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76章

    当然,这不能怪沈鑫,要怪只能怪朝廷自己。

    “这个没问题,只要清点核对后,一切交给朝廷来。”李青保证,“出了任何纰漏,损失,全由朝廷承担,与你没有半分关系。”

    “多谢大人。”沈鑫总算是放下心来:不用承担风险的滋味真好。

    小六子则是有些为难,“李大人,咱们人手不够啊!”

    “有多少人。”

    “拢共也就千把人,还得看着织造局,最多只能抽出五百。”小六子说。

    “差不多够了。”李青点头,“咱们的人带头,让直隶六部各司衙门调人来帮忙。”

    小六子皱眉道:“他们肯吗?”

    “皇上让本官全权负责贸易商品。”李青道,“跟本官过不去,那便是跟皇上过不去。”

    李青颇有拿鸡毛当令箭的意味,但话说回来,有资源干嘛不用?

    闻言,小六子不再多嘴。

    …

    基调定下,接下来就是细致化工作了。

    李青开始忙碌起来,整日往返沈鑫各大作坊,小六子也没能幸免,一段时间下来,都瘦了十好几斤。

    一直忙到三月初,才忙完了所有事宜。

    四月初。

    宝船陆续开赴金陵,开始装货,下旬,远赴西洋。

    五月,朱祁镇召李青回京。

    李青以身体不适为由,给一口回绝了。

    开玩笑,辛苦了这么久,不得享受享受啊?

    六月,朱祁镇再来召,并派来了御医。

    李青自己就是医生,简单以真气打乱脉搏,便让御医无从下手,只好回京复旨:李大人真病了。

    就这样,李青一直留在金陵,过了中秋之后‘病情’才好。

    九月初。

    李青在苏.州落脚,却不急着走了。

    他想看看,在朝廷拿走七成海上贸易的市场份额后,会给市场经济带来什么变化。

    然而,令他惊喜的是,市场几乎没受到波及。

    惊喜过后,便是惊疑了。

    这不符合常理,按道理来说,民间海上贸易市场收缩后,就算不会有大规模产业倒闭,也会造成各行业不景气才对。

    商人是逐利的,以目前大明的内需,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产业。

    这是怎么回事?

    李青不解,他明察暗坊,想了解详情,无奈,他不会说苏.州话。

    一外地人在没有亮明官府身份的情况下,举步维艰。

    逗留了大半月,李青没有实质性的收获,最终他还是没有选择暴露,暴露人家更不会说实话了。

    接着,他又去了杭.州,结果仍是一样,杭.州也没有受到波及;

    仿佛一切都是没有改变。

    “不对呀,不可能存在这种情况才对。”李青自语,“莫非真如师父所说,只要供求不变,就不会有什么影响?”

    随即,他微微摇头:“份额重新划分,市场应该洗牌才对,朝廷又不高价收购他们的货物,他们生产这么多货,难道是做慈善,让朝廷多赚钱?”

    太不合理了,李青一时间却又找不到关键所在。

    莫非走私?这也不太可能,港口可都有重兵把守,暴露风险太高了……李青摇头,

    十月。

    李青回到京师,第一件事就是进宫,将此事说给朱祁镇。

    “这是好事啊。”朱祁镇笑着打趣道,“先生担心的事没有发生,怎么还不开心呢,是不是失策导致心理不平衡?”

    李青皱眉道:“这不是失策的问题,按照市场规律,不应该会出现这种情况才是。”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哪有人面面俱到。”朱祁镇笑道,“他们多生产,于民来说有了活计,于国而言,能为朝廷贸易提供帮助,朝廷现在生产不出那么多东西,正好可以收购,两全其美的事,应当庆贺才是。”

    李青挠了挠头,暂且不再想这件事,正如朱祁镇所言,这是好事。

    “皇上,朝中可还好?”

    “挺好的,群臣情绪稳定,该上朝上朝,该干活干活。”朱祁镇笑着说,“哪哪都好。”

    闻言,李青刚舒展的眉头再次皱起:“皇上,你不觉得这很不对劲儿吗?”

    “你呀……”朱祁镇好笑道,“非得群臣整天找事才正常是吧?真是……你就不能过舒坦日子。”

    顿了顿,“王振那厮虽然不是啥好东西,但镇压群臣还是有一手的,谁硬刚谁头破血流,有什么不对劲儿的?”

    朱祁镇洋洋得意:“还是那句话,最坏不过闹乱子,即便那般,朕亦无所惧。”

    “皇上圣明。”李青无奈敷衍一句,“既然朝中无事,那臣就放心了。”

    “别急着走。”朱祁镇道,“朝中无事,但朕有事。”

    “什么?”

    “朕要有儿子了。”朱祁镇说。

    李青一脸纳闷儿:你有儿子关我屁事?

    第127章

    龙子降世,争立国本

    “……恭喜!”李青想了半天,憋出这么一句。

    朱祁镇道:“这意味着朕没有问题,所以……?”

    “所以什么?”

    “皇后的身体调养,是时候提上日程了。”朱祁镇说,“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李青咂了咂嘴,讪讪道:“皇上,我之前好像说过,即便娘娘怀上身孕,怕是也……”

    “哪有那么糟糕,皇后的身体明明好着呢。”朱祁镇不喜,“朕不管,这是宗庙大事,你得多上心。”

    李青无奈:“我又不是送子观音,皇上你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皇后若是诞下皇子,朕赏你黄金万两。”朱祁镇一改往日抠门,空前大气。

    为了以示诚意,朱祁镇补充道:“朕说话算数,你若不信,朕可以给你立个字据。”

    李青无语,他不是不想挣这个钱,而是…事情太难办了。

    “我尽力。”

    “嗯。”朱祁镇神色缓和,笑道:“眼下局势平稳,朝局的事就不用你操心了,治好了皇后便是天大的功劳。”

    …

    李青在床上躺了一会儿,还是没搞懂这诡异局势,只得看后续发展。

    其实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可愁的,朱祁镇虽然自大,却也是事实,即便再闹动乱,也威胁不到朝廷。

    “还是想想医治小皇后吧。”李青叹了口气,嘟哝道:“我都成老妈子了,连这种事都要管,真的是……”

    他倒也没什么压力,大明皇后的医生他又不是没做过。

    只是这妇科这块儿,他的确不拿手。

    这不能怪他,主要是张邋遢不拿手,没怎么教过他这个。

    毕竟在这时代,女人大多都是易孕体质,多的生十个八个都不稀奇。

    研究了半天,最后也只用了个调理月事的方子。

    傍晚,于谦牵着毛驴过来。

    两人对当前局势聊了一阵儿,但也没实质性的进展。

    逆风局打多了,这猛一下顺风,俩人都有种梦幻的感觉。

    ~

    李青真正意义上闲了下来,除了三五天进宫一次,诊治一下钱皇后,整日都在家待着。

    现在没有了糟心事,李青也没有了明确目标。

    保举制废除了,镇守大臣取消了,织造局开起来了,西洋贸易重启了……一时间,李青还真找不到要做的事情。

    那就享福吧……李青翻了个身,躺的四平八稳。

    腊月。

    后妃周氏诞下龙子,晋升贵妃。

    临近过年,加上龙子降世,可谓是喜上加喜,皇宫洋溢着浓郁的喜气。

    “娘娘不必有压力,正常饮食,作息正常即可。”李青又重新开了个方子,其实都是调养身体的,跟怀孕生子的关系并不大。

    钱氏笑笑:“本来还是有些压力的,但现在轻松多了,皇上已有子嗣,不会耽误宗庙社稷了。”

    是个好女娃,但在这座皇宫,好人往往不好命……李青暗暗叹息,又说了句宽慰的话,起身离开。

    出门走了没多远,迎面就遇见了贞儿。

    “大人,借一步说话。”

    李青点头,随她走到一处僻静地儿,“是打报告,还是收报告?”

    贞儿是双面间谍,既服务太后,又服务皇帝。

    “都有。”贞儿言简意赅:“太后想知道,皇后还会不会怀孕。”

    李青果断摇头:“不会了。”

    “这样啊。”贞儿点点头,脸上浮现一抹歉然,接着又道,“太后和周贵妃很亲近,尤其是最近几天。”

    “嗯,我知道了。”李青对此没有意外,这是件很正常的事。

    虽然是庶子,但也是皇长子嘛。

    再者,朱祁镇也是庶子出身,不一样做了皇帝,只要钱氏生不出儿子,那眼下这个便是太子。

    从目前这情况来看,这位小皇子多半就是太子无疑了。

    孙氏与其母亲近,也在情理之中。

    “还有别的事吗?”

    贞儿摇摇头:“没了。”

    “成。”李青摆摆手,转身离开。

    “对了大人。”

    “什么事?”李青回头。

    贞儿盈盈一礼:“大人手段通天,保下婢子无恙,婢子还未正式谢过您呢。”

    “不用谢。”李青失笑道:“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自己,真要报答的话……”

    李青想了想,“以前你没得选,以后请你做个好人。”

    贞儿脸上一热,讪讪点头:“婢子记住了。”

    …

    时间过的真快,眨眼又过年了,都正统十三年了。

    李青没去金陵,十月份才回京师,现在又要回去,他自己都不好意思。

    况且,他现在还是皇后的医生,朱祁镇绝不会放他走,索性也没张那个嘴。

    大年初一,群臣拜年。

    今年的朱祁镇比以往大方不少,红包厚实许多,一来是群臣近来表现的确很好,二来,他有儿子了。

    尽管不是小钱的,但至少也算是后继有人,不至于像之前那样心慌。

    李青有两份红包,一份是明面上的,和其他都给事中一样,另一份就丰厚多了。

    ——五百两黄金。

    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亲自送来的。

    李青知道小皇帝不是转性了,而是想让他好好给皇后诊治。

    送上门的钱,没有不收的道理,李青是一点也不客气,反正他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就是是了。

    李青不是个讲究的人,但过年还是要有些仪式感的,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堆雪人……别人家有的他也有。

    毛驴都给披了件红肚兜,很是喜庆。

    鹅毛大雪下个不停,李青支上火锅,温上一壶酒,边吃边喝。

    火锅辣椒放多了,辣的他眼泪直流。

    …

    转眼,冬去春来。

    春天到了,冰雪消融,又到了万物勃发,生机勃勃的季节。

    群臣那颗瘙痒的心开始躁动,平静已久的朝堂,再次闹腾起来。

    ——争立国本!

    古人是不按周岁的,所以尽管小皇子才三个月大,但也算作两岁。

    其实吧,群臣这样是有迹可循的,朱祁镇是宣德二年冬月出生,次年二月就被立为了太子。

    严格意义上来说,朱祁镇也是三个月大就被立为了太子。

    奉天殿吵的不开可交,但朱祁镇自始至终都只有一句话:皇子非嫡,怎堪太子之位?

    对此,群臣是无语的:你自己就是庶子出身,你有什么资格说这话?

    但这种话,又不好明说,群臣只能引经据典地从其他方面入手。

    可朱祁镇认准了皇明祖训,任凭群臣嘴皮子磨破,唾沫星子横飞,他就是不立太子。

    于是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吵得朱祁镇脑仁疼。

    ~

    坤宁宫。

    一家三口排排坐。

    “太后唤朕和皇后来,所为何事?”朱祁镇明知故问。

    孙氏笑笑:“也没什么,听说最近朝堂不太平,都吵吵着立太子?“

    “是有这么回事。”朱祁镇点头,“怎么,太后要插手政务?”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