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一句话,噎的孙氏直翻白眼儿。“瞧你说的,母后什么时候也没想过这个啊。”孙氏强笑笑,接着反将一军,“当初母后也只是个贵妃而已。”
钱氏小脸白了白,抿着嘴没说什么。
朱祁镇见媳妇儿被欺负,当场撂了脸子,淡淡道:“是啊,前朝胡皇后命苦啊,真是可惜了了,也不知是不是遭人陷害,这才未诞下龙子。”
“你……!”孙氏脸色一变,旋即改为温和,笑道:“过去的事就不提了,说说眼下吧。”
“眼下的事就不用太后操心了。”朱祁镇起身道,“若太后是为立太子的事,那就没说下去的必要了。”
“怎么没有?”孙氏沉下脸,“本宫是太后,你的母后,见深的皇奶奶,如何就没有了?”
接着,语气又是一缓:“这样吧,先立见深为太子,他日若小钱诞下龙子,再改立就是,镇儿以为如何?”
朱祁镇摇摇头:“不如何!”
对孙氏,朱祁镇一如既往,一点面子都不带给的。
第128章
问题暴露
母子不欢而散。
钱氏心中也不是滋味,小声说:“皇上,要不就按母后的意思办吧。”
“不行。”朱祁镇果断摇头,语气坚决,见媳妇儿情绪低落,缓声道:“你放心,我们会有自己的儿子,一定会有。”
顿了顿,“其实朕不立太子,也有其他顾虑,立了太子就会有利益纠纷,也会有新的利益团体,朕春秋鼎盛,他又刚出生不久,太早立下太子,弊端满满。”
“是这样呀。”钱氏点点头,不再言语。
朱祁镇岔开话题,“李先生开的方子,你吃后有何感受?”
“力气变足了,精气神也比以前好了。”钱氏说。
“这就是了。”朱祁镇开心的说:“别灰心,坚持调养一定会好的。”
他这么一说,钱氏不禁也燃起几分希望,重重点头:“臣妾会努力的。”
“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咱们的日子还长着呢。”朱祁镇笑笑,“朕去御书房忙公务去了,晚上宿在你房间。”
钱氏红着脸点点头。
…
争立国本一直在继续,但朱祁镇就是不松口,时间久了,群臣的热情也没开始那么强了。
三月下旬。
去日本交易的商船返回,带回了大量白银、铜。
朱祁镇一挥手,铜进宝源局,钱进内帑。
这下,户部忍不了了,朱祁镇一而再而三的这么搞,换谁也受不了。
收入进内帑,支出找户部,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正好,工部造船资金告罄,找朱祁镇批钱,朱祁镇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踢给户部,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
户部全体撂了挑子,这活儿没法干了。
文臣一见机会来了,立即借机闹事,言官更是弹的不亦乐乎。
这一次,朱祁镇确实不占理,户部也真真是没钱了。
无话可说的朱祁镇,忍痛从内帑拨款,让工部继续铸造商船。
五月中旬。
在王振的监督下,工部如期交付了二十艘巨型宝船。
不过,问题也暴露了出来,朝廷是有船没货,去日本的商船返回后,很快就带着存货又去了,现在的织造局、瓷窑,几乎是空的。
朱祁镇一点也不急,朝廷没货,民间有啊。
于是派王振带着东厂、锦衣卫,风风火火地去江南收货。
李青对此是反对的,王振是啥人他很清楚,这厮要是去了江南,绝对闹得鸡飞狗跳。
“皇上,要不还是我去吧。”李青宁愿辛苦点儿,也不想王振横行不法,为祸一方。
朱祁镇摇头拒绝:“你好好诊治皇后的病便是。”
“皇上,王振的品性你是知道的,他去了,会造成什么后果,你不会不清楚。”李青沉声道。
朱祁镇点头:“朕当然知道,但他能办好这件事,不是吗?”
顿了顿,真诚道:“这是个脏活儿,朕不想让你做。”
李青能感受到朱祁镇的真心,有被感动,但他并不想如此,“还是我去吧。”
“哎呀,你就好好在京里待着吧。”朱祁镇道,“王振欺负的不是平民,而是富绅,不会激起民愤的;
再者,对付那样的富绅,就得用王振这样的人,先生你心太善,不适合做这种事。”
李青无奈:“我是担心,这会成为压垮那群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垮就垮了,他们又能如何?”朱祁镇淡淡道,“放心吧,翻不了天,朕拿回七成份额,他们不都咬着牙认了吗?”
李青彻底无言。
…
八月初,王振返京。
但他的战果,令李青都大跌眼镜。
在江南逛了一大圈儿,最终就只弄回来了不到三艘船的货物。
简直……少的离谱。
乾清宫。
朱祁镇先是震惊,接着是震怒,逮着王振一通臭骂:“你是干什么吃的,说,你收了人家多少好处?”
“皇上,奴婢冤枉啊!”王振一副比窦娥还怨的表情,“奴婢真是一文钱也没收,问题是那群富绅真没货啊!”
“这怎么可能!”朱祁镇果断不信,他看向李青,“先生,你之前说江南一带,各产业都没受影响,都在积极生产是吧?”
李青点头。
朱祁镇重新看向王振,“你还有何话要说?”
“事实确是如此,但没货也是真的啊。”王振说,“皇上,他们把货都给走私出去了。”
“放屁,朕在江南各港口都派了重兵把守,他们怎么走私?”
“千真万确。”王振道,“奴婢起初也不信他们没货,后来就抓了几个富绅严刑拷打,他们受刑不过便全招了。”
他语速极快,“他们不是在江南出口的,而是绕道去了云.南,从那里进行出口贸易,销往麓川、缅甸、暹罗诸国。”
李青面露恍然:原来如此,就说嘛。
“皇上,堵不如疏,既然这样,不妨就将那里的生意让给他们便是。”李青建议。
“他们都敢走私了,朕还要让着他?”朱祁镇震怒,“娘的,难怪他们这么老实,敢情从一开始就想好出路了。”
李青摸了摸鼻子,问:“这一路关卡何其多,他们能做到这一步,显然是上下打通了关系,你真要严查下去,牵扯之大……有考虑过吗?”
“……”朱祁镇稍稍冷静下来。
这一次,不止是文臣了,连武将都牵扯在其中。
朱祁镇缓缓坐下,沉着脸道:“起来吧。”
“是,谢皇上。”王振站起身,躲在朱祁镇身后,办砸了事的他不敢言语。
朱祁镇剑眉拧在一起,沉思良久,叹道:“这种风气不能助长,若放任不管,他们将更肆无忌惮。”
“不能用强!”李青补充,语气严肃。
“朕知道。”朱祁镇闷闷点头,骂道:“真的是,一点也不让朕清闲。”
朱祁镇嘴上叫嚣的厉害,但牵扯如此之大他也怂。
“王振!”
“奴婢在。”王振绕回他面前,跪地行礼。
“带上锦衣卫,东厂番子,给朕守住了。”朱祁镇咬牙道,“遇到走私者,胁从不问,但首恶必办,直接剁了。”
“是……呃…不审吗?”王振问。
审你奶奶个腿儿啊……朱祁镇强忍着踹他的冲动,“不用,直接杀了就是,即刻去办。”
“是,奴婢这就去。”
王振见朱祁镇眼神似要吃人,忙不迭地拱拱手,急急去了。
朱祁镇郁气难消,见李青愁眉不展,欲言又止模样,哼道:“先生不会还想劝朕忍气吞声吧?”
李青叹了口气,不言语。
朱祁镇道:“现在文官和武将都要联合一块儿了,朕要是再忍气吞声,之前的努力,可就全白费了。”
“唉……”李青苦笑,小皇帝明白的道理,他如何不明白。
只是本来大好局面,如今弄成这样,他实在难以接受。
究其根源,就坏在三七开上。
要是按照李青的设想,皇帝三成,民间七成,绝对不会走到这一步。
奈何,朱祁镇对财权太过看重,一口气吞下七成,成了民间三成,朝廷七成。
围绕着海上贸易的人成千上万,朱祁镇此举,简直和天下大户作对,有如今局面也在情理之中。
李青甚至觉着,眼下这种情况才算合理。
突然,他心中一凛:既是走私,会不会北方也同样在其中?要是鞑靼得到有力援助……嘶~
“先生你怎么了?”朱祁镇见李青脸色倏地难看,心也不由紧张起来,“可是发现了什么大问题?”
第129章
麓川再乱
“没,没什么。”李青没敢直接说。
一来,南北两面同时抓,牵扯面过广,二来,李青怕小皇帝盛怒之下,情绪上头做出不智之事。
朱祁镇刚二十出头,正是容易冲动的年纪,加上之前连续的胜利,让他多少有些飘。
李青不敢让他接连受刺激。
说到底,李青自己也怂,他之前不是这样的,奈何朱祁镇不是一个实权皇帝。
虽然这些年来,在李青的运作下,皇权得到有效加强,但朱祁镇本人的帝王威势……也就还好。
“皇上,我想去北边看看。”李青说。
“去那儿干嘛?”
“……”李青不知道该咋说,沉吟许久,说道:“皇上对边军的影响力还不够,有必要加强一下。”
“这倒是。”朱祁镇缓缓点头,“不过不急这一时,事要一件一件做,先把南方的事平息,再考虑北方吧。”
李青略一沉吟,觉得也是这个理儿。
就目前这情况,要是去北边查,查不出还好,真查出了事反而进退两难。
要是南北同时矛盾激发,那乐子可就大了。
唉…所幸大明的基本盘稳定,过些年解决了宝钞超发问题后,更加坚如磐石,整体还是向上发展的……李青自我安慰。
…
朝堂又乱了,朱祁镇连退路都给人堵死了,能不乱吗?
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乱,无非就是一些江南的言官整日上疏,詈骂朱祁镇不顾百姓死活。
朱祁镇不为所动,他动的是富绅的利益,又不是平民百姓。
事实上,朱祁镇对平民百姓还是可以的,但凡有天灾之地,他都会减免赋税。
这一点,李青很满意。
平心而论,朱祁镇不算是个英明神武皇帝,但至少不昏庸,大多时候也很听劝。
这次之所以如此,也是基于皇权的角度。
至于民间舆论,说朱祁镇任嘛不懂,都是受了王振蛊惑,这完全是士大夫在主导,真实情况则是截然相反。
王振只是朱祁镇的传声筒,真正‘作恶’的是朱祁镇。
不过,朱祁镇做的恶,并非针对百姓,而是文官集团、勋贵、富绅、官绅……这一集体。
朱祁镇从未做过收刮民脂民膏,不顾百姓死活的事。
奈何,在这时代,舆论是掌握在士绅手中。
说实话,从皇权的角度出发,朱祁镇这么做是错误的,甚至大错特错,在封建王朝跟世家大族作对,是非常不智行为。
原因无他,百姓好欺,世家难缠。
不过若把眼光放长远,贯穿整个王朝来看,他这么做完全正确,百姓是好欺负,但历来封建王朝都是被百姓推翻的。
朱祁镇不算错,只是手段太刚了。
一是因为他年轻,二是因为他压抑了太久。
在这种情况下,李青舌灿莲花,他也是听不进去的。
~
十月,王振来报:
查抄走私货品上百车,斩杀走私头目三十余人,所查抄之货品,正在运送京师。
朱祁镇精神大振,让王振再接再厉。
本来还要花钱收购,现在倒好,直接查抄,一分钱都不用出他自然开心。
李青却是忧心忡忡,他知道,早晚会出事。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的那般,果然出事了。
腊月。
麓川再乱,紧跟着,缅甸、暹罗也乱了,并有进犯云.南的架势。
消息传至京师,已是腊月二十。
朱祁镇震怒之余,也有些疑惑。
他只是不让走私了,并没有说不跟麓川、缅甸、暹罗做生意啊?
麓川动乱他可以理解,这家伙一直都不老实,缅甸嘛,距离云.南近,想趁机乱中取利,他也能勉强接受,但暹罗跟着起哄是什么鬼?
王振能力还是可以的,很快传回麓川动乱的详情:
原来是走私的货比原有价格低一倍,麓川是买不到物美价廉的货,从而反叛。
乾清宫。
朱祁镇将信纸递给李青,“先生,你怎么看?”