产。

    李青也不想他破产,资本萌芽好不容易有了苗头,他不愿功归一篑。

    大明半工业化的发展之路,沈鑫扮演着重要角色。

    “你有什么诉求?”李青问。

    “能不能民间七,朝廷三?”沈鑫试探着说,见李青脸色一沉,连忙改口:“五五开总行了吧?”

    李青皱眉不语。

    沈鑫是真急了,“大人,照这么下去,即便我能坚持下来,到时候欠富绅的钱也万万还不上,他们不撕了我才怪。”

    “你先别激动。”李青安抚道,“你的难处本官知道,你放心,我不会袖手旁观,坐视你活不下去的。”

    “哎,好好好。”沈鑫情绪稍稍平复了些,问:“大人这次来,可是皇上让你给草民解围的?”

    你想多了,小皇帝才不在意你的死活呢……李青不置可否,“你现在有多少货?”

    “货是多得很,但朝廷在出海口严防死守,限额严重,根本卖不出去啊!”沈鑫惨兮兮道。

    “既然卖不出去,何不卖给朝廷?”李青道,“实不相瞒,朝廷正好缺货。”

    沈鑫都惊呆了:你说这话良心不会痛吗,这和打劫有什么区别?

    按皇帝那尿性,还不得按照几年前的市场价收购,我连本钱都不够!

    这些话他不敢明说,讪讪道:“大人说笑了,草民的意思是……能不能放开限额?”

    “本官没有说笑。”李青认真道:“将这些货卖给朝廷,是你唯一的出路。”

    沈鑫脸一白,心哇凉哇凉的。

    他哪里还不明白,自己这是被收割了。

    小丑竟是我自己?

    第123章

    承包商的优点

    沈鑫一脸惨然,苦涩道:“从一开始,这就是个局是吧?”

    “这话怎么说?”李青诧异。

    沈鑫嗤笑:“大人聪明绝顶,但也莫把别人当傻子。”

    他自觉大难临头,甚至命不久矣,自然也没了顾忌,“这不明摆着吗,让我在前面拼命,朝廷在后面收果子吗?

    现在全产业供给相辅相成,且运营平稳,朝廷只需全盘接手,立即就能运作起来,且完全绕开了官绅,呵呵……真是好算计!”

    他惨笑连连,“说到底,我只是一个棋子罢了,如今利用完了,随时可以丢弃。”

    李青一怔,随即打趣道:“你这话要让皇上听到,他绝对会这么做。”

    沈鑫反问:“难道皇上不是要这么做?”

    “当然不是。”李青正色道,“朝廷也在培养自己的供应渠道,实话告诉你,朝廷已在辽东大规模推行种桑养蚕的国策,以做到自给自足。”

    顿了顿,“不过,皇上的确抱着低价收购商品,然后出海贸易的心思。”

    沈鑫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再次破灭,气道:“大人你这说了不等于没说?”

    “我会帮你。”李青道。

    “你帮我?”沈鑫嗤笑,“你能影响皇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